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

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GO GO培训 清风注考 著
图书标签:
  • 暖通空调
  • 公用设备
  • 注册工程师
  • 真题
  • 考试
  • 2018
  • 专业知识
  • 历年真题
  • 详解
  • 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1528
版次:2
商品编码:1232334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96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风注考版注册暖通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为基础,融合了GO�睪O培训班各位老师的研究成果,也采纳了几年来广大考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精心编写而成。本书紧扣考试大纲和规范,针对2006~2017年注册暖通专业考试历年考试真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对必要的知识点进行了扩展延伸。参编人员均为高分通过考试的考友和授课名师,有丰富的注册考试及工程设计经验,真正从考生的角度深入分析题目,题目详解逻辑性强、步骤规范、知识点总结到位,更有助于考生的复习备考。

目录

前言
来自GOGO 培训的一封信
依据简称对照表
考生须知及注意事项
第1 篇历年真题考点分类解析(专业知识)
第1 章供暖 2
1.1建筑热工与节能 2
1.1.1围护结构传热阻及最小传热阻(考点总结: 内外保温优缺点对比) 2
1.1.2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4
1.2建筑供暖供热负荷计算(考点总结: 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公式) 6
1.3供暖系统分类及计算 11
1.3.1热媒的选择 11
1.3.2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13
1.3.3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考点总结: 垂直失调和水平失调) 14
1.3.4供暖系统节能运行及故障分析 16
1.3.5蒸汽供暖系统 20
1.4辐射供暖(供冷)(考点总结: 全面供暖和局部供暖的区别) 22
1.4.1热水辐射供暖 22
1.4.2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26
1.5热风供暖 27
1.6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29
1.7供暖系统设计 32
1.8供暖设备与附件 35
1.8.1散热器 35
1.8.2减压阀、安全阀、疏水阀 38
1.8.3膨胀水箱 40
1.8.4除污器、补偿器、集气罐和自动排气阀 42
1.8.5平衡阀 43
1.8.6换热器 43
1.9供暖系统热计量 45
1.9.1热负荷计算 45
1.9.2室内供暖系统(考点总结: 常用热计量方法及特点) 48
1.9.3热计量装置的选择 50
1.10小区供热 51
1.10.1集中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概算 51
1.10.2集中供暖系统的热源形式与热媒 51
1.10.3供热管网与热用户连接设计与管网设计 52
1.10.4热水供热管网压力工况、水力工况与热力工况 54
1.11小区供热锅炉房、《锅炉房规范》 56
1.12其他重点规范 61
1.12.1《水暖验规》 61
1.12.2《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63
1.12.3《热网规》 64
1.12.4《公建节能》、《民规》 68
1.12.5《技术措施》 69
第2 章通风 71
2.1环境标准、卫生标准、排放标准 71
2.2全面通风 72
2.2.1全面通风的一般原则与气流组织 72
2.2.2全面通风量与热风平衡计算(考点总结: 通风工程中室外计算温度取值) 75
2.2.3事故通风(考点总结: 事故通风量总结) 78
2.3自然通风 80
2.3.1自然通风的设计与绿色建筑 80
2.3.2自然通风原理与计算 81
2.3.3自然通风设备选择、复合通风(考点总结: 风帽类型及特点应用) 83
2.4局部排风 84
2.5过滤与除尘 89
2.5.1粉尘特性、过滤器、除尘器的选择比较 89
2.5.2旋风除尘器 92
2.5.3袋式除尘器 94
2.5.4静电除尘器 96
2.5.5其他 97
2.6有害气体净化 100
2.7通风管道系统 102
2.8通风机 105
2.8.1通风机的分类、性能参数与命名 105
2.8.2通风机的选择及其与风管系统的连接(考点总结: 通风机风量、风压附加
系数及风管漏风率) 107
2.8.3通风机的联合工作与运行调节 109
2.9通风管道风压、风速、风量测定 109
2.10建筑防排烟及防火规范 110
2.10.1火灾基本知识 110
2.10.2排烟设施设置与否的判定 112

2.10.3自然排烟 115
2.10.4加压送风防烟 115
2.10.5机械排烟 118
2.10.6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 122
2.10.7防火排烟设备及控制原理(考点总结: 防火、排烟阀种类及特性) 125
2.11人民防空地下室通风 128
2.12汽车库、电气和设备用房通风 131
2.13通风工程验收与施工规范 133
第3 章空气调节 138
3.1空气调节的基础知识 138
3.1.1湿空气性质及焓湿图 138
3.1.2室内外空气参数的确定 139
3.1.3围护结构建筑热工要求及权衡判断 140
3.2空调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 144
3.2.1空调冷(热)、湿负荷的性质与形成机理 144
3.2.2空调负荷计算 146
3.2.3空气的热湿平衡及送风量计算 147
3.2.4空调系统全年能量计算 148
3.3空气处理与空调风系统 148
3.3.1空气的处理过程 148
3.3.2空调系统的设计与选择原则 154
3.3.3全空气空调系统(考点总结: 变风量系统知识点总结) 155
3.3.4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考点总结: 1.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负荷承担问题
2.新风接入房间位置的比较) 160
3.3.5多联机空调系统 166
3.3.6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考点总结: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相关知识) 168
3.3.7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的性能与选择 169
3.3.8整体式空调及计算机房(数据中心)空调设计 172
3.3.9空调机房设计 173
3.4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 174
3.5空气洁净技术 178
3.5.1空气洁净等级 178
3.5.2空气过滤器 180
3.5.3气流流型和送风量、回风量 184
3.5.4室压控制 186
3.5.5其他 188
3.6空调冷热源与集中空调水系统 189
3.6.1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189
3.6.2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 191

3.6.3冷却水系统 197
3.6.4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和水力工况分析 198
3.6.5空调水系统附件 204
3.6.6地源、水源热泵 204
3.7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控制(考点总结: 常用阀门特性选择) 212
3.8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与隔振(考点总结: 常见消声器特性) 218
3.9保温与保冷设计 220
3.10空调系统的节能、调试与运行 223
3.11空调工程验收与施工规范 229
3.12空调系统故障分析 232
第4 章制冷与热泵技术 242
4.1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242
4.1.1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 242
4.1.2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及其热力

前言/序言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专业知识篇》及《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专业案例篇》是GOGO 培训编委会推出的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考试配套丛书。本书融合了2017年清风注考版真题详解和GOGO 培训班各位老师的研究成果, 精心编写而成。
本书紧扣考试大纲和规范, 对2006 ~ 2017 年历年考试真题进行了全面的收录和详细解答, 力争做到“题题有依据冶“难点有分析冶“争议有讨论冶, 并对必要的知识点进行了扩展延伸。参编人员均为高分通过考试的考友和授课名师, 有丰富的注册考试及工程设计经验,真正从考生的角度深入分析题目, 题目详解逻辑性强、步骤规范、知识点总结到位, 更有助于考生的复习备考。我们希望这本精心编写的注考书籍, 能为您指点迷津, 助您高效备考,攻克注考大关!本书所有题目均来源于网友贡献, 题目解析由清风注考及GOGO 培训班各位老师亲身整理, 也采纳了广大考友的宝贵建议, 不代表任何官方意见, 也不是官方标准答案, 仅供备考2018 年注册暖通考试的广大考友交流学习使用。同时, 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 本书难免出现差错, 恳请您提出宝贵的修改建议, 联系作者或加入注册考试交流群, 大家共同进步。
2018 年改版说明:本书自2015 年出版以来, 受到了广大考生的热烈好评, 同时也有众多考友们向我们提出了积极的改进意见。本着全力服务考生、不断完善真题、尽力满足考生差异化要求的目的,笔者对2018 年新版真题做出了以下改版:一、形式改版1郾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上下两册分别出版, 方便携带和考场翻查。
2郾2006 ~2014 年真题参照《教材2017》目录按考点进行详细分类, 提高真题在前期复习过程中的使用效率, 也方便考场上快速查找往年相同考点的题目。
3郾2016 年、2017 年题目不列入分类题目中, 目的在于避免考生在复习前期涉及到所有年份真题, 但同时将近两年真题对应题号列于分类目录标题之后, 以方便考生后期总结归纳以及考场查找。
4郾保留2010 ~2017 年原版空白试卷及详细解析, 主要用于复习中后期实战模拟测试,以避免复习过程中常见的眼高手低现象。
二、内容改版1郾结合按章节详细分类的历年真题, 对重要及常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方便考生系统掌握相同考点真题的知识脉络和解题思路。
2郾针对2018 年可能更新的规范, 在相关题目详解中增加了针对新规范的解答和分析,做到与时俱进、老题新解。
3郾优化附录中焓湿图, 使用更方便, 查询更快捷, 并增加焓湿图计算常用公式。
4郾对2017 年版书籍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行了勘误和完善。
芋真题编号说明:本书题目编号原则为: 20 伊伊鄄伊鄄伊伊, 编号第一部分数字为考试年份, 第二部分为考试场次, 其中1、2、3、4 分别对应专业知识(上)、专业知识(下)、专业案例(上)、专业案例(下), 第三部分为题目编号。如2014鄄2鄄4 为2014 年专业知识(下) 第4 题, 2014鄄3鄄16为2014 年专业案例(上) 第16 题, 以此类比。
清风注考考试交流QQ 群: 57804253515966718
穿越时空,探寻暖通空调的智慧宝藏:一段关于技术、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暖通空调,这看似寻常的房间内的温度、湿度与空气流通的调节,实则承载着现代文明的舒适与健康基石。从古籍中零星的通风降温智慧,到如今精密复杂的智能温控系统,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宛如一部人类智慧不断迭代、追求宜居环境的宏大史诗。本书并非收录某一年份的考试真题,而是意图带领读者,跨越具体的时间节点,深入暖通空调领域的核心脉络,从技术原理的根基,到发展历程的演变,再到未来趋势的展望,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知体系。 一、 技术原理的基石:理解暖通空调的“呼吸”与“体温” 任何一门工程学科,都离不开其背后坚实的技术原理。对于暖通空调而言,这便是对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以及空气动力学等基础科学的深刻理解。 热力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在暖通空调的世界里,热力学扮演着灵魂的角色。我们所做的,本质上是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如何将低品位热能提升至高品位,或者将高品位热能有效传递至需要的地方。制冷循环,便是热力学定律最生动的应用。从压缩机提升制冷剂的压力与温度,到冷凝器释放热量,再到节流装置的降压降温,最后在蒸发器吸收室内热量,这是一个封闭的能量循环。理解卡诺循环的理论极限,才能更有效地设计和优化实际的制冷系统,追求更高的能效比。同时,焓(enthalpy)的概念,作为衡量物质内能与压强-体积功之和的物理量,在湿空气处理中至关重要。通过焓湿图(psychrometric chart)的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不同状态下的空气混合、加热、冷却、加湿、除湿等过程,从而精准地控制室内环境的温湿度。 流体力学:空气与流体的“生命线” 空气的流动,是暖通空调系统得以运作的关键。风机的选型与运行,管道的设计与布置,风口的出风形式,都离不开流体力学的支撑。我们需要理解流体的层流与湍流,掌握伯努利方程在管道流速与压强关系中的应用,以及雷诺数(Reynolds number)对判断流体状态的重要性。管道的阻力损失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计算和预测管道系统中的压降,才能确保风机能够提供足够的动能,将空气输送到每个角落,实现均匀送风。同时,风口的设计也大有学问,不同的风口形式,如格栅、散流器、条缝风口等,其射流特性、诱导比、回风效率各不相同,直接影响到室内气流组织的效果,进而影响到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和舒适度。 传热学:热量的“传递之道” 无论是加热、制冷,还是保温,都涉及热量的传递。传热学研究的是热量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传递方式,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热交换器是传热学的核心应用。翅片管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通过增加换热面积、优化流体通道,最大限度地提高热量传递效率。理解傅里叶导热定律,掌握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以及考虑辐射换热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更高效率的热交换设备。同时,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如墙体、门窗的传热系数(U值),也是影响室内热负荷的重要因素。通过改进建筑材料、优化保温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系统所需的制冷量或供热量,实现节能减排。 空气动力学:气流组织的“艺术” 除了基本的流体流动,空气动力学更侧重于研究气流与物体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复杂空间内的气流组织。这对于室内舒适性至关重要。设计合理的送回风方式,如顶送底回、侧送侧回、地送风等,以及送风口的布置,能够有效避免气流组织死角,减少吹风感,实现温度场的均匀分布。射流理论、诱导比、回风效率等概念,是分析和优化室内气流组织的重要工具。例如,射流的长度和扩散角度影响着送风的覆盖范围,诱导比则反映了新风与室内回风混合的程度,回风效率则关系到室内空气的有效循环。 二、 发展历程的回溯:技术演进中的智慧结晶 暖通空调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精彩的演进过程,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凝聚了无数先辈的智慧与实践。 早期探索:从自然通风到机械化 早在古代,人类就已认识到通风的重要性,通过建筑设计、利用自然风能进行通风降温。例如,中国古代的“穿堂风”设计,利用房屋的开口形成空气对流。然而,受限于自然条件,这种方式的效率低下且不稳定。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机械化动力,为暖通空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期的蒸汽机被用于驱动风机,实现了初步的机械通风。 舒适性需求的驱动:从通风到温湿度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单纯的通风已无法满足需求。特别是对恒温恒湿环境的需求,在工业生产(如纺织、造纸)和商业场所(如商店、影院)中日益凸显。制冷技术的出现,如弗里杰里(Willis Carrier)在20世纪初发明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开启了空调时代的序幕,使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成为可能。 能源危机与环保意识的觉醒:迈向高效与绿色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能源的宝贵,推动了暖通空调行业对节能技术的探索。变频技术、热回收技术、高效制冷剂的研发,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更是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置于暖通空调技术发展的核心位置。从R22制冷剂的逐步淘汰,到R32、R1234yf等低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制冷剂的应用,再到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空调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 智能化与集成化:智慧建筑的神经中枢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暖通空调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最初简单的温控器,到如今集成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的智能楼宇自控系统(BAS),暖通空调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物联网(IoT)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可以互联互通,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能源优化调度。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算法,能够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人员活动规律等信息,智能调整运行参数,实现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舒适环境控制,并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 三、 未来趋势的展望:人居环境的无限可能 站在技术的潮头,展望未来,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将更加聚焦于以下几个方向: 极致的能源效率与零碳排放 随着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追求,暖通空调系统将继续朝着更高的能效比和更低的碳排放迈进。除了优化现有技术,更重要的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领域的深度融合,如与太阳能光伏、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协同应用。智能电网的接入,也将使得暖通空调系统能够参与到能源的削峰填谷中,成为智慧能源管理的重要一环。 深度个性化与无感舒适 未来的暖通空调将不再是简单的“开关”,而是能够深度感知用户的需求,并提供无感的舒适体验。基于AI和机器学习,系统能够学习用户的偏好,预测用户的行为,并在用户感知之前就主动调整环境参数。例如,当用户即将进入某个房间时,系统已经提前将其调整到最舒适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健康性也将成为关键考量,包括空气净化、新风引入、杀菌消毒等功能将更加集成化和智能化。 模块化、集成化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建筑需求和更高的环保要求,暖通空调设备的设计将更加倾向于模块化和标准化,便于安装、维护和升级。同时,从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到报废,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和智能化管理将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数字化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跨学科融合与智慧共生 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将不再是孤立的工程领域,而是会与建筑设计、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深度融合。例如,智能建筑材料能够主动调节热工性能,生物启发式的设计能够带来更高效的空气流动模式。最终,暖通空调将不仅仅是实现舒适,更是成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技术和谐共生的智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暖通空调领域系统性的认知,理解其技术精髓,洞察其发展脉络,并对未来充满憧憬。它不是一本“解题手册”,而是一扇“思考之窗”,引领您在暖通空调的智慧海洋中,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拿到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里面塞满了2018年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的历年真题,这对于备考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藏。我特别喜欢它“详解”的部分,不仅仅是给出答案,更是对每一个题目背后的原理、公式、计算过程都做了深入的剖析。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理解一道题的解题思路,不仅仅是记住它,更是要融会贯通。比如,书中对于热力学基本定律的阐述,就用了好几种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有理论推导,也有实际应用案例,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还有一些关于空气调节系统设计的部分,书中给出了详细的图纸和节点说明,这比我之前看的任何教材都要直观易懂。我尤其看重它对一些易错点和难点的强调,这些都是我平时容易忽略或者感到困惑的地方,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加牢固。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行业内的最新规范和标准,这让我感觉自己不仅在复习考试内容,更是在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我曾尝试过自己整理历年真题,但往往会因为缺乏系统性的讲解而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我的痛点。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分析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避免陷阱。每次做完一套真题,我都感觉自己对暖通空调专业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评分

这本书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它将历年真题按照专业知识模块进行划分,让我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我最喜欢的部分是“详解”的解释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层层递进地讲解解题思路。比如,在遇到复杂的系统计算题时,书中会先从基本原理入手,然后逐步引入相关的公式和图表,最终得出答案。这种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个步骤背后的逻辑,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工程类问题的分析,例如,在讲解风机选择时,书中不仅给出了性能曲线的使用方法,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风机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选择最经济合理的风机。这对于我理解实际工程中的设备选型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内容,这在当前的暖通空调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书中对不同节能措施的原理和计算方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让我对如何设计更环保、更节能的暖通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还觉得,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适,文字清晰,图表规范,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总而言之,这本详解的历年真题,对我备考和提升专业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我是一名在暖通空调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深知理论知识的扎实和对工程实践的理解是相辅相成的。这本《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提供真题和解析,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暖通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对于实际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书中列举了多种常见故障,并详细分析了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这让我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书中对一些新兴技术,如智能楼宇控制、物联网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等,也进行了介绍,这让我保持了对行业发展的敏感度。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一些细节的关注,例如,管道的保温材料选择、防冻措施、以及不同区域的通风要求等,这些细节对于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考试用书,更是一本提升专业能力和拓展视野的宝贵参考书。

评分

作为一名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暖通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系统梳理和深化知识体系的资料。这本《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题目和答案,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一个题目背后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深度讲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核心概念的解析,例如,在热湿处理部分,书中不仅解释了焓湿图的原理,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焓湿图进行风道设计、加湿/除湿量的计算等。这让我对热湿处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公式层面。对于管道系统设计,书中不仅给出了水力计算的方法,还详细讲解了管道材料的选择、连接方式、阀门的使用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细节。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噪声控制的讲解,这部分内容在很多教材中都比较笼统,而这本书则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控制措施,让我对暖通系统的声学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智能控制和节能技术的最新进展,这让我感觉自己与时俱进,掌握了行业的前沿知识。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考试的利器,更是提升专业素养的宝贵财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在暖通空调领域深耕的工程师。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暖通空调专业的学生,即将面临注册工程师的考试。我最担心的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而这本《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恰好解决了我的这个顾虑。它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大量引入了实际工程案例,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项目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管道水力计算时,书中就详细分析了一个实际工程中的管道布置方案,并一步步地演示了如何进行水力计算,如何选择管道材质和管径。这种“理论+实践”的学习方式,让我感到非常受益。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规范和标准的解读,例如,书中对《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等重要规范的引用和解释,让我对这些规范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在一些易错的知识点上,书中也给出了特别的提示和讲解,避免我走弯路。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下了一个坚实的专业基础,让我对未来的工程师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暖通空调专业毕业生,对于注册工程师考试感到既兴奋又焦虑。这本《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是我学习的“启明星”。它以其详尽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为我打开了通往专业知识殿堂的大门。我最喜欢书中对热湿处理章节的讲解,书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示,将复杂的焓湿图和热湿平衡原理讲解得通俗易懂。我曾经在学校里对这部分内容感到困惑,但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终于能够理解并掌握了。我还特别欣赏书中对制冷剂性能和应用的选择性讲解,书中分析了不同制冷剂的环保性能、能效比以及在不同系统中的适用性,这让我对绿色制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管道系统设计方面,书中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技巧,例如,如何根据流速和压损选择合适的管径,如何进行管道布置优化以减少阻力等,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程中能够直接运用的知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备考过程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是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过程。

评分

在备考暖通空调工程师的道路上,我尝试过很多学习资料,但不得不说,这本《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给我的惊喜最大。它不仅仅是一本题目集,更像是一本精雕细琢的“秘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每一个考点的深度挖掘。很多题目看似简单,但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原理,这本书恰恰能把这些复杂的原理层层剥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例如,在空气动力学部分,书中不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详细解释了公式的由来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这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热湿处理部分,书中对露点温度、湿球温度、焓值等概念的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让我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有关于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书中列举了不同制冷剂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系统中的选择依据,这对于我未来的设计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工程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比如管道的保温、水泵的选择、风机的选型等,都提供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这大大弥补了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我还会时不时地翻看书中的一些图例和表格,它们就像是暖通工程师的“工具箱”,让我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快速找到解决方案。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备考暖通空调工程师的同行们。

评分

对于备考注册暖通工程师考试的考生来说,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而这本《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则将历年真题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它不仅仅是提供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题目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让我能够理解题目的出题意图,掌握解题方法,并触类旁通。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一些关键公式和计算方法的讲解,它不仅仅是给出公式,还会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例如,在空气流量的计算方面,书中就结合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模型,让我对空气流量的获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工程实践中常见问题的解答,例如,关于管道腐蚀和防腐蚀的措施,关于风机叶轮的选型和性能参数的解读,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书中给出的讲解非常有指导意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能够在我学习的道路上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评分

我是一名初次接触注册暖通工程师考试的考生,拿到这本《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时,坦白说,我有些忐忑。毕竟是“历年真题详解”,我担心会过于侧重考试技巧,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巩固。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专业知识篇,内容非常扎实。它从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入手,比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然后循序渐进地深入到暖通空调系统的具体设计和计算。书中对于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让我明白“为什么”这样计算,而不是仅仅知道“怎么”计算。在讲解制冷与热泵系统时,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类型系统的原理,还分析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型。对于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负荷计算方法,包括显热负荷、潜热负荷的计算,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负荷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复杂概念的图示化处理,比如湿空气焓湿图的绘制和使用,书中提供了多种不同情况下的图示,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其应用技巧。此外,书中还涉及了消防通风、洁净室空调等专业领域,这对于我拓展知识面非常有帮助。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通过考试,更能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工作了十几年的暖通工程师,这次参加注册考试,主要是想系统地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弥补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这本《2018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专业知识篇》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非常令我满意。我尤其看重它对一些复杂工程问题的剖析。例如,在处理多联机系统和VRV系统时,书中不仅给出了原理讲解,还分析了不同系统的适用场景、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这让我对这些复杂系统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书中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评估和优化方面也做了详细的阐述,这与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绿色建筑理念高度契合,让我感到知识体系得到了更新。我也会经常翻阅书中关于热泵技术和地源热泵系统的章节,这些内容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书中对其原理、设计要点和施工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对我提升专业能力非常有帮助。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的绝佳工具。

评分

还好有券用,比~上便宜了不少。

评分

正品快!!!!

评分

边角有磨损 不知道是不是原来就有的 解释的比较清楚

评分

正品快!!!!

评分

给小虫买的,峰哥,培训班配套。

评分

为了考试努力

评分

正品快!!!!

评分

很好很好的

评分

蛮好的,刚开始看。期望有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