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宏觀經濟學

高級宏觀經濟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袁誌剛,何樟勇,宋錚 著
圖書標籤:
  • 宏觀經濟學
  • 高級經濟學
  • 經濟學
  • 經濟理論
  • 宏觀經濟分析
  • 經濟模型
  • 貨幣政策
  • 財政政策
  • 經濟增長
  • 國際經濟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義博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9787040297270
商品編碼:15702707510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0-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高級宏觀經濟學

:35.00元

作者:袁誌剛 ,何樟勇,宋錚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040297270

字數:460000

頁碼:31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高級宏觀經濟學》為高等學校西方經濟學課程係列教材。全書從微觀基礎齣發來闡釋宏觀經濟學問題。全書共分十六章,七個附錄。在《高級宏觀經濟學》的前十一章中,先從靜態代錶人模型著手,嚮讀者展示建立在微觀基礎上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如何在宏觀經濟分析中得到具體運用的;然後,通過對兩期、三期動態模型的介紹,讓讀者掌握處理簡單的動態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後,在前麵這些模型的基礎上,介紹無限期動態模型,並以這一模型為範本對長期經濟增長問題展開分析。在餘下的章節中,對經濟周期、消費、投資、貨幣和失業五個宏觀經濟專題進行專門的分析和介紹。
《高級宏觀經濟學》每一章都配有進一步閱讀的文獻和習題,是一本適閤普通高等學校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高級宏觀經濟學教材,同時也適閤作為從事經濟學研究的T作者閱讀的參考讀本。

目錄


第1章 簡介
1.1 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問題與研究方法
1.2 宏觀經濟模型的特徵、基本層次與內在聯係
1.3 本教材的特色以及教學內容的安排
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第2章 單期代錶人模型
2.1 一個簡單的靜態模型
2.2 行為
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
第3章 兩期動態模型
3.1 純交換的兩期動態模型
3.2 考慮資本的兩期動態模型
3.3 考慮資本和勞動的兩期競爭均衡模型
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
第4章 三期動態模型
4.1 決策環境:偏好、技術與稟賦
4.2 計劃優
4.3 一個例子:吃蛋糕問題
習題
第5章 無限期動態模型
5.1 決策環境:偏好、技術、稟賦與資源約束
5.2 動態規劃簡介
5.3 計劃經濟下的優
5.4 分散經濟下的優
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
第6章 索洛增長模型
6.1 離散時間的索洛增長模型
6.2 連續時間的索洛增長模型
6.3 索洛增長模型的比較靜態分析
6.4 索洛增長模型的經驗應用
6.5 索洛模型與經濟增長的中心問題
6.6 環境與經濟增長問題
進一步閱讀的文獻
習題
第7章 新古典增長模型
第8章 代際交疊模型
第9章 內生增長理論I:AK模型
第10章 內生增長理論Ⅱ:人力資本模型
第11章內生增長理論Ⅲ:內生技術進步模型
第12章 真實經濟周期理論
第13章 消費
第14章 投資
第15章 貨幣與通貨膨脹
第16章 失業
附錄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何樟勇,浙江淳安人,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1991年就讀於杭州師範學院政經係。1995年考入原杭州大學金融與經貿學院,師從羅衛東教授攻讀西方經濟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西方經濟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01年考入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師從袁誌剛教授攻讀西方經濟學博士學位,2

文摘


序言



深入探索宏觀經濟學前沿:從基礎理論到現實應用 本書簡介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高度實用的宏觀經濟學知識體係,聚焦於當前經濟學界最前沿的理論模型、計量方法以及它們在解決復雜現實問題中的應用。我們摒棄瞭對基礎概念的重復敘述,直接切入核心——那些驅動現代經濟體運行的深層機製。本書的受眾是希望超越入門級教科書,掌握高級分析工具,並能獨立評估宏觀經濟政策有效性的學者、政策製定者、金融分析師以及高階經濟學學生。 第一部分:新古典與新凱恩斯主義的深度融閤與前沿辯論 本部分將宏觀經濟學的兩大主流範式——新古典與新凱恩斯主義——置於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下進行審視與拓展。 第一章: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精進與局限 本章不再贅述DSGE模型的基本構建步驟,而是專注於其在高級應用中的挑戰與進步。我們將深入探討: 異質性代理人DSGE(HD-DSGE)的引入: 分析如何整閤傢庭、企業和金融中介的異質性,以更精確地捕捉金融摩擦、信貸約束和不平等對宏觀波動的傳導機製。重點講解拉姆西規則在異質性環境下的修正及其對最優稅收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基於微觀基礎的金融摩擦: 探討基爾霍費(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Prescott)工作的基礎上,如何利用資産負債錶約束、信息不對稱(如道德風險和逆嚮選擇)來內生化金融部門的脆弱性,並分析金融危機在DSGE框架下的傳播路徑。 模型的識彆與估計挑戰: 深入討論在麵對高維參數空間時,如何運用貝葉斯方法(如MCMC)對復雜DSGE模型進行有效識彆和參數估計,並評估不同識彆策略對政策脈衝響應函數的影響。 第二章:通貨膨脹的動態理論與預期管理 本章聚焦於超越傳統的菲利普斯麯綫,探討通脹動態的更精細化建模: 時間不一緻性與承諾問題: 分析基德蘭德-普雷斯科特(Kydland-Prescott)的“時間不一緻性”問題在貨幣政策中的體現,並詳細闡述“最優貨幣規則”的理論推導,著重於如何通過製度設計(如通脹目標製)來錨定長期通脹預期。 粘性價格模型的深化: 比較卡爾弗特(Calvo)定價模型和“菜單成本”模型的現代變體,特彆是那些考慮瞭需求彈性和異質性定價行為的模型,分析這些變體如何影響産齣缺口對通脹的預測能力。 通脹預期的測量與內生化: 討論基於調查的預期、市場隱含預期與基於模型的預期之間的差異,並探討如何將“理性預期”假設修正為“有限理性”或“學習”機製,以更好地解釋通脹超調和預期失準現象。 第二部分:現代經濟增長與跨期決策的深入分析 本部分將宏觀分析的焦點從短期周期性波動轉嚮長期結構性問題,特彆是增長的驅動力、資本積纍與環境可持續性。 第三章:內生增長理論的進階:知識、人力資本與創新擴散 本章超越索洛模型的收斂性結論,探索技術進步的內生性: 知識溢齣與規模報酬遞增: 詳細分析羅默(Romer)模型中知識作為非競爭性公共品的特性,以及如何通過創新激勵機製(如專利保護)來優化知識的創造與擴散速度。 人力資本與動態效率: 探討人力資本積纍與技術采用之間的雙嚮關係。分析在存在人力資本摺舊和代際傳遞機製下,教育政策如何影響長期的全要素生産率(TFP)增長路徑。 創新擴散與技術采納的異質性: 引入技術采納的動態模型,分析信息傳播、市場結構以及監管環境如何影響新技術的擴散速度,從而解釋不同國傢或行業間TFP的長期分化。 第四章:跨期最優消費、儲蓄與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 本章將動態規劃理論應用於傢庭儲蓄決策和政府債務管理: 代際公平與代際模型的構建: 應用代際重疊模型(OLG)分析社會保障體係、公共債務和代際稅收轉移的長期影響。重點討論“代際預算約束”的嚴格性和其對現世代行為的約束。 最優政府融資與債務可持續性: 分析拉姆齊稅收模型在動態環境下的應用,推導最優政府債務積纍路徑。討論在存在有限理性或金融市場摩擦時,財政赤字對投資和跨期消費平滑的影響。 動態最優消費決策: 深入研究隨機生命周期模型,分析收入衝擊、資産可得性限製(如房産抵押限製)如何影響傢庭的預防性儲蓄和風險承擔行為,並與實際數據進行校準。 第三部分:宏觀計量經濟學的前沿工具與政策評估 本部分強調將理論模型與實際數據緊密結閤,掌握當前政策分析所依賴的先進計量技術。 第五章:高級時間序列模型與結構性衝擊識彆 本章專注於從數據中提取結構性經濟關係,而非僅僅進行時間序列擬閤: 結構嚮量自迴歸(SVAR)的識彆策略: 詳細闡述長短期約束(Cholesky分解的局限性)、符號約束識彆以及基於外部信息的識彆方法。重點分析如何通過理論模型為識彆提供經濟學直覺。 非綫性與狀態空間模型: 介紹隱性狀態(Latent State)下的宏觀經濟模型(如具有非綫性轉移函數的SVAR)。重點講解馬爾可夫轉換動態(MS-VAR)模型,用於捕捉經濟體在衰退期和擴張期不同的衝擊反應。 高維動態因子模型(DFM): 探討如何利用大量時間序列數據(如價格、利率、調查數據)來提取少數幾個關鍵的“宏觀因子”,並在大型模型的框架下對這些因子進行結構性解釋和預測。 第六章:貝葉斯方法在政策分析中的應用 本章係統介紹在貝葉斯框架下進行模型估計、模型比較和政策模擬的流程: 模型校準與貝葉斯估計的整閤: 比較傳統矩估計、最大似然估計與貝葉斯MCMC方法的優劣。重點討論如何利用先驗信息(來自文獻或理論)來穩定復雜模型的估計。 模型選擇與後驗預測檢驗: 學習使用信息準則(如DIC、WAIC)以及後驗預測檢驗(Posterior Predictive Checks)來評估不同模型對觀測數據的擬閤優度,指導模型選擇。 不確定性下的政策情景分析: 闡釋如何利用貝葉斯方法對參數不確定性進行量化,並生成全麵的後驗預測區間,從而為政策製定者提供在不同參數組閤下政策可能帶來的結果範圍,而非單一的“點預測”。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使讀者能夠批判性地評估現有的宏觀經濟理論,熟練運用前沿的計量工具,並能夠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世界中,為製定穩健的經濟政策提供堅實的理論與實證支持。

用戶評價

評分

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經曆一場智力探險。我一直對宏觀經濟學中的“理性預期革命”感到有些睏惑,總覺得它把個體和集體行為的預測能力看得過於強大瞭。這本書對這一革命的介紹,以及後續的批判和發展,讓我對這個話題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並沒有簡單地否定理性預期,而是指齣瞭其局限性,並引入瞭“有限理性”和“適應性預期”等概念,這些都極大地豐富瞭我對人類經濟行為的理解。此外,書中關於“最優經濟周期理論”的討論,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看似隨機的經濟波動,並思考它們背後是否存在著某種深層次的均衡機製。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探討“全球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時,引入瞭國際貿易模型和國際金融模型,分析瞭資本流動、匯率變動以及國際政策協調等因素如何共同塑造全球經濟的格局。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宏觀經濟學早已不再是封閉的國內經濟學,而是必須關注跨國互動和全球性挑戰。總而言之,它提供瞭一個廣闊的視野,讓我能夠將目光從單一國傢投嚮整個世界經濟。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真正的好書,應該能夠讓你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産生新的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接收信息。這本《高級宏觀經濟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在闡述經典模型的同時,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不斷地引入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更復雜的分析工具。我記得在關於經濟增長理論的部分,書中對內生增長模型進行瞭非常細緻的闡述,讓我理解瞭技術進步、人力資本積纍以及製度環境在長期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這比我之前接觸到的傳統增長模型要深入得多。更讓我感到興奮的是,書中在討論“金融危機”和“資産泡沫”時,不再是簡單地將其視為外生衝擊,而是將其內化到宏觀經濟的動態模型中,探討瞭金融摩擦、信息不對稱以及道德風險如何可能引發係統性的金融不穩定。這種將金融部門的復雜性融入整體宏觀分析的嘗試,是我之前很少見到的。它讓我看到瞭宏觀經濟學在不斷演進,在試圖更好地解釋越來越復雜的現代經濟現象。這本書的挑戰性在於,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但同時,它也提供瞭足夠的引導,讓你能夠一步步攀登理論的高峰。

評分

我一直覺得,宏觀經濟學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嘗試解釋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的現象,比如通貨膨脹、失業,以及經濟的起起伏伏。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並非用高高在上的理論來俯視現實,而是用嚴謹的分析來迴應現實的疑問。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通貨膨脹的成因與治理”那一章,它不僅僅講解瞭貨幣數量論,還深入探討瞭成本推動、預期驅動以及結構性因素在通脹形成中的作用,並結閤不同曆史時期的案例進行瞭分析,比如70年代的滯脹和近年的高通脹,其對比分析非常有啓發性。同樣,在解釋失業問題時,書中區分瞭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並探討瞭不同類型失業的經濟影響和政策應對,這讓我對勞動力市場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還引入瞭“非市場經濟活動”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局限性”等話題,這些都是我之前接觸宏觀經濟學時很少注意到的,但它們恰恰是理解整個經濟圖景不可或缺的部分。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經濟”這兩個字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不再是碎片化的概念堆砌,而是一個相互關聯、動態演進的整體。

評分

這本書絕對是那種能讓你在深夜裏默默驚嘆,“原來是這樣!”的著作。我以前總覺得宏觀經濟學的模型像是隔靴搔癢,總抓不住問題的核心,尤其是當涉及到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如何真正影響實體經濟的傳導機製時。這本書在這方麵簡直是點石成金,它不是簡單羅列那些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各個理論模型背後的邏輯和假設,並且非常巧妙地聯係瞭現實世界的案例。我記得其中關於IS-LM模型在新古典和新凱恩斯派解釋下的差異,簡直讓我豁然開朗。原本覺得抽象的“預期”因素,在這本書裏被賦予瞭生動的生命力,理解瞭預期如何影響消費、投資,乃至通貨膨脹的自我實現,簡直像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而且,作者在處理不同學派觀點時,並沒有簡單地站隊,而是展現瞭一種尊重和審視的態度,讓你有機會在各種理論之間進行比較和辨析。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那些宏觀經濟學研究中的爭議和未解之謎,反而鼓勵讀者去思考,去提齣自己的見解。這種開放性的討論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繼續深入研究的興趣。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隻能被動接受概念的學生,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去分析、去預測宏觀經濟的走嚮瞭。

評分

作為一名對經濟政策實踐頗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夠真正連接理論與現實的書。而這本書,無疑是我近期最滿意的發現。它並沒有滿足於陳列枯燥的理論框架,而是將各種宏觀經濟理論置於真實的政策製定場景中進行審視。例如,書中對“最優貨幣政策規則”的討論,讓我看到瞭抽象的泰勒規則如何在實際操作中麵臨各種製約和權衡,以及為什麼央行決策者有時會選擇偏離最優路徑。同樣,關於財政赤字和國傢債務的分析,也並非停留在簡單的靜態模型,而是探討瞭動態的債務可持續性問題,以及不同債務管理策略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政策無效性命題”的討論,它不僅解釋瞭理論上的證明,更關鍵的是,它引導我去思考為什麼在現實中,即使理論上某些政策可能無效,但政府依然會嘗試使用它們,這背後是怎樣的政治經濟考量?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讓你看到宏觀經濟學不僅僅是一門學術學科,更是一門關乎國傢命運和民生福祉的實踐藝術。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那些財經新聞裏齣現的各種政策調整,有瞭更深刻、更具批判性的理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