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安全防护指南:基础篇

Web安全防护指南:基础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晶晶 张兆心 林天翔 著
图书标签:
  • Web安全
  • 网络安全
  • 安全防护
  • 漏洞
  • 攻击防御
  • OWASP
  • HTTP
  • JavaScript
  • HTML
  • SQL注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776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5439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web安全与防护技术是当前安全界关注的热点,本书尝试针对各类漏洞的攻防技术进行体系化整理,从漏洞的原理到整体攻防技术演进过程进行详细讲解,从而形成对漏洞和web安全的体系化的认识。本书包括五个部分,部分为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对Web攻防技术理解有着极大帮助。第二部分重点讲解各类基本漏洞的原理及攻防技术对抗方法,并针对个漏洞的测试方法及防护思路进行整理。第三部分重点讲解Web应用的业务逻辑层面安全,但由于各类Web应用的不同,因此重点通过Web应用的用户管理功能入手,讲解在用户权限的获取、分配、利用方面的各项细节问题。第四部分从Web应用整体视角提供攻防对抗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这在实际运维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第五部分介绍Web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包含常见的防护设备、Web防护体系建议、渗透测试方法及快速代码审计实践,深入了解在Web安全防护体系中的各部分基础内容及开展方式。

目录

目  录
推荐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1章 Web安全基础 2
1.1 Web安全的核心问题 2
1.2 HTTP协议概述 5
1.2.1 HTTP请求头的内容 6
1.2.2 HTTP协议响应头的内容 9
1.2.3 URL的基本格式 11
1.3 HTTPS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12
1.3.1 HTTPS协议的基本概念 13
1.3.2 HTTPS认证流程 14
1.3.3 HTTPS协议的特点总结 16
1.4 Web应用中的编码与加密 16
1.4.1 针对字符的编码 16
1.4.2 传输过程的编码 18
1.4.3 Web系统中的加密措施 20
1.5 本章小结 22
第二部分 网络攻击的基本防护方法
第2章 XSS攻击 24
2.1 XSS攻击的原理 24
2.2 XSS攻击的分类 25
2.2.1 反射型XSS 26
2.2.2 存储型XSS 26
2.2.3 基于DOM的XSS 26
2.3 XSS攻击的条件 26
2.4 漏洞测试的思路 27
2.4.1 基本测试流程 28
2.4.2 XSS进阶测试方法 30
2.4.3 测试流程总结 40
2.5 XSS攻击的利用方式 40
2.5.1 窃取Cookie 40
2.5.2 网络钓鱼 42
2.5.3 窃取客户端信息 44
2.6 XSS漏洞的标准防护方法 45
2.6.1 过滤特殊字符 45
2.6.2 使用实体化编码 50
2.6.3 HttpOnly 52
2.7 本章小结 52
第3章 请求伪造漏洞与防护 53
3.1 CSRF攻击 54
3.1.1 CSRF漏洞利用场景 58
3.1.2 针对CSRF的防护方案 58
3.1.3 CSRF漏洞总结 61
3.2 SSRF攻击 61
3.2.1 SSRF漏洞利用场景 62
3.2.2 针对SSRF的防护方案 65
3.2.3 SSRF漏洞总结 66
3.3 本章小结 66
第4章 SQL注入 67
4.1 SQL注入攻击的原理 67
4.2 SQL注入攻击的分类 72
4.3 回显注入攻击的流程 72
4.3.1 SQL手工注入的思路 73
4.3.2 寻找注入点 73
4.3.3 通过回显位确定字段数 74
4.3.4 注入并获取数据 76
4.4 盲注攻击的流程 78
4.4.1 寻找注入点 79
4.4.2 注入获取基本信息 81
4.4.3 构造语句获取数据 84
4.5 常见防护手段及绕过方式 86
4.5.1 参数类型检测及绕过 86
4.5.2 参数长度检测及绕过 88
4.5.3 危险参数过滤及绕过 90
4.5.4 针对过滤的绕过方式汇总 95
4.5.5 参数化查询 99
4.5.6 常见防护手段总结 100
4.6 本章小结 101
第5章 文件上传攻击 102
5.1 上传攻击的原理 103
5.2 上传的标准业务流程 103
5.3 上传攻击的条件 106
5.4 上传检测绕过技术 107
5.4.1 客户端JavaScript检测及绕过 107
5.4.2 服务器端MIME检测及绕过 110
5.4.3 服务器端文件扩展名检测及绕过 113
5.4.4 服务器端文件内容检测及绕过 118
5.4.5 上传流程安全防护总结 122
5.5 文件解析攻击 123
5.5.1 .htaccess攻击 123
5.5.2 Web服务器解析漏洞攻击 125
5.6 本章小结 127
第6章 Web木马的原理 128
6.1 Web木马的特点 129
6.2 一句话木马 130
6.2.1 一句话木马的原型 130
6.2.2 一句话木马的变形技巧 131
6.2.3 安全建议 135
6.3 小马与大马 136
6.3.1 文件操作 137
6.3.2 列举目录 139
6.3.3 端口扫描 139
6.3.4 信息查看 140
6.3.5 数据库操作 142
6.3.6 命令执行 143
6.3.7 批量挂马 144
6.4 本章小结 145
第7章 文件包含攻击 146
7.1 漏洞原理 146
7.2 服务器端功能实现代码 147
7.3 漏洞利用方式 148
7.3.1 上传文件包含 148
7.3.2 日志文件包含 148
7.3.3 敏感文件包含 150
7.3.4 临时文件包含 151
7.3.5 PHP封装协议包含 151
7.3.6 利用方式总结 151
7.4 防护手段及对应的绕过方式 152
7.4.1 文件名验证 152
7.4.2 路径限制 154
7.4.3 中间件安全配置 156
7.5 本章小结 158
第8章 命令执行攻击与防御 159
8.1 远程命令执行漏洞 159
8.1.1 利用系统函数实现远程命令
执行 159
8.1.2 利用漏洞获取webshell 163
8.2 系统命令执行漏洞 167
8.3 有效的防护方案 169
8.3.1 禁用部分系统函数 169
8.3.2 严格过滤关键字符 169
8.3.3 严格限制允许的参数类型 169
8.4 本章小结 170
第三部分 业务逻辑安全
第9章 业务逻辑安全风险存在的前提 172
9.1 用户管理的基本内容 173
9.2 用户管理涉及的功能 174
9.3 用户管理逻辑的漏洞 175
9.4 本章小结 176
第10章 用户管理功能的实现 177
10.1 客户端保持方式 177
10.1.1 Cookie 178
10.1.2 Session 179
10.1.3 特定应用环境实例 180
10.2 用户基本登录功能实现及安全情况分析 186
10.3 本章小结 189
第11章 用户授权管理及安全分析 190
11.1 用户注册阶段安全情况 191
11.1.1 用户重复注册 191
11.1.2 不校验用户注册数据 192
11.1.3 无法阻止的批量注册 193
11.2 用户登录阶段的安全情况 194
11.2.1 明文传输用户名/密码 194
11.2.2 用户凭证(用户名/密码)可被暴力破解 198
11.2.3 万能密码 199
11.2.4 登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手段汇总 202
11.3 密码找回阶段的安全情况 203
11.3.1 验证步骤可跳过 204
11.3.2 平行

前言/序言

前  言一、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已经与网络深度融合。Web系统由于其高度可定制的特点,非常适合承载现有的互联网应用。目前,大量在线应用网站的出现和使用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打开各种网站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使用某一个应用,其中每个站点的功能各不相同,业务流程也各自独立,并且站点功能及版本的迭代、更新速度非常快。同时,由于大量Web应用功能及版本的快速更新,也导致各类新型Web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尽管Web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各异,但深入分析各类安全问题的成因会发现,这些安全问题有一定的共性并能通过相关的网络安全技术来加以防御和解决。
反观Web安全的学习过程,由于Web安全攻防涉及的技术、工具繁多,安全问题也表现出各种复杂的形式,学习者很容易被这些表象混淆,进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无法快速成长。因此,本书作者基于多年的安全研究、教学、工程实践经验,以帮助读者建立知识体系为目标,通过原理、方法、代码、实践的层层深入,使读者充分理解Web安全问题的成因、危害、关联,进而有效地保护Web系统,抵御攻击。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试图整理出Web安全防护知识的体系,因此对每一类Web安全问题,都对从原理到攻防技术的演进过程加以详细的讲解。在针对安全问题的分析方面,本书从基础的漏洞环境入手,可排除不同业务环境的干扰,更聚焦于安全问题本身。这种方式有利于帮助读者在掌握每种Web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同时,对整个Web安全防护体系建立清晰的认知。
本书主要内容共分为5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Web应用概念庞大、涉及的协议广泛,因此,此部分没有系统地介绍所有的基础内容,而是抽取了与Web安全关系密切的协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对后续理解Web攻防技术极为关键。
第二部分(包括第2~8章):重点讲解Web应用中的基础漏洞,从用户端到服务器端依次开展分析。首先从主要攻击用户的跨站请求攻击入手,之后了解Web应用中的请求伪造攻击、针对Web应用于数据库交互产生的SQL注入攻击。再针对可直接上传各类危险文件的上传漏洞进行分析,并说明上传漏洞中常用的木马的基本原理。最后对服务器端的危险应用功能(文件包含、命令执行漏洞)进行分析。此部分重点讲解上述基本漏洞的原理及攻防技术对抗方法,并针对每个漏洞的测试及防护方法的技术演进思路进行整理。
第三部分(包括第9~15章):重点讲解Web应用的业务逻辑层面的基础安全问题。Web应用基于用户管理机制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用户的身份认证则成为安全开展Web应用的基础功能。此部分从用户的未登录状态入手,讲解用户注册行为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对用户登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整理,并对常见的用户身份识别技术进行原理说明。最后对用户登录后的基本功能及用户权限处理方式进行讲解。
第四部分(包括第16~19章):主要讲解在实际Web站点上线之后的基础防护方式,并从Web整体应用的视角展示攻防对抗过程中的技术细节。重点针对Web服务潜在的基础信息泄漏方及对应处理方法进行总结。最后提供可解决大部分问题的简单防护方案,这对安全运维有较大的用途。
第五部分(包括第20~23章):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总结Web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法。本部分先从Web安全中常见的防护类设备入手,分析各类安全防护设备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之后,对目前业界权威的安全开发体系进行基本介绍,并对安全服务中的渗透测试的主要流程进行说明。最后以实例的形式展示如何进行快速的代码审计。
以上每个部分的知识均为递进关系。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帮助读者了解Web应用中各类漏洞的原理及测试方式、防护手段等。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让读者了解业务层面和整体安全的防护方法。第五部分则从整体层间构建有效防护体系的思路。最后可综合掌握Web安全防护的整体内容,这也是本书希望读者获得的阅读效果。
三、本书的读者对象本书适合所有对Web安全感兴趣的初学者以及从事安全行业的相关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读者:
信息安全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本书以基本的漏洞为例,循序渐进地梳理攻防对抗方式及各类漏洞的危害。信息安全及相关专业学生可根据这些内容快速入门,并以此作为基础来探索信息安全更前沿的领域。
安全运维人员本书提供了大量漏洞利用特征及有效的安全运维方式,可供安全运维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快速发现系统安全状况,并对安全漏洞进行基本的处理。
安全开发人员本书列举了各种漏洞的原理分析及防护方式,可帮助开发人员在Web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对漏洞进行规避,进而从根源上避免Web漏洞的出现。
安全服务人员安全服务人员重点关注如何快速发现目标Web系统的安全隐患并针对问题提出处理建议。此类读者建议重点阅读本书前三部分以及最后一部分的最后两章,可为安全服务的工作开展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
攻防技术爱好者对于攻防技术爱好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体系化的Web安全基础原理,可有效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体系。
四、如何阅读这本书本书虽然篇
《网络安全攻防实战:从渗透测试到防御策略》 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理论堆砌,而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战化的网络安全攻防知识体系。我们将深入浅出地剖析现代网络攻击的常见手段,从黑客的思维模式出发,揭示其攻击路径和技术细节。同时,本书也将重点阐述与之相对应的防御策略和技术,帮助读者建立起坚不可摧的网络安全防线。我们相信,理解攻击是最好的防御,而掌握防御是应对攻击的根本。 第一部分:深入理解攻击者思维与常用渗透测试技术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打破“神秘感”,以攻击者的视角来审视网络安全。我们会从最基础的侦察阶段开始,教授如何有效地收集目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信息收集与侦察: 被动侦察: 讲解如何利用公开信息源(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DNS记录、WHOIS查询等)获取目标系统的蛛丝马迹,挖掘潜在的攻击入口。 主动侦察: 介绍端口扫描(Nmap等工具的使用与技巧)、操作系统指纹识别、服务版本探测等技术,帮助你了解目标系统的开放服务和潜在漏洞。 网络踩点: 学习如何绘制网络拓扑,识别防火墙、IDS/IPS等安全设备,理解网络边界的构成。 漏洞扫描与挖掘: 自动化漏洞扫描: 演示如何使用OWASP ZAP、Burp Suite、Nessus等常用漏洞扫描器进行自动化扫描,并重点讲解如何解读扫描结果,区分误报与真实漏洞。 手动漏洞挖掘: 引导读者理解常见Web应用漏洞的成因,并教授手动检测和利用的技巧,例如: SQL注入: 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的SQL注入(如联合查询、盲注、时间盲注等),讲解其原理、探测方法和绕过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的策略。 跨站脚本(XSS): 详细讲解存储型XSS、反射型XSS、DOM型XSS的原理、危害以及如何编写XSS payloads来执行恶意操作。 文件包含漏洞(LFI/RFI): 阐述本地文件包含和远程文件包含漏洞的攻击流程,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执行任意代码。 命令注入: 演示如何通过输入恶意命令来控制服务器,并学习如何识别和利用这类漏洞。 身份验证绕过与权限提升: 探讨绕过登录机制、利用弱密码、爆破账户等常见攻击手法,以及在获取初步访问权限后如何进行权限提升。 社会工程学与物理安全: 社会工程学原理: 介绍人性弱点在网络攻击中的作用,并列举常见的社会工程学攻击模式,如钓鱼邮件、伪装身份、诱骗信息等。 防范社会工程学: 强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具体的防范措施。 第二部分:构建坚固防线:核心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与实践 理解了攻击,我们便能更有针对性地构建防御。这一部分将聚焦于如何抵御上述攻击,建立起多层次、纵深的网络安全体系。 Web应用安全防护: 输入验证与过滤: 讲解如何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有效防止SQL注入、XSS等攻击。 安全编码实践: 介绍安全的编程范式,包括参数化查询、输出编码、最小权限原则等,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Web防火墙(WAF)部署与配置: 深入讲解WAF的工作原理、部署模式、规则配置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优,以有效拦截常见的Web攻击。 会话管理安全: 阐述Session劫持、Session固定等攻击的原理,并提供安全的会话管理方案,如使用HTTPS、设置安全Cookie、及时销毁无效会话等。 API安全: 随着微服务和API应用的普及,我们将重点讨论API认证、授权、流量控制、数据加密等关键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防范针对API的攻击。 网络基础设施安全: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 详细讲解防火墙的类型(包过滤、状态检测、下一代防火墙)及其配置策略,并介绍IDS/IPS的工作原理、部署位置和规则更新的重要性。 网络分段与访问控制: 论述如何通过网络分段(VLAN、子网划分)来限制攻击的横向移动,以及如何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ACLs)来限制不必要的网络访问。 VPN与远程访问安全: 讲解VPN的工作原理、不同协议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配置安全的VPN隧道,保障远程访问的安全性。 DDoS攻击防护: 介绍DDoS攻击的原理、类型,以及常见的防御手段,如流量清洗、CDN加速、流量限速等。 端点安全与恶意软件防护: 终端安全策略: 强调端点(如服务器、工作站、移动设备)安全的重要性,讲解如何配置操作系统安全补丁、禁用不必要的服务、设置强密码策略等。 防病毒与反恶意软件: 介绍杀毒软件、EDR(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等解决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保持病毒库的更新和进行定期扫描。 恶意软件分析基础: 简要介绍常见的恶意软件类型(病毒、蠕虫、木马、勒索软件等)及其传播方式,并提供一些基础的检测和清除方法。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技术: 讲解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原理,以及在数据传输(SSL/TLS)和存储(磁盘加密)中的应用。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强调最小权限原则,讲解如何设计和实施精细化的用户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数据备份与恢复: 阐述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并介绍不同的备份策略(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和恢复流程。 合规性要求: 简要提及GDPR、CCPA等数据隐私法规对企业安全实践的影响。 第三部分:安全运营与应急响应 安全并非一劳永逸,持续的安全运营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能力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 安全监控与日志分析: 日志管理: 介绍如何集中收集、存储和分析各类系统日志(操作系统日志、应用日志、网络设备日志),以发现异常活动。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 讲解SIEM系统的作用,如何通过关联分析来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 告警与通知机制: 建立有效的告警系统,确保安全事件能够及时被发现和处理。 漏洞管理与补丁更新: 漏洞扫描与风险评估: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漏洞进行风险评估和优先级排序。 补丁管理流程: 建立规范的补丁发布和部署流程,确保系统及时更新以修复已知漏洞。 安全事件响应流程: 事件响应计划: 制定详细的事件响应计划,明确在安全事件发生时的角色、职责和行动步骤。 事件的识别、遏制、根除与恢复: 详细讲解在每个阶段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事后分析与改进: 在事件处理完毕后,进行事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策略和流程。 安全意识培训: 重要性强调: 再次强调人的因素在网络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并提供有效的安全意识培训方案。 常见威胁讲解: 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钓鱼邮件、密码安全、社交工程等常见威胁的培训。 适用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网络安全感兴趣的技术人员、IT从业者、开发人员、运维人员、安全工程师,以及希望提升自身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的学生和爱好者。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 本书特色: 实战导向: 大量结合实际案例和工具使用,让读者在实践中学习。 逻辑严谨: 从攻击者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漏洞原理,再到系统化地讲解防御体系。 内容全面: 涵盖了从基础到进阶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语言通俗: 避免过于晦涩的技术术语,力求让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理解。 阅读本书,你将能够: 像攻击者一样思考,预见潜在的风险。 掌握识别和利用常见网络漏洞的技巧。 学习如何构建坚固的Web应用和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线。 理解并实践高效的安全监控、日志分析和事件响应流程。 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有效抵御日益严峻的网络威胁。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在做一个个人网站项目,一直以来都把重心放在内容和用户体验上,对安全方面的考虑确实有所欠缺。偶然间看到了《Web安全防护指南:基础篇》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硬核”,但翻开后发现内容比我想象的要亲民得多。书中详细介绍了一些常见的Web安全漏洞,比如XSS、CSRF、SQL注入等等,并且结合了一些实际案例,让我能直观地理解这些攻击的危害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如何“防范问题”。它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且非常实用的防护措施,比如如何对用户输入进行校验,如何设置安全的session管理,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HTTPS等等。这些方法论在我的项目里可以直接落地,帮助我有效提升网站的安全性。而且,作者的写作风格很严谨,但又不失趣味性,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即使是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部分,也通过清晰的逻辑和恰当的比喻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在开发过程中就把安全考虑进去的开发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评分

最近一直在学习如何搭建自己的博客网站,之前以为只要把文章写好,用户体验做好就可以了,完全没考虑过安全的问题。偶然看到《Web安全防护指南:基础篇》这本书,抱着了解一下的心态翻了翻,结果完全被吸引住了。这本书真的非常适合我这种对Web安全一窍不通的初学者。它没有使用太多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各种安全概念,比如为什么我们的信息可能会被别人“偷走”,或者我们的网站为什么会被“黑客”攻击。书中讲解了一些最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比如钓鱼网站、恶意链接等等,让我对网络世界潜在的危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有哪些危险,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保护自己。它列举了一些非常简单的防护措施,比如设置强密码、警惕不明链接、定期更新软件等等,这些都是我平时生活中就能做到的。这本书让我明白,Web安全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它让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审慎的态度,也让我知道如何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保护好自己的信息。

评分

作为一个有几年开发经验的开发者,一直以来我对Web安全都是“知道一些,但不深入”的状态。总觉得安全问题是专门的安全团队或者运维人员的事情,但随着近些年安全事件频发,尤其是关于数据泄露和用户隐私的讨论越来越多,我开始意识到,开发者在Web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Web安全防护指南:基础篇》这本书,可以说是让我对Web安全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它不像一些技术手册那样,只罗列API或者命令,而是从根本上剖析了Web安全设计的理念和原则。书中对一些安全漏洞的成因分析非常透彻,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漏洞,以及攻击者是如何利用这些漏洞的。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安全左移”的概念,也就是在开发的早期阶段就应该将安全考虑进去。书中给出的那些编码实践建议,比如输入验证、输出编码、最小权限原则等,都是非常实用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都变了,在写代码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去思考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尝试去规避。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安全意识的培养,让我明白了安全并非是事后补救,而是贯穿于整个开发生命周期的。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于“Web安全”这个概念都感到有些模糊,总觉得是技术大神们才需要关注的领域。直到我接触到《Web安全防护指南:基础篇》这本书,才真正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普适性。作者非常巧妙地将一些看似复杂的安全概念,比如加密、认证、授权等,拆解成易于理解的单元,并且用大量生活化的场景来类比,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障碍。书中对不同类型的Web安全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最基础的账户安全到更复杂的DDoS攻击,都做了清晰的梳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操作指南,比如如何配置一个安全的服务器,如何避免常见的编码错误,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日志分析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提升个人技术能力,并且对Web安全有初步兴趣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Web应用程序的视角都发生了改变,开始能够从安全性的角度去审视代码和设计。它让我意识到,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责任感。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对Web安全这个领域充满了探索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工作中的“及时雨”!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网络安全领域的小白,之前一直觉得各种概念晦涩难懂,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算法……听起来都像天书。但当我翻开《Web安全防护指南:基础篇》,真的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漏洞”,为什么会有“跨站脚本攻击”,甚至是SQL注入的原理,都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解释得清清楚楚。我尤其喜欢它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不会一开始就抛出过于复杂的技术细节,而是先打牢基础,再逐步深入。读到中间关于常见的Web攻击类型时,我甚至能联想到自己日常上网时遇到的一些“奇怪”的弹窗或者链接,现在终于明白它们背后的原因了。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让我开始审视网站的运行机制,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虽然它定位是“基础篇”,但我感觉已经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有信心继续深入学习更高级的主题。强烈推荐给所有想了解Web安全,但又担心门槛太高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