發表於2024-12-27
本書稿是一部論文集。2015年10月10日,中國人類學民族學年會在貴州民族大學召開。此次年會主要圍繞“‘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旅遊發展”這一主題展開,會後收到論文30餘篇。為反映本次年會取得的學術成果,實現資源共享,在徵得相關專傢的同意後,選擇部分論文編輯成此論文集。
吳忠軍,男,廣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教授。近年來先後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22項,其中主持國傢社科基金課題1項,主持廣西社科基金1項,廣西科技攻關課題2項,主持其他項目11項。齣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43部,發錶論文44篇,其中核心期刊10餘篇。在民族旅遊開發與管理研究方麵有一定深度和廣度,本研究方嚮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錄
1/ “一帶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區旅遊業創新發展研究 / 吳忠軍 王佳果
8/ 人類學視野下侗族地區宗族文化考察
——以天柱縣三門塘為例 / 龔 銳
16/ 新疆旅遊發展與城鎮建設的協同研究 / 張 英 吳 洋
21/ 旅遊的張力:南部侗族地區文化與經濟的互動與共生 / 楊經華
29/ 民族旅遊中的族群認同危機與自洽性研究 / 陳修嶺
36/ 民族村寨旅遊發展的階段性演化與女性增權差異化錶達
——基於貴州三個苗族村寨案例的實證分析 / 吳亞平 陳誌永
44/ 旅遊增權與民族社區社會文化變遷
——基於西藏山南兩個社區的對比研究 / 楊 昆
52/ “一帶一路”新常態背景下的少數民族旅遊社區參與實證研究:以肇興侗寨為例 / 李小民 郭英之
59/ 旅遊發展背景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以西藏山南地區為例 / 硃普選 李鵬鵬
64/ 擴集聚 防虹吸
——“兩高”背景下黔南州旅遊産業發展之路 / 張文磊 黃 娟
70/ 旅遊開發製度選擇與貴州民族傳統村落的保護
——以貴州省雷山縣上郎德的“集體主導型”旅遊開發製度為例 / 李天翼 潘盛之
76/ 旅遊語境中佘族彩帶變遷研究
——以浙江景寜縣佘族彩帶為例 / 邱雲美
83/ 西江韆戶苗寨“政府主導型”民族村寨旅遊開發模式及其成因分析 / 孫美璆
88/ 貴州民族地區建立“文化旅遊發展創新區”的創新路徑研究 / 唐誌明
92/ 貴州布依族音寨“金海雪山”旅遊審美分析 / 刑啓順
96/ “一帶一路”背景下桂林古桂柳運河及會仙濕地的邊政絲路旅遊文化價值重構 / 梁福興
108/ 壯族土司文化演藝創意産業轉型的思考
——以忻城莫土司衙署為例 / 聶崢嶸 張盼盼 李廣宏
114/ “一帶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旅遊開發的協作機製研究
——以鄂爾多斯地區為例 / 楊 陽 柏貴喜
120/ 民族村寨旅遊發展中的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衝突
——基於西江韆戶苗寨的個案研究 / 李金蘭 王 政 王 健
124/ 符號象徵視角下的民族地區旅遊商品創新開發研究 / 李彩玉
129/ 民族地區旅遊文化産品輸齣問題研究 / 鬍慧敏 李彩玉
135/ 居民地方感對旅遊發展支持度影響研究:以東興江平鎮為例 / 黃愛蓮 溫 宇
146/ 民族文化旅遊的內涵式發展之路 / 潘麗鳳 鬍小康
149/ “一帶一路”背景下廣西百色市壯族旅遊文化創意産業創新發展戰略研究 / 李 上 梁福興
六、創新•升級•閤作:“一帶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區旅遊業創新發展戰略與對策
(一)創新發展理念,實現民族地區旅遊産業開放閤作、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麵
“一帶一路”的提齣,為國際閤作和區域發展帶來瞭新的理念。包括多邊共贏的閤作理念、空前包容的開放理念和均衡協調的發展理念,這些新理念對民族地區旅遊産業的發展有重要啓示。首先,要以開放促發展,實現民族地區旅遊業跨越式發展。其次,要以區域旅遊閤作實現不同地區共同發展,發揮各自的競爭優勢,實現共生發展。最後,不同區域之間要均衡發展;同一地區內旅遊産業同其他産業之間,旅遊産業內部要素之間協調發展;旅遊發展與文化傳承保護、生態保護建設協同持續發展。
(二)發揮後發優勢,實施民族地區“一帶一路”旅遊先導發展戰略
旅遊業已經成為民族地區的優勢産業和支柱産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要樹立旅遊業“先行先導”的發展戰略,進一步發揮旅遊産業的經濟、社會、文化功能。通過旅遊産業實現産業帶動融閤、興邊富民;通過發展旅遊促進民族地區生態保護和民族文化傳承,使旅遊産業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産業,是各民族之間交流交往融閤的重要途徑,將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深化旅遊體製機製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創新製度促發展
深化民族地區旅遊體製機製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首先是轉變政府職能,建立高效的旅遊管理體製和監督機製,實現由“旅遊管理”嚮“旅遊治理”的轉變。在省(區)一級普遍建立旅遊發展委員會,對産業發展綜閤協調;建立健全的行業自我管理組織。其次是進一步深化民族地區旅遊國有企業改革,積極引進優質民營資本進入旅遊業,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建立良性市場競爭機製。最後,要放寬市場準入門檻,建立多元化融資渠道,完善旅遊投融資機製。利用好現有的産業政策,積極營造更優的産業發展環境。民族地區地方省(區)會同國傢有關部門,在旅遊用地、旅遊開放、旅遊財稅、旅遊投融資、生態和資源管理、旅遊人纔培養方麵進行探索和試點。
(四)創新區域旅遊閤作模式,形成國際旅遊發展大格局
積極利用“一帶一路”現有雙邊多邊閤作機製,推動旅遊區域閤作發展。發揮民族地區地緣優勢,使民族地區成為“一帶一路”國內國際區域旅遊閤作的前沿。加強國內旅遊閤作,不斷深化創新傳統區域旅遊閤作。加強協同創新,避免同質開發、惡性競爭等現象的齣現,實現共生互補發展格局。從國傢層麵推動民族地區與東盟、中亞、東北亞、南亞等周邊區域的旅遊閤作。藉助絲路申遺成功和高鐵建設,打造絲綢之路旅遊經濟帶, 發展海洋旅遊、 郵輪旅遊, 建設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旅。 編製“一帶一路”國際旅遊閤作規劃,建設一批國際旅遊閤作示範區,打造一係列精品國際旅遊綫路産品,倡議成立“一帶一路”國際旅遊博覽會和旅遊高峰論壇,形成國際旅遊發展大格局。
(五)推動民族地區旅遊産品轉型升級,創新旅遊業態
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應以“優化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總體發展要求,結閤“一帶一路”背景下旅遊交通、旅遊市場等方麵的新形勢,從民族地區獨特的民族文化、生態景觀等資源基礎齣發,形成具有民族特徵、文化特色、地域特點的創意文化旅遊産品。加快旅遊産品轉型升級,建立完善的旅遊産品體係。促進以觀光旅遊為主的單一型旅遊嚮集文化體驗、休閑度假、健康養生鄉村旅遊、研學旅遊等為一體的復閤型旅遊轉變。創新旅遊業態,擴大旅遊産業的內涵與外延,實施 “旅遊 +”産業融閤戰略,大力推進旅遊與文化、農業、工業、商業、互聯網、金融、交通、林業、體育、地質、水利、海洋、環保等相關産業和行業的融閤發展。
(六)創新旅遊品牌和營銷,開拓新興旅遊市場
文化是品牌的靈魂,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區旅遊産業和旅遊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結閤市場需求,運用文化創意對現有旅遊品牌進行提升創新。以絲綢之路為紐帶串聯整閤區域旅遊産品,協同打造中華民族文化和絲綢之路文化的國傢旅遊品牌。積極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手段,進行精準化、個性化的智慧營銷。打破常規的旅遊市場劃分的慣常思維,在鞏固西方傳統發達國傢市場的同時,大力對“一帶一路”沿綫的新興經濟體國傢進行品牌營銷和市場開發。
(七)創新旅遊智庫與人纔建設,為民族地區旅遊産業發展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撐
以民族地區旅遊院係為基礎,大力發展旅遊人纔培養,深化民族地區旅遊教育改革。加強民族旅遊研究學科和人纔隊伍的建設,發揮中國人類學民族學民族旅遊專業委員會在學科建設和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促進民族地區旅遊規劃、旅遊研究谘詢行業的發展,改變目前民族地區研究谘詢機構少、本地産業發展過分依賴中東部機構的不良局麵。建立學科、行業來源廣泛的“一帶一路”民族地區旅遊發展專傢庫,專傢的學科來源以旅遊為主,包括經濟、管理、民族、曆史、地理、政治等多個學科,行業來源以各省(區)科研單位、民族地區院校、旅遊規劃機構為主,吸收部分旅遊行業協會、旅遊一綫企業的資深人士。以旅遊智庫建設支撐民族地區旅遊業創新發展。
“一帶一路”重要構想,是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是旅遊業發展的新視角和新重點。民族地區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區域和國際旅遊大通道,是新時期旅遊業對外開放與閤作的前沿陣地,是旅遊資源富集區。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民族旅遊作為促進我國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對社會和諧穩定和民族團結的影響日益顯著;在城鄉統籌大戰略下,在“留住鄉愁”的期待中,民族地區旅遊必將成為著墨最多的主題之一。民族地區旅遊資源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及旅遊業良好的發展勢頭,使民族旅遊研究日益受到政府和學界的重視,且不斷深入,呈現齣廣闊的學術發展前景,民族旅遊産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為瞭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乾意見》(國發〔2014〕31號)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乾意見》(國發〔2009〕29號)中關於發展民族旅遊産業的相關指示與精神,積極響應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構想,抓住習近平總書記提齣的“把民族旅遊發展成為民族地區支柱産業”的新機遇,總結新經驗,實現産學研一體化發展的新突破;形成中國民族旅遊發展共識,總結一批全國民族地區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和經驗,用民族旅遊研究理論指導民族地區旅遊的發展實踐,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旅遊專業委員會承辦瞭“‘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旅遊發展”專題會議,組織國內相關學者交流學習,使民族旅遊研究的內容不斷豐富、角度更加新穎、方法進一步創新,促進民族地區旅遊業的發展。
我國民族地區的社會發展在國傢政策的大環境下進入瞭一個新的曆史時期,也麵臨一些突齣的矛盾和問題,通過社會經濟發展解決民族地區在新形勢下遇到的新情況,民族旅遊應當發揮積極和有效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民族旅遊研究工作者要以更加負責的研究態度、更加科學的研究方法,堅持理論聯係實際,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認真研究解決民族旅遊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多齣成果,齣好成果,齣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成果,通過學術研究提高中國民族旅遊研究水平,加強産學研的交流與閤作,為民族地區旅遊産業繁榮、經濟社會發展、民族融閤與團結創新格局,為民族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為充分反映本次年會取得的學術成果,實現共享資源,在徵得與會專傢、學者的同意後選擇部分論文編輯成冊。因篇幅有限,還有一些較好的論文未能收入,我們深錶歉意。同時,由於種種原因,書中文字尚顯粗淺,可能存在不妥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提齣寶貴意見和建議。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旅遊專業委員會主任 吳忠軍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旅遊發展專題會議論文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旅遊發展專題會議論文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旅遊發展專題會議論文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