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年度报告的第六本。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支付清算行业与市场的发展状况,充分把握国内外支付清算领域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演进,深入发掘支付清算相关变量与宏观经济、金融及政策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动态跟踪国内外支付清算研究的理论前沿。报告将致力于为支付清算行业监管部门、自律组织及其他经济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为支付清算组织和金融机构的相关决策提供基础材料,为支付清算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文献素材。自2013年出版首期报告之后,连续五本都引起了政策层、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杨涛 男,1974年生,山东淄博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与财政政策、金融市场、产业金融、政策性金融、支付清算等。
程炼 男,1976年生,江西德兴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金融地理与金融监管、支付清算等。
目录
总报告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状况及经济含义
第一章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与运行001
一2017年基本情况及特点002
二2017年子系统运行情况004
三2017年重要事件015
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017
五完善思路020
第二章第三方支付机构体系的建设与运行024
一2017年基本情况及特点024
二2017年监管环境分析029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037
四发展趋势及前景040
第三章证券清算结算体系的建设与运行045
一2017年基本情况及特点045
二2017年重要进展056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058
四完善思路059
第四章支付清算体系与宏观经济运行061
一支付清算业务总体发展态势061
二支付清算指标与经济增长的联系070
第五章支付清算体系运行、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078
一各地区资金流动规模078
二地区间资金流动情况080
第六章支付清算体系运行与金融系统稳定088
一支付清算指标与宏观经济稳定088
二银行间资金流动与金融体系稳定性091
第七章支付清算体系运行与货币政策097
一2017年货币政策实施概况097
二支付系统发展对货币供给量影响的实证研究103
专题报告支付清算体系热点考察、比较
分析及文献综述第八章金融监管升级下的银行卡市场发展107
一银行卡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107
二银行卡市场规模的增长113
三银行卡市场发展的结构分析120
四2018年银行卡市场发展趋势122第九章全球主要国家支付清算体系最新进展125
一全球支付市场发展概况126
二主要国家支付清算体系进展130
三全球支付清算体系监管新趋势179
四结论与展望182
第十章国内外债券市场中央对手清算发展比较研究185
一引言185
二债券市场中央对手清算的基本概念187
三国外债券市场中央对手清算发展概况190
四我国债券市场中央对手清算发展概况195
五我国银行间债券中央对手清算发展的制约因素202
六我国债券中央对手清算发展展望203
第十一章国家快速支付体系: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
市场结构分析207
一引言207
二相关经济学理论208
三市场结构分析213
四市场结构对公共政策目标的影响214
五结语223
第十二章网联平台的建设与运行225
一市场和监管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网联平台225
二2017年建设运行情况227
三服务职能的延展234
四网联平台将给市场带来哪些变化237
五2018年展望239第十三章央行数字货币:相关基础性问题探讨241
一央行数字货币是什么242
二我们为什么需要央行数字货币248
三央行数字货币如何改变金融体系255
四结论261
第十四章金融科技与支付创新:文献综述264
一引言264
二国外文献概览265
三国内文献概览270
第十五章“以商户为中心”的支付创新与普惠金融探索274
一小微商户的机遇274
二接近数字化生态体系的临界点280
三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探索283
阅读《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8)》的过程,就像是穿越了一场金融科技的盛宴。其中,关于电子支付渠道的多元化发展,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从最初的银行卡支付,到如今琳琅满目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再到各类创新支付方式的涌现,这场变革的速度和广度都超乎想象。我特别想知道,在2018年这个时间节点,各主流支付方式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又体现在哪些方面?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展示这些支付工具如何渗透到零售、餐饮、交通等各个行业,又如何改变了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此外,对于支付技术的安全性,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在这份报告中,我期望看到对支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网络欺诈、数据泄露等,有哪些应对策略和技术保障。毕竟,信任是金融的基石,而支付安全则是信任的直接体现。我很想了解,在2018年,中国在支付安全技术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和突破?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安全提示?我相信,这份报告会为我揭示这些迷人而重要的细节。
评分这本书的光辉封面,沉甸甸的分量,仿佛承载了中国金融科技浪潮中最激动人心的篇章。拿到它的时候,我的心就如同即将开启一段探索之旅,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那些在指尖流动的货币,以及支撑这一切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我尤其期待其中关于移动支付的演进,从早期的二维码扫码到如今无处不在的NFC和生物识别,这项技术如何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重塑了商业模式,这背后必然隐藏着无数的创新故事和技术突破。同时,我对跨境支付的发展也充满了好奇。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资金流动的便捷性显得尤为重要,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不同支付体系的对接挑战,以及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其中的潜在作用?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当然,安全与合规永远是支付清算领域的重中之重,我也会密切关注书中对风险控制、反欺诈机制以及监管政策的探讨,毕竟,一个稳定健康的支付生态离不开严谨的制度保障。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中国支付清算世界,它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次关于未来金融图景的预演,一次对科技力量如何改变世界的深刻洞察。
评分这份报告的气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金融脉动。我迫切地想要探究的是,在2018年,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在应对全球化挑战时,所展现出的独特智慧和创新能力。书中是否会涉及与国际支付标准的接轨,以及在跨境支付领域,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发展方向?我特别关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的支付清算技术和解决方案,如何在海外市场落地生根,又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同时,对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这一永恒的议题,我也希望在这份报告中找到深入的解答。在2018年,面对海量支付数据的增长,中国在技术层面和法律法规层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个人隐私?是否提及了关于数据跨境流动的新规,以及如何平衡数据利用和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我相信,这份报告将为我勾勒出一幅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在全球化背景下,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的宏大画卷,并为我们揭示其应对之道。
评分这本书散发着一种理性而深刻的思考,仿佛是一位资深金融观察家在娓娓道来。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对于支付清算体系基础设施的构建和演进的描述。在2018年,中国的支付清算网络经历了怎样的升级和优化?是否提及了关于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以及跨境支付系统的建设情况?我猜想,这些基础设施的稳定高效运行,是支撑整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支付清算领域的监管环境。在快速发展的技术面前,监管政策如何跟上节奏,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这是所有参与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2018年,中国在支付清算领域的监管政策有哪些新的动向?是否出台了新的指导意见或法规,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希望能够从书中找到答案,了解中国在这一领域是如何在创新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扇了解中国支付清算体系背后宏观战略和微观运作的窗口,它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脉络的独特视角。
评分手握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我立刻被它所蕴含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所吸引。尤其是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支付场景”的理解被极大地拓宽了。2018年,移动支付早已不再局限于线上购物,而是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报告是否会详细分析不同支付场景下的用户行为特征?例如,在公共交通、政务缴费、甚至农村地区,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和使用习惯有何差异?我非常期待能从中看到一些生动的案例,展示支付技术如何解决了特定场景下的痛点,又如何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此外,我对“金融科技的普惠性”也十分关注。在2018年,中国的支付清算系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对更广泛人群的覆盖,特别是那些过去被传统金融服务忽视的群体?报告是否会探讨移动支付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以及提升偏远地区金融服务可及性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我相信,这份报告将为我揭示金融科技在创造社会价值方面的无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