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行政·国家赔偿卷(第五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行政·国家赔偿卷(第五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规应用研究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司法解释
  • 指导案例
  • 行政法
  • 国家赔偿
  • 法学
  • 法律
  • 案例分析
  • 行政诉讼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90832
版次:5
商品编码:1234893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司法解释作为重要的法律适用依据,在保障法律的正确适用方面是法律专业人士所不可或缺的。为此,专门策划出版了这套“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四卷本)。

本书无论从内容还是体例的创新,都是实务工作者的办案好帮手!

*新收录《监察法》《行诉法司法解释》等法律文件


内容简介

1.收录全面权*。在全面吸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清理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收录各类司法解释文件的权*文本,共698件,并精心收集大量地方司法文件。

2.分类细化合理。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专家同志,对司法解释予以细心梳理、分类,以便于广大读者查找使用。

3.链接配套法规。对于重要的司法解释,以脚注的形式标出与之对应的法条,同时,在每一部分司法解释之后,附有相关法律法规全文,以便于读者准确、及时查找使用。

4.精选指导案例。在全面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基础上,还重点收录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部门编辑的58个典型案例。


目录

总目录综合1

(1)行政实体编3

(115)一综合3

(117)二行政管理4

(151)(一)司法行政4

(151)(二)治安5(226)

(三)军务、警务6(299)

(四)民政、计生6(319)

(五)劳动人事、社保7(360)

(六)国土、能源等资源9(423)

(七)城乡建设12(510)

(八)食品、药品、卫生13(566)

(九)工商、质检、检疫13(625)

(十)专利、商标14(678)

(十一)税务15(747)

(十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16(776)

(十三)海关、外贸、出入境16(796)

(十四)档案、编制17(848)

(十五)信访18(874)

(十六)突发事件18(900)

三行政许可19(927)

四行政强制19(998)

五行政处罚20(1013)

六行政监察21(1142)

七行政复议22(1161)

行政诉讼编23(1193)

一综合23(1195)

二受案范围24(1251)

三管辖26(1272)

四诉讼参加人27(1281)

五证据27(1284)

六起诉与受理27(1292)

七审理和判决28(1294)

八执行28(1299)

九涉外行政诉讼29(1311)

国家赔偿编29(1313)

一综合29(1315)

二行政赔偿30(1356)

三司法赔偿31(1367)

附录一:废止的司法解释

目录35(1406)

附录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一览36(1548)

附录三: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36(1573)

附录四: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36(1588)

附录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前后对照表36(1600)

附录六:《行政诉讼文书样式》36(1621)


现代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行政法治前沿探索 本书聚焦于当代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复杂图景与前沿议题,旨在为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挑战提供深刻的理论洞察与实践指导。全书紧密围绕“法治政府”建设这一核心主题,从理论基础、制度构建、热点争议到未来展望,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学术梳理与批判性反思。 第一部分:行政法治的理论重构与时代基石 本部分首先回溯了行政法理论的演进历程,特别是其在中国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本土化进程。我们探讨了“权力配置”与“权利保障”这对永恒的张力,如何通过现代行政法原则得以动态平衡。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的再阐释: 重点分析了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在数字化、智能化行政活动中的适用困境与深化路径。例如,在涉及大数据分析和算法决策的场景中,如何确保这些传统原则的实质效力,而非仅仅停留在文本层面。我们审视了“正当程序”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内涵扩张,特别是在非诉讼行政行为领域(如政策制定、行政指导)中对公众参与权和知情权的保障机制。 法治政府的内涵界定与衡量标准: 本章超越了单纯的“依法行政”口号,深入剖析了法治政府在治理效能、透明度、回应性以及风险规避等多个维度上的复杂要求。引入了比较法视野,对比了不同成熟市场经济体中对“限制政府”与“服务政府”的理解差异,并结合中国特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效能评估框架。 行政权力的界限与宪法约束: 讨论了宪法对行政权力行使的根本性约束作用。重点分析了行政授权的法定性与必要性标准,探讨了在紧急状态或特殊时期,行政权限扩张的合法性边界及其事后救济机制。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对行政裁量权的有效控制,特别是对“自由裁量”与“滥用自由裁量”之间的界限识别。 第二部分:行政组织与行为的制度革新 本部分将理论探讨转向具体的制度实践,关注行政组织形态的变迁及其对行政行为效力的影响。 行政组织法的现代化: 深入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涉及的职能交叉、权责不清问题。重点关注了跨部门综合执法体制的构建,探讨了如何通过法律明确划分部门权限,避免“九龙治水”或“权力真空”的现象。此外,还探讨了功能性组织(如各类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决策的行政法属性认定。 行政行为的类型学与效力分析: 传统的行政行为分类(要约、确认、许可等)在面对复杂复合型的行政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本章着重分析了“准司法行为”(如行政复议的决定)、“政策性决定”以及“指导性意见”的法律效力及其可诉性问题。特别关注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签章、信息发布等行为的法律要件和送达规则。 行政许可的“松绑”与规制: 考察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层逻辑,不仅仅停留在“放管服”的表层。深入分析了“告知承诺制”、“负面清单管理”等新型许可模式下,行政机关的审查责任和申请人的注意义务的重塑。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并联审批”的法律风险防范。 第三部分:行政救济体系的完善与争议焦点 行政救济是衡量一国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尺。本部分聚焦于行政诉讼制度的适用难点和未来改革方向,并探讨了非诉讼救济的有效性。 行政诉讼的管辖与受案范围: 细致梳理了当前司法实践中关于“事实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的间接审查”以及“不作为”之诉的疑难点。重点分析了在社会治理领域,涉及公共利益诉讼与个人权益受损之间的平衡机制。 行政证据的收集与采信: 在信息化时代,行政机关掌握的海量数据如何作为诉讼证据成为焦点。本章讨论了行政信息公开请求权与行政证据开示义务之间的边界,以及电子数据的保全与异议程序。 行政争议的多元化解决机制: 评估了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在分流行政诉讼中的潜力与局限。深入分析了行政复议在实质审查和终局性方面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如何通过优化复议流程,提升其在解决“民告官”案件中的公信力。 第四部分:特殊领域中的行政法适用与挑战 本部分将理论应用于社会热点和新兴治理领域,体现了行政法的实践生命力。 信息公开的深度与广度: 探讨了在公共数据开放、个人隐私保护与行政效率提升三者之间的复杂权衡。分析了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框架下,如何界定“为社会公共利益所需”的范围,以及“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的制度衔接。 行政处罚的规范化与人性化: 关注了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柔性执法机制的法律基础。讨论了“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的适用标准如何转化为可操作的规范,避免标准模糊化导致执法随意性。同时,分析了持续性违法行为的处罚累积规则。 新兴技术与行政监管: 审视了无人机监管、人工智能辅助执法等新技术在行政领域应用的法律边界。核心议题在于,技术辅助决策是否构成“行政协助”?若构成,其法律责任如何分配?以及对传统“现场勘查”要求的影响。 本书旨在以严谨的法学分析和对现实治理困境的深刻关怀,推动行政法理论研究与中国法治实践的同步发展,为行政法学界、实务工作者以及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刻的思考平台。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虽然不直接从事法律工作,但我一直对国家赔偿制度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生活中遇到过一些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经历后,更加关注自身权益的保障。当我了解到这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行政·国家赔偿卷(第五版)》时,我购买了它,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用相对清晰的语言解释了复杂的法律条文,并且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让我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国家赔偿,以及申请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书中关于行政机关违法拘留、吊销许可证等行为造成损失如何获得赔偿的案例,让我对我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这些案例对于我个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参考,但它让我感觉,国家赔偿制度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真正地服务于民,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安全感,让我觉得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有法律作为后盾。

评分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行政·国家赔偿卷(第五版)》的。当时我正在为撰写一篇关于行政赔偿的学术论文而苦恼,很多理论性的问题虽然在书本上有所涉猎,但总是缺乏实践层面的支撑和深入的探讨。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条文汇编,而是将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成果、最具指导意义的案例一一呈现。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行政赔偿中的“因果关系”认定,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等专题。那些深入的案例分析,不仅展示了法院在处理复杂案件时的考量,也揭示了法律适用的细微之处,为我论文的论证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案例素材。通过对这些指导案例的研读,我不仅加深了对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理解,也对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对于从事法学研究,特别是行政法和国家赔偿法研究的学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料。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它是一本“工具书”,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司法智慧和实践经验。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法治进程的法律观察者,我一直认为,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是理解和把握中国法律实践动态的关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行政·国家赔偿卷(第五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对现有法律条文的重述,更是对这些条文在现实司法活动中的具体化和延伸。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行政赔偿中“证明责任”的分配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最新尺度把握印象深刻。这些内容反映了我国司法机关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国家赔偿制度,力求实现更公正、更合理的赔偿结果。通过对书中丰富案例的研读,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法院在面对相似案件时,是如何运用法律原则和司法解释,最终做出判决的。这种“以案说法”的模式,对于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解决我最近遇到的行政诉讼难题的“救世主”。我一直在为一件非常棘手的行政案件发愁,涉及到复杂的程序和一些不确定的法律适用问题。翻遍了各种教科书和网络上的零散信息,总感觉抓不住重点,也缺乏权威的指导。直到我拿到这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行政·国家赔偿卷(第五版)》,我才眼前一亮。书中的条文解释清晰易懂,尤其是一些关键的解释,直接点明了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和争议焦点,让我茅塞顿开。更不用说那些精选的指导案例了,它们就像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教学,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象化,让我看到了法律在实际案件中是如何被解读和适用的。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不作为”导致国家赔偿的案例,这正是我案件的关键所在。案例的分析透彻,不仅列举了当事人的诉求和法院的判决理由,还深入剖析了相关法律条文的适用逻辑,让我对如何构建我的论证思路有了明确的方向。这本书的编排也很合理,按照不同的行政行为类型和赔偿事由进行了分类,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大大节省了我搜集资料的时间。

评分

这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行政·国家赔偿卷(第五版)》对于我这个常年在一线处理行政赔偿案件的法律工作者来说,简直是一把“利器”。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国家赔偿申请,其中很多涉及到复杂的证据认定和责任划分,往往让经办人员感到棘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及时地为我们提供最权威、最前沿的司法解释和最新的指导性案例。我尤其欣赏书中的案例选择,它们都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司法发展趋势的典型案件。例如,在处理因行政机关违法征收、征用造成的赔偿纠纷时,书中收录的几个案例就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明确的裁判规则和计算标准,这对于统一裁判尺度、提高办案效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书中的司法解释部分也及时更新,紧跟最高法和最高检的最新动态,确保了我们引用的法律依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我经常会把这本书作为案头必备,每当遇到疑难案件,我都会翻阅其中的相关章节,从中汲取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