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混凝土
  • 质量控制
  • GB50164-2011
  • 建筑工程
  • 标准规范
  • 施工验收
  • 检测
  • 材料
  • 结构工程
  • 质量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1511220693
商品编码:1295334008
开本:32
页数:49

具体描述

定 价:  10.0 

著 译 者: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
出 版 社: 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7-01
版 次: 第一版
书号: 15112·20693
页 数: 49
开 本: 32开本
装 帧: 平装

内容提要

本标准共分7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性能要求、配合比控制、生产控制水平要求、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检验。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氯离子含量等质量控制指标;修订了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等级划分;补充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指标;修订了混凝土生产控制的强度标准差要求;修订了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修订了混凝土蒸汽养护质量控制指标;增加混凝土质量检验等内容。 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969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原《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同时废止。
 

读者对象

本书适用于建筑工程设计、生产、施工、科研院所等单位技术人员。
 

图书目录

1 总则; 2 原材料质量控制; 3 混凝土性能要求; 4 配合比控制; 5 生产控制水平; 6 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 7 混凝土质量检验。附录A 坍落度经时损失试验方法。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本书并非您所提及的 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本书旨在为混凝土工程的实践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易于理解的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涵盖了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到施工过程的控制、养护以及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混凝土技术和工程实践,强调科学的管理理念与严谨的执行流程,旨在提升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第一章:引言 本章阐述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混凝土工程质量不合格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结构安全隐患、使用寿命缩短、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同时,强调了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证工程成功的关键。介绍了本书的编写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内容框架,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二章: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混凝土的“五脏六腑”,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本章详细介绍了水泥、骨料(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控制要点。 水泥: 重点讲解了不同种类水泥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详细阐述了水泥的强度、安定性、细度、凝结时间等关键指标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并强调了水泥储存过程中的防潮、防离析等措施。 骨料: 详细介绍了粗骨料(碎石、卵石)和细骨料(砂)的质量要求,包括粒度组成、颗粒形状、坚固性、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阐述了骨料的堆放、过筛、检验等质量控制环节,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骨料级配优化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 水: 明确了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的水质要求,指出生活用水、饮用水通常可用,但不得含有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有害物质。介绍了检验水质的基本方法。 外加剂: 深入分析了各种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等)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掺量控制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强调了外加剂的复配原则、适应性检验以及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 配合比是混凝土的“配方”,其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本章系统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具体步骤。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 强调了以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等性能要求为根本,同时考虑经济性、施工工艺和原材料供应情况。 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步骤: 详细阐述了确定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骨料用量、外加剂掺量等关键参数的依据和方法。 配合比的优化与调整: 介绍了如何通过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并结合现场试拌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工程效果。特别强调了针对不同工程环境(如寒冷地区、海洋环境、高温地区等)和特殊性能要求(如抗渗、抗冻、高强等)的配合比设计策略。 第四章: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混凝土性能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本章详细讲解了从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到表面抹光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 强调了投料顺序、搅拌时间、搅拌均匀度等要求,确保拌合物的均质性。 混凝土的运输: 介绍了混凝土运输的距离、时间、温度控制等要求,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或初凝。 混凝土的浇筑: 详细阐述了分层浇筑、连续浇筑、浇筑高度、浇筑速度等控制要点,避免产生冷缝、夹渣等质量缺陷。 混凝土的振捣: 强调了振捣的目的是排除气泡、使混凝土密实,介绍了不同部位、不同振捣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以及过度振捣和振捣不足的危害。 混凝土表面处理: 介绍了抹面、压光等工序的要求,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满足设计和使用需求。 第五章:混凝土养护与早期强度控制 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充分水化、获得预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保障。本章重点介绍了混凝土养护的原理、方法和要求。 养护的重要性: 阐述了养护对于混凝土水化反应、强度增长、减少收缩裂缝的重要性。 养护的主要方法: 详细介绍了覆盖养护(如洒水、覆盖潮湿材料)、蓄水养护、薄膜养护、蒸汽养护等常用养护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早期强度控制: 结合养护,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配合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来保证混凝土在早期达到必要的强度,满足拆模、受力的要求。 特殊环境下的养护: 针对高温、严寒、大风等不利气候条件下的混凝土养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第六章:混凝土成品检验与质量评定 成品检验是评价混凝土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本章详细介绍了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外观等方面的检验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 强度检验: 详细介绍了试块的制作、标准养护、送检要求,以及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试验方法和评定标准。 耐久性检验: 介绍了抗渗、抗冻、抗侵蚀等耐久性指标的检验方法和要求。 外观质量检查: 详细阐述了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色差、裂缝、蜂窝、麻面等外观质量的检查方法和评定标准。 质量评定: 介绍了如何根据各项检验结果,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并提供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第七章:混凝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本章归纳总结了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措施。 常见问题分析: 如裂缝(早期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蜂窝、麻面、夹渣、脱皮、酥松等。 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问题,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养护等各个环节,提出了详细的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对已经出现的质量缺陷,介绍了有效的修补和处理方法,以恢复混凝土的性能和外观。 附录: 附录中可能包含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常用数据表格、计算公式等,以便读者查阅和应用。 本书的编写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广大从事混凝土工程的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工人提供一本实用的参考书,帮助他们掌握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位对建筑材料颇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角度来看,这本书《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2011》虽然名义上是标准,但其中蕴含的科学逻辑和对工程严谨性的追求,着实令人赞叹。我尤其着迷于它对“质量控制”这一概念的深度剖析。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关于混凝土强度发展曲线的讨论,从微观的水化反应到宏观的力学性能,书中有意无意地穿插了对这些背后机理的暗示,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某些养护方式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长期强度,或者为什么温差过大会导致开裂。书中的许多细节,比如对拌合用水的质量要求,对骨料的粒径分布控制,以及掺合料的选择原则,都体现了对混凝土性能根源的深入研究。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能感受到,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条文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经验。它让我对混凝土这种看似普通的材料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它内部的世界如此复杂而精妙。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更专业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建筑,去理解那些隐藏在钢筋水泥之下的科技力量。

评分

刚翻完这本《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2011》,感觉收获挺大的。作为一个刚入行不久的工程师,之前在现场操作时,常常对一些细节拿捏不准,尤其是涉及到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在养护、检测上的具体要求,总是要翻很多资料。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把混凝土从拌合、运输、浇筑到养护、检测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关键控制点都讲得明明白白。它不像一些理论书那样空泛,而是直接给出了一系列量化指标和操作规程,比如不同气候条件下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温差控制的范围,以及各种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判定标准。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早期强度检测的部分,以前总觉得有点模糊,看了书里详细的介绍,才明白原来有那么多讲究,涉及到试块的制作、养护环境的模拟,还有不同检测手段的适用性。这本书的条理非常清晰,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加上大量的表格和图示,让原本枯燥的技术标准变得易于理解和查阅。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混凝土的抗渗、抗冻耐久性如何进行前期评估,以及如何通过现场抽检来验证其质量,都有细致的阐述。总而言之,对于一线操作人员和质量控制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

评分

作为一名有多年经验的混凝土材料供应商,我最近通读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2011》,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了我们每天打交道的产品。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客户(施工方)对混凝土质量的期望和要求。书中详细阐述的每一项指标,比如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等,都直接关系到我们提供的混凝土产品能否满足工程现场的实际需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衡量和评价混凝土产品性能的统一标准。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更加重视我们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材料的筛选、配合比的设计,到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出厂前的检测,都力求达到最高标准。它也促使我们不断优化生产工艺,研发更优质的混凝土产品,以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行业。这本书不仅是施工方的指南,对于我们材料供应商来说,同样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帮助我们与客户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提供更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共同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评分

我是一名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正在学习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这次有机会接触到《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2011》,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工程世界的大门。之前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非常具象化和实践化的体现。它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了具体的数值、操作流程和检查要点。比如,关于混凝土的和易性,书中不仅提到了其重要性,还给出了检测的方法和允许的范围,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实际施工中会要求一定的坍落度。还有关于混凝土耐久性的部分,虽然课本上有介绍,但这本书里关于抗冻、抗侵蚀等具体要求和检验方法,让我对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工程质量控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责任和诚信的体现。每一个标准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工程师的智慧和心血,是为了确保我们建造的房屋、桥梁等建筑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这本书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建筑项目经理,我读《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2011》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成本效益。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质量管理框架,帮助我在项目推进的各个阶段都能有章可循。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指导意义。通过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控制要点,可以有效地预防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避免因返工或修复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损失。书中关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比如入模、振捣、收面以及养护的详细规定,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工程和特殊环境时,这本书提供的指导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案。例如,对于超长混凝土结构或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书中所述的温控、防裂措施至关重要。此外,这本书在试验检测方面的要求,也为我们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提供了可靠依据,确保最终交付的工程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寿命。总而言之,它是一本能够切实指导工程实践、提升管理水平的实用工具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