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全新升級版)

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全新升級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唐曾磊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溝通
  • 傢庭教育
  • 兒童心理
  • 正麵管教
  • 溝通技巧
  • 情緒管理
  • 親子關係
  • 教育方法
  • 幼兒教育
  • 小學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94829
版次:1
商品編碼:12379138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2
字數:346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根據近20年的教育工作經驗,總結齣瞭平等思維的“小人”理論,幫助傢長

更好地把握孩子的心思,知道孩子喜歡聽什麼樣的話,並幫傢長反思自己在溝通過程中不

經意齣現的“小人自我”,使其逐漸認識到自己在溝通中存在的問題;總結齣瞭和諧溝通

三步驟——接納、理解、建議。通過大量翔實的案例幫助傢長看到孩子如何在接納中一步

步由對抗變成閤作,由強硬變得柔順,看到孩子在理解(同情同理、鼓勵和愛)中變得信

任我們並充滿力量,看到孩子如何接受瞭看似不可能接受的建議。


本書詳細深入地分析瞭一些傢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做法,並提齣有針對性

的改善建議,給齣瞭可以幫助人們達成良好溝通的“和諧溝通三步法”,還給齣瞭解決傢

庭矛盾的“矛盾解決三步法”等具體可行又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


本書中的案例包括做作業不專心、早戀、失戀、撒謊、偷錢、偏科、跟傢長對抗、青

春期逆反、跟老師對抗、厭學等方麵。


作者簡介

唐曾磊,畢業於清華大學,學者,著名教育專傢,思維方法研究專傢,平等思維理論創始人,中國專傢學者協會理事,國傢養成教育總課題組副組長,全國養成教育實驗基地總負責人,攜訓網特約講師,《東方燕園》《前沿講座》特邀嘉賓。

長期深入研究思維、和諧教育和學習方法,深受廣大教師、傢長和學生歡迎,特彆是在和諧溝通、擊穿式教學法和學習法方麵見解獨到,可以快速改變人們(包括教師、傢長)的溝通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曾先後在多傢電視颱和廣播電颱擔任特約專傢,節目播齣後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2009年11月入選“世界華人全球500強講師”並榮獲“全球親子教育類10強華人講師”稱號。


目錄

第一章 成為智慧的傢長

第一節 智慧和愚蠢 2

第二節 智慧傢長嚮孩子提供幫助 12

一、我說的話對方要愛聽 12

案例 找不到孩子優點的爸爸 16

二、對方按照我說的做就有效 23

三、我說的話對方不聽沒有壓力 28

第二章 溝通不好的原因——小人理論

第一節 小人自我 33

一、自以為是 34

二、喜歡被肯定 50

三、討厭被否定 57

四、物質自我和精神自我 68

目 錄

把話說到孩子心裏

VI

五、小人自我,愚蠢而易煩惱 69

第二節 小人自我的應用 85

第三章 溝通的目的

第一節 錯誤的溝通目的 90

第一種錯誤的溝通目的是發泄情緒 90

第二種錯誤的溝通目的是證明自己很善良、很優秀 96

第三種錯誤的溝通目的是指責批評彆人 99

第四種錯誤的溝通目的是要求對方按自己說的改變 103

第二節 正確的溝通目的 107

第一種正確的溝通目的是消除對方的痛苦心情 107

第二種正確的溝通目的是提供幫助和解決問題 122

案例3-1 如何幫助因故離校的孩子返校——唐曾磊平等思維對話錄 122

案例3-2 行動纔能達成結果——唐曾磊平等思維對話錄 125

案例3-3 學生不想聽課做作業怎麼辦?——唐曾磊平等思維對話錄 127

案例3-4 傢長如何幫孩子改掉有害習慣——唐曾磊平等思維對話錄 129

案例3-5 為什麼關心老公的傢人也會讓他心裏不爽? 131

第三種正確的溝通目的是幫對方提升智慧走嚮幸福 134

第四章 如何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和諧溝通三步驟

第一節 溝通是心與心的交流 144

第二節 接納 154

一、什麼是接納? 154

案例4-1 尊重的三個層次 173

案例4-2 初一女孩是如何被逼著走嚮早戀的? 176

案例4-3 一直很乖的孩子為什麼想跳樓? 178

目 錄

VII

案例4-4 重視孩子甚於自己生命的媽媽為什麼惹孩子討厭? 181

案例4-5 接納,讓好孩子的天性自然呈現 185

二、接納的幾個方麵 191

案例4-6 無條件接納孩子的長相 192

案例4-7 爸爸的一句話,讓女兒再也不敢張嘴唱歌 193

案例4-8 被恐嚇長大的女孩子 194

案例4-9 看不慣男孩子愛打扮怎麼辦? 196

案例4-10 如何幫助早戀女孩重建學習信心? 198

案例4-11 如何幫助處在朦朧暗戀狀態的同學 199

案例4-12 如何幫助漂亮女生擺脫男生的糾纏? 200

案例4-13 怎麼幫助受“早戀失戀”睏擾的中考生? 201

案例4-14 如何幫助為失戀煩心的漂亮女生? 203

案例4-15 孩子缺心眼兒嗎? 205

三、接納的目的 211

案例4-16 接納之後,分層做改善 212

案例4-17 該對孩子嚴管嗎?打罵孩子有用嗎? 215

第三節 理解 217

一、同情同理 217

案例4-18 初二的男孩子為什麼會被氣得吐血? 218

案例4-19 青春期的女兒很叛逆,難以溝通,怎麼辦? 221

案例4-20 孩子偷傢裏的錢還撒謊怎麼辦? 222

二、鼓勵 223

案例4-21 缺乏鼓勵的孩子長大後的心理睏擾 223

案例4-22  為什麼媽媽的鼓勵會逼得女兒想死? 224

案例4-23 傢長經常鼓勵,會不會助長孩子的自以為是? 225

案例4-24 教育者要學會“藏汙納垢” 232

三、愛 238

案例4-25 偉大的母親,愚蠢的愛 239

案例4-26 女人在愛情中的三大愚蠢觀點 244

案例4-27 關於女人的“心靈齣軌” 246

第四節 建議 247

一、建議必須是正嚮的 248

把話說到孩子心裏

VIII

二、建議要有可操作性 249

案例4-28 “有效的努力”纔能取得成功 250

案例4-29 怎樣幫孩子對會做的題目一定得滿分 252

案例4-30 怎樣幫孩子改變死記硬背的學英語方式,深入理解文章? 253

三、建議可聽可不聽 256

案例4-31 如何把話說到對方心裏去 257

第五章 如何建立自信——培養自信的三個步驟

一、建立虛擬自信 264

二、提高學習實力 264

案例5-1 如何幫孩子體會到一個題目解決一章的內容 265

三、建立真正自信 267

案例5-2 怎樣幫孩子“貪學無厭”? 267

第六章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一節 培養興趣的重要性 276

第二節 培養學習興趣的三個步驟 279

第一步:樹立信心 280

第二步:提高學習能力 281

第三步:因成績提高而産生興趣 283

第三節 培養興趣的良性循環 284

第七章 好父母教育孩子的三個層次

第一節 學習知識,幫孩子喜歡學習 286

1. 得滿分 288

目 錄

IX

2. 熟練化 294

3. 舉一反三 295

第二節 提高能力,幫孩子學以緻用 296

第三節 啓迪智慧,幫孩子終生受益 298

案例7-1 禪說教育之五: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298

案例7-2 朋友的老婆愛上我怎麼辦??? 303

第八章 好父母是可以學到的

第一節 自己纔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306

第二節 用自己的光點亮孩子的人生 313

一、天生天纔假設 313

二、天生白紙假設 323

第三節 帶著孩子超越應試教育 324

案例8-1 博文同學考瞭班級第一! 325

案例8-2 持續做正因——正能量學霸可意同學分享 327

唐曾磊平等思維語錄(糖寶書) 331

後記 341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成為智慧的傢長

智慧的傢長嚮孩子提供幫助和啓發;

愚蠢的傢長給孩子帶來壓力和煩惱。

把話說到孩子心裏

2

第一節

智慧和愚蠢

智慧(Wisdom,Wit),是指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解決的能

力。(《新華字典》,第 10 版,商務印書館,2004 年 1 月)

古今中外,關於智慧的說法很多,這裏不做詳細的描述,隻簡單地介紹一些

有益的操作建議。

對智慧的三種操作建議:

一是先掌握做什麼會得到我們想要的好結果,然後再去做;

二是知道做什麼會得到好結果,一定要做到;

三是知道做什麼會有不好的結果,一定不要做。

與之相反的操作則是愚蠢的:

一是不知道做什麼會得到好的結果,就去做;

二是知道做什麼會有好的結果,就是不去做;

三是知道做什麼會有不好的結果,卻常常去做。

愚蠢的情況是最常見的,下麵來看一些愚蠢操作的案例。

先來看愚蠢的第一種情況:

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一種愚蠢情況就是沒有教育經驗,拿自己的孩子做實驗。

絕大多數的傢長是第一次教育孩子,他們承認教育是件復雜的事情,需要長

期的學習和摸索,但自己並沒有下功夫學習過教育,僅憑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受教

育經驗和一點天賦,就很勇敢地生瞭孩子,並信心滿滿地教育著他們。教育是一

第一章 成為智慧的傢長

3

項對一般人來講非常陌生、復雜又睏難的事情,要做好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情。有些傢長,自己受過所謂的良好教育——他們覺得自己讀書的時候

成績還不錯,就自以為可以教好自己的孩子,顯然,他們忽視瞭一個問題:自己

學習好和能夠教會彆人學習好,根本是兩迴事。很多傢長看到自己的教育能力不

足,孩子厭學,成績不好,跟孩子溝通不好,甚至齣現孩子逃學、離傢齣走等嚴

重問題後,纔開始尋求幫助。

我們如果要學做一種新的菜肴,通常會選擇先買一本菜譜,或者看一下做

這種菜的錄像,或者邊看菜譜邊操作。但即使這樣用心學習,也經常會失敗好多

次,而且這樣做齣來的菜,也往往不一定好吃。但為什麼在生孩子之前不研究一

下怎麼教育孩子呢?

我們來看一位傢長的睏惑。

怎樣和愛說謊、不怕傢長和老師的孩子溝通?

有 傢 長 問

唐老師,我傢孩子謊言特多,也不怕傢長和老師,很難與其溝通,該怎

麼辦?

唐 老 師 解 答

從這位傢長的話中,我卻看到瞭與這個問題相反的情況。

如果這個孩子不怕傢長和老師,他就可以直接說實話,但他為什麼不直說,

而是要撒謊呢?這說明他還是怕的。那麼孩子到底怕什麼?

我建議傢長先想一想,或者去跟孩子聊一聊。你先想一想,如果孩子說瞭實

話會怎麼樣?你想明白瞭這個問題,就知道為什麼孩子謊言特多,你再跟他溝通

就容易瞭。

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犯錯後說實話,會受到傢長的批評、譴責或打罵,孩

子當然就不會說實話。對不對?

把話說到孩子心裏

4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陷入瞭睏境,無論怎麼做,好像都是難過的。為

什麼會陷入這種睏境?怎樣纔能解決這樣的問題?

下麵來看愚蠢的第二種情況。

很多傢長對我的理念“培養孩子認真的能力”很認同,帶著孩子來參加我

們的認真能力訓練營,孩子在訓練營的效果一般都會非常好,錶示迴去後會好

好使用我們的學習方法。傢長在訓練營的傢長課上也收獲很大,錶示迴去後要

繼續用我們的溝通方法改善溝通,鼓勵孩子。雖然他們這麼說瞭,但我們還是

會每周安排各種主動和被動的免費課程來幫助這些傢長和孩子。即使這樣,仍

有極個彆的傢長,迴傢後就跟孩子對立起來,孩子也相應地不好好學習瞭。真是

可惜!

我們來看第三種情況。

傢長們看到孩子有不好的錶現,就會說孩子,如果說幾次,孩子改不瞭,傢

長就會生氣,生氣瞭,往往效果不好,比如會導緻親子間溝通越來越不好,難以

建立信任。傢長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妥,但到瞭時候,情緒一起來,就管不住自己瞭。

下麵來看一個典型案例。

爸爸總是嘮叨妹妹、妹夫,惹得他們不開心,我該怎樣協調呢?

有 學 員 問

妹妹他們有空時,常過來看父母。爸爸總是教他們如何如何教育孩子,說他

們的孩子這方麵不好,那方麵也有待提高,說人傢孩子一堆的不好。我說:“爸,

您老這樣,女兒、女婿、外甥都不會開心的。他們的事情讓他們處理,你自己管

好自己的身體,不要操人傢的心瞭。”爸爸說:“不行,我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將來

要受罪,我怎能不管?不管他們,他們將來要受大罪的。”我說:“那你提醒瞭,

就盡到心瞭。”他說:“不行,說一遍兩遍根本不解決問題。我得不斷地重復說,

以引起他們足夠重視。”我也與妹妹交流過這事,跟她說要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第一章 成為智慧的傢長

5

但我還是怕爸爸這樣喋喋不休會讓妹妹、妹夫及他們的孩子討厭。我該怎樣幫助

爸爸?該如何協調這件事呢?

唐 老 師 解 答

這位學員問該怎樣幫助她爸爸,我要反過來問一個問題:你在幫爸爸嗎?什

麼是幫助?

我們拿齣“幫助”這個動詞來提問。什麼是幫助?幫助有兩點:第一點,自

己說話對方愛聽;第二點,說的話有效。

這位學員看到,爸爸在想幫助妹妹、妹夫的時候卻幫不到,就是因為爸爸犯

瞭這兩個錯誤:第一,說話對方不愛聽;第二,說話無效。而該學員在幫助爸爸

的時候,恰恰也犯瞭這兩點錯誤:第一,說話爸爸不愛聽;第二,沒有拿齣有效

的方法來告訴爸爸,不明白到底怎麼說話對方愛聽。

當明白瞭智慧和愚蠢,我們就會走嚮智慧,遠離愚蠢。

下麵以智慧和愚蠢來討論感恩教育。這篇文章是應《河南教育》雜誌邀請

而寫。

感恩教育當迴歸正途

近幾年來,感恩教育似乎開展得轟轟烈烈,同時還齣現瞭一些專門做感恩

教育的人和相關機構,他們在很多學校作感恩報告,大多通過講述一些與苦難有

關的傢庭故事來打動孩子們,教育孩子們要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報告會現場

看似效果十分震撼,不少孩子被感動得痛哭流涕,在場的傢長們更是泣不成

聲。學校也常常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召開感恩班會,教育孩子

們學會感恩。除感恩報告和感恩班會外,大傢最熟悉的感恩教育莫過於讓孩子給

父母洗腳。

2011 年 9 月 30 日,在重慶江津五中的操場上,很壯觀地排開瞭 300 多個

洗腳盆,讓孩子們“感恩重陽為父母洗腳”。在江西、海南等地,一些學校也

曾組織小學生們“洗(為母親洗腳)迎母親節”。有媒體驚呼:“感恩教育變身

把話說到孩子心裏

6

‘洗腳課’!”

這種隻追求孩子的一時感動而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感恩教育,實際上已經

淪為形式,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它甚至會玷汙原本淳樸美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養育孩子,孩子孝敬父母,這是本該有的正常親子關係。為什麼現在需

要專門來做感恩教育?為什麼孩子們不感父母恩?

當前所做的感恩教育,沒有找到孩子們不感恩的原因,隻是武斷地認為孩子

們就是不懂事,得教育他們懂事,知道孝敬父母。凡事都有一個因果關係,找不

到因(原因),亂求果(結果),往往是白費力氣。

因果關係:“父慈”纔能“子孝”

《禮記·禮運》中說:“父慈,子孝。”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父慈子孝,既是一個對應關係,又是一個因果關係。

“慈”,可以從兩方麵來理解。一是從情感上來說,做父母的內心對孩子十分慈

愛,悉心嗬護;二是從智慧和能力上來說,父母能夠在具體的事情上給孩子以幫助。

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來看,“慈”是有分工的。母愛一般側重於情感,更多錶

現為對孩子的撫養、體貼、關愛;父愛則重在對孩子的理性引導,突齣智慧和能

力。這兩點,如果父母都能做得很好,傢庭就會給孩子溫暖、安心的感覺,也會

成為孩子在智慧和能力上的一個強大支撐。孩子會愛父母、尊敬父母,父慈子孝

便成為自然。

當前的感恩教育主體錯位,捨本逐末。感恩教育應該是針對父母來做的,而

不是針對孩子。

但當前的現狀卻多是父母跟孩子的溝通非常差,父母往往很強勢,自身的修

養又有限,隻是在基於本能去愛孩子。這種愛往往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他們常常

很反感父母的許多做法。如果不從這一點去改變,而隻是追求孩子的一時感動或

者流於形式地給父母洗一次腳,這種感恩教育所換來的孝不但是錶麵和暫時的,

甚至可能造成殺雞取卵式的嚴重後果。為什麼這麼說呢?

公平地講,很多傢長身上是有諸多毛病的:如自以為是,一說話就帶著非常

大的偏見;情緒化,經常對孩子發火。有如此多缺點的傢長,不是值得孩子尊重

和愛的傢長。如果傢長不改正自己的缺點,而隻是單方麵要求孩子崇拜、孝敬自

第一章 成為智慧的傢長

7

己,是強求不來的。

有個孩子叫李華,他的媽媽就是一個毛病很多、非常情緒化的人,經常為一

點小事生氣,李華很討厭媽媽。李華所在學校組織感恩報告會,會場上大傢哭成

一片,李華也感動得和媽媽抱頭痛哭,說以後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孝敬媽媽。但

平息下來,迴到平常的生活中,李華發現媽媽還是那麼討厭,在很多事情上依然

偏見很大,動不動就發脾氣,甚至指著他的臉罵。這時,他就又開始盡量躲著媽

媽。媽媽見狀,問他:“你那天不是哭著對我說,以後要聽我的話、好好孝敬我

嗎?”李華一聽就急瞭:“你以後再也不要提這事!”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他看到媽媽就覺得很討厭、很煩,你讓他怎麼聽話、孝

敬?一些傢長沒有智慧,卻想讓孩子崇拜自己、愛自己,這很難做到!孝敬是需

要孩子真心覺得你好纔能在行為上錶現齣來的,如果你不能讓孩子覺得你好,而

隻是要求孩子孝敬你,這就像一個人明明一點兒都不可愛,還非要彆人對他說

“我愛你”,勉強讓彆人說瞭一次後還不滿意,又對人傢說“你愛我不真心,你要

真心愛我”。你一點都不值得愛,人傢怎麼可能真心愛你?

《論語》中說:“父父,子子。”(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兒子要像兒子的樣。)“父

不父,子不子。”(父親不像父親的樣,兒子不像兒子的樣。)“君子務本,本立而

道生。”(君子緻力於根本性工作,根本確立瞭,正道就隨之産生。)

感恩教育,需要父母首先對孩子形成“恩”,然後纔能“感”得孩子報“恩”。

感恩教育,“恩”從何來?

什麼是恩?

父母生孩子、養孩子,就對孩子形成恩瞭嗎?

我問一位母親:“你生孩子是為孩子還是為自己?”她說:“當時是自己想要

個孩子,就要瞭。”我又問她:“你生孩子時,是想著為瞭這個孩子將來怎麼著,

還是為瞭自己有個精神寄托,或者說得難聽點是為瞭將來老瞭有個依靠?”她想

瞭想,說:“為瞭自己有個精神寄托。”我再問她:“那生瞭孩子之後,如果有人

不讓你去愛孩子,不讓你為孩子付齣,你會很開心嗎?”她馬上堅決地說:“不

會!”我相信絕大部分母親都是這樣想的。

對於孩子來說,確實再也找不到一個人能像父母那樣愛他瞭。但對於父母來

把話說到孩子心裏

8

說,生孩子、養孩子,這更多的是齣於本能。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這是

老母雞都會做的事情。老母雞在抱窩時會變得非常勇敢,它可以拼上性命保護

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不要因為生養瞭孩子就覺得自己對孩子有恩,孩子應該

報恩。

生養孩子不能對孩子形成“恩”,恩是要超越於人與人之間一般的關係水平

纔能産生的。

有人會說:“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怎麼就形不成‘恩’呢?孩子並沒有對父母

這麼好啊!”

我想提示的是,即使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之情超過孩子對父母的好,也形不成

“恩”。因為天下幾乎所有的父母對孩子都很好。生孩子、養孩子,天底下隻要是

正常的父母,幾乎沒有不這麼做的。有的母親經常對孩子說:“我天天起早貪黑,

給你做飯,輔導你學習,我多忙、多纍、多不容易!”說著說著還會掉眼淚。這

種話最好不要說!孩子聽瞭會很煩:天底下哪個媽媽不做飯,怎麼就你纍瞭?這

種自我錶白“感”不得孩子報“恩”。因為你做的,隻是平常父母所能做到的事。

說得多瞭,還會讓孩子産生逆反心理:煩死瞭!如果離開你能活真想離傢齣走,

再也不要聽你嘮叨這些瞭!

當我嚮傢長們講這些道理時,他們無法接受,說:“唐老師,你說的話太讓

我們傷心瞭!”我說:“我一個外人,說的話再重,能怎麼傷你們的心?如果你

們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不孝敬你們,那纔真正是傷你們的心!我戳你們的痛處,

是為瞭幫助你們養齣真正孝順的孩子來。”

怎樣纔能“感”得孩子報“恩”?就是你要超越一般傢長的水平去愛孩子。

一般傢長做不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給孩子足夠的麵子,在孩子遇到睏難時盡

力幫助孩子,讓孩子每天開心、幸福地學習和生活。你能做到這些,就自然會

“感”得孩子報“恩”。

下麵通過具體實例來對比同一事件傢長的不同處理方法。

初中生林明比較喜歡同班同學小娟,兩人約好星期六早晨 8 點一起齣去玩。

林明的媽媽知道此事後,將林明訓斥瞭一番:“不行!約女孩子齣去乾嗎?小小

年紀就早戀!”她把林明關在傢裏,還打電話給小娟的媽媽:“你女兒一點兒都

第一章 成為智慧的傢長

9

不自重,勾引我傢小明。怪不得小明這段成績下降瞭呢,都怪你女兒!”如此處

理,林明的媽媽當然是齣於好心,是為瞭林明好,但林明是什麼感受?他會感謝

媽媽嗎?

而同樣的事情,張帥的媽媽是這樣處理的。她先問張帥:“你說明天和楊雪

一起齣去玩,你和她關係怎麼樣啊?”張帥一聽有點兒慌,忙解釋說:“我們隻

是一般同學關係。”媽媽就不再多問瞭,隻是提示一句:“和女同學交往要注意分

寸,不然會影響學習的。”然後開始準備齣去玩所需要的食品、物品,所有好吃

的東西都是一式兩份,還特彆準備瞭一把小摺疊椅讓張帥帶著,說女孩子愛乾

淨,不能坐地上。如此處理,張帥是什麼感受?他會覺得媽媽真好,想得真周

到,有這樣的媽媽真幸福!楊雪能不感激張帥的媽媽嗎?張帥會從楊雪的感激中

由衷地生齣對媽媽的敬愛。這時,媽媽的愛就能對孩子形成“恩”。

智慧和能力,是“慈”的重要方麵。比如孩子們搞某項小科研活動,到瞭

一個關鍵點,卻怎麼也進行不下去瞭,大傢商量後,決定嚮傢長求助。同一

個小組裏的孩子,趙強的爸爸幫不瞭他們,而孫亮的爸爸卻幫他們解決瞭問

題。趙強很羨慕地對孫亮說:“你爸爸真厲害!”孫亮聽瞭特彆自豪:“我爸爸

不光會這個,他還會修錶、拉二鬍、唱戲……”這時孫亮是非常開心的。盡管

平時爸爸對他很嚴厲,但這時他不但不記恨爸爸,心裏還為有這樣的爸爸而自

豪。在社會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的今天,一般來說,傢長從物質上對孩子好形不成

“恩”,從心理上接納、理解孩子,在一些事情上幫助孩子是形成“恩”的關鍵。這

裏我給傢長提齣三點建議:第一,學會接納孩子;第二,學會理解孩子;第三,

學會幫助孩子。

感恩教育,重在身教

當前的感恩教育基本上浮於錶層,大多是通過語言來告訴孩子應該如何感

恩。我們都知道,所謂言傳身教,身教重於言傳。傢長想讓孩子感恩,讓孩子孝

敬自己,那麼,傢長本身是否懂得感恩,是否孝敬父母呢?據我所知,很多傢長

在這方麵往往做得不夠好。

曾有一位傢長對我說:“我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孝敬母親的。”我問:“你怎麼

把話說到孩子心裏

10

孝敬母親?”他說:“過年瞭,他們都給母親買 1000 塊錢的營養品,我買 3000

塊錢的。”我說:“你拉倒吧!老人能吃多少東西?”

《論語》中說:“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

有養;不敬,何以彆乎?’”(子遊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隻是就

能夠養活父母而言。說到狗、馬這些動物,都能被人飼養;如果對父母沒有敬順

的心意,拿什麼來區彆孝順與飼養呢?)“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子夏問

什麼是孝。孔子說,保持敬愛和悅的容態最難。)

現在生活條件好瞭,一般的老人都衣食無憂。在這種情況下,真正的孝是

什麼?是迴傢後好好陪老人說說話。我們這些做傢長的,可能自己父母已經很老

瞭,說的話未必很有道理,甚至可能顛三倒四。但是,你要坐下來認真陪他們聊

一聊。這樣做目的是什麼?是讓他們開心,而不是你要從他們的話裏聽到什麼道

理。父母看到你很尊重他們,在專心聽他們說話,他們就會很開心。你不要去判

斷他們說的話好壞,記住,你這是在盡孝!即使聽到他們說一些沒道理或者負麵

的東西,也沒關係,要引導他們開心起來。

盡孝要做到兩點:一是孝養雙親;二是順應正理。孝養雙親,當然要保

證父母的生活必需品,要盡力給他們比較好的物質條件,更要順他們的心意

去做事。

有一位媽媽曾對我說:“過年時,彆的兄弟姐妹給我媽 1000 塊錢,我給

她 2000 塊錢。我媽和彆的老太太一起聊天,有人說孩子把年終奬全部交給自

己瞭。她迴來就跟我說這事兒,我聽瞭很煩。傢裏不缺這點兒錢,但她跟我

要我覺得很不舒服。”我問她:“你是要孝敬你媽嗎?”她說:“是。”我說:

“你把年終奬給她,她就會很開心。你想不想讓她開心?”她說:“把年終奬

給她,我心裏不舒服。”我說:“你每年把年終奬給她,她就會很開心。我問

你,她這樣還能開心多少年?等到她老瞭要走的時候哭著說你們不孝順,彆人

傢的孩子把年終奬給媽媽,就你們不給她,你後悔還來得及嗎?”這位媽媽當

時就掉淚瞭,她說:“唐老師,我知道該怎麼做瞭。不差這點兒錢,隻要我媽開

心就行!”

怎麼順應正理呢?舉個例子。有位傢長,她小時候傢裏很窮,爸爸脾氣不





前言/序言

當我們接納瞭孩子,並通過理解讓孩子對我們産生信任,同時感受到我們的

鼓勵和愛,其心裏充滿瞭力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給孩子建議瞭。隻要真正注意

到建議的三個方麵,我們就可以提齣有效的建議。

根據和諧溝通的三大步驟,我們來分析最開始提齣的四個問題中的前兩個,

後兩個大傢會在書中找到類似問題的詳盡答案。

第一個問題:當孩子真正不能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單純口頭的鼓勵沒有

任何幫助。說隻要努力就一定會提高,這種話對孩子來說沒有任何營養。自信來

自實力。這時候媽媽作為外行,給孩子的力量是不足的。傢長需要幫孩子找到一

個高手,比如,一個專業的教授美術的老師,可以先準備好一個簡單的例子,比

如,幾筆就可以輕鬆畫齣一幅很漂亮的畫,帶著孩子親自操作一下,讓孩子感覺

在這個老師的幫助下,自己居然可以很輕鬆地學會畫畫,而且畫得很好!

第二個問題:當孩子抱怨老師不布置作業的時候,傢長根本沒有做任何的

“接納”工作,也就是說沒有得到孩子的信任,就直接急匆匆地提齣自己所謂的

“建議”——我來給你布置作業。不做足接納、理解等準備工作而直接提建議,

往往會引起對方的反感與抵抗。事實也正是如此。

為瞭幫助傢長們理解書中的理論和方法,本書采用瞭大量的案例,並且幾

乎所有的案例都是真實的,但為瞭保護當事人的隱私,筆者一律采取瞭化名的

方式。

本書適用於那些為孩子的以下問題煩惱,又幫不到孩子的傢長:

1. 孩子不愛學習,做作業常常逃避;

2. 孩子學習不認真,粗心、浮躁嚴重;

3. 孩子做作業不專心,拖拉;

4. 孩子偏科,越是學習不好的科目越是不想學習;

5. 孩子跟傢長對抗,傢長說一句,孩子說三句;

6. 孩子早戀,無心學習;

7. 孩子失戀,痛苦不堪,無心學習;

8. 老師跟孩子鬧矛盾,孩子不願意跟傢長溝通;

9. 孩子常常撒謊;

把話說到孩子心裏

IV

10. 孩子偷拿大人的錢;

11. 傢長希望把自己的好經驗告訴孩子,但孩子根本不聽;

12. 孩子學習沒有信心;

13. 孩子學習沒有興趣;

14. 在需要幫助、有問題需要改變的時候,孩子不願意配閤傢長,不能接受

傢長的幫助和建議;

……

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得到瞭清華大學齣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錶示衷心的

感謝。

編 者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