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教育评论(2017) [China Reivew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2017)]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2017) [China Reivew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2017)]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檀传宝 班建武 林可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3921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4962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hina Reivew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2017)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页数:420
字数:4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实现全面现代化,一直是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全面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之一乃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习曾经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应当“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进程中,公民教育与制度变革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因为公民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灵魂所在,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代世界,谁抓住了公民教育,谁就抓住了现代文明的立足点和制高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说到底就是人性与灾难之间的一场竞赛,公民教育的价值就在于确保人性尊严和社会正义在这场竞赛中笑到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以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目标的公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中共十七大报告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更是公民教育的应有之义。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辑刊计划每年出版一卷,集中探讨一个重要主题。目前,确定的年度主题有“国家认同(2016)”、“公民权责意识(2017)”、“公民德性(2018)”。每年度的主题都有相应的年度“调查报告”,同时辅之以“理论探索”。我们希望用这样点面结合的设计能够使每一卷《评论》既对特定课题有集中、深入的研讨,又对年度公民教育的其他重要维度也有弹性、自由的关注;使每一卷《评论》都既是新研究成果的及时发布平台,也同时成为累积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年度研究手册。

作者简介

主编檀传宝,安徽怀宁县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及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理事长,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德育原理》编写项目第一首席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社会兼职有: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西南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等。 截止2010年,已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百余篇,撰写个人专著八部、诗文自选集一部。其中《德育美学观》获得过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998);《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获得过国家博士后基金资助、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3));《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念与操作》、《走向新师德》入选“影响教师的100本书”(2009),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2010)等。2007、2008、2011年曾经3度入选“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录。 《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人民出版社)获得首届顾明远教育奖(研究类)优秀奖(2013)、第七届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2015)。
副主编:班建武,教育学博士、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书记,北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青少年文化和学校德育诊断。先后出版3部专著和十余部合著,参与编写了多部教材。在《教育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共青团中央等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研究。

目录

实证研究
网络的技术陷阱与学生“网络臣民”的诞生及其超越【班建武 章振乐】/3
学校空间中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和制衡【叶 飞】/17
现代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实现
  ——基于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指导纲要的分析【李 敏 Murray Print】/30

理论探索
公民政治与德性伦理:“进步儒学”述评【王苍龙】/57
中小学法治教育:政策与创新路径【张 冉】/71

国际视角
保障抑或限制:美国中小学生言论自由权的两难【程红艳 郭 竞】/87
青少年公民参与之能力赋权——英国参与式公民教育模式分析【林 可】/102
亚洲公民教育:文化、价值与政治【甘国臻 李 惠】/140

域外来风
文化差异与共同价值:对东西方“好公民”概念的批判性审视
  【金玟江(Mingkang Kim) 著 陈国清 译 林 可 檀传宝 审校】/151
何谓21世纪“好”公民:课程的视角
  【默里·普云特(Murray Print) 著 叶王蓓 译 檀传宝 审校】/170

调查报告
中学生权利意识与权利意识教育调查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189

附录一 问卷399
附录二 访谈提纲405

前言/序言

前  言

在现代社会,“权利”与“公民”概念几乎是一个相互诠释的概念。“权利”既成就“公民”身份,也限定“公民”行为。因为与人身依附时代的“臣民”相比,公民首先是一个拥有权利(而非仅仅践行义务)的社会政治身份;而与小农人格意义上的“私民”相较,公民的实质则是一个理性主张权利、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社会主体。因此,加强公民权利意识教育一直是各国公民教育的核心主题,更是当前中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重要政治选择。
首先,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选择。
2017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正是因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2017) [China Reivew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2017)]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2017) [China Reivew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2017)]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2017) [China Reivew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2017)]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2017) [China Reivew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2017)]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2017) [China Reivew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2017)]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