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2
★名社出品: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岳麓书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联合出品,品质保证。
★随书附赠“山海经寰宇全图”巨幅挂图;内附四库全书本全原文《山海经》。
★附录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300问:《山海经外传》书中解答了300个关于《山海经》的问题,书后的目录标明了这些答案所的位置。
★是传说里的历史,还是历史里的传说 这是一本解谜的奇书,在尘封的真相和假象之间,是我们的祖先关于宇宙的最初探索。
★追索上古奇书的来龙去脉 对比文学风格,探讨古今异同,揭示遗风遗韵,阐发文化流源,帮读者理解《山海经》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
★通俗易懂,史料翔实,图文并茂 深厚严谨的考据,妙趣横生的笔法,配上近百幅精美彩色插图、70余幅手绘图画——使这一本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书变得可读、有趣、值得收藏!
《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还是一本游记?
《山海图》的作者是谁?
鱼鸟的图腾是否预示着古人不死?
当一个人没有读过《山海经》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听说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了。然而读的次数越多,《山海经》也变成一本越读越读不懂的古籍。
本书分为源头、方向、理想、改造四部分,分别从传说和历史、时间和空间、神话和理想、真实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个角度追本溯源,解答了散落在《山海经》原典各角落里的未解之谜。书中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让《山海经》这部藏满神秘、屹立千年不倒的“神书”向普通读者打开了厚重的大门。
刘滴川,学者、诗人、撰稿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刘滴川出身古董收藏世家,家学深厚,从小从事古董文物收藏及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师从北京大学美术系主任李松教授,研究方向以新石器、先秦、两汉艺术史、瘟疫史研究为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编著的《山海经》《山海经校诠》(作家出版社,2017年)等,已多次再版,并蝉联各大电商古籍类图书销售榜前列。已发表的重要论文包括《传统“中国”观与夏墟斟鄩的环境艺术——“尚中正”的山水地缘和堪舆美学之滥觞》《战国琉璃珠眼纹饰流行背后的造物文化——先秦中国琉璃的本土化与“长生不老”观的流变》《跨艺术的洛神主题与自由向往——以“洛神赋”为题的文学、美术的审美形成与延伸》《寓言幻灭,我们该何去何从——“古今之辩”与跨媒介的艺术新语言》。
★“它特别有意思,你详细分析每一个字的时候,中国人的文化思维都在《山海经》里,中国对外部世界形成的观念都是怎么来的,其实是从《山海经》里来的。”
——贾平凹
★庄生有云:“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吾于《山海经》见之矣。
——(晋)郭璞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
自序
第一部分 源头
是传说里的历史,还是历史里的传说,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像,永远不止真相和假象。
01 《山海经》“文体”的古今定位:小说、地理书和游记?..........?3
02 《山海经》由来的三问:作者、时代和古代版本?..........?11
03 《山海经图》的宿世与《山海经》插图的今生?..........?20
第二部分 方向
东南西北,其实就是春夏秋冬,时间和空间永远是同一个概念。
04 对立的方向观:上下和阴阳?..........?33
05 系统的方向观:“五方”和五方神?..........?39
第三部分 理想
长大以后,只记得妈妈哄你给你讲的故事,却忘掉了妈妈为什么要哄你。这就是神话和理想的关系。
06 《山经》中的火灵怪:正邪相抗的火崇拜?..........?55
07 面向自然与社会的抗争:夸父逐日的神话内涵和信史?..........?71
08 龙图腾的早期演化和主要源流:北次三经山神与玉猪龙?..........?81
09 亦正亦邪的狐灵怪:狐仙、狐妖题材隐喻的基调?..........?101
10 生育观向生命观的让渡:鱼鸟的图腾和不死的理想?..........?109
第四部分 改造
我们总以为是自己改造了世界,其实世界是自己改造的,我们只是改造了自己。
11 中国先秦气候变迁考:
《山海经》中亚热带动植物的分布特征?..........?137
12 《山海经》中的“三代之英”:实用和审美的造物文化?..........?183
附录:
◇ 《山海经》(四库全书本全原文)?..........?231
◇ 你不一定知道的《山海经》300问?..........?384
第一部分 源头
是传说里的历史,还是历史里的传说,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像,永远不止真相和假象。
01
《山海经》“文体”的古今定位:小说、地理书和游记
自古以来,《山海经》的文学定位始终存在着视角上的多元化传统。比如,西晋时,郭璞称时人皆论《山海经》之“怪”,以其为“怪书”,今人又常将《山海经》《黄帝内经》和《易经》并列称为“上古三大奇书”,赞其之“奇”,这是基于批评论给出的定位。而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谓其为“古之巫书”,袁珂又在《山海经校注》中视其为“神话之渊府”,这又是从内容角度给予《山海经》的定位。自《山海经》初创、成书,并不断整理、考释到如今,从这些角度出发的文学定位还有很多。它们相对主观,所以大多仁者见仁、莫衷一是。不过,就文体论角度出发,《山海经》文体定位的观点倒基本上是可以统一的。
首先,以“经”命名的古籍很多,所谓“经”大多是“经典”之“经”,即刘勰谓之“恒久之至道”者,也就是绝对真理,相当于宗教的教义,是人思想、道德和行为的标准界定。可《山海经》的“经”字,却并非寻常所见儒释道“经典”之“经”字。它的文体不是字字珠玑的“经”,它不是经文,也不能代表某一个学术流派的思想。从比较大的文体范围来划分,古人普遍认为《山海经》的文体应该被划入“小说”这一大类。而其“经”字应释为经过、历经,用来表现人在空间上、地理上的运动。
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小说”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最初的“小说”与今日的小说概念相去甚远。“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所谓的“小说”,指修饰琐屑的言论,这一概念显然更接近于后世小说细分类别中的“琐言”或者“琐语”。古代文论史中,文体论是发展最早、价值最高的组成部分之一,早在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研究或提及了包括骚、诗、乐府等35种文体。相比这些,“小说”的研究开始得较晚,最早的小说细分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他从史学角度出发,将小说分为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和都邑簿等十类。此后,明代的胡应麟从文学体裁的角度上,又将小说分为六类,即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和箴规。到了清乾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总目》将小说的细分进一步精简为三类,分别是以《西京杂记》《世说新语》为代表的杂记,以《山海经》《穆天子传》为代表的异闻和以《博物志》《述异记》为代表的琐语。此外,西晋郭璞注《山海经注》还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异闻之属》当中。可见,无论是唐代刘知几的“地理书类小说”还是《四库全书总目》的“异闻类小说”,小说一直被作为古代时《山海经》一书在文体上的基本定位。
与现代小说不同,在以士大夫为文化主体的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小说更多被视为正史的附庸,它所显现的文学价值是远逊于其史学价值的。因此,“补正史之阙”是古代小说的主要功能。作为一本以“幽魂灵怪”为主要文学形象的小说,与今人一样,古人在有感于神话的宏大与瑰玮的同时,也不至于笃信神话本身的真实性。所以,古往今来,从正经补史的角度出发,《山海经》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以山峦、河流的分布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地理信息是该书最重要的史学价值。
不过,与在相同或相近时代“成书”的《尚书·禹贡》和《汉书·地理志》不同,《山海经》所记载的历史地理信息往往显现出更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在《山海经》的叙事上就有清晰的体现。以《南山经》开篇的三座山为例:
南山经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南山经中的第一个山系名叫山。山中的第一座山叫招摇山,它高耸于西海之滨,长满桂树,盛产金属矿石和玉石。招摇山上有一种草药,它貌似山韭菜,开黑色的花。这种草药名叫祝馀。人吃了它,则不会感到饥饿。招摇山上有一种树,它貌似构树,并有黑色的纹理,它的光华闪耀四方。这种树名叫迷榖。人佩戴它,则不会迷路。招摇山中有种野兽,它貌似叫果然的猕猴,并且长着白色的耳朵,趴伏或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人吃了它,则能善于行走。丽河就发源于此,之后向西流注入西海。河中长有很多育沛草。人佩戴它,就不会得积聚症瘕。)
吾生山海间,浪迹万物先。
《山海经》是一本难于一言以蔽之的古籍。无论是它的内容,它的讲述方式,它所塑造的文学或神话形象,以至于它的文化背景,都与其他先秦古籍迥然不同。所以,历代名家对它或曰奇书、或云巫书,总之也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最近这些年,提及《山海经》,我经常会想到古希腊哲学里的悖论问题。柏拉图在《美诺篇》里借苏格拉底之口复述了美诺所提出的悖论,关于研究的悖论。美诺问苏格拉底:“你研究某个事物或者某个领域,你了解它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按照常规的理解,它将是一个无限延伸下去的死循环。因为如果苏格拉底予以肯定的答复,美诺将反问:“既然你已经了解它了,你还研究它做什么?”反之,如果苏格拉底予以否定的答复,美诺则将反问:“既然你都不了解它,你凭什么去研究它?”通常来说,研究的悖论之于哲学之外的其他领域很难具有现实的、实际的意义。《山海经》不是先秦诸子,它当然也不可能直接阐释哲学思想和哲学观点。所以按道理说,它和研究的悖论也应该没什么关系。可事实恰恰相反,《山海经》却具备了这种可以能让思考和困惑无限循环延伸下去的可能性。
郭璞云:“庄生有云:‘吾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吾于山海经见之矣。”郭璞是西晋、东晋时的训诂家,也是《山海经》训诂第一人。十六七个世纪之后,拥有空前的科学认知水平的今人面对《山海经》,也同样难于终结郭璞当年的困惑和苦楚。
当一个人没有读过《山海经》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听说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出自《山海经》的著名神话故事了。读过一遍,在对这些神话故事有所了解之后,一定会萌生很多疑问,比如夸父为什么要逐日,精卫填海要说明什么问题,等等。那么,如果他去读第二遍,或者是去阅读相关的研究资料,那对于这些相对浅显的问题,他应该能够找到想要的答案。可是问题在于,在他深入思考去解惑的同时,一定还会萌生出新的困惑。这些困惑有可能是在之前问题上的追问——越来越深入的困惑,也有可能和之前的问题没有关系,纯粹是在再次阅读时在其他篇章发现了新的问题。但总之,随着一个人对《山海经》阅读次数的增加,或者是思考的深化,他自我解惑的速度会越发明显地落后于发现新问题的速度,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对《山海经》做深度阅读的读者或者《山海经》的研究者而言,《山海经》一定是一本越读越读不懂的古籍。
这种“读不懂”,不是哲学式的由思维的无限性决定的“读不懂”,而是科学和历史层面的,由认知的无限性造成的“读不懂”:对于《山海经》初创前后的古人而言,由于认知水平的低下,他们会将很多事物和现象归结于超自然的灵怪和神迹,可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自《山海经》诞生至今日,这些蒙昧于神话中的事物和现象虽然难不倒后人,但因为时代的悠远,后人又不具备直面古人眼中那些“超自然现象”的机会,所以神话背后的信史又变得扑朔迷离了。正是这种在《山海经》历史承继上存在的认知水平和历史真实性的此消彼长造就了深度阅读和研究上的“读不懂”,使得《山海经》虽然与研究的悖论性质各异,却在现实中带给了我们相同的、真切且无限延伸的困惑和迷茫。当然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因为缘起于唐虞之际华夏民族“地理大发现”的《山海经》承载了古人在地理空间中的拓荒精神,而对《山海经》的思考和研究又承载了一代代读者、学者在正经补史的学海与皓首穷经的人生中的拓荒精神,这些存在于无限延伸、无限延展的空间与时间中的未解之谜又恰恰是《山海经》一书古今同一的魅力所在。
近几年,我一直在从事《山海经》的研究。自古经学家附经作传即有内传、外传之别,内传者释经解义,外传者广引事例。若是划线,我的《山海经校诠》系列显然都该算是《山海经》的内传。于是,自这个系列出版之后,我就一直想着另辟蹊径再作一外传,从行文的体例和讲述的方式上,能更多打破传统训诂的桎梏,把我阅读和研究《山海经》时遇到的困惑和解惑的成果和读者分享。恰逢最近,我受邀在喜马拉雅FM开设“刘滴川讲《山海经》”的系列讲座。这个讲座将比较全面地讲解《山海经》自身的内容及其既往的研究成果。它分为三个部分,共60讲。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解《山海经》的性质、作者、成书时间等《山海经》的概论性问题,并考证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第二部分主要讲解《山海经》所塑造的典型神话形象的历史性源流和后世演化,以及神话背后的信史。第三部分主要基于我对《山海经万物纲目》一书的整理,系统还原《山海经》记载的自然物产、生物资源、人造服器以及疾疫医理等方面的百科知识。在筹备讲座的同时,我摒弃了讲座中较为浅显的普及性知识,以讲座的思路把重要的内容、成果预先整理成书,作为《山海经》的外传。同时,借助书的视觉优势,我还找到了一些音频讲座中讲到却无法呈现的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引为佐证。希望通过这本书以及与之匹配的系列讲座能把我阅读、思考和研究的心得分享给年轻一代的读者们。不过,《山海经》所记“宇宙之寥廓,群生之纷纭”,此中许多宏伟微妙之处确实不是我能读懂的,所以,书中的错讹之语、浅薄之处,还望读者、专家不吝赐教。
刘滴川
2018年3月
山海经外传 四色精装插图本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山海经外传 四色精装插图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还有简易的地图,译文原文对应不错,是学习山海经的好书
评分京东搞活动的时候很划算 快递是亮点
评分这是一本奇书、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结晶
评分印刷精美,字迹清晰,内容充实,快递负责,推荐购买~~~印刷精美,字迹清晰,内容充实,快递负责,推荐购买~~~
评分印刷质量好,内容还没看,618价格实惠,推荐京东购书
评分经典著作,值得收藏,慢慢品读。
评分『古文观止』中二百二十二篇散文,实终身难忘之启蒙良师
评分挺好的 里面内容还没看 ,总观上还不错,封页也没有损坏。
评分一直在京东买书,京东信的过
山海经外传 四色精装插图本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