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资金供应链为分析框架,对分布于5省24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样本做实地调研和访谈,并结合国际范围内MFIs融资工具及资金渠道的变化,探索中国RSFCIs资金供应链管理优化方向。全书体系严密,立论严谨,行文流畅,值得推荐。
《农村小型信贷金融机构如何获取可持续资金 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议题》以资金供应链为分析框架,以样本调查为基础,以“资金供应”替代“资金使用”为关注焦点,探索不同融资工具或资金渠道对RSFCIs财务可持续性与社会责任可持续性的影响。在国际MFIs资金供应链演进模式和拉美地区MFIs优化其资金供应链经验的基础上,本书认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不仅应该关注持续填补金融服务空白,还应当关注填补金融服务空白过程中的资本属性与资金供应链结构。
程惠霞 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丹佛大学Josef Korbel学院公派访问学者(2016—2017)。长期承担本科生、硕士生、MPA、MBA和博士生教学任务,主要讲授《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管理类课程,主要从事金融监管与金融生态、市场风险与危机管理、政府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行政管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南开经济评论》《金融研究》《改革》《清华大学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5部,著述性教材1部,编著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北京师范大学“985”课题2项,主持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项目1项,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项,参与中国国家“985”工程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部委课题3项。
目 录
内容提要 I
目 录 II
第1章 引 言 1
1.1 普惠金融是微型金融减贫使命持续演进的结果 1
1.1.1 普惠金融是微型金融演进的高级阶段 2
1.1.2 普惠金融着眼消除金融排斥、遏制小额信贷过度商业化 4
1.1.3 可持续性是微型金融与普惠金融消减贫困使命的基石 6
1.1.4 普惠金融“小众”原因之辨析 9
1.2 微型金融与普惠金融框架中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13
1.2.1 RSFCIS是对“三农”公平发展权利的实质确认 13
1.2.2 RSFCIS范畴及其监管特点 15
1.2.3 财务可持续性对RSFCIS减贫使命极具价值 18
1.3 RSFCIS可持续性的资金供应链分析框架 22
1.3.1 适配性资金供给链是RSFCIS可持续性发展的充分条件 22
1.3.2 RSFCIS资金供给链分析框架 25
1.4 拟研究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28
第2章 RSFCIS减贫机制及可持续性问题的提出 30
2.1低收入者金融服务需要与微型金融兴起 30
2.2 从一个普通农户的小额信贷经历看RSFCIS减贫机制 32
2.2.1 一个普通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经历 33
2.2.2 从理论层面解释RSFCIS减贫机制:非均衡与涓滴效应 35
2.2.3 对小额信贷减贫效应争议的理性思考 39
2.3 RSFCIS减贫效应可持续性受到多重制约 42
2.3.1 资金供应不足与“无钱可贷”困境 43
2.3.2 商业化所致的“使命漂移”危险 46
2.4 RSFCIS作为减贫治理政策的核心是资金供应链 51
2.5 RSFCIS可持续性与减贫可互为因果融合促进 56
第3章 RSFCIS融资渠道、工具及其可持续性 59
3.1 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本质 59
3.2 RSFCIS关注财务可持续性改变了其资金供给渠道 60
3.3 国际范围内MFIS的融资工具及其渠道属性 63
3.3.1 通行的MFIS融资工具 64
3.3.2 MFIS债务融资的本地与跨境渠道 66
3.3 RSFCIS融资工具的财务特征 68
3.3.1 本土与跨境融资工具的财务特征 68
我一直认为,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而当金融服务能够触及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时,其价值才真正得以体现。这本书的题目,“农村小型信贷金融机构如何获取可持续资金”,在我看来,直接触及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症结。农村地区,尤其是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小型信贷金融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力量。然而,这些机构往往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制约了它们的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这本书如果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挑战,并提出创新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供给体系,如何引入社会资本,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融资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那将是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探索。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模式和经验,看看这些机构是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资金的可持续获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村居民和中小微企业的。这本书的题目,充满了现实意义,它指向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让我看到了普惠金融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评分这本书的主题,听起来就充满了现实的温度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农村小型信贷金融机构如何获取可持续资金”,这简直直击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最核心的痛点。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地区,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了不少,但很多小微企业、个体农户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其是那些经营规模不大、缺乏传统抵押物的农村信贷机构,它们往往是连接这些主体和资金的纽带,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又受到资金来源的制约。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这些机构在资金获取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那将是多么有价值的研究啊!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探讨到一些创新的融资模式,比如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农村金融中来,甚至是如何建立更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毕竟,只有这些机构的资金源源不断、持续稳定,才能真正实现普惠金融的宗旨,让更多农村的创业者和经营者获得发展机会,推动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一幅画面:一群勤劳的农民,一张张质朴的脸上写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本书,如果内容真如其名,那它就是点燃这些希望火种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议题”,让我眼前一亮,感觉抓住了当前金融领域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前瞻性的方向。普惠金融,顾名思义,就是要让金融服务惠及所有人,特别是那些长期被传统金融体系忽视的群体,比如农村居民、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主等等。而“农村小型信贷金融机构”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它们接地气,了解当地情况,但又常常面临资金瓶颈。我一直认为,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其根本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长期、稳定、低成本资金的体系。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探讨农村小型信贷机构在资金获取上的挑战,并提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那无疑是对普惠金融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要贡献。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非传统的融资渠道,例如供应链金融、农业保险与信贷联动、甚至是与数字货币或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来帮助这些机构突破资金的桎梏。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讨论如何平衡资金的可持续性与普惠性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度追求盈利而牺牲了服务社会的初衷。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使命感,仿佛在呼唤着解决方案的到来,来弥合金融服务的鸿沟。
评分最近在关注普惠金融的发展,特别是如何让更多偏远地区的人们享受到金融服务。这本书的题目,“农村小型信贷金融机构如何获取可持续资金”,简直是说到了点子上。很多时候,普惠金融的落地,关键就在于能够为那些服务于弱势群体的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农村小型信贷机构,比如信用社、小贷公司等,它们是连接广袤农村与金融世界的桥梁,但它们自身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储备,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这本书如果能针对性地探讨这些机构在资金获取上面临的挑战,比如如何吸引长期稳定的资金、如何降低融资成本、如何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等等,并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建议,那将对推动普惠金融真正深入基层,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前沿的金融技术应用,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风险评估和资金对接方面的作用,或者一些创新的金融产品设计,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关注农村金融。这本书的题目,让我看到了解决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希望。
评分我一直对金融如何赋能实体经济,特别是那些边缘化的经济主体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题目,“农村小型信贷金融机构如何获取可持续资金”,直接触及了农村金融发展的生命线。在很多偏远地区,大型商业银行的服务往往难以触及,而小型的农村信用社、合作社等机构,虽然扎根基层,但其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却是它们能否持续运营、服务好当地经济的关键。想象一下,如果这些机构能够找到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那么它们就可以更好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支持乡村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村创业者实现梦想。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分析这些机构在资金募集上面临的实际困难,比如信息不对称、风险评估难、资本市场准入受限等,并且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那将是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探讨一些成功的案例,看看其他地方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如何突破资金瓶颈的,它们又是采用了哪些创新的金融工具或合作模式。这本书的题目,让我充满了期待,它仿佛是一份“解药”,能够为乡村金融的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