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套裝包含以下2本圖書: |
| 2018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 | 定價: | 62.00 |
| 2018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真題匯編公共基礎知識 | 定價: | 38.00 |
總定價:100.00元
第一章馬剋思主義哲學2 第一節馬剋思主義哲學概述2 第二節辯證唯物主義4 第三節馬剋思主義社會曆史觀10 第二章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13 第一節商品與貨幣13 第二節資本與剩餘價值15 第三章***思想17 第一節***思想概述17 第二節***思想的科學體係19 第四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21 第一節鄧小平理論21 第二節“三個代錶”重要思想25 第三節科學發展觀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26 第五章黨和國傢的方針政策28 第一節***在“一帶一路”國際閤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要點)28 第二節“十三五”規劃綱要(要點)29 第三節“四個全麵”戰略布局30 第一章市場經濟36 第一節市場經濟體製36 第二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37 第二章微觀經濟41 第一節市場體係41 第二節市場機製42 第三節市場結構43 第三章宏觀經濟45 第一節宏觀調控45 第二節財政收支與財政政策47 第三節貨幣政策49 第四節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51 第四章國際經濟53 第一節開放經濟53 第二節國際金融54 第三節世界經濟組織56 第一章法理學60 第一節法的概述60 第二節法律關係61 第三節法的運行63 第二章憲法65 第一節憲法基本理論65 第二節我國的國體、政體和其他基本製度66 第三節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68 第四節國傢機構70 第三章民法71 第一節民法總則71 第二節閤同法80 第三節婚姻法81 第四節繼承法83 第四章刑法85 第一節刑法概述85 第二節犯罪85 第三節刑罰90 第五章行政法94 第一節行政法概述94 第二節行政行為94 第三節公務員法98 第六章經濟法101 第一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01 第二節反不正當競爭法102 第七章社會法103 第一節勞動法103 第二節勞動閤同法104 第三節反傢庭暴力法105 第四節慈善法105 第五節環境保護法107 第六節郵政法107 第八章訴訟法109 第一節民事訴訟法109 第二節刑事訴訟法113 第三節行政訴訟法117 第九章國際法122 第一章高新技術126 第一節信息技術126 第二節新材料技術127 第三節新能源技術128 第四節生物工程技術130 第五節我國航空航天技術131 第二章生活常識133 第一節物理常識133 第二節化學常識136 第三節生物常識138 第四節醫學常識142 第五節安全常識142 第三章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145 第一節計算機概述145 第二節Word2010148 第三節Excel2010151 第一章文化常識156 第一節中國傳統文化156 | 第二節中國文學160 第三節外國名傢名篇174 第二章曆史常識178 第一節中國古代史178 第二節中國近現代史190 第三節世界近現代史198 第一章管理學基本理論204 第一節管理概述204 第二節決策205 第三節組織206 第四節領導207 第五節控製210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礎知識211 第一節公共管理概述211 第二節公共政策212 第三節公共決策213 第四節公共危機管理213 第三章行政管理基礎知識215 第一節政府職能215 第二節行政組織216 第三節行政領導217 第四節行政執行217 第五節行政監督219 第一章公文基礎知識222 第一節公文簡介222 第二節公文行文規則225 第三節公文格式227 第二章公文處理232 第一節公文擬製232 第二節公文辦理232 第三節公文管理234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寫作236 第一節決定通知236 第二節公告通告238 第三節報告請示239 第四節函意見241 第五節通報批復242 第四章機關事務性文書寫作243 第一節簡報調查報告243 第二節總結計劃記錄246 第一章國情概況250 第一節我國的自然環境250 第二節我國的資源、能源與自然災害254 第三節我國的疆域、人口和民族256 第二章地理知識258 第一節自然地理概況258 第二節世界地理概況263 第一章事業單位概述266 第二章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製度268 第三章事業單位改革製度276 第一節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的指導意見(要點)276 第二節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 金辦法(要點)277 第三節科研事業單位領導人 員管理暫行辦法(要點)278 第一章公民道德概述282 第二章社會公德與傢庭美德283 第三章職業道德284 第一章社會保障概述288 第一節社會保障的內涵288 第二節社會保障體係290 第二章社會保障政策法規292 第一章審題策略298 第一節審題的作用與原則298 第二節審題技巧299 第二章歸納概括301 第一節歸納概括綜述301 第二節歸納概括的一般應試方法303 第三節歸納概括的答題步驟和答題思路304 第三章綜閤分析309 第一節綜閤分析綜述309 第二節詞句闡釋312 第三節啓示型分析313 第四節評論型分析315 第四章提齣對策317 第一節提齣對策綜述317 第二節提齣對策運用的思維方法318 第三節提齣對策的角度319 第五章應用文寫作322 第一節應用文寫作題型分類322 第二節作答基本要求322 第六章議論文326 第一節議論文綜述326 第二節議論文的審題和立意327 第三節議論文的四個關鍵點328 第四節評論文章的寫作方法331 第五節議論文的語言要求及文風334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337 |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一場災難,看著就讓人頭疼。首先,字體大小不一緻的問題非常突齣,有的章節的標題用的是特大號加粗,恨不得把眼睛戳瞎,而正文部分又是細得像蚊子腿,閱讀起來極其費力,尤其是在光綫稍暗的環境下,簡直是對視力的無情考驗。更彆提那些所謂的“知識點梳理”模塊,本來是用來提煉重點的,結果硬生生地把一大段文字擠在一個小小的方框裏,密密麻麻的,根本無法有效吸收。錯彆字倒是沒有發現太多,但標點符號的使用混亂得讓人懷疑編輯是不是剛學會用鍵盤。比如,同一個知識點下麵,一會兒用頓號,一會兒用逗號,甚至有時候直接用空格代替,這對於準備考試、追求嚴謹性的我們來說,簡直是無法容忍的粗心大意。真題匯編部分的試題排版也讓人抓狂,很多圖錶和公式顯示得模糊不清,有的甚至被裁切瞭一部分,讓人不得不對照著網上的資料纔能勉強看清原貌。希望齣版社在後續的印刷中能對版式和印刷質量給予足夠的重視,畢竟,好的內容也需要好的載體來呈現,否則再有價值的知識,也會因為閱讀體驗的極差而大打摺扣,讓人望而卻步。我真的希望下一版能徹底改進這一點,給考生一個更友好的學習界麵。
評分從實用性和性價比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定價似乎偏高瞭。市麵上同類産品眾多,有些價格更親民,內容覆蓋度也相差無幾,甚至在某些特定模塊,比如申論的寫作技巧指導上,做得比這本更細緻入微。我購買這套書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提供一個“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即包含瞭理論精講和實戰演練的整閤包。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發現,它更像是兩本“平均水平”的資料的簡單疊加。教材部分屬於“中規中矩”,亮點不多,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真題匯編部分則顯得“略顯陳舊”,時效性有待加強。如果定價能更閤理一些,或許我還能接受它在內容深度上的不足。但以現在的價格定位來看,它需要提供遠超“閤格綫”的錶現纔能體現其價值。對於預算有限的考生而言,可能會更傾嚮於選擇內容更專注、或者某一方麵(比如解析深度)做得更突齣的單項書籍,而不是這種“麵麵俱到但無一精通”的組閤套裝。總體而言,它提供瞭一個基礎的框架,但離“必備神器”的稱號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評分真題的質量和時效性方麵,坦白說,我有點失望。雖然號稱是“真題匯編”,但收錄的年份集中度不高,而且明顯感覺近三年的熱點和新趨勢捕捉得不夠敏銳。例如,涉及到一些新興的政策解讀和管理理念的題目,這本書裏的解析還停留在幾年前的理解框架下,這在考試越來越注重與時俱進的今天,是非常緻命的。更令人睏惑的是,對於一些有爭議性的多選題,書裏的解析隻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對於那些略有偏差但邏輯上依然成立的選項,解析完全沒有展開討論,這讓習慣於全麵思考的考生感到無所適從。這套書的優勢,或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基礎的題量框架,讓你知道大概會考什麼範圍,但如果你想通過它來深入理解命題人的思路,或者掌握最新的考點變化,恐怕還需要大量的外部資料作為補充。對於追求高分的考生來說,僅僅停留在“做完一套題”的層麵上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的是對考點背後邏輯的深度挖掘,這一點,本書的真題部分做得還遠遠不夠。
評分這套書的學習體驗非常割裂,教材和真題匯編這兩本冊子之間缺乏有效的聯動和互相印證。通常一本優秀的考試用書,應該做到教材的某個章節講完後,緊接著就能看到與之匹配的真題例證,形成“學——練——鞏固”的閉環。然而,這本書是典型的“兩張皮”:教材部分內容講完就結束瞭,而真題匯編又是完全獨立的一大本,你需要不停地在兩本書之間來迴翻找,查找某個知識點對應的真題在哪裏齣現過,效率極其低下。如果教材中的知識點能標注齣其在真題匯編中的對應題號(例如:某某概念,請參考真題匯編第XX頁第YY題的解析),學習流暢度會大大提升。現在這種模式,要求讀者自己建立知識點和真題之間的聯係,這對於初次接觸或基礎薄弱的考生來說,無疑是增加瞭不必要的認知負擔。這種設計思路,仿佛是把兩本原本可以做成一個産品的書,生硬地拼湊在瞭一起,完全沒有考慮讀者的實際學習路徑和便捷性需求。
評分這本書在內容深度上,感覺像是蜻蜓點水,很多核心概念的處理都顯得力度不足,缺乏那種能讓人茅塞頓開的洞察力。比如,在講到《行政能力測試》中的數量關係部分時,涉及到的典型例題解析,往往隻給齣瞭最基礎、最直接的解題思路,對於那些稍微復雜一些的、需要技巧性轉換的題目,作者的處理方式顯得過於保守和簡單化瞭。我期待看到更多不同角度的解題路徑分析,或者至少對解題過程中容易齣現的思維誤區做一些深入的剖析和警示,但很遺憾,這些在書中幾乎找不到。公共基礎知識中的法律法規部分,內容堆砌感很強,似乎是把所有相關的法條都羅列瞭進來,卻沒有很好地結閤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場景進行案例化的解讀和說明,導緻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一道明顯的鴻溝。背誦起來枯燥乏味,理解起來也缺乏抓手。如果能增加一些曆年來不同省份考查這些知識點的側重點對比分析,或者對某些高頻考點進行“易錯點辨析”的專題強化,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會大大提升。目前來看,它更像是一本閤格的“知識點目錄”,而不是一本能真正助人攻剋難關的“應試寶典”。
評分書倒還可以,不過之前不是說有電子版的配送嗎?怎麼沒有?
評分還不錯
評分不太樂觀
評分書倒還可以,不過之前不是說有電子版的配送嗎?怎麼沒有?
評分還不錯
評分八股文寫的好
評分挺好不錯,內容全麵
評分挺好
評分挺好不錯,內容全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