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精装版)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精装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阎步克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唐人易和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9048
商品编码:13279770211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的重心是讨论秦汉时的官僚等级制度。作者把官阶研究的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两点;基于“品位一职位”视角,提出了“品位结构”概念,用以观察各种位阶的组合、搭配和链接样式;对品秩的构成要素、品位结构变迁的主要线索、官阶研究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建构性的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对早期帝国品位结构的变迁,提出了一个“爵本位”,“爵一秩体制”,“官本位”的变迁模式,并从分等分类角度对之进行了系统论证。书中还利用新出史料,对秦汉官阶史的若干要点进行了考证,使一些前所不详的暧昧史实,如“宦皇帝者”问题、“比秩”问题等,得以浮出水面,并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释。 作者简介 阎步克,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 目 录 序言
上编
第一章 品位结构的研究框架
一 品位结构:分等与分类
二 品秩五要素与品位性官职
三 品位结构变迁的四线索
四 品位结构的三层面
第二章 叠压与并立:从“爵—食体制”到“爵—秩体制”
一 周朝“爵本位”体制和“等级君主制”
二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伸展
三 功绩制和身份制之间:二十等爵
四 秦汉“爵—秩体制”及其“二元性”
第三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一:“比秩”与“宦皇帝者”
一 “比秩”与“宦皇帝者”问题的提出
二 “宦于王”溯源:周朝的士庶子体制
三 汉代的“宦皇帝者”与“比秩”的扩张
四 “宦皇帝”制度的流衍及异族政权的类似制度
第四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二:秦汉冠服体制的特点
一 “冠服体制”概念与冠服的分等分类
二 周代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级别分等
三 秦汉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职事分类
四 汉唐间冠服体制的变化趋势:场合分等和级别分等
五 从“由服及人”到“由人及服”
六 附论《旧唐志》所见隋朝冠服“四等之制”
第五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三:品位结构中的士阶层
一 选官与资格视角中的士人
二 阶层的标志:士子免役
三 服饰等级中的士子礼遇
第六章 从爵—秩体制到官品体制:官本位与一元化
一 “一元化”与“官本位”的推进
二 从“爵—秩体制”到“官品体制”
三 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式品位结构
第七章 若干礼制与王朝品位结构的一元化
一 公卿大夫士爵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二 周礼九命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三 朝位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四 一元化和连续性
下编
第一章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变迁
一 战国秦汉的禄秩序列变迁
二 今见《秩律》的中二千石秩级阙如问题
三 “中二千石”秩级的形成
四 “真二千石”问题
五 丞相与御史大夫的秩级
六 略谈将军的秩级与位次
第二章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一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二 早期采用禄秩的官、吏、令试析
三 “以吏职为公卿大夫士”与“以秩级为公卿大夫士”
第三章 西汉郡国官的秩级相对下降
一 王国官的秩级下降
二 王国丞相的秩级下降
三 王国内官的秩级下降
四 列郡秩级的相对下降附论郡县秩级简繁
五 郡县诸官属和诸县的秩级下降
第四章 《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者”
一 “宦皇帝者”所涉官职
二 论“宦皇帝者”之无秩级
三 《二年律令》中的“吏”与“宦”:两大职类
四 《津关令》所见中大夫及相关问题
第五章 若干“比秩”官职考述
一 期门郎、羽林郎
二 文学之官:博士与掌故
三 御史之比秩
四 中央官署掾属的“比秩”问题
五 国官之“比秩”
第六章 “比秩”的性格、功能与意义
一 “比秩”诸官的性格——非吏职
二 “比秩”诸官的性格——“自辟除”
三 “比秩”诸官的性格——军吏之自成系统
四 “比秩”的扩张及其与正秩的配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编
第一章 品位结构的研究框架 
本书的阐述,以秦汉帝国的官僚品位结构及其变迁为对象,那么什么是“品位结构”,就应先予以阐明。虽有句话说是。细节决定成,败”,但那只在特定意义上才有效吧,《孟子,告子上》则云:“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细节考察是在整体考虑中获得意义的,而整体考虑要以一些基本概念为前提,它们应能互相支撑、形成系统。本章的目的,就是对“品位结构。研究的那些前提性概念进行阐述,以期为本书其余各章的讨论,提供一个较具系统性的框架,让随后对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的性质、特点与变迁的阐述,得以在其中展开,也许有人认为,构建理论不是历史学的任务。但这问题其实不大。只须这么想: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而不是为了符合“历史学”,就成了,不必画地为牢,也许又有人认为,使用模式是简单化,是主观剪裁历史。其实那是个思想方法的误区。理解历史与社会不止一种手段,正如彼得伯克所说:“模式的功能就是简单化,从而使真实的世界更易于理解。”使用模式肯定会发生简化,会忽略一些东西,但它也能提供其他手段(如叙述)所看不到的新东西。制度史的研究是一种结构功能研究,而结构性分析需要借助模式。模式以简化的方式使史实易于理解,但那并不等于说由此而来的论述和证明也是简单粗糙的。相反,可以通过努力,而使之充实、丰满和精致起来,而那就是我们的尝试方向。
一 品位结构:分等与分类
中国官阶制经历了三千年的连续发展。早在周朝,官员组织就颇具规模了,相应也出现了**的官员等级制,如公、卿、大夫、士那样的等级。此后帝制的两千年中,王朝使用过的位阶序列,形形色色而蔚为大观。像周代爵命,秦汉禄秩,二十等爵和封爵,魏晋以下的九品官品,九品官人法的中正品,将军号,散官,唐朝文武阶官,勋官,宋朝的寄禄官,科举功名或学历,以及各种分等授予的加官、衔号,等等。“官阶研究”的提法只是为了便利,是简化了的。禄秩、官品等可称“官阶”,而把“爵”或“勋官”之类说成是“官阶”,其实不尽妥当。“官僚等级管理制度研究。的表述,可以涵盖更多等级序列,甚至把各种具有品位意义的安排都容纳其中,例如朝班、舆服及各种礼制等级。不过“官僚等级管理制度研究”的表述也略失“技术化。了,给人一种只在管理技术层面上讨论问题的感觉,其实传统位阶品级向人们展示了更广阔的政治、社会甚至文化意义。
前所列举的各种等级序列,以往的学者已提供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是分别考察的,例如封爵研究、官品研究、阶官研究,等等。这里想尝试的则是一个综合性观照,不但分别考察各种等级序列,尤其要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即,立足于不同位阶的特定功能,进而观察它们是如何互相组合搭配在一起的,组成了一个什么东西。那个东西,就是所谓“品位结构”。扫描历朝位阶,能看到各种序列的各种组合样式,例如周有爵命,秦汉有禄秩、二十等爵与封爵,魏晋南北朝有官品、中正品、散官、军号,唐代则是品、阶、勋、爵相互配合。这就提示人们,历朝的“品位结构”是不断变迁的。毋庸赘言,揭示这种结构及其变迁,对认识中国官僚政治与制度,是有意义的。
为什么要把官阶结构表述为“品位结构”呢?还得回到官阶研究的对象上来。面对各种位阶品级之时,我们想弄清什么?在这时候,我把官阶研究对象概括为两点:官职的分等和分类,官员的分等和分类。下面加以阐释。
也许有人认为,官阶主要是用于“分等。的。但那看法并不全面。“分等”是官阶的主要功能,但官阶也用于“分类”。“分等。和“分类。问题的产生,来自官僚组织的结构特征。官僚制是一种。科层制”,其结构特点就是分科分层。“分层”就是“分等”,“分科。就是分类。各种职位,是被配置于不同的“科。、“层”之上的。“事”必须由“人。来承担。行政事务之所以用“职位。做**单位,是因为“职位。对应着一个人,是分配给一位官员的一份权力、责任和资源。所以等级管理的对象,除了“事”之外还有“人”。“人。的等级管理,显然构成了官僚组织的又一个子系统,如其考核、任命、薪俸、待遇、奖惩、培训等等。简言之,官僚组织除了职位结构之外,还有一个人员结构,二者都要分等分类。
官员不仅是一个行政工具,也是一个身份主体和利益主体。他的职业动力在于寻求更高地位和更高报酬。为保障其身份与利益,有时候就要在职位的等级与类别之外,另行安排官员的等级与类别,为之制定相应的位阶,以体现其资格、地位与薪俸,保障其升降调动,并以此实施激励奖惩。那种独立于职位结构的官阶,就是“品位”,“品位”是官员的个人级别,是其待遇、资格和地位的等级,而不是职位的等级。现代文官等级制被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职位分类”,一类是“品位分类”。若简单说来,只给职位分等分类,不为官员个人设置级别的等级制,就是“职位分类”。在这时候,官员居于什么职位,就是什么等级,其地位依职而定。若在职位分类之外,另行为官员个人设置级别的,就是“品位分类”。这时官员的实际地位,是由职位等级和个人级别综合决定的。职位等级与个人级别未必——对应,有较高级别任较低职位的,也有级别较低但职位较高的。“职位。必须被纳入不同的等级和职系,“品位”则是“可有可无”的,有时设置,有时候就不设置。很容易看到,两种分类,就是对职位结构与人员结构二者关系的。
发达的文官组织总会一些基本的共性,中国传统文官制度并不例外。有学者这么说:中国传统官阶只管分等,不管分类。其实不是那样的。古代很多官阶安排与“分类”相关。战国以下,官分文武。汉代文官与武官即有清晰区分,而且体现在官阶上了:武官都被列在“比秩”上,使用比二千石、比千石、比六百石等带“比”字的秩级。战国秦汉还有一种“宦皇帝者”,就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职类概念,这个职类也用“比秩”。唐代阶官,有文散阶与武散阶之分。宋朝的医官有专用位阶,与今天所谓“职称”无大区别。到了金朝,天文官、医官、内侍和乐师,都有了专用“职称。了,它们各分25阶。可见中国传统官阶并非只管分等,不管分类。然则“分等”和“分类。二者,都是传统官阶研究的基本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引用过一句俗话:“甚至一只鹦鹉只要学会说‘供给与需求,就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学家”。而官阶研究的关键词,恰好也有这么两个:品位与职位。它们就是我们建构官阶研究框架的出发之点。参考现代文官体制的“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概念,我们将使用“职位分等。和“品位分等。二词,指称存在或不存在官员个人级别的两种等级安排。随后的官阶考察,就将围绕职位与人员的分等和分类而展开。单纯的职位结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一般官制研究相重合,不是官阶研究的特殊任务。官阶研究中的职位分等分类,是在其与官员品位的关系之中,被观察、被讨论的。这样,该把什么事项纳入官阶研究的论域,就明确多了,诸多重大问题和线索,将由此而生发出来。
现代文官理论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根据职位结构来考虑人员结构。即,根据行政需要把职位划分为不同等级和职类,再把适当的人员任命到相应职位上去。不妨说那是一种“填充”的视角:用“人。来填充职位,用中国古语说就是“为官择人”。在那个视角中,人员结构与职位结构在相当程度上是同构的。尤其是实行“职位分类。的政府,可以根据职位的等级和类别来实施人员管理,包括等级管理。在这时候,职位管理是“主体建筑”,人员管理属“配套设施”。
倘若中国古代也像现代政府那样,传统官阶研究就简单多了,因为那样一来,“人”的等级与类别就将等同于或近似于“职。的等级与类别,弄清某“官。属于某品、某阶、某职类,就成了,但传统中国的情况大多不是那样的,中国官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人员结构远大于职位结构。“官人。和“官职。不是一回事儿。“官人。的数量,或说拥有朝廷位阶名号者的数量,远远多于行政职位之数,而那些“官人”,都在王朝人事管理的范围之内,需要用各色位阶衔号来标识区分。
……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精装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精装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精装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精装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精装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