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安全開發指南――應用軟件安全級彆驗證參考標準

軟件安全開發指南――應用軟件安全級彆驗證參考標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OWASP基金會 著
圖書標籤:
  • 軟件安全
  • 應用軟件安全
  • 安全開發
  • 安全驗證
  • 安全標準
  • 軟件工程
  • 信息安全
  • 代碼安全
  • 漏洞分析
  • 安全測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38496
版次:1
商品編碼:1232834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新型網絡安全人纔培養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52
字數:1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係統性地介紹瞭OWASP安全組織研究總結的應用安全驗證標準,為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安全控製措施開發提供直接指導與必要參考。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瞭應用安全驗證要求的使用方法和參考案例。第二部分詳細介紹瞭19項安全控製措施的驗證要求,並針對每種安全驗證介紹瞭不同級彆的控製目標和詳細要求。本書旨在幫助相關軟件開發企業機構和團隊提升有關應用軟件安全開發的相關意識;並在應用軟件設計、開發和測試過程中,能明確對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安全控製的要求。 本書適閤軟件開發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執行人員,從事軟件安全開發相關的專業人員,以及高等院校軟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管理等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學習和參考。

作者簡介

OWASP是一個開源的、非盈利的全球性安全組織,緻力於應用軟件的安全研究,在業界具有一流的影響力和**性。作為OWASP麵嚮中國的區域分支,OWASP中國自2006年正式啓動,目前已擁有來自互聯網安全專業領域和政府、電信、金融、教育等相關領域的會員5000多名,形成瞭強大的專業技術實力和行業資源聚集能力,有力推動瞭安全標準、安全測試工具、安全指導手冊等應用安全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成為瞭積極推動中國互聯網安全技術創新、人纔培養和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作為OWASP中國的運營中心,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Security Zone,簡稱SecZone)是國內**獨立、開源的互聯網安全研究機構。中心始終秉持引入、吸收、創新的發展宗旨,專注於互聯網安全前沿技術和OWASP項目的深度研究,常年組織開展各類開源培訓及沙龍活動,緻力於通過對國內外技術、資源的整閤、應用和創新,更好地服務業界同仁、服務行業發展,更有力地推動國內互聯網安全技術的進步與升級。

目錄

第一篇 ASVS概述
第1章 使用應用安全驗證標準 2
1.1 應用安全驗證級彆 3
1.2 如何使用這個標準 4
1.3 在實踐中應用ASVS 7
第2章 評估軟件是否達到驗證水平 10
2.1 使用指導 11
2.2 自動滲透測試工具的作用 12
2.3 滲透測試的作用 12
2.4 用作詳細的安全架構指導 13
2.5 用作現有安全編碼清單的替代 13
2.6 用作自動化單元和集成測試指南 14
2.7 用作安全開發培訓 14

第二篇 ASVS詳解
第3章 V1:架構、設計和威脅建模 16
3.1 控製目標 17
3.2 驗證要求 17
3.3 參考文獻 19
第4章 V2:認證 20
4.1 控製目標 21
4.2 驗證要求 21
4.3 參考文獻 24
第5章 V3:會話管理 26
5.1 控製目標 27
5.2 驗證要求 27
5.3 參考文獻 29
第6章 V4:訪問控製 30
6.1 控製目標 31
6.2 驗證要求 31
6.3 參考文獻 33
第7章 V5:惡意輸入處理 34
7.1 控製目標 35
7.2 驗證要求 35
7.3 參考文獻 38
第8章 V6:密碼學安全 40
8.1 控製目標 41
8.2 驗證要求 41
8.3 參考文獻 43
第9章 V7:錯誤處理和日誌記錄 44
9.1 控製目標 45
9.2 驗證要求 46
9.3 參考文獻 48
第10章 V8:數據保護 49
10.1 控製目標 50
10.2 驗證要求 51
10.3 參考文獻 52
第11章 V9:通信安全 53
11.1 控製目標 54
11.2 驗證要求 54
11.3 參考文獻 56
第12章 V10:HTTP安全配置 58
12.1 控製目標 59
12.2 驗證要求 59
12.3 參考文獻 60
第13章 V11:惡意控件 62
13.1 控製目標 63
13.2 驗證要求 63
13.3 參考文獻 64
第14章 V12:業務邏輯 65
14.1 控製目標 66
14.2 驗證要求 66
14.3 參考文獻 67
第15章 V13:文件和資源 68
15.1 控製目標 69
15.2 驗證要求 69
15.3 參考文獻 70
第16章 V14:移動應用程序 71
16.1 控製目標 72
16.2 驗證要求 72
16.3 參考文獻 74
第17章 V15:Web服務 75
17.1 控製目標 76
17.2 驗證要求 76
17.3 參考文獻 78
第18章 V16:安全配置 79
18.1 控製目標 80
18.2 驗證要求 80
18.3 參考文獻 81

第三篇 ASVS實踐案例分析
第19章 ASVS的實踐案例 83
19.1 案例1:作為安全測試指南使用 84
19.2 案例2:作為SDLC的實施指導 86
附 錄
附錄A 名詞解釋 89
附錄B 參考文獻 95
附錄C 標準映射 97
附錄D ASVS術語錶 99
附錄E 采用ASVS的OWASP項目 104
附錄F OWASP安全編碼規範快速參考指南 106

前言/序言

序1


關於標準

本書是根據《OWASP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標準》翻譯編寫的。《OWASP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標準》是架構師、開發人員、測試人員、安全專業人員及用戶可以使用的應用程序安全性要求或測試的列錶,以定義安全的應用程序。

版權和許可證

版權所有?2008—2016 OWASP基金會。本文檔依照《知識共享署名授權許可協議3.0》發布。對於任何重用或分發,必須嚮他人明確這項工作的許可條款。

發布曆史

第3.0.1版《OWASP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標準》發布於2016年,該項目由Daniel Cuthbert和Andrew van der Stock領導。

? 2014年8月,第2.0版《OWASP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標準》發布。

? 2015年9月,第3.0版《OWASP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標準》發布。

? 2016年6月,第3.0.1版《OWASP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標準》發布。

2015年第3.0版的貢獻者

項目負責人 主要作者 貢獻者和審稿人

Andrew van der Stock

Daniel Cuthbert Jim Manico Abhinav Sejpal

Ari Kes?niemi

Boy Baukema

Colin Watson

Cristinel Dumitru

David Ryan

Fran?ois-Eric Guyomarc’h

Gary Robinson

Glenn Ten Cate

James Holland

Martin Knobloch

Raoul Endres

Ravishankar S

Riccardo Ten Cate

Roberto Martelloni

Ryan Dewhurst

Stephen de Vries

Steven van der Baan


2014年第2.0版的貢獻者

項目負責人 主要作者 貢獻者和審稿人

Daniel Cuthbert

Sahba Kazerooni Andrew van der Stock

Krishna Raja Antonio Fontes

Archangel Cuison

Ari Kes?niemi

Boy Baukema

Colin Watson

Dr Emin Tatli

Etienne Stalmans

Evan Gaustad

Jeff Sergeant

Jerome Athias

Jim Manico

Mait Peekma

Pekka Sillanp??

Safuat Hamdy

Scott Luc

Sebastien Deleersnyder

2009年第1.0版的貢獻者

項目負責人 主要作者 貢獻者和審稿人

Mike Boberski

Jeff Williams

Dave Wichers Jim Manico Andrew van der Stock

Barry Boyd

Bedirhan Urgun

Colin Watson

Dan Cornell

Dave Hausladen

Dave van Stein

Dr. Sarbari Gupta

Dr. Thomas Braun

Eoin Keary

Gaurang Shah

George Lawless

Jeff LoSapio

Jeremiah Grossman

John Martin

John Steven

續錶

項目負責人 主要作者 貢獻者和審稿人

Ken Huang

Ketan Dilipkumar Vyas

Liz Fong Shouvik Bardhan

Mandeep Khera

Matt Presson

Nam Nguyen

Paul Douthit

Pierre Parrend

Richard Campbell

Scott Matsumoto

Stan Wisseman

Stephen de Vries

Steve Coyle

Terrie Diaz

Theodore Winograd


序2


歡迎使用《OWASP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標準(ASVS)》第3.0.1版。ASVS是通過OWASP團隊努力建立而成的安全要求和控製框架,其側重於在應用程序設計、開發和測試時所需的功能和非功能安全控製。

本版本被認為是識彆和采用的最佳實踐經驗。這將有助於新興標準計劃采用ASVS中的內容,同時協助現有的企業學習他人的經驗。

OWASP ASVS項目組預計這個標準可能永遠不會達到100%的完善並被認同。風險分析在某種程度上是主觀的,這在嘗試以適閤所有標準的尺度進行泛化時,會産生挑戰。但是,OWASP ASVS項目組希望本版本的最新更新是朝著正確的方嚮邁齣的一步,並期望能為行業引入這一重要的概念。

第3.0.1版有什麼新功能

(1)在第3.0.1版本中,ASVS增加瞭幾個部分,包括配置、Web服務等,使本標準更適用於現代應用,如HTML5前端或移動客戶端、使用SAML身份驗證來調用一組RESTful Web服務。

(2)為確保使用人員不需要多次重復驗證相同的項目,第3.0.1版ASVS刪除瞭重復的標準。

第3.0.1版ASVS提供瞭一個映射到CWE常見弱點的枚舉(CWE)字典。CWE映射可以用於識彆信息利用的可能性,成功地利用這一結果。廣義地說,如果不使用或實施安全控製及如何緩解弱點,那麼還可以洞悉將來有可能齣現的問題。

最後,在2015年OWASP AppSec歐洲大會期間,OWASP ASVS項目組與其他項目組、專傢進行瞭評審,並在2015年的OWASP AppSec美國大會進行瞭最後的工作會議,納入大量反饋意見。OWASP ASVS項目組希望讀者能找到對本書有用的更新,並以項目組所能想象的方式使用它。


前 言


背景

2016年和2017年是我國網絡安全行業飛速發展的兩年。自2016年年底至2017年,國傢先後發布並實施《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網絡安全法》《關於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纔培養的意見》等涉及網絡安全方麵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同時,“WannCry勒索病毒”“Structs2漏洞”“Office高危漏洞”等這樣的全球性網絡安全事件也不時刺痛著人們的神經。越來越多的網絡安全研究機構、軟件研發機構、專傢學者逐漸認識到“沒有軟件安全,就沒有網絡安全”“安全不僅是網絡安全專傢的責任,更是每個軟件開發從業人員的責任”。

那麼,軟件研發機構如何開發齣安全的應用程序呢?安全的應用程序應該符閤哪些標準呢?軟件研發機構需要驗證應用程序的哪些方麵呢?本書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翻譯齣版的。

ASVS簡介

“OWASP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標準(ASVS)”項目是OWASP全球安全組織的成功項目之一。該項目的主旨如下:為執行Web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提供一套可行的標準,以規範應用程序的安全驗證覆蓋範圍和安全級彆。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即《OWASP應用程序安全驗證標準(ASVS)》,最新版本為第3.0.1版。

該成果不僅為Web應用程序技術安全控製提供瞭測試參考標準,還為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提供瞭一係列安全開發需求建議。為測試應用程序技術安全控製及依賴於測試環境中的任何技術安全控製提供瞭參考依據,以消除應用程序受到跨站腳本(XSS)、SQL注入等軟件安全威脅的影響。此外,該成果還可用於標識應用程序的安全信任級彆。

該成果可根據讀者或使用人員的需要,作為度量標準、安全指導和采購要求。

(1)度量標準:為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應用程序所有者提供一個參考標準,以評估應用程序的可信任程度。

(2)安全指導:為應用程序中安全控製的開發人員提供有關構建安全控製的指導建議,以滿足應用程序的安全開發需求。

(3)采購要求:為應用程序的采購閤同,提供應用程序安全驗證需求的參考標準。

讀者對象

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包括但不限於:

(1)軟件研發組織機構的技術專業負責人和項目主管。

(2)軟件安全開發服務谘詢與驗證的相關人員。

(3)網絡安全基礎核心領域研究的專傢學者。

(4)高等院校軟件工程專業和網絡安全專業的教育工作者。

(5)對軟件安全開發感興趣的個人。

內容結構

本書分為3篇,共19章。第一篇由第1、2章組成,對ASVS及其評估軟件的使用方式進行瞭介紹。第二篇由第3~18章組成,分彆介紹瞭16類驗證關鍵點。第三篇由第19章組成,錶述瞭ASVS的實踐案例。

全書由王頡負責總體架構設計和質量控製,由Rip、張傢銀擔任翻譯顧問,由包悅忠、李旭勤負責技術指導。第1章由王頡翻譯,第2章由王厚奎翻譯,第3~10章由王厚奎和吳楠共同翻譯,第11~18章由吳楠翻譯,第19章及附錄由王厚奎翻譯。全文由趙學文負責統稿與編排。

緻謝

特彆感謝OWASP總部對OWASP中國組織本中文版ASVS相關工作予以的支持。

感謝OWASP中國和SecZone自OWASP Application Security Verification Standard(V2.0)發布以來對該項目持續的跟進、翻譯、研究與分享。同時,也對該項目的參與人員錶示感謝。

OWASP中國將對OWASP ASVS項目保持跟進,持續完善和深化本書。



中文版說明

(1)本書為OWASP Application Security Verification Standard(V3.0.1)的中文版。本書盡量保留原版本的格式與風格,但部分語言風格調整為中文錶述。其中存在的差異,敬請諒解。

(2)為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本書中的內容,本書對原英文版中明確內容為空的章節進行瞭刪除,並對原英文版中的部分章節內容進行瞭順序調整,緻使本書的章節編號與原英文版中的章節編號不同。

(3)本書中的錶格包含每條描述項的序號,以及其在原英文版中的原描述項序號,以方便讀者進行匹配。

(4)由於譯者團隊水平有限,存在的錯誤敬請指正。

(5)如果您有關於本書的任何意見或建議,可以通過以



軟件安全開發指南――應用軟件安全級彆驗證參考標準 本書籍旨在為廣大軟件開發者、安全工程師、質量保證人員以及相關管理人員提供一套係統、全麵、實用的應用軟件安全開發與驗證的參考標準。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軟件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其安全性問題也愈發受到重視。從金融交易到個人隱私,從關鍵基礎設施到日常通信,任何一個環節的軟件安全漏洞都可能導緻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建立一套清晰、可操作的安全開發流程和驗證機製,已成為保障軟件可靠運行、抵禦網絡攻擊、維護用戶信任的基石。 本書並非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軟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安全風險,並提供瞭針對性的緩解措施與驗證方法。我們將安全理念深度融入軟件開發的每一個環節,從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到部署和維護,都強調“安全左移”(Shift-Left Security)的原則,即盡早將安全考慮納入開發流程,而非在後期纔進行彌補。這種前瞻性的安全策略,能夠有效降低安全漏洞的産生概率,減少後期修復的成本和難度,最終産齣更健壯、更可信賴的應用軟件。 本書的核心內容將圍繞以下幾個關鍵維度展開: 第一部分:安全開發基礎理論與原則 在深入具體的技術細節之前,本書首先會奠定堅實的安全理論基礎。我們將詳細闡述軟件安全的核心概念,例如: 威脅模型(Threat Modeling): 如何係統地識彆、分析和評估應用軟件可能麵臨的潛在威脅,包括攻擊者是誰、他們可能采取的攻擊方式、以及可能的攻擊目標。這有助於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和實施安全防護措施。 攻擊嚮量(Attack Vectors): 詳細介紹常見的軟件安全漏洞類型,如SQL注入、跨站腳本(XSS)、跨站請求僞造(CSRF)、緩衝區溢齣、身份驗證繞過、敏感信息泄露、不安全的直接對象引用(IDOR)、安全配置錯誤等。我們將通過實際案例,生動地展現這些漏洞的原理和危害。 安全設計模式(Secure Design Patterns): 介紹在軟件設計階段就應遵循的安全原則和最佳實踐,如最小權限原則、縱深防禦、安全默認、失效安全(Fail-Safe)、會話管理安全、輸入驗證與輸齣編碼等。 安全編碼實踐(Secure Coding Practices): 針對主流的編程語言(如Java, Python, C++, JavaScript等),提供詳細的安全編碼指南,指導開發者如何避免編寫存在安全隱患的代碼。這包括但不限於對輸入進行嚴格校驗、使用安全的API、管理好內存、防止常見的注入攻擊、正確處理錯誤和異常等。 第二部分:應用軟件安全級彆驗證方法與標準 本書的核心價值之一在於其提供的“應用軟件安全級彆驗證參考標準”。這一部分將詳細介紹如何對應用軟件的安全水平進行係統性的評估和驗證。我們將根據軟件所處的行業、處理的數據敏感性以及潛在的安全風險,將軟件劃分為不同的安全級彆,並為每個級彆提供具體的安全要求和驗證方法。 安全級彆定義與劃分: 基礎安全級彆: 適用於處理一般性非敏感數據,對可用性和完整性要求較高,但對保密性要求相對較低的應用。例如,一些公開信息展示類網站、簡單的內容管理係統等。 標準安全級彆: 適用於處理包含一定敏感信息的應用,如用戶賬戶信息、交易記錄的初步處理等。對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高級安全級彆: 適用於處理高度敏感數據的應用,如金融交易係統、醫療健康記錄係統、涉及國傢機密的軟件等。對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都有極高的要求,需要抵禦更復雜的攻擊。 特殊安全級彆: 針對特定行業(如物聯網、嵌入式係統、高安全性要求的工業控製係統等)的安全需求製定的級彆。 安全級彆對應的驗證要求: 基礎安全級彆: 側重於防止常見、低技術門檻的攻擊,如基本的輸入校驗、防止XSS和SQL注入、安全的登錄認證機製。驗證方法可能包括靜態代碼掃描、簡單的滲透測試。 標準安全級彆: 在基礎安全之上,增加對數據傳輸加密、更嚴格的訪問控製、會話管理安全、安全配置審計等方麵的要求。驗證方法可能包括更深入的靜態/動態代碼分析、更全麵的滲透測試、安全配置審查。 高級安全級彆: 要求更嚴苛的安全措施,如端到端加密、多因素認證、零信任架構、縱深防禦體係、安全審計日誌的完備性與不可篡改性、以及對供應鏈安全的要求。驗證方法將包括高級滲透測試、紅藍對抗演練、安全架構評審、第三方安全評估等。 特殊安全級彆: 針對特定場景的安全需求,可能涉及硬件安全模塊(HSM)、加密算法的選用、物理安全、抗篡改設計等。驗證方法會更加定製化和專業化。 驗證方法與工具介紹: 靜態應用安全測試(SAST): 分析源代碼或編譯後的代碼,檢測潛在的安全漏洞。本書將介紹主流的SAST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解讀掃描結果。 動態應用安全測試(DAST): 在應用程序運行時,通過模擬攻擊來發現安全漏洞。本書將介紹DAST工具,如Web應用掃描器、API安全測試工具等。 交互式應用安全測試(IAST): 結閤SAST和DAST的優點,在應用程序運行時,通過插樁等技術,對代碼執行路徑進行監控,發現漏洞。 軟件成分分析(SCA): 檢測應用程序中使用的第三方庫和組件是否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 滲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ing): 模擬真實攻擊者的行為,對應用程序的安全進行全麵評估。本書將介紹滲透測試的流程、常用技術和報告撰寫。 漏洞掃描(Vulnerability Scanning): 自動化工具掃描已知漏洞。 代碼審查(Code Review): 人工或半自動地檢查代碼,發現安全缺陷。 安全審計(Security Auditing): 對係統配置、訪問控製、日誌記錄等方麵進行係統性檢查。 模糊測試(Fuzzing): 嚮程序輸入大量隨機、畸形的數據,以發現程序處理異常輸入時的漏洞。 第三部分:特定場景下的軟件安全考量 除瞭通用的安全開發與驗證標準,本書還將針對一些特殊的應用場景,深入探討其獨特的安全挑戰和應對策略。 Web應用安全: 詳細討論OWASP Top 10等最常見的Web安全漏洞,並提供相應的防護措施,包括服務器端和客戶端的防護。 移動應用安全: 針對iOS和Android平颱,講解移動應用特有的安全風險,如數據存儲安全、通信安全、反調試、代碼混淆等,並提供相應的安全加固建議。 API安全: 隨著微服務和前後端分離架構的普及,API安全變得至關重要。本書將重點關注API的身份驗證、授權、速率限製、數據傳輸安全等問題。 雲原生應用安全: 探討在容器化、微服務、DevOps等雲原生環境下,如何構建和維護安全的軟件係統,包括容器安全、Kubernetes安全、服務網格安全等。 物聯網(IoT)安全: 針對物聯網設備的資源限製、通信協議多樣性等特點,探討其安全設計和驗證的特殊性。 嵌入式係統安全: 針對資源受限、長期部署的嵌入式係統,講解其安全設計、固件更新、物理攻擊防護等。 第四部分:安全開發流程的整閤與持續改進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強調將安全開發理念融入整個軟件開發生命周期(SDLC)中,並建立持續改進的安全機製。 DevSecOps實踐: 如何將安全測試和安全實踐集成到CI/CD流水綫中,實現自動化安全檢測和反饋。 安全培訓與意識: 強調培養開發團隊的安全意識和技能的重要性,提供安全培訓的建議和資源。 事件響應與漏洞管理: 講解如何建立有效的漏洞上報、分析、修復和發布流程,以及在安全事件發生時的應對策略。 安全度量與KPI: 如何量化軟件安全水平,並通過關鍵績效指標(KPI)來驅動安全改進。 閤規性要求: 簡要介紹與軟件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如GDPR, HIPAA, PCI DSS等),以及如何通過安全開發來滿足這些閤規性要求。 本書的讀者群體非常廣泛: 軟件開發者: 學習如何編寫更安全的代碼,理解並規避常見的安全漏洞。 安全工程師/安全架構師: 掌握應用軟件安全級彆的評估方法,設計和實施有效的安全防護方案。 質量保證(QA)工程師: 學習如何設計和執行安全測試用例,識彆軟件中的安全缺陷。 項目經理/産品經理: 理解軟件安全的重要性,如何在項目規劃和管理中融入安全需求。 企業IT負責人: 製定和推行全員安全策略,提升企業整體的安全防護能力。 安全領域的研究者與學生: 獲取關於軟件安全開發與驗證的最新知識和實踐。 本書的特色與優勢: 實踐導嚮: 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提供大量實際案例和可操作的指南。 體係化: 涵蓋軟件安全開發的全生命周期,從概念到落地,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標準化: 提齣“應用軟件安全級彆驗證參考標準”,為評估和提升軟件安全水平提供明確的依據。 前瞻性: 關注最新的安全技術和發展趨勢,為應對未來的安全挑戰做好準備。 易於理解: 語言通俗易懂,力求將復雜的技術概念解釋清楚,適閤不同技術背景的讀者。 通過閱讀本書,您將能夠係統地提升應用軟件的安全性,有效防範各種網絡攻擊,保障用戶數據和業務係統的安全,最終建立起更加穩固和可信賴的軟件生態。本書是您在日益復雜的網絡安全環境中,打造安全可靠應用軟件的得力助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切實指導我提升軟件安全開發能力的實戰手冊。這本書的題目——《軟件安全開發指南――應用軟件安全級彆驗證參考標準》,給我一種非常專業且實用的感覺。我猜想,它會涵蓋很多開發者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安全問題,比如如何防止用戶數據泄露、如何保障API接口的安全、如何應對DDoS攻擊等等。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技術方案和代碼示例,讓我們能夠直接藉鑒和應用。例如,在處理用戶輸入時,有哪些安全的過濾和驗證方法?在存儲敏感數據時,應該采取哪些加密措施?在設計用戶認證係統時,有哪些最佳實踐?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比如Web應用、移動應用、後端服務等,提供相應的安全開發指導和驗證方法。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安全測試的實用技巧,比如如何進行靜態代碼分析、動態安全測試,以及如何使用一些開源的安全工具,那對我來說就太有價值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提高軟件安全開發水平的得力助手,讓我的代碼更加健壯,讓我的應用更加安全。

評分

這本《軟件安全開發指南――應用軟件安全級彆驗證參考標準》的標題著實吸引人,尤其對於我這種對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一直非常關注的讀者來說。我一直覺得,在當前這個信息爆炸、網絡攻擊層齣不窮的時代,軟件的安全性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實實在在的剛需。想象一下,那些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APP,背後隱藏著多少潛在的安全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後果不堪設想。這本書的齣現,就像黑夜中的一盞明燈,指引著開發者們如何構建更安全的軟件。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各種常見的安全威脅,比如SQL注入、跨站腳本攻擊、緩衝區溢ロ等等,並且給齣切實可行的防禦策略。不僅僅是理論的羅列,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在實際開發中能夠落地的方法論,比如代碼審查的技巧、安全編碼的規範,甚至是自動化安全測試的工具推薦。畢竟,紙上談兵終覺淺,隻有真正融入到開發流程中,安全纔能得到根本的保障。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工具箱裏不可或缺的一員,幫助我在開發過程中少走彎路,寫齣更令用戶放心、更值得信賴的軟件産品。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關於“應用軟件安全開發指南”的部分。在快節奏的軟件開發周期中,安全常常被放在瞭次要的位置,或者被視為一個獨立於功能開發的額外工作。我一直堅信,安全應該內建於軟件開發的全生命周期之中,而不是事後補救。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套係統化的安全開發流程,從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到部署和維護,每一個環節都有明確的安全考慮和實踐建議,那將是我一直以來尋求的寶藏。我非常想瞭解書中是如何將安全理念融入到敏捷開發等主流開發模式中的。例如,在需求階段,如何識彆安全需求?在設計階段,如何進行安全架構設計?在編碼階段,有哪些常見的安全陷阱需要避免?在測試階段,又有哪些有效的安全測試技術?這本書的實操性越強,對我的價值就越大。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更能包含豐富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安全問題是如何在實際項目中發生的,以及作者是如何通過書中提到的指南來解決這些問題的。

評分

讀瞭這本書的目錄,我感到非常振奮,因為它似乎解決瞭我長久以來在軟件安全實踐中遇到的一些睏惑。我注意到其中提到瞭“安全級彆驗證參考標準”,這讓我眼前一亮。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要做安全,但究竟什麼樣的程度纔算“安全”?“安全”的標準又在哪裏?這本書很可能就是為我們提供瞭這樣一個量化的、可衡量的參照係。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纔能有效地評估我們現有軟件的安全狀態,以及如何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來提升安全性?這本書的“參考標準”部分,我猜測應該會提供一些評估框架、測試方法,甚至是不同安全級彆的定義和要求。這對於我所在團隊的內部安全建設非常有指導意義。我們經常在討論“我們要不要花資源去做安全?”、“我們的安全投入是否足夠?”、“我們和競爭對手相比,在安全方麵處於什麼水平?”。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科學的評估體係,讓我們能夠清晰地識彆風險,並有針對性地製定改進計劃,那將是極大的幫助。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這些標準是如何製定的,以及如何在實際項目中使用它們來指導開發和測試工作。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幫助我們深入理解軟件背後“為什麼”的書籍情有獨鍾。這本書的標題中的“應用軟件安全級彆驗證參考標準”這一部分,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猜想,它不僅僅會告訴我們“怎麼做”,更會解釋“為什麼這麼做”。例如,為什麼某種攻擊方式是危險的?這種危險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技術原理?而書中提供的防禦措施,又是如何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的?我希望它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更深層次的安全認知體係,而不隻是機械地記憶一些安全編碼規則。我期待書中能夠對一些核心的安全概念進行深入的剖析,比如加密算法的原理、認證和授權機製的設計、數據防篡改的策略等等。如果能結閤一些最新的安全技術和研究成果,並解釋它們是如何應用在實際軟件開發中的,那將是更棒的。我也很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定義和區分不同級彆的安全要求的,以及這些級彆是如何與實際的應用場景相對應的。這種深入的原理性講解,對於提升整個團隊的安全意識和技術能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