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控:大數據時代下的信貸風險管理和實踐 | ||
| 定價 | 49.00 |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1 | |
| 齣版時間 | 2017.8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王軍偉 | |
| 裝幀 | ||
| 頁數 | 256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21319600 | |
本書對大數據時代下的信貸風險管理進行瞭介紹和剖析。首先,從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應用上對信貸的産生和經濟意義、信貸分析方法的變遷進行闡述;其次,對信貸整個生命周期中使用的Cohort分析、信貸業務開展、閤同簽訂、風險監控預警、催收和不良資産處置、係統信息管理係統中報錶等重要方法進行瞭深入講解;*後,從財務數據、信用報告、交易流水等信貸角度方麵分析藉款者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並提齣瞭還款意願的貨幣量化方法。同時,對傳統信貸方法、IPC信貸方法、巴塞爾協議方法、大數據風控進行優缺點分析,提齣瞭基於IPC信貸、巴塞爾協議的大數據風控模式,並給齣瞭不同情況下的具體實施方案,有助於信貸機構提高自身風險管理能力。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閤,適閤銀行、信用保證保險、消費金融、P2P、小貸公司、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風控等從業人員,以及有意從事金融工作的人員閱讀與參考。
王軍偉,曾服務於支付寶、眾安保險、哈爾濱銀行互聯網金融事業部等金融機構及支付平颱,長期從事大數據分析挖掘、基於對Basel協議研究和信貸風險管理等工作,發錶文章數十篇並獨*陰陽五行經濟學。
目 錄
導言 / 001
信貸的經濟學基礎 / 010
2.1 信貸産生的經濟學分析 011
2.2 信貸分析方法隨經濟周期而發生變化 019
2.3 信貸風控和策略的經濟學分析 024
信貸分析秘密武器 ――Cohort分析 / 027
Cohort分析的案例和模型 035
信貸業務的開展 / 040
4.1 客戶畫像和産品設計 041
4.2 市場開拓和營銷 046
4.3 申請調查 051
信貨分析 / 062
5.1 硬信息分析 66
5.2 軟信息分析 113
5.3 還款意願量化方法 126
5.4 全麵風險管理 134
5.5 壓力測試――未來預期與敏感度分析 139
現有信貸方法的優缺點與改進建議 / 145
6.1 傳統信貸的優缺點和改進建議 147
6.2 IPC信貸的優缺點和改進建議 151
6.3 “信貸工廠”的優缺點和改進建議 154
6.4 巴塞爾協議模式的優缺點及改進建議 156
6.5 大數據風控模式的優缺點和改進建議 160
6.6 基於傳統信貸、IPC信貸、“信貸工廠”、巴塞爾協議
和大數據風控模式融閤的展望 177
信貸的審批決策 / 180
7.1 信貸審批委員會決策模式 182
7.2 “信貸工廠”審批模式 188
7.3 大數據風控自動審批模式 189
信貸的閤同簽訂及貸款發放 / 200
風險監控預警 / 207
信貸的還款階段 / 214
逾期管理和不良資産處理 / 221
MIS係統 / 234
後記 / 243
參考文獻 / 246
| 互聯網金融時代消費信貸評分建模與應用 | ||
| 定價 | 55.00 |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5年03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單良,茆小林 著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260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21254994 | |
隨著互聯網金融機構、産品如雨後春筍般瘋狂生長,金融消費産品幾乎深入每個人的生活之中。以P2P為代錶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瘋狂吸金、斂財跑路等狀況時有發生,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正麵臨前所未*的挑戰。《互聯網金融時代消費信貸評分建模與應用》就是為瞭解決互聯網金融時代齣現的新的問題和挑戰,通過建立科學的消費信貸評分模型來在較大程度上規範互聯網金融産品的各種風險。
第*章 消費金融風險 /001
第*節 消費金融風險成因 /003
第*節 消費金融風險分類 /009
第*章 消費金融風險管理基礎――信用循環 /017
第*節 産品規劃 /019
第*節 授信 /023
第三節 賬戶維護 /029
第四節 催收與核銷 /033
第五節 管理信息報錶(MIS) /039
第三章 MIS分類與架構 /043
第*節 運營型MIS /045
第*節 管理型MIS /049
第三節 決策型MIS /053
第四節 分析架構 /057
第四章 MIS三大支柱 /061
第*節 基礎建設與發展――信息管理 /063
第*節 延伸應用與建議――分析研究 /069
第三節 實務整閤與導入――項目管理 /075
第五章 常用指標與分析手法 /081
第*節 常用指標 /083
第*節 分析手法及應用 /101
第三節 預測方法 /113
第六章 信用評分設置 /121
第*節 信用評分卡簡介 /123
第*節 評分卡設置與驗證 /129
第七章 信用評分的應用 /147
第*節 如何認識信用評分的應用 /149
第*節 信用評分在信貸管理生命周期的應用策略概述 /151
第三節 申請評分審批策略的開發 /159
第四節 信用評分在大數據、互聯網金融應用中的發展 /173
第八章 各類報錶介紹 /175
第*節 産品規劃 /177
第*節 授信 /189
第三節 賬戶維護 /207
第四節 催收與轉呆賬 /219
第九章 分析與解讀 /231
第*節 分析目的與重點 /233
第*節 數字解讀 /239
第三節 衍生性分析及推論 /247
| 一本書看透信貸:信貸業務全流程深度剖析 | ||
| 定價 | 69.00 |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11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何華平 著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413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11583080 | |
本書是作者從事信貸工作的學習和思考筆記。
作者在書中不僅介紹瞭信貸基礎知識、信貸調查方法,還結閤親身體驗,從風險管理視角,詳細介紹如何甄彆客戶信息,如何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管理水平,對於貸款項目評估、擔保措施調查、授信審查審批、閤同與放款、貸後管理、貸款迴收管理這些重要事項,更是毫無保留地做瞭坦誠分享。
書末還提供瞭重要信貸法律法規,是從事信貸工作人員的好幫手。
對於互聯網金融時代消費信貸的解讀,這本書可以說是切中瞭時代脈搏。消費信貸的飛速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挑戰,這本書都給予瞭深刻的剖析。它不僅關注瞭消費信貸的普惠性,以及如何通過技術手段降低服務成本,讓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務,也警惕瞭過度信貸消費可能帶來的風險。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用戶旅程”和“客戶生命周期”的分析,它讓我明白,消費信貸的風控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從獲客、審批、放款,到貸中管理、貸後催收,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細化的風控策略。書中還探討瞭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利用技術手段提升風控效率和準確性,比如通過OCR識彆、人臉識彆、GPS定位等技術來輔助身份驗證和反欺詐。同時,它也強調瞭閤規性和數據安全的重要性,提醒我們在追求業務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對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保護。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全麵,既有宏觀的行業趨勢分析,也有微觀的用戶行為洞察,為我理解和應對消費信貸領域的各種問題提供瞭寶貴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在探討未來信貸發展趨勢方麵,也展現瞭其前瞻性。它不僅僅關注當下,更是將目光投嚮瞭未來,分析瞭科技發展將如何重塑信貸格局。書中關於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信貸風控領域的潛在應用,讓我對未來的信貸模式充滿瞭期待。它探討瞭如何利用AI進行更智能的信貸決策,如何利用區塊鏈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以及這些技術將如何改變傳統的信貸流程。同時,它也指齣瞭這些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能麵臨的挑戰和倫理問題,以及如何去應對。我對書中關於“普惠金融”和“科技賦能”的結閤有瞭更深的理解,它讓我看到瞭金融科技在解決金融可及性問題上的巨大潛力,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來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這本書的視野非常開闊,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信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金融科技和未來金融發展的思考錄。它激勵我去關注行業前沿動態,去學習和探索新的技術,為未來的信貸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部分真是太紮實瞭!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信貸産品和風控模型,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信貸業務背後的邏輯和原理。從宏觀經濟對信貸市場的影響,到微觀層麵個體信用行為的分析,都梳理得非常清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花瞭大量篇幅去解釋“為什麼”要做這些風控,而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怎麼”做。這種對根本原因的探究,讓我能夠舉一反三,在麵對新的信貸場景時,也能找到更有效的風險識彆和控製方法。書中對經典信貸風險模型,如信用評分、違約概率預測等,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並且用大量實際案例來佐證,使得抽象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信貸業務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再是停留在錶麵的操作層麵,而是能夠洞察其本質和內在規律。對於想要係統性學習信貸知識,打牢理論基礎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它為我日後的工作提供瞭堅實的理論支撐,讓我對信貸的“道”有瞭更深刻的體會。
評分這本書在實踐操作層麵也給我帶來瞭巨大的啓發。它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是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閤,提供瞭大量可操作的建議和工具。書中關於大數據在信貸風控中的應用,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之前對大數據風控的理解比較模糊,覺得它就是堆砌數據、建立模型。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大數據風控的核心在於數據的獲取、清洗、融閤、分析和應用,以及如何將這些數據轉化為 actionable insights。它詳細介紹瞭各種數據源的利用,比如社交數據、行為數據、交易數據等,以及如何通過這些數據來構建更精細化的用戶畫像和風險評估模型。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特彆是關於如何利用大數據識彆欺詐行為、預測逾期風險等方麵,讓我受益匪淺。我還學到瞭一些具體的技術方法,比如常用的機器學習算法在風控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進行模型評估和迭代優化。這些實操性的內容,讓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快速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並且看到瞭顯著的效果。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讓讀者能夠真正“用起來”。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對信貸的全局觀有瞭顯著的提升。以往我可能更多地關注某個環節或者某個模塊,而這本書則將信貸業務的整個鏈條進行瞭串聯和梳理。從宏觀經濟環境、行業政策,到具體的信貸産品設計、風險定價、閤規管理,再到後端的催收和不良資産處置,它都進行瞭較為全麵的介紹。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業務與風控的協同”的論述,這讓我意識到,風控並非獨立於業務之外的部門,而是需要與業務深度融閤,共同為實現業務目標服務。書中也討論瞭如何在業務增長和風險控製之間找到平衡點,以及如何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來優化信貸策略。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概念,比如模型的可解釋性、監管科技(RegTech)的應用等,書中也進行瞭通俗易懂的講解。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孤立地看待信貸的某個方麵,而是能夠從一個整體的角度去理解信貸的生命周期和其中的關鍵風險點。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麵的“信貸地圖”,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信貸業務的全貌,以及自己在其中所處的位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