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贫困可以理解为贫困人口没有能获得机会和有效率的生产要素相结合从事高劳动生产率的活动,由此导致其收入过低,成为贫困人口。贫困区可以理解为贫困在空间上聚集的现象,通常在贫困区缺少有效率的劳动力、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至少是这四种生产要素短缺或不齐备。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存在统一高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市场,贫困在个体上一般不会出现,除非个体缺少基本的劳动能力,因为具有基本能力的贫困个体可以通过在要素市场的流动实现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贫困区也难以长期形成,因为如果一个区域缺少必要的生产要素导致这一区域的居民难以获得机会和有效率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则贫困居民就会离开贫困区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去寻找机会和有效率的生产要素相结合。根据以上分析,要解决贫困问题重要的是建立统一高流动性的要素市场,要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而中国的扶贫更多地在强调政府的作用。因此,要研究在扶贫问题上市场和政府的合理分工。
作者简介
樊明 1957年生,江苏扬州人。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1988年获美国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工商管理硕士(MBA),1997年获美国北伊利诺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经济学博士(Ph.D.)。现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经济学教授。研究领域: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问题,出版专著8部(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 问题、研究主题及数据/1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人类的贫困及中国经验/1
第二节 中国扶贫实践的历史演变/7
第三节 当代中国扶贫政策的演变/11
第四节 减困:扶贫政策vs.经济普遍增长/14
第五节 研究主题及方法/21
第六节 调查与数据/24
第七节 以后各章要览/26
附录1-1 中国贫困及扶贫政策效果调查/29
附录1-2 中国农民收入状况调查/35
第二章 贫困的形成及扶贫政策的文献回顾/38
第一节 马克思的贫困及贫困消除理论/38
第二节 当代西方对扶贫及扶贫政策的研究/42
第三节 中国主要领导人关于扶贫的思想及政策/48
第四节 国内学者关于贫困及扶贫政策的研究/53
第三章 贫困形成及扶贫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模型/61
第一节 贫困及贫困区形成的理论模型/61
第二节 扶贫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模型/64
第四章 贫困形成的环境因素/68
第一节 集中连片贫困区的环境特征/68
第二节 贫困农户的致贫因素:基于问卷数据/71
第三节 贫困区气候及地下水位变化/78
第五章 贫困人口低收入的个人因素/83
第一节 贫困人口的人口学特征/83
第二节 低非务农收入的个人因素/88
第三节 贫困人口低务农收入的个人因素/95
第四节 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及教育回报/100
第六章 扶贫政策对减贫脱困的作用/105
第一节 扶贫政策对减贫脱困的经验研究/105
第二节 扶贫救济款对脱贫的作用/110
第三节 政府推广的开发项目对脱贫的作用/114
第四节 干部驻村对减困的作用/118
第五节 小额扶贫贷款的可得性及对脱贫的作用/123
第六节 基础设施投入对脱贫的作用/127
第七章 扶贫如是说/131
第一节 网络话语/131
第二节 访谈手语/134
第八章 农村发展与减困/144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与减困/144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发展与减困/148
第三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减困/160
第四节 土地流转与扶贫/164
第九章 农村贫困人口易地搬迁与脱贫/168
第一节 农村居民外出打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68
第二节 易地扶贫搬迁:政府主导vs.市场主导/174
第三节 户籍改革扶贫/180
第十章 村落政治结构与扶贫/185
第一节 村落政治结构对贫困发生的影响/185
第二节 村落政治结构改善与减困/189
第十一章 扶贫悖论及扶贫责任在政府与贫困居民的划分/194
第一节 扶贫悖论及扶贫政策选择/194
第二节 扶贫的政府责任和贫困居民责任的划分/198
第十二章 主要发现及扶贫政策的选择/202
第一节 主要发现/202
第二节 扶贫政策的选择/210
作者分工/220
后记 坚守与希望/222
同学感言/227
扶贫政策:政府导向或市场导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