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聪明的投资者 书籍

原本聪明的投资者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投资
  • 理财
  • 股票
  • 价值投资
  • 财务自由
  • 个人投资
  • 长期投资
  • 本杰明·格雷厄姆
  • 投资策略
  • 经典投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语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3598
商品编码:15130339799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名:原本聪明的投资者

作者:(美)本杰明·格雷厄姆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

印刷时间:2016年03月  

页码:33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ISBN:9787115413598

定价:68元

重量:

目录:

巴菲特会如何解读《聪明的投资者》viii

译者序xv

第4 版序——沃伦·巴菲特 xvii

本杰明·格雷厄姆生平简介 ——贾森·兹威格 xx

本书的目的1

第1 章 投资与投机:聪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9

第2 章 投资者与通货膨胀 22

第3 章 一个世纪的股市历史:1972 年年初的股价水平 31

第4 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 44

第5 章 防御型投资者与普通股 56

第6 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被动的方法 65

第7 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主动的方法 75

第8 章 投资者与市场波动 94

第9 章 基金投资 113

第10 章 投资者与投资顾问 126

第11 章 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 138

第12 章 对每股收益的思考 155

第13 章 对四家上市公司的比较 164

第14 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 172

第15 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 187

第16 章 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 205

第17 章 四个非常有启发的案例 218

第18 章 对八组公司的比较 231

第19 章 股东与管理层:股息政策 256

第20 章 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边际” 263

后记273

附录

1.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投资者——沃伦·巴菲特 275

2. 与投资收入和证券交易税相关的重要规则(1972 年) 295

3. 投资税的基本内容(2003 年更新) 296

4. 普通股领域新的投机 297

5. Aetna Maintenance 公司的历史 308

6. NVF 公司收购Sharon 钢铁股份的税收会计 310

7. 技术类公司的投资 311

致谢312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证券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 年出版以来,在股市上一直被奉为“股票投资圣经”。它是根据格雷厄姆英文版原著1973 年第4 版的中译版。股神巴菲特特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评论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聪明的投资者》(原本第四版)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它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该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聪明的投资者》(原本第四版)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全面体现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思想,为普通人在证券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一本关于投资的书籍,深入剖析了那些在市场波动中始终保持冷静、理性决策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本书不倾向于提供“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着重于揭示长期稳健投资的底层逻辑和心理建设。 核心理念: 书中提出的核心观点在于,真正的聪明投资者并非拥有超凡的预知能力,也非不畏风险。恰恰相反,他们深知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也理解风险的存在,但他们拥有的是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和一种强大而自洽的心理韧性。这种韧性让他们能够在市场情绪泛滥时保持独立思考,在短期波动面前不轻言放弃,从而避免被情绪左右而做出冲动的、不利于长远利益的决定。 投资者的特质: 本书将“原本聪明的投资者”描绘成一群具备以下特质的人: 独立思考者: 他们不盲目追随市场热点或听信所谓的“专家”建议。他们会进行独立的调研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断。他们明白,大众的观点往往是滞后的,甚至可能是有误导性的。 耐心与长远眼光: 他们理解投资是一个马拉松,而非短跑冲刺。他们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有长期增长潜力的领域,并能忍受短期的价格下跌,相信时间会证明他们的价值判断。他们不会因为暂时的市场噪音而打乱自己的长期规划。 风险管理者: 他们不回避风险,而是理解并管理风险。他们会通过多元化投资、设定止损点、控制仓位等方式来降低潜在损失。他们清楚,风险与收益并存,但绝不能让风险失控。 情绪的掌控者: 这是本书着重强调的一点。市场波动常常伴随着恐惧与贪婪的情绪。聪明的投资者能够识别并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市场的涨跌所裹挟。他们明白,当别人因贪婪而疯狂时,是他们应该审慎的时候;当别人因恐惧而恐慌时,或许是他们发现机会的时刻。 持续学习者: 投资的世界瞬息万变,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聪明的投资者保持着谦逊的学习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他们不会因为过去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过去的失败而止步不前。 务实的实践者: 他们将理论付诸实践,但他们的实践是审慎和有计划的。他们不会随意进行高风险的尝试,而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目标,循序渐进地构建和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 本书探讨的维度: 本书通过对这些“原本聪明”的投资者行为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试图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现他们的投资哲学: 认知偏差的识别与规避: 深入探讨常见的认知偏差,如确认偏差、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等,并提供克服这些偏差的心理学策略,帮助读者摆脱非理性决策。 价值投资的精髓: 详细阐述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如何识别被低估的资产,如何进行基本面分析,以及价值投资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适应性。 市场情绪的解读与利用: 教授读者如何识别市场情绪的信号,理解市场狂热或恐慌背后的驱动因素,并提供如何在市场极端情绪下保持冷静,甚至从中寻找投资机会的方法。 构建稳健的投资组合: 从资产配置、风险分散、再平衡等方面,提供构建一个能够抵御市场波动、实现长期增长的投资组合的实操性建议。 心理素质的磨砺: 强调投资成功不仅仅是技巧问题,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本书会提供一系列训练心理韧性、培养耐心、控制情绪的方法,帮助读者成为一个更成熟的投资者。 长期主义的力量: 贯穿全书的,是对长期主义的推崇。本书认为,真正的投资智慧在于认识到复利的力量,并耐心等待其发挥作用。短期内的市场喧嚣,终将被时间的洪流所稀释。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在投资领域取得长期稳健成功的读者,无论你是刚刚起步的新手,还是已有一定投资经验但寻求更深层次理解的投资者。它尤其适合那些厌倦了市场噪音,渴望掌握一套能够穿越牛熊、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投资智慧的人。本书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重塑,一种投资哲学的沉淀,旨在帮助读者成为一个更深刻、更理性、更具韧性的“原本聪明的投资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原本聪明的投资者》的书名,确实很有吸引力。我拿到它的时候,就想着,是不是我一直以来都小看了自己的潜力?或者说,是社会、是市场,让我们变得不够“聪明”了?书中那些关于“原本”这个词的探讨,让我反思了很多。作者似乎在说,我们内心深处都蕴藏着判断力,只是被外界的噪音、短期的波动、以及各种“专家”的建议所干扰,渐渐地,那份直觉和逻辑就被压制了。我特别喜欢他举的那些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如何分辨一个推销的真伪,或者在日常消费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他并没有直接告诉你“买什么”,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为什么”。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比那些包罗万象的投资指南来得更实在。我最近在学习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财报,过去觉得枯燥乏味,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尝试用一种更“聪明”的眼光去看待数字背后的故事。那些利润率的变化,负债的构成,甚至现金流的走向,都仿佛在诉说着公司的生命力。我开始不再仅仅关注股价的涨跌,而是去理解公司本身的价值。这种心态上的转变,可能才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聪明”这个词的含义,不再是狭义上的“懂得多”,而是更深层次的“有智慧”、“有判断力”。

评分

《原本聪明的投资者》这个书名,确实非常能引起共鸣。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投资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清晰思考和理性决策的书。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投资建议,比如“买哪只股票”或者“何时卖出”,而是通过一些非常深刻的洞察,引导读者去反思我们为何会做出不理智的投资行为。他对于“信息茧房”和“确认偏误”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往往习惯性地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可能挑战我们判断的证据,这在投资世界里尤其危险。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评估自己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我不再仅仅满足于看到一些片面的、积极的报道,而是开始主动去寻找多方位的观点,甚至是那些反面的声音。这种“质疑”和“求证”的精神,我觉得对于任何希望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我明白,所谓的“聪明”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和磨练的品质。

评分

《原本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的书名,非常巧妙地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我一直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理性判断能力,但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似乎都表现得不够“聪明”。作者并没有直接给我一套“赚钱秘籍”,而是通过对人性、心理以及市场机制的深入剖析,让我重新认识了“聪明”的定义。他强调“原本”,让我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那份与生俱来的判断力?书中对“噪音”和“信号”的区分,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短期的、情绪化的信息所淹没,而忽略了那些真正重要的、长期的趋势。我开始尝试去过滤掉那些无效的噪音,专注于寻找那些能够指导我做出更明智决策的“信号”。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对投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一场追逐数字的游戏,而是一次关于理解事物本质、把握时机的学习过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原本聪明的投资者》一开始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太擅长理财的人,看到这个名字,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期待,是不是我真的有潜力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读下去之后,我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教我各种复杂的投资技巧,而是从一个非常哲学的角度切入,探讨了人性、市场心理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他反复强调“原本”,似乎在暗示,我们每个人在最纯粹的状态下,都是具备一定智慧的,只是在被纷繁复杂的世界所影响。我尤其赞同他关于“过度分析”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想把一切都弄明白,反而陷入了信息过载的泥潭,最终做出的决定反而是最优的。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也许投资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态”和“认知”。他用一些很生动的比喻,比如“赌场效应”和“羊群效应”,来揭示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这让我对自己的投资决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投资经历,是不是也曾被这些心理陷阱所困扰。现在,我更倾向于慢下来,去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追逐表面的热闹。

评分

我之所以会对《原本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书名。它挑战了我一直以来对“聪明”的理解,似乎在暗示,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潜藏在我们之中。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投资这件事情。作者并没有像很多投资书籍那样,堆砌各种复杂的图表和公式,而是更侧重于探讨人性的弱点,以及这些弱点如何在金融市场中放大。他用一种非常平和但又极具穿透力的语言,揭示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误区。我尤其喜欢他关于“时间的朋友”的论述,这让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开始理解长期主义的真正含义。过去,我常常因为短期的市场波动而感到焦虑,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保持一种更超然的态度,专注于那些真正有价值的长期趋势。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去“发现”被低估的资产,而是教会我如何去“识别”那些不被市场普遍认可的内在价值,并且耐心地等待其显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