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股民的眼泪+影子银行内幕+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 张化桥著共4册

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股民的眼泪+影子银行内幕+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 张化桥著共4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化桥 著
图书标签:
  • 金融
  • 投资
  • 股市
  • 证券
  • 张化桥
  • 经济学
  • 内幕
  • 财富
  • 危机
  • 银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泰旭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08654966
商品编码:10113934890
包装:精装
开本:16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1.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中国**分析师” “*敢讲真话的和有良知的分析师” 股灾过后,让中国股民更成熟、更冷静的一本书

张化桥 著

  投资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除了一些基本知识之外,靠的是经验和心态。只有多思考,才能慢慢领悟。在这一点上,它与钓鱼、打高尔夫球、下棋有很多类似之处。
在这本书里,张化桥以专业金融从业人员和敏锐的市场观察员视角,道破股民的悲哀;直面自己的行业;解说A股上市公司境况;评议A股市场文化……
而同时,他又以一名普通股民的身份与读者交流成功投资的心得:如何选股、如何分析上市公司、如果避开各类陷阱、如何形成良好的投资心态等。

目录
修订版序不断醒悟,暂离股市
自序投资靠知识,更靠心态和领悟

**篇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股民和基民的悲哀 / 3
股民们经常犯的六大错误 / 8
投资的**境界是无为 / 12
股民注意:惹不起,躲得起 / 17
克服焦虑,做一个幸福的股民 / 20
只买能赚10倍的股票 / 23
如何挑选50~70只股票 / 25
越简单粗犷越好 / 28
首先是不亏钱 / 32
叛逆者的宣言 / 35
地产行业好,为什么股票不好? / 41

第二篇假如我是傻瓜,我如何战胜市场?
买股票太麻烦吗? / 47
买股票就相当于建合资企业 / 50
股民不要凑热闹 / 52
用创业投资的眼光选股票 / 56
“带工厂的股票”为什么不行? / 60
你的护城河有多宽? / 63
我对几个行业的看法 / 73
如果你的股票突然跌了一半…… / 79
假如我是傻瓜,我如何战胜市场? / 83
你可以跑赢对冲基金 / 89
回购,瘦身,投资于自己 / 94
踩着舞步去上班 / 97

第三篇高收入的穷光蛋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执行力很重要 / 103
主营业务不是“宗教枷锁” / 107
三种企业三种命 / 111
高收入的穷光蛋 / 114
光有利润高增长还不够 / 118
资本运作的局限性 / 121

第四篇“价值洼地”是个危险的词
股票的估值并不重要 / 127
“价值洼地”是个危险的词 / 131
高成长率与估值陷阱 / 135
巴菲特的遗憾 / 138
买便宜货可以导致破产 / 141
“股市真便宜”是什么意思? / 151

第五篇证券分析师的局限
证券分析师的局限 / 157
证券分析师的四部曲:抵赖、修正、狡辩、再修正 / 162
如果我再当证券分析师 / 165
历史书可以害你不浅 / 169
丢掉你的预测吧 / 172
经济学浪费时间 / 176

第六篇通胀是国难
通胀是国难 / 181
巴菲特说:通胀伤害股市 / 186
我的退休金全靠股市 / 191

参考书目

2.股民的眼泪 (股市有三种地雷)张化桥 著

内容推荐

股市惨淡,跌跌不休,不少股民暗自垂泪,究竟如何避开股市的地雷?
  张化桥继续敢言作风,在新作中大胆揭示各类投资陷阱。他认为,股市遍布的三种地雷,分别由上市公司、政府和股民埋下:上市公司做假账,报喜不报忧;政府或纵容,或给予企业单次的补贴优惠等等,都埋下了陷阱。而股民过分自信、不做足功课、投机取巧,也无异于自设陷阱,*后必误踩地雷,遍体鳞伤。作者凭借十多年在股市的经验,在本书中详细分析如何识别及避开这三种地雷。
  避开地雷之后,股民*关心的当然是如何选对股票。张化桥总结出自己从股票得到的教训,提出独到的投资智慧,例如不要看股票的估值,不要作短期的预测,反而要运用“投资护城河”等概念,寻找*有价值的行业,以及在其中找到不够贵的好公司,方有机会捕捉*能赚钱的“十倍股”。

编辑推荐

      张化桥曾担任上市公司首席营运官、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家、因发掘不少明星股并创立民企指数被誉为“民企之父”,更连续多年被评为“*佳中国分析师”。作者敢言和真心作风,敢于发声,俨如香港股市的*一代“浑水领袖”。
  股市表现差强人意,令股民动弹不得,作者作为“局内人”大胆揭示投资银行、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千丝万缕,分析股市常见的假账、骗局,直击股民的弱点,帮助投资者避开各种地雷。
   详述包括Facebook、国美电器等精彩新鲜实例,与股民分享其独到的投资智慧——如何选对股票、找准*有价值的行业。
   分析不同行业、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助读者找出大牛股、十倍股。
   分享自己从股市得到的教训,详述投资概念如“投资护城河”、“价值陷阱”等,拓阔读者视野。

作者简介

现任中国支付通(8325.HK) 董事长。他曾在瑞士银行(UBS)工作11年,担任中国研究部主管和投资银行部副主管。1986—1989年,他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2006—2008年,他在一家地产公司深圳控股(0604.HK)担任首席运营官。

他的研究团队连续5年(2001—2005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佳中国研究团队”,他本人连续4年(2001—2004年)被《亚洲货币》杂志评选为 “*佳中国分析师”。
他于1991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曾在堪培拉大学讲授金融学。他曾在《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等大型媒体发表多篇文章,著有三本畅销书:《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

目录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大茶饭
1.01 投资的信仰危机
1.02 第三次回到投行
1.03 这就是投资银行吗?
1.04 投资银行的人势利吗?
1.05 企业做假账的例子
1.06 辉山乳业出事了吗?
1.07 上市公司陷阱多
1.08 魔鬼在其中
1.09 上市公司的婚姻和寿命
1.10 如何跟分析师打交道
1.11 中国股市“水至清则无鱼”?
1.12 闭上眼睛给股票估值
1.13 新股上市,投行搞局
1.14 Facebook 的官司,股民的教训
1.15 可爱的分析师和审计师
第二章 股民的眼泪
2.01 自设地雷,股民垂泪
2.02 坏公司上市,赚了股民的钱
2.03 博人民币升值买汇贤产业信托?
2.04 中国股民需要大实话
2.05 股民没来由的自信
2.06 亏钱容易赚钱难
2.07 对冲基金不太坏
2.08 作为股民,我究竟想赚谁的钱?
2.09 股民坐立不安
2.10 惹不起,躲得起
2.11 如何避开股市的地雷
第三章 我从股票得到的深刻教训
3.01 公司壮大不等于股民赚钱
3.02 激励机制决胜
3.03 好行业也有坏公司
3.04 周期性股票难以捕捉
3.05 赚钱是小概率事件
3.06 餐饮业没有护城河
3.07 便宜货是“价值陷阱”
3.08 小心竞争太多的行业
3.09 中国房地产公司基本不行
3.10 地产行业的陷阱
第四章 十倍股,往何处寻?
4.01 如果利润不再增长
4.02 体育用品公司前途堪忧
4.03 别碰需要营销的公司
4.04 港人爱股大势已去?
4.05 中国地产股成了二手汽车
4.06 寻找十倍大牛股
第五章 价值的陷阱,通胀的牺牲品
5.01 政府欺诈毒害股市
5.02 上市公司的庞式骗局
5.03 企业假帐多如地沟油
5.04 中国式畸形股权文化
5.05 分红无限好, 只是别强迫
5.06 分红派息的欺骗性
5.07 提防永不长大的公司
5.08 股市好坏的七大标准
第六章 合理资产配置,降低风险
6.01 噪音中觅经济方向
6.02 企业少做少错的道理
6.03 资本市场和社会的绝望
6.04 资产配置的新问题
6.05 如何降低投资的风险
附录:识别股市的地雷
一、剩股等人买
二、好股,坏股,烂股,便宜股
三、低管治,低估值

3.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 (精装)

作者:张化桥

书号:978730022557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45

为何越投资越贫穷?
股民的钱*终落进谁的口袋?
高通胀、资产泡沫爆破,已轻易让你的财富贬值;还有人静悄悄转走你的钱?要避免财富“被偷”,如何投资才是王道?
*佳经济分析师”张化桥,秉持大胆敢言的作风,在本书中揭示股市的真相及投资者*易跌落的陷阱。他凭借多年来在投行及小额贷款行业的经验,提出独到的投资智慧及寻找优质股的法则:选择有“护城河”的公司、避免频繁交易、小心看起来便宜的股票、H股比A股值得投资、放弃私募股权市场、挑出有潜质的企业……本书中也提及中国经济问题及观测中国股市的走向,不但让股民稳守口袋里的财富,还让金钱持续创造价值!



作者简介


现任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2011~2012年,他曾担任广州万穗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2012年1月,他被中国小贷行业协会授予“小额信贷年度人物”。
他曾在全球知名的瑞士银行(UBS)工作11年,期间,他曾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副总经理。1986~1989年,他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2006~2008年,他在一家香港上市的地产公司深圳控股(香港上市编号:0604.HK)担任首席营运官。
在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期间,他的团队曾连续5年(2001~2005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 “zui佳中国研究团队”,他本人也曾连续4年(2001~2004年)被《亚洲货币》(Asiamoney)评选为 “zui佳中国分析师”。
他于1991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曾在堪培拉大学讲授金融学。张化桥曾在《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等大型媒体发表多篇文章,著有三本中文畅销书:《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避开股市的地雷》和《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




目录


第一章谁能战胜股市?
1.01打工仔的发财梦
1.02踏踏实实的个人投资
1.03我的资产分布
1.04国有企业好过民营企业
1.05看好银行股的理由
1.06老股民的新困惑
1.07股市见底了吗?
1.08债券与股市的关系
1.09A和H,买哪个?
1.10我们会犯的七大错误
1.11我的选股路线图
第二章股民要如何避免越来越穷?
2.01 “股市真便宜”是什么意思?
2.02 为什么中国股票不尽人意?
2.03 投资者需要安全感
2.04 股民怎样才能越来越富?
2.05 我们要与时俱进
2.06 你究竟是股东,还是捐款人?
2.07 股票市场需要游说者吗?
2.08 摆脱流动性刺激,振兴股市
2.09 A股的未来十年
2.10 该控制货币供应了
2.11 中国股市需要QFII吗?
第三章什么是能让你安枕的好公司?
3.01 你的钱属于谁?
3.02 董事长的业绩
3.03董事被迫发大财
3.04 投资者踩着舞步去上班
3.05 企业执行力左右大局
3.06 好行业也有坏公司
3.07高速公路公司H股的投资价值
3.08 看见魔鬼时,别吭声!

第四章金融创新成了危机之源?
4.01 中国的银行不能再膨胀了
4.02 银行可以上市,但不得融资
4.03 中国银行股的黄金岁月
4.04 余额宝想动银行的奶酪?
4.05 政府必须奖励余额宝
4.06 开办民营银行的“捷径”
4.07 谈影子银行内幕
4.08 小微贷款的基础设施在哪里?
4.09 银行业的前景如何?

第五章咱们的财富在哪里?
5.01 如果水价涨五倍……
5.02 咱们为什么都爱发改委?
5.03 zui简单的政策就是不行!
5.04 谁夺走了企业家的快感?
5.05 企业的并购和噩梦
5.06 降低中小企业资金成本的关键
5.07 咱们天天被摊薄,还在傻乐
5.08 衡量通胀,看科长指数
5.09 “货币战争”的可笑
5.10 中国必须加息,而不是减息
5.11 我们的两个信贷市场
5.12 建议发行“中华地票”
附录 投资要有护城河

4.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修订版)

作者:张化桥 (作者), 黎木白 (译者)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7


书号:9787300226934


定价:45元


内容推荐


美国部署退市,当大部分人以为金融海啸危机已过之际,却忽略了中国累积了二三十年的信贷泡沫!而全球新一浪的金融海啸,源头极有可能来自中国的“影子银行”!
你还以为影子银行与你何干? 真相是它们无处不在。
小额贷款、信托投资公司、民间借贷、典当,甚至银行里千奇百怪的理财产品都属于影子银行的组成部分。今天中国面对的流动性过剩、低利率、信贷扩张、通胀、房地产泡沫等问题,更与影子银行环环紧扣,无论你是寻常百姓还是做生意的、卖大白菜的抑或是股民,都逃不开这股愈演愈烈的漩涡。
被誉为“*佳中国分析师”“zui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家”的张化桥,从人人艳羡的国际投资银行跳进小额贷款的行业,

旋即被封为“小额信贷年度人物”。本书将揭示张化桥经历三年惊心动魄、在希望与绝望中游走的日子。他看到了金融业的内幕,体会到影子银行业的辛酸和黑暗,并在本书中分析了当下中国金融体系中zui大的风险,预示下一波次贷风暴的起点。作者预言:
“中国创造了地球上zui大信贷泡沫,如未能及时将泡沫释放,将很可能成为新一轮环球金融海啸的源头。”


本书英文版在海外引发极大关注,甫一出版即登上ya马逊金融及银行类畅销书di一名,更获《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彭博、英国广播公司等全球知名媒体争相采访报道。



编辑推荐


1、中国首部由局内人撰写有关 “影子银行”的作品。本书由张化桥重新修订内容,新增章节。
2、本书英文版荣登ya马逊畅销书,全球知名媒体《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罕有地纷纷追访及报道!
3、张化桥的博客被誉为 “zui敢言的财经博客”,他也是“zui佳中国分析师”,历任国际投资银行主管、中国上市公司首席营运官、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等,传奇身份加上大胆的文章吸引大量追随者,新作势必引起哄动! 
4、作者预言信贷泡沫与影子银行的发展,中国有机会引爆新一轮金融危机。
5、中国金融体系面对流动性过剩、信贷过度扩张、热钱涌入等困扰,一步步走向危险的境地,其中神秘的
“影子银行”被视为幕后黑手之一。张化桥透过描写自己在影子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的三年经历,系统性地陈列影子银行体系的功能、监管、困境及改革建议等,也批评监管的严苛和缺失,金融危机随时重临。曾为zui佳中国分析师的作者,亦在本书中分析中国股市低迷的原因。




作者简介


张化桥,现任中国支付通集团董事长。2011~2012年,曾担任广州万穗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2012年1月,被中国小贷行业协会授予“小额信贷年度人物”。
他曾在瑞士银行(UBS)工作11年,期间,他曾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副总经理。1986~1989年,他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2006~2008年,他在一家香港上市的地产公司深圳控股(香港上市编号:0604.HK)担任首席营运官。
在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期间,他的团队曾连续5年(2001~2005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 “zui佳中国研究团队”,他本人也曾连续4年(2001~2004年)被《亚洲货币》(Asiamoney)评选为 “zui佳中国分析师”。
他于1991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曾在堪培拉大学讲授金融学。他曾在《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等大型媒体发表多篇文章,著有三本中文畅销书:《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避开股市的地雷》和《影子银行内幕: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

译者:黎木白
80后普通青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对金融和投资有浓厚的兴趣,一直关注张化桥先生的博客。爱好翻译,兴趣广泛。




目录


序 影子银行:中国经济新前沿
前言 我在中国影子银行的经历
01. 跳进影子银行
02. 满怀期望与荒唐的监管
03. 求助路漫漫
04. 中国特色的证券化
05. 监管噩梦
06. P2P 和小贷行业的融资
07. 类银行机构
08. 次贷风暴
09. 长期通胀与扭曲的银行体系
10. 茶杯风波,还是下一个危机的开始
11. 在影子银行的阴影中投资
12. 中国股市为什么下跌
13. 道德与监管
14. 若有若无:P2P监管的智慧
后记 金钱、地位和家庭
附录: 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参与者
致谢
赞助鸣谢




这是一套深入剖析现代金融体系运作,揭示资本市场隐藏真相的四卷本著作。作者以其在证券分析领域的深厚功底和敏锐洞察,带领读者穿越迷雾,直击那些影响我们财富与未来的核心议题。 第一卷: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本书是作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传统证券分析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作者从一名身处市场一线的证券分析师的视角出发,坦诚地分享了他在观察、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所经历的认知转变。他不再满足于仅仅解读财报、预测股价涨跌,而是开始追问这些数字背后的逻辑,探究市场行为的深层驱动力。 书中,作者深入剖析了市场参与者在信息不对称、情绪波动、群体思维等因素影响下,如何做出非理性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塑造市场的短期波动。他揭示了在看似复杂的金融术语和模型背后,隐藏的简单人性弱点和利益博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细腻的笔触,作者展现了他如何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分析者”转变为一个主动探究本质的“思考者”。 这一卷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回顾,更是对整个金融分析行业的一次“去魅”。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分析,不应仅仅停留在微观层面,而要上升到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乃至社会结构性变化的理解。作者的“醒悟”,是对金融世界复杂性的重新认识,也是对投资者独立思考能力的高度强调。他鼓励读者放下对“神谕”般的分析师的盲目崇拜,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从而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第二卷:股民的眼泪 “股民的眼泪”不仅仅是市场的悲伤记录,更是对无数普通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遭受损失原因的深度溯源。本书以一种近乎悲悯的笔触,讲述了那些在追涨杀跌、信息误导、贪婪与恐惧交织中,付出了沉重代价的投资者的故事。 作者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揭示了散户投资者在面对机构投资者、内幕消息、市场操纵时的先天劣势。他分析了信息传递渠道的失真,媒体报道的偏颇,以及各种“专家”言论如何误导了投资者的判断。书中也毫不留情地剖析了投资者自身的心理弱点,如过度自信、追涨停板的冲动、止损的犹豫不决,以及对一夜暴富的幻想,这些都是导致“眼泪”落下的重要原因。 然而,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抱怨和指责。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对这些“眼泪”的细致梳理,为读者指明了避免重蹈覆辙的方向。作者提出了构建理性投资框架的重要性,强调了风险管理、资产配置、长期投资的必要性。他鼓励投资者建立独立的研究体系,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并培养坚定的投资信念,以抵御市场的短期噪音和诱惑。 “股民的眼泪”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无数投资者心中的痛,但更是指明了一条通往理性与成功的道路。它警示着我们,在金融市场中,生存比盈利更重要,认知比技术更关键。 第三卷:影子银行内幕 在光鲜亮丽的传统金融体系之下,一个庞大而隐秘的“影子银行”网络正在悄然运转,并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揭示其运作机制、风险累积以及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 “影子银行”指的是那些不接受严格监管,但却从事信贷中介活动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例如各种信托、券商的集合理财、银行的表外业务、对冲基金、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作者通过深入的行业研究和对大量一手资料的梳理,剥开了这些机构和业务的层层包装,揭示了它们如何规避监管,如何通过复杂的金融产品和交易链条,将风险层层传递和放大。 书中详尽地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成原因,包括金融脱媒、监管套利、以及对高收益的追逐。作者详细阐述了资产证券化、信用违约掉期(CDS)、以及各种结构性金融工具是如何在影子银行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它们在促进金融创新和流动性的同时,也埋下了系统性风险的隐患。 更重要的是,作者深入剖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它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融资需求,又如何可能挤占了对实体经济的资源,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本书对于理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的深层原因,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提醒我们,在享受金融创新带来的便利时,必须警惕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并呼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第四卷: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 这本书是对当下财富分配不均现象的一次深刻追问和严厉拷问。作者从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视角出发,试图解构那些导致财富被“偷走”的隐形力量,并为普通民众的财富保卫战指明方向。 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财富的转移和损耗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盗窃,而往往是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金融工具和经济政策,悄无声息地发生的。作者深入分析了通货膨胀如何侵蚀法定货币的购买力,从而让持有现金的人财富缩水。他揭示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与破裂,如何在短期内制造暴富神话,但最终又让大多数参与者血本无归。 此外,作者还详细探讨了金融市场的不公平性,如信息不对称、监管套利、以及部分金融机构和资本大鳄如何利用制度漏洞和市场规则,攫取超额利润,而将风险转嫁给社会。本书也触及了税收政策、土地财政、以及某些产业政策在财富分配中的作用,它们是如何在无形中加剧贫富差距的。 “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并非一本简单的抱怨之书,它更是一本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和抵御财富侵蚀的“防身宝典”。作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鼓励读者通过多元化的投资,例如配置黄金、房地产、优质股票等,来对冲通胀风险,保护资产的保值增值。他强调了学习金融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监督的重要性,以期能够为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健康的财富分配环境贡献力量。 这四卷著作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金融观察与反思体系,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复杂经济世界的一套有力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我近期阅读的“心头好”,让我对资本市场的认知经历了一次“洗礼”。尤其是在读完《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金融术语和分析模型背后,隐藏着如此多的“潜规则”和“套路”。作者张化桥先生以他作为资深证券分析师的独特视角,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证券市场的某些“画皮”,让我这个普通股民看得既揪心又振奋。他没有空谈理论,而是用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将那些看似高深的分析过程,剥离出最真实的人性与利益博弈。读这本书,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启蒙”,让我对那些所谓的“价值投资”、“成长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市场会出现那么多的“黑天鹅”事件。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股票分析,更像是一部关于人性、贪婪与理智的社会写实小说,字字珠玑,句句扎心,让我对未来的投资之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评分

这套书的组合,简直是为我这种对金融市场充满好奇又略感迷茫的投资者量身打造的。从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开始,到股民的“眼泪”,再到影子银行的“内幕”和财富被“偷走”的“真相”,整个阅读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金融“探险”。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开始主动地去质疑、去分析、去理解。每本书都像一个独立的“解剖刀”,精准地切开了金融世界的不同侧面,而当四本书合在一起时,则构成了一幅更加完整、更加立体的金融图景。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懵懂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开始具备“洞察力”的参与者。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它让我明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是多么重要。

评分

《影子银行内幕》这本书,让我对金融体系的另一面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过去,我一直认为银行才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对于“影子银行”这个概念,只停留在模糊的认知层面。然而,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原来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庞大而隐秘的金融网络,它们通过各种复杂的金融工具和交易,运作着海量的资金,并且对整个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者的深入挖掘和细致梳理,让我看到了这些“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又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们背后可能潜藏的巨大风险。尤其是在阅读关于P2P、信托、以及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章节时,我才意识到,原来金融创新并非总是好事,在追求效率和利润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风险。这本书让我对金融的理解,从“看得见”延伸到了“看不见”的深处。

评分

《股民的眼泪》这本书,可以说是将散户投资者在市场中的真实境遇,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数次被书中描绘的场景所触动,那种无奈、焦虑、甚至绝望的情绪,我都曾亲身经历过。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一味地指责市场的不公,而是深入剖析了股民之所以流泪的原因:信息的不对称、心理的脆弱、认知的局限,以及那些隐藏在幕后的操纵力量。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于“追涨杀跌”的心理分析,以及散户在熊市中是如何一步步“被割韭菜”的。它让我意识到,作为股民,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分析,更需要的是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对市场风险的深刻理解。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投资生涯中的种种失败和教训,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去面对这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市场。

评分

《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这本书,简直是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让我开始审视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财富分配问题。张化桥先生以其一贯的犀利风格,直指财富被“偷走”的根源,揭示了那些隐藏在经济数据和政策背后的真相。书中关于通货膨胀、货币超发、以及资产泡沫的论述,让我对“ M2、CPI”这些词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批判,而是试图探寻解决之道,虽然书中提出的观点或许有些激进,但却引发了我强烈的思考。它让我明白,财富的增长并非是必然的,也并非是平均分配的,而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力量的塑造和影响。这本书让我对“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开始关注那些真正能创造价值的行业和企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