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针对园林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根据作者多年的科研工作经验总结,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等编著而成。全书分为基础和设计两部分,共12章内容,阐述了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园林设计方法、园林设计程序,以及公园、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城市广场、屋顶花园、滨水绿地、观光农业园、风景名胜区等的规划设计内容和方法。
本书编著旨在强化读者对园林设计基本方法的掌握,并且与园林绿化生产实践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相结合,及时融进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呈现内容的专业性和开放性,培养读者进行园林设计的实践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培养读者的创新意识。
本书适应园林绿化现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可供从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保护、花卉栽培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园林景观、植物保护、花卉栽培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基础和设计两部分,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绪论、实用园林设计原理、实用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和实用园林规划设计程序;设计部分主要以公园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屋顶花园规划设计、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以及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为代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等内容。
本书适应园林绿化现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可供从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保护、花卉栽培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园林景观、植物保护、花卉栽培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赵彦杰:山东临沂大学生命科学院园林系教授,园林系主任。主讲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专业骨干课程,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五项,主持规划有临沂滨河景区南区西岸景观工程、临沂凤凰广场改造提升工程、临沂同和花园屋顶花园设计等。编著出版《景观绿化空间设计》、《屋顶花园设计及应用》等。
内页插图
目录
0 绪论 1
0.1园林相关概念1
0.1.1园林1
0.1.2景观2
0.1.3绿地2
0.1.4园林规划设计2
0.2园林发展趋势3
0.2.1学科发展3
0.2.2行业发展3
0.3学习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3
0.3.1重基础,广视野4
0.3.2多观察、勤思考4
0.3.3多动手,重积累4
0.3.4继承和创新4
1 实用园林设计原理 5
1.1城市绿地规划原理5
1.1.1基本概念5
1.1.2城市绿地的功能5
1.1.3城市绿地的分类6
1.1.4城市绿地指标6
1.2园林艺术构图法则9
1.2.1多样与统一9
1.2.2对比与微差10
1.2.3均衡与稳定11
1.2.4比例与尺度13
1.2.5节奏与韵律13
1.3园林空间14
1.3.1空间及其构成要素14
1.3.2空间的形式15
1.3.3空间的封闭性15
1.3.4空间的处理15
1.4行为心理与人体工程16
1.4.1行为心理16
1.4.2人体工程17
1.4.3人性化设计18
1.5园林造景艺术19
1.5.1主景与配景19
1.5.2借景20
1.5.3前景21
1.5.4分景21
1.5.5对景22
1.5.6点景22
2 实用园林规划设计方法 23
2.1立意与构思23
2.1.1立意的含义23
2.1.2立意的依据23
2.1.3立意的方法24
2.2园林布局方法27
2.2.1园林布局的含义27
2.2.2园林形式的确定27
2.2.3园林布局的类型28
2.2.4园林布局的基本法则29
2.3园林构成要素设计30
2.3.1地形设计30
2.3.2植物种植设计33
2.3.3园林建筑和小品设计44
2.3.4园路和广场设计49
3 实用园林规划设计程序 51
3.1调查研究阶段51
3.1.1承担任务,明确目标51
3.1.2收集资料,基地踏勘51
3.1.3研究分析,准备设计53
3.1.4编制设计任务书53
3.2总体规划阶段53
3.2.1图纸部分53
3.2.2方案的文字内容54
3.2.3总体规划方案的编排格式55
3.2.4总体规划的步骤55
3.3局部详细设计阶段56
3.3.1施工设计图56
3.3.2编制预算60
3.3.3施工设计说明书61
3.4施工阶段62
3.4.1施工图的交底62
3.4.2设计方的施工配合62
4 公园规划设计 64
4.1公园规划设计概述64
4.1.1公园规划设计的依据64
4.1.2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64
4.1.3公园规划设计的手法65
4.1.4公园布局的基本形式67
4.1.5公园的类型68
4.1.6公园游人容量69
4.2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69
4.2.1综合性公园的定义69
4.2.2综合性公园的历史70
4.2.3综合性公园的作用70
4.2.4综合性公园的面积与位置70
4.2.5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70
4.2.6公园出入口的确定71
4.2.7公园建筑布局72
4.2.8绿化种植设计72
4.3专类公园规划设计73
4.3.1植物园73
4.3.2动物园74
4.3.3儿童公园75
4.3.4纪念性公园76
4.3.5主题公园77
4.4案例分析79
4.4.1第四届山东省园博园79
4.4.2纽约泪珠公园82
4.4.3上海辰山植物园86
4.4.4北京动物园90
4.4.5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乐园91
4.4.6长沙烈士公园93
4.4.7湖北金港汽车公园94
5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96
5.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概述96
5.1.1居住区绿地类型96
5.1.2居住区绿地的重要指标97
5.1.3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基本原则97
5.2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98
5.2.1居住区各类绿地设计98
5.2.2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101
5.3案例分析(银杏苑小区景观设计)102
5.3.1项目概况102
5.3.2设计理念102
5.3.3功能分区102
5.3.4主要景观节点分析105
6 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 108
6.1学校绿地规划设计108
6.1.1校园绿地设计原则108
6.1.2高等学校校园绿地分区设计109
6.2医疗机构绿地园林景观设计111
6.2.1医疗机构绿地设计要点111
6.2.2综合性医院绿地设计112
6.2.3专科医院绿地设计114
6.2.4疗养机构绿地设计115
6.3工矿企业绿地设计115
6.3.1工矿企业绿地概述115
6.3.2工矿企业绿地的分区设计117
6.3.3工矿企业绿地绿化树种的选择121
6.4机关单位绿地园林景观设计123
6.4.1机关单位绿地的特点123
6.4.2机关单位绿地典型区域绿化设计123
6.5宾馆、饭店绿地园林景观设计125
6.5.1前庭125
6.5.2内庭127
6.5.3后庭128
6.6案例分析128
6.6.1校园景观规划案例分析——以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东校区为例128
6.6.2工业企业景观绿化设计——以某天然气净化厂景观绿化设计为例132
7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136
7.1道路绿地规划设计概述136
7.1.1意义作用136
7.1.2设计原则137
7.1.3专用术语138
7.1.4道路的断面形式139
7.1.5环境条件及树种选择141
7.2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142
7.2.1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142
7.2.2分车绿带的设计144
7.2.3交通岛绿地设计146
7.2.4街道小游园设计149
7.2.5花园式林荫道设计150
7.2.6公路绿化151
7.2.7高速公路绿化152
7.3案例分析154
7.3.1重庆市云阳县滨江大道154
7.3.2纽约高线公园绿道设计158
8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160
8.1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概述160
8.1.1城市广场的概念160
8.1.2城市广场的起源160
8.1.3城市广场的功能161
8.1.4城市广场的分类161
8.1.5城市广场的特点162
8.2城市广场规划设计162
8.2.1城市广场设计原则163
8.2.2城市广场空间设计163
8.2.3城市广场软、硬质景观设计166
8.2.4城市广场绿化设计169
8.3案例分析171
8.3.1阳城东门广场171
8.3.2北京西单文化广场173
9 屋顶花园规划设计 176
9.1屋顶花园概述176
9.1.1屋顶花园的历史与发展176
9.1.2屋顶花园的概念、特征与分类178
9.2屋顶花园规划设计179
9.2.1屋顶花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79
9.2.2屋顶花园的结构和要求180
9.2.3屋顶花园绿化种植设计182
9.2.4屋顶绿化的水体设计184
9.2.5屋顶绿化排水防水设计185
9.2.6屋顶花园的荷载设计185
9.3案例分析——天津市某办公大厦屋顶花园设计186
9.3.1项目概况186
9.3.2屋顶现状限制因素186
9.3.3屋顶现状设计重点187
9.3.4功能布局187
9.3.5植物配置和种植基质189
9.3.6技术策略190
10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192
10.1滨水景观概述192
10.1.1滨水景观的特征192
10.1.2滨水景观的类型193
10.1.3滨水景观元素193
10.2滨水景观规划设计195
10.2.1滨水景观设计内容195
10.2.2滨水景观元素设计197
10.3案例分析201
10.3.1韩国清溪川恢复整治项目201
10.3.2秦皇岛汤河公园规划设计205
11 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 209
11.1观光农业概述209
11.1.1观光农业的产生和发展209
11.1.2观光农业的性质和类型211
11.1.3观光农业园的基本功能211
11.2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212
11.2.1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212
11.2.2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原则213
11.2.3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选址和功能定位214
11.2.4分区规划214
11.2.5农业产业的项目设计216
11.2.6观光农业园各类设施景观设计217
11.2.7竖向规划218
11.2.8绿化设计218
11.2.9农业基础设施规划219
11.3案例分析——绿源农业生态庄园规划设计220
11.3.1区位分析220
11.3.2规划原则220
11.3.3总体定位221
11.3.4设计构思221
11.3.5道路交通设计221
11.3.6功能分区221
12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 225
12.1风景名胜区概述225
12.1.1风景名胜区225
12.1.2国内外风景名胜区概况225
12.1.3风景名胜区的类型226
12.2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226
12.2.1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26
12.2.2风景名胜区专项规划229
12.2.3规划成果233
12.3案例分析233
12.3.1紫金山及玄武湖风景区233
12.3.2厦门鼓浪屿风景区235
参考文献 239
前言/序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园林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环境景观建设的诸多要素,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本书主要针对园林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根据作者多年的科研工作经验总结,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理念、新方法等编著而成。全书分为基础和设计两部分,共13章内容,阐述了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园林设计方法、园林设计程序,以及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城市广场、屋顶花园、滨水景观、观光农业园、风景名胜区等的规划设计内容和方法。
本书编著旨在强化读者对园林设计基本方法的掌握,并且与园林绿化生产实践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相结合,及时融进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呈现内容的专业性和开放性,培养读者进行园林设计的实践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培养读者园林设计的创新意识。
本书适应园林绿化现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可供从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保护、花卉栽培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园林景观、植物保护、花卉栽培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主要由赵彦杰、韩敬、刘敏编著,雷琼、霍宪起、张桂玲等对部分章节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全书最后由赵彦杰审稿、定稿。在本书编著过程中,还参考了相关专家的大量文献资料,仿绘了部分图例,在此向有关专家、单位深表感谢!
限于编著者的编著时间和水平,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7年6月
《城市绿肺:城市微景观生态营造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简介: 在现代都市高楼林立、水泥丛林的压迫下,人与自然渐行渐远,城市生态系统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既能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的渴望,又能有效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城市绿肺:城市微景观生态营造与可持续发展》一书,将带您深入探索城市微景观的奥秘,揭示如何将曾经被忽视的城市角落,转变为充满生机、富有弹性的“城市绿肺”。 本书并非一本泛泛而谈的园林美学指南,也非侧重于宏大叙事的城市规划蓝图。它聚焦于“微观”的尺度,深入剖析那些往往被忽略的城市空间,如街头绿地、屋顶花园、阳台绿化、垂直绿化、雨水花园、滨水绿带,甚至是废弃地块的再利用,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生态设计,将这些“微景观”打造成城市生态网络的重要节点。 第一部分:城市微景观的生态价值重塑 这一部分将首先打破传统对城市绿化的单一审美认知,深入阐述城市微景观在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核心价值。我们将从理论层面出发,探讨微景观如何成为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为昆虫、鸟类和其他小型野生动物提供庇护所和迁徙廊道,从而在孤立的城市环境中构建起微型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微型温床: 分析不同类型的微景观(如原生植物群落、昆虫旅馆、鸟类栖息点)如何吸引和支持本地物种。我们会探讨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特别是本地乡土植物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中的独特作用。 雨水管理与水循环调控: 深入解析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微景观在截留、渗透和净化雨水方面的潜力。通过对不同材料、坡度、植被配置的研究,揭示这些设计如何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减轻排水系统压力,同时补充地下水,改善城市水质。 城市热岛效应缓解与微气候调节: 细致分析植物蒸腾作用、遮阳效应以及不同地表材料对城市温度的影响。本书将提供基于科学数据的分析,说明如何通过合理布局绿植、设置水体、选择透水铺装等方式,有效降低城市局部的温度,创造更舒适的城市环境。 空气质量改善与污染物吸附: 探讨植物叶片表面对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空气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以及植物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本书将提供关于不同植物吸附效率的对比研究,为实际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噪声污染缓冲与景观美学融合: 分析植被在吸收和阻隔声波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绿篱、乔灌木的复合配置,有效降低城市环境噪音。同时,我们将强调生态功能与视觉美学的有机结合,探讨如何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提升微景观的观赏性和地域特色。 第二部分:城市微景观的创新设计与营造技术 本部分将从实践出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城市微景观设计与营造方法论。我们将摒弃程式化的设计手法,转而强调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并引入前沿的生态工程技术。 基于生态过程的场地分析: 教授读者如何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城市场地,识别土壤状况、水文特征、光照条件、风力影响等关键要素,并据此制定最适宜的微景观设计方案。 乡土植物的智慧运用: 详细介绍中国不同区域的乡土植物名录,分析它们的生态适应性、观赏价值及对本地野生动物的吸引力。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具有层次感和季相变化的乡土植物群落。 垂直绿化的生态与技术挑战: 聚焦于墙体绿化、窗台绿化、楼梯间绿化等垂直绿化形式,探讨其在有限空间内的应用潜力。本书将深入讲解不同类型的垂直绿化系统(如模块式、挂板式、网架式),以及相应的灌溉、排水、植物选择和后期维护技术。 绿色屋顶的生态功能与结构考量: 详细阐述浅层绿屋顶和深层绿屋顶的区别,以及它们在雨水管理、隔热保温、生物多样性营造方面的具体应用。本书将结合建筑结构、防水材料、种植基质等技术细节,指导读者如何安全有效地实施绿色屋顶项目。 雨水花园与湿地的生态修复: 深入解析雨水花园的设计原理,包括集水区、滞水区、溢流构件的设置,以及适宜的植物选择。同时,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城市中构建小型人工湿地,利用其强大的净化能力处理城市径流。 废弃地块的生态化再生: 关注城市中被遗弃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如老旧工业区、拆迁残留地等。本书将提供一套利用自然过程和生态工程技术,将这些“伤疤”转化为城市绿洲的创新方法。 第三部分:城市微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参与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视野从设计本身拓展到更宏观的可持续发展层面,强调微景观在城市生态韧性、居民福祉以及社区发展中的长远意义。 生态韧性城市构建: 探讨城市微景观如何通过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网络连接性,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如极端降雨、高温干旱)的韧性。 居民健康与福祉提升: 分析绿色空间对城市居民心理健康、身体活动、社交互动的影响。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微景观设计,创造更宜居、更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环境。 社区参与与协同治理: 强调公众参与在城市微景观规划、建设和维护中的重要性。本书将提供关于如何组织社区居民、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微景观项目的实践案例与方法。 政策法规与经济激励: 探讨现有的城市绿化政策,并提出未来政策改革的方向。同时,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绿色金融、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鼓励和支持城市微景观的推广与发展。 案例研究与经验借鉴: 精选国内外成功的城市微景观项目,从设计理念、技术实施、社区反馈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城市绿肺:城市微景观生态营造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本面向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生态工程师、城市管理者以及所有关心城市绿色未来的人士的综合性参考书。它将帮助您打破思维定势,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城市空间,掌握实用的生态营造技术,共同为建设更健康、更可持续、更宜居的“城市绿肺”贡献力量。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对城市未来的美好期许,一份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