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巴比塔的智者

营造巴比塔的智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文江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 次
自序
第一章 早年生活和求学时代(1910—1938)
一、 “我家江水初发源”
二、 从清华到牛津(上)
三、 从清华到牛津(下)
第二章 意园神楼(1939—1949)
一、 在创作和评论两路精进
二、 《围城》意象
三、 “咳唾随风生珠玉”——《谈艺录》
第三章 沧浪之水(1950—1965)
一、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二、 碧海掣鲸——《宋诗选注》
第四章 槎通碧汉(1966—1978)
一、 “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 天 琳琅(上)——《管锥编》四种文献结构
三、 天 琳琅(下)——《管锥编》十部书简义
第五章 群峰之巅(1979—1989)
一、 跃上成就的高峰
二、 “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上)——《谈艺录》补订本
三、 “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下)——《七缀集》
结语 中国现代文化和钱锺书
一、 中国现代文化和钱锺书
二、 若干可能存在的局限
附录一 钱锺书著作的分期和系统
一、 写作分期
二、 著作系统
附录二 钱锺书简易年表
后记
又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叙述了作家钱锺书的一生经历及其主要作品。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性强,更像是学术思想评传,作者对钱钟书重要作品进行结构梳理和内容的简要介绍,比如对钱钟书知识结构的研究,对《管锥编》的文献结构整理等等,可以算作导读了

评分

##薄薄的小册子,所以生平也好著作也好,都是蜻蜓点水

评分

##文化是需要积淀的,一个人成不了大师

评分

##终于看完一遍。费力买到了93年的版本,实际上近几年有新版本。这本书为了解张文江老师、了解钱钟书先生打开了一扇小窗。

评分

##“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屡电催其赴台”,可怜的傅大炮,连个名字都被隐去了,但想想也许囿于本书出版年代,当时赴台学者或许还没解禁,连对于钱钟书的研究,作者承认都是写书近几年才开始关注,当然这还要得益于夏志清的推荐,作为传记有点蜻蜓点水,可以作谈艺录管锥编导读

评分

##当年那个横扫清华图书馆的自负才子,在经历了海外求学、山河破碎、朝代更替后思想更趋深沉,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能够配得上“大家”称号的少数人之一。

评分

##汗颜,除了生平传记、诗文、庄子列子那部分,学术讨论中四种文献结构,道藏、周易、佛典、西方文献处都全然读不懂。深感无知。求学路上还需再发力,亲自感受大师的光芒。张文江先生本人其实也是走博学贯通路线的,与钱先生其实也深契。

评分

##文化是需要积淀的,一个人成不了大师

评分

张老师写作自有风格,他传即自传;对于理解钱的为人与学问大有帮助;管锥编四结构,十书义启发思维;万峰之巅,群动皆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