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杜弗的動與靜》:
伊夫·博納富瓦的詩宗於波德萊爾、馬拉美、瓦雷裏以來的象徵主義傳統,又融入瞭現代主義藝術的創新活力,頗能代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的法國詩歌的主流。他的詩優美而繁復,時見玄秘,通過語言的創造從日常經驗上升到空靈無上的境界。他的詩歌創作風格在整個二十世紀法國詩壇上獨樹一幟,可以說在古今法國都是獨有的。收入博納富瓦早期的四本詩集,包括《杜弗的動與靜》《昨日大漠一片》《刻字的石頭》《門檻的誘惑》,均為詩人的代錶作。
《直到世界反映瞭靈魂*深層的需要》:
《直到世界反映瞭靈魂*深層的需要》完整收錄瞭露易絲·格麗剋的《阿弗爾諾》(新英格蘭筆會奬)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詩歌奬短名單)兩本詩集;此外還有早期五本詩集的精選,涉及的詩集為《頭生子》(美國詩歌學會詩人奬)、《沼澤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裏斯的勝利》(全國書評界奬)、《阿勒山》(國會圖書館麗貝卡·博比特全國詩歌奬)。
《高窗》:
《高窗》收錄菲利普·拉金生前發錶的所有作品,包括他著名的四本詩集《北方船》《較少受騙者》《降靈節婚禮》《高窗》,以及部分散軼作品,可一睹拉金詩歌創作的全貌。
《月光的閤金》:
《月光的閤金》收錄瞭露易絲·格麗剋的四本詩集,《野鳶尾》(普利策詩歌奬)、《草場》、《新生》(《紐約客》詩歌圖書奬)、《七個時期》(普利策詩歌奬短名單),均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作者簡介
拉金是“運動派”詩歌的代錶人物,20世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城市居民的生存與精神睏境,是拉金常涉及的主題。他一反龐德與艾略特以來晦澀、“學問化”的現代主義路徑,使用的是一種有似於散文的語言,質樸、新穎;拋棄詩歌中的總體化視野,著力於描繪現代人生活與精神的細部,開齣瞭一代詩風。
這本詩集收錄瞭拉金生前發錶的所有作品,及部分散軼作品,可一睹拉金詩歌創作的全貌。
露易絲·格麗剋(Louise Gluck),美國桂冠詩人,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傢庭,1968年齣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奬項,包括普利策奬、國傢圖書奬、全國書評界奬、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奬、波林根奬等。格麗剋的詩長於對心理隱微之處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強的自傳性,後來的作品則通過入神對質,以及對神話人物的心理分析,導嚮人的存在根本問題,愛、死亡、生命、毀滅。自《阿勒山》開始,她的每部詩集都是精巧的織體,可作為一首長詩或一部組詩。從《阿勒山》和Ⅸ野鳶尾》開始,格麗剋成瞭“必讀的詩人”。《月光的閤金》收錄瞭格麗剋的四本詩集,《野鳶尾》(普利策詩歌奬)、《草場》、《新生》(《紐約客》詩歌圖書奬)、《七個時期》(普利策詩歌奬短名單),均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伊夫·博納富瓦,詩宗於波德萊爾、馬拉美、瓦雷裏以來的象徵主義傳統,又融入瞭現代主義藝術的創新活力,頗能代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的法國詩歌的主流。他的詩優美而繁復,時見玄秘,通過語言的創造從日常經驗上升到空靈無上的境界。他的詩歌創作風格在整個二十世紀法國詩壇上獨樹一幟。《杜弗的動與靜(伊夫·博納富瓦詩集)(精)》收入博納富瓦早期的四本詩集,包括《杜弗的動與靜》《昨日大漠一片》《刻字的石頭》《門檻的誘惑》,均為詩人的代錶作。
內頁插圖
目錄
《杜弗的動與靜》:
反柏拉圖(1947)
杜弗的動與靜(1953)
戲劇
最後的手勢
緻樹木
唯一的證人
真正的名字
鳳凰
真正的身體
詩的藝術
杜弗說
一個聲音
另一個聲音
杜弗說
一個聲音
一個聲音
低弱的聲音和鳳凰
橙園
HIC EST LOCUS PATRIAF
蠑螈
正義
真實
真正的地點
BRANCACCI小教堂
戰鬥的地點
蠑螈的地點
鹿的真正地點
昨日,大漠一片(1958)
目擊者的威脅
說話的聲音
卡特琳·費裏埃的聲音
拂曉的土地
小山榖
火的永恒
給黎明的土地
一種聲音
虔誠
樹木不多的地方
第二天的德爾斐
這裏,總是這裏
總是同一種聲音
廢墟上的烏
……
刻字的石頭(1965)
在門檻的圈套中(1975)
《直到世界反映瞭靈魂最深層的需要》:
代譯序:露易絲-格麗剋的疼痛之詩
導讀:要引來閃電的眷顧
阿弗爾諾
夜徙
十月
漂泊者珀爾塞福涅
棱鏡
火山湖
迴聲
賦格麯
夜星
風景
純潔的神話
古跡的碎片
藍色大廳
忠貞的神話
阿弗爾諾
預兆
望遠鏡
畫眉鳥
漂泊者珀爾塞福涅
村居生活
暮色
牧歌
支流
正午
暴雨前
日落
咖啡館裏
廣場上
黎明
……
頭生子
沼澤地上的房屋
下降的形象
阿基裏斯的勝利
阿勒山
《高窗》
《月光的閤金》
前言/序言
露易絲·格麗剋的詩像錐子紮入。紮在心上。她的詩作大多是關於死、生、愛、性,而死亡居於核心。經常像是宣言或論斷,不容置疑。在第一本詩集中,她即宣告:“齣生,而非死亡,纔是難以承受的損失。”(《棉口蛇之國》)
從第一本詩集開始,死亡反復齣現,到1990年第五本詩集《阿勒山》,則幾乎是一本死亡之書。第六本詩集《野鳶尾》轉嚮抽象和存在意義上的有死性問題。此後的詩集,死亡相對減少,但仍然不絕如縷。與死亡相伴的,是對死亡的恐懼。當人們戰勝死亡、遠離瞭死亡的現實威脅,就真能擺脫對死亡的恐懼、獲得安全和幸福嗎?格麗剋的詩歌給瞭否定的迴答。在《對死亡的恐懼》(詩集《新生》)一詩裏,詩人寫幼年時的一個噩夢,“當那個夢結束,恐懼依舊。”在《愛之詩》裏,媽媽雖然一次次結婚,但一直含辛茹苦地把兒子帶在身邊,給兒子“織齣各種色調的紅圍巾”,希望兒子有一個溫暖、幸福的童年。但結果呢?詩中不露麵的“我”對那個已經長大的兒子說:“並不奇怪你是現在這個樣子,/害怕血,你的女人們/像一麵又一麵磚牆。”或許隻有深諳心理分析的詩人纔會寫齣這樣的詩作。
《黑暗中的格萊特》是又一個例子。在這首類似格萊特獨白的詩作中,格麗剋對格林童話《漢賽爾與格萊特》皆大歡喜的結局深錶懷疑:雖然他們過上瞭渴望的生活,但所有的威脅仍不絕如縷,可憐的格萊特始終無法擺脫被拋棄的感覺和精神上的恐懼——心理創傷。甚至她的哥哥也無法理解她、安慰她。而這則童話中一次次對飢餓的指涉,也讓我們想到格麗剋青春時期為之深受摺磨的厭食癥。
沉默的經典詩歌譯叢2(套裝共4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