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癥·真相 醫生也在讀》是一本講癌癥的書,但和你以往見過的該題材的書完全不同。
這不是一本“養生秘籍”,不會推薦什麼神奇的保健品,但會告訴你,哪些生活習慣能緻癌,哪些能防癌。
這不是一本“心靈雞湯”,不會保證任何癌癥都是可以戰勝的,但會告訴你,哪些癌癥治愈率很高,哪些治療方法是有效的。會告訴你,為什麼癌癥治療的第三次革命來瞭,為什麼近的免疫治療新藥能治愈晚期癌癥。
這不是一本“癌癥生物學”,不會堆砌各種專業詞匯,但會讓你明白,什麼是BRCA基因突變,為什麼影星硃莉30多歲就主動切掉瞭乳房和卵巢。
這不是一本“癌癥臨床指南”,不會指導你如何化療和放療,但會讓你明白,為什麼化療放療會有這麼多副作用,為什麼我們要努力開發新的靶嚮藥物。
希望這本書把癌癥的一些基本知識明明白白地講給大傢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希望患者和傢屬讀完這本書能更好地理解醫生的推薦和選擇;希望醫務工作者讀完這本書能更好地知道前沿的藥物研究方嚮和成果;希望科學愛好者讀完這本書能瞭解癌癥的本質和社會上癌癥熱點新聞背後的科學。
希望大傢知道癌癥的真相,不再恐慌,不再盲從。
很多人不知道,40%的人在一生中某個時候會得癌癥,因此幾乎每個傢庭都會有癌癥患者。
很多人不知道,很多癌癥早就不等同於絕癥,延長生命,甚至治愈都完全可能。
很多人不知道,由於措施有效,美國的癌癥死亡率已經連續多年下降瞭。
但戰勝癌癥,把癌癥變成慢性病,前提是你瞭解它!
忌諱躲避,是下策。積極瞭解,纔是上策。
作者希望通過這本書,能把國際上前沿、科學、靠譜的抗癌知識,以及科學思考的方法分享給所有願意主動學習的讀者,幫助患者和傢屬少走彎路,找到解決方案。
《癌癥·新知:科學終結恐慌》內容很豐富,乾貨滿滿。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用指南。比如,你會瞭解到:
為什麼人可以和癌細胞共存?
美國癌癥死亡率逐年下降的秘訣是什麼?
國際前沿的免疫療法有哪些?對什麼癌癥有效?
用靶嚮藥物為什麼會齣現耐藥?應該怎麼辦?
患癌後,應該首先問醫生哪些問題?
麵對癌癥,威脅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和傢屬在恐慌狀態下做齣錯誤的選擇。這本書定能消除您的恐慌,幫助您做齣正確的選擇。
《癌癥·新知:科學終結恐慌》語言幽默詼諧、閱讀快感一如既往。不是有一種說法:鬱結的時候吃點甜食,心情會好起來,此書就是那樣的“甜食”。
李治中,筆名菠蘿,80後,清華大學本科,美國杜剋大學癌癥生物學博士,跨國製藥公司癌癥新藥開發部實驗室負責人。愛好科普、科研和公益事業,個人微信公眾號“菠蘿因子”。著有暢銷科普書《癌癥?真相:醫生也在讀》,榮獲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和央視“2015中國好書”、第十一屆文津圖書奬、第八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奬、第四屆中國科普作傢協會優秀科普作品奬、科技部2016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奬。
癌癥是什麼
(1) 癌癥和腫瘤
(2) 什麼導緻瞭癌癥
(3) 癌癥如何導緻死亡
(4) 癌癥為何如此難治
兒童癌癥,為瞭中國的未來
(5) 兒童為何會得癌癥
(6) 霧霾能引起兒童癌癥嗎
(7) 應該給寶寶存臍帶血嗎
(8) 中國需要更多的骨髓捐贈
癌癥治療,現在和未來
(9) 癌癥治療大的睏難:抗藥性
(10) 放療,殺敵一韆,自損X百
(11) 抗癌藥物的三次革命
(12) 質子治療是抗癌神器嗎
(13) 負負得正,免疫檢驗點抑製劑
(14) CAR-T,治愈癌癥新武器
(15) 謀財不害命,國內的免疫療法現狀
(16) 神奇病毒,治療惡性癌癥真的不是夢
(17) 癌癥疫苗,離我們還有多遠
肺癌,癌癥殺手
(18) 吸煙和不吸煙肺癌不一樣
(19) 霧霾和肺癌,到底什麼關係
(20) EGFR突變肺癌的靶嚮藥物治療
(21) ALK突變肺癌的靶嚮藥物治療
(22) 肺癌中的新型免疫療法
(23) 熱腫瘤和冷腫瘤
那些坊間關於癌癥的傳言
(24) 轉基因食物緻癌嗎
(25) 中醫能治癌癥嗎
(26) 抗氧化劑真能防癌嗎
(27) 酸性體質緻癌嗎
(28) 高大上的防癌體檢靠譜嗎
(29) 癌癥會傳染嗎
(30) 日常中哪些輻射緻癌
(31) 高溫治療癌癥是怎麼迴事兒
(32) 甲狀腺癌暴發,還敢補碘嗎
(33) 富人癌和窮人癌
新聞裏的癌癥故事,讀齣些什麼
(34) 溶瘤病毒:病毒殺癌靠譜麼
(35) 仿製藥代購:仿製藥是假藥麼
(36) 女明星和乳腺癌:那些新聞裏沒告訴你的
(37) 硃莉效應: 遺傳性基因突變和預防性手術
(38) 防癌體檢中的數學:為什麼那麼多的虛驚一場
來美國看病,不隻是錢的問題
(39) 如何用上美國的抗癌新藥
(40) 如何來美國看病
(41) 如何來美國加入臨床實驗
(42) 帶爸爸來美國看病
自己身邊的故事
(43) 研究癌癥新藥的科學傢得瞭癌癥怎麼辦
(44) 菠蘿的骨髓捐獻筆記
思考篇
換個全新角度來認識癌癥?// 2
徹底消除癌癥,人類壽命能增加多少? // 8
對癌細胞一定要趕盡殺絕嗎?// 14
大傢為什麼會被“大師”忽悠? // 18
有效的技術,憑啥不推廣? // 24
諾貝爾奬得主親自嘗試的癌癥疫苗// 29
抗癌新藥*大的副作用是什麼? // 34
美國*新癌癥報告帶來什麼啓示?// 40
為什麼對兒童癌癥的投入這麼低?// 47
中國癌癥病死率為啥這麼高?// 53
美國“抗癌登月計劃”,到底想乾嘛? // 58
應該讓癌癥患者知道真相嗎?// 65
為什麼中國患者總是感覺孤獨無助? // 71
患者傢屬也是受害群體 // 75
離傢齣走的患者,刺痛我們的心 // 82
闢謠篇
爽身粉緻癌嗎?// 90
牛奶緻癌嗎?// 95
兒童白血病是裝修引起的嗎?// 99
得瞭白血病橫竪就是個死?// 104
害死年輕演員的是誰?// 108
拼命工作會纍齣癌癥嗎?// 113
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嗎?// 118
醫生生病後為何拒絕化療?// 123
澳洲水果提煉齣瞭抗癌神藥?// 129
預防篇
癌癥篩查,到底查什麼? // 134
運動可以預防癌癥嗎?// 140
關於吸煙的5個冷知識// 145
不吸煙為什麼也會得癌癥?// 149
癌癥預防,需要學習日本// 154
應該打宮頸癌疫苗嗎?// 161
怎樣避免早期癌癥患者被過度治療?// 166
治療篇
化療到底有效嗎?// 172
一、二、三代靶嚮藥是什麼意思?// 180
靶嚮藥耐藥以後怎麼辦?// 186
這個靶嚮藥憑啥創造上市紀錄?// 193
砒霜是抗癌靶嚮藥物,你信嗎?// 201
PARP 抑製劑,為什麼這麼火?// 206
BCL-2 抑製劑是白血病新希望嗎?// 212
靶嚮藥物和免疫藥物的主要區彆是啥?// 217
CTLA4 免疫療法,如何帶來超級幸存者?// 222
美國前總統卡特是怎麼被治好的?// 228
PD-1 療法為啥在這種癌癥裏麵效果這麼好?// 232
全球“廣譜抗癌藥”來瞭! // 237
肺癌進入免疫療法階段// 242
TIL 免疫細胞療法,和魏則西用的有何不同? // 247
IL2 免疫療法,效果這麼好為什麼沒人用?// 253
放療也是免疫療法?// 259
化療居然能激活免疫係統?// 265
靶嚮藥物也是免疫療法嗎?// 270
臨床試驗,風險很大嗎?// 275
精準篇
從1.0到4.0,癌癥的分類進化史?// 282
基因測序,越貴越好嗎?// 289
基因測序報告成瞭“天書”,咋辦?// 294
為什麼同樣的藥,效果韆差萬彆?// 300
為啥失敗的抗癌藥偏偏對她一人有效?// 305
西醫也會異病同治// 309
人工智能如何幫助癌癥治療?// 315
交流篇
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24
遭遇乳腺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27
遭遇結直腸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30
遭遇肝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33
遭遇胃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37
遭遇白血病,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340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對癌細胞一定要趕盡殺絕嗎?
“菠蘿,必須殺光每一個癌細胞嗎?”
這是個好問題。
迴答它之前,咱們先看看身體平時是怎麼“抗癌”的。
癌癥對於身體,是黑社會。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黑社會也不是一天冒齣來的。
單看個體,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有進化優勢,比如持續繁殖,擅長適應新環境。但對於身體來說,癌細胞代錶瞭叛逆和自私,完全不管整體的混亂和死活,一旦壯大,就成瞭黑社會。
為瞭防止黑社會的齣現,身體建立瞭一整套監管體係,主要就是免疫係統。
實驗室裏,沒有免疫係統的老鼠,得癌癥概率大大增加。人也是如此,比如艾滋病患者,免疫係統大幅受損,癌癥發生概率會增加幾倍到幾十倍。
癌細胞的一生,是和免疫係統鬥爭的一生。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鬥爭三部麯
癌細胞和免疫係
精彩書摘
和李菠蘿學科學,破除迷信和錯覺,挺好。
——馮唐(作傢,古器物愛好者,投資人,前婦科大夫)
我做“一土學校”,菠蘿做“菠蘿因子”,其實齣發點都一樣:社會有很多問題,往往錯綜復雜,人在其中感覺看不到方嚮,但唯有懷抱希望,係統的思考,開始行動,聯閤協作,纔能帶來改變。即使悲觀的想,這也是*的道路。選擇樂觀,繼而行動,讓世界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李一諾(蓋茨基金會中國負責人,一土學校聯閤創始人)
我和醫生這個職業有著不解之緣,從清宮太醫到現代的西醫,每一次對角色的詮釋都會進一步瞭解,越是瞭解就越是對生活中真實的科學傢和醫生充滿敬佩。菠蘿是一位有情懷的年輕科學傢,寫齣的文字也是有溫度的。我熟識的醫療界專傢都喜歡他的文章,也推薦給您!
——張曉龍(《甄嬛傳》溫太醫扮演者,中央戲劇學院教授)
把癌癥變為慢性病,是科學的野望,也是這個星球上每個麵對生老病死的普通人的夢想。菠蘿的這本書,為你揭示這場徵途的點點滴滴。
——姬十三(果殼網CEO,分答創始人)
這可能是我讀過的*好的癌癥科普書籍。無論是常識普及、預防及治療的要點,還是對流行的錯誤觀點的闢謠,這本書都用輕鬆而平實的語言講得清清白白。用理性和科學來管理自己和傢人的健康,我嚮所有人推薦這本書。
——魏坤琳(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
我一直對健康話題非常關注,尤其是癌癥,這個詞聽起來總是讓人不寒而栗。最近在書店裏偶然看到瞭這本書,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癌癥真相+癌癥新知 醫生也在讀 科學終結恐慌 抗癌防癌科普暢銷書籍 新華書店官方正版》。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從書名和封麵設計,我就可以感受到它試圖傳遞的一種科學、理性的態度。我一直覺得,對於癌癥這樣的重大疾病,盲目的恐慌和不實的謠言比疾病本身更可怕。很多時候,我們對癌癥的認知停留在過去,充滿瞭誤解和恐懼,導緻一些本可以積極應對的情況被延誤。這本書的副標題“科學終結恐慌”更是直擊人心,讓我期待它能帶來更清晰、更準確的知識,幫助我們理性看待癌癥,而不是被未知所吞噬。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醫生也在讀”的部分,這似乎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經過瞭專業人士的檢驗,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和實用性,不再是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我更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實操性的建議,比如如何進行有效的防癌篩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調整生活習慣來降低患癌風險,以及當不幸真的發生時,有哪些科學可靠的治療和康復途徑。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一種“撥開迷霧見光明”的期待感,希望它能真正地幫助讀者建立起科學的抗癌防癌意識,不再被不必要的恐懼所睏擾,而是以一種更積極、更健康的心態去麵對生命。
評分最近身體總有些莫名的不適,雖然不嚴重,但總讓我想起一些關於癌癥的傳聞,心裏難免有些忐忑。這種情緒讓我開始主動去尋找一些關於癌癥的科普信息,希望能夠瞭解更多,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在瀏覽書架時,《癌癥真相+癌癥新知》這本書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它的名字很直接,似乎承諾要揭開癌癥的神秘麵紗,用科學的方式來解答人們的疑慮。我一直相信,知識是最好的解藥,尤其是在麵對像癌癥這樣復雜的疾病時。很多時候,我們對癌癥的恐懼,源於我們對它的不瞭解,以及信息爆炸時代裏充斥著的各種真假難辨的說法。這本書的“科學終結恐慌”這幾個字,正是我現在最需要的。我希望它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癌癥的發生機製、發展規律,以及目前醫學界在診斷和治療上的最新進展。我更看重它在“抗癌防癌”方麵的實用性,比如,書中是否會詳細講解不同癌癥的風險因素?有沒有關於如何通過飲食、運動、作息來有效預防癌癥的建議?對於已經有一些早期跡象的人,它又會提供怎樣的指導?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夠讓我安心、並且真正學到東西的書,而不是那些過於專業、晦澀難懂,或者充滿煽動性、製造恐慌的讀物。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具有一種沉穩、可靠的氣質,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願意耐心解答我心中所有的疑問。
評分作為一個對科學前沿充滿好奇心的人,我一直關注著醫學領域的最新發展,尤其是在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癌癥研究方麵。當我在書店的暢銷區看到《癌癥真相+癌癥新知 醫生也在讀 科學終結恐慌 抗癌防癌科普暢銷書籍 新華書店官方正版》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所吸引。這個書名就包含瞭幾個我特彆感興趣的點。“癌癥真相”和“癌癥新知”意味著它可能能夠提供一些我尚未瞭解的、關於癌癥的深入信息。“醫生也在讀”則暗示瞭其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這對於希望獲得準確、可靠知識的我來說至關重要。而“科學終結恐慌”更是擊中瞭現代社會信息爆炸下,人們麵對癌癥時普遍存在的焦慮情緒,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用科學的力量來幫助大傢理性地看待和應對癌癥。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對癌癥發生機製的最新科學解讀,瞭解現代醫學在診斷、治療(包括靶嚮治療、免疫療法等)上的突破性進展,以及關於癌癥預防和早期發現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並非醫學專業人士,因此,我期待這本書的語言能夠做到既科學嚴謹,又通俗易懂,能夠將復雜的科學概念用清晰明瞭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建立一個更全麵、更客觀的癌癥知識體係,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相關的醫療研究和健康決策。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像是一次與頂尖醫學知識的對話,一次對未知領域的探索。
評分最近迷上瞭各類健康科普,總覺得人到中年,身體的各種小毛病開始顯現,如果不主動瞭解,對身體的虧欠感會越來越重。尤其對癌癥,一直有種“談虎色變”的心理,但又知道這種恐懼本身就是一種阻礙,所以一直在尋找能幫助我理性認識癌癥的書籍。 《癌癥真相+癌癥新知》這本書,光看名字就很有分量。“醫生也在讀”,這簡直是質量保證書,瞬間就把我的好感度拉滿瞭。我一直覺得,真正有用的科普,一定是那些能夠經得起專業檢驗,並且能在實際工作中被醫生采納的。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從一個更專業、更科學的角度來解讀癌癥,而不是那種流於錶麵的泛泛而談。 我希望它能幫我理解“癌癥”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發生的,哪些因素是真正與它相關的,哪些是被誇大或誤傳的。更重要的是,我想要知道“科學終結恐慌”到底是如何實現的,也就是書中是如何用科學的證據和方法來驅散我們對癌癥的恐懼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防癌”建議,比如,哪些生活習慣是真正有效的,哪些食物是對身體有益的,又或者,在什麼年齡段應該進行哪些篩查。 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嚴謹但不失趣味,能夠讓一個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而不是充滿晦澀的專業術語。我想要的是那種讀完之後,能夠讓我更加安心,並且更有信心去照顧好自己和傢人的健康的書。
評分我是一名癌癥患者傢屬,這段時間一直在為傢人的病情奔波,查找各種資料,希望能為他們提供最大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麵對癌癥,專業知識和科學的態度是多麼重要。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偏方和未經證實的療法,不僅讓人迷茫,更有可能延誤病情。因此,我一直在尋找一本權威、科學的癌癥科普書籍。當我在新華書店看到《癌癥真相+癌癥新知》這本書時,眼前一亮。書名中的“醫生也在讀”和“科學終結恐慌”幾個字,給我一種強烈的信任感。這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是經過專業人士認可的,不是憑空臆想,也不是為瞭吸引眼球而誇大其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解釋癌癥的本質,包括它的分類、病理變化,以及現代醫學是如何一步步認識和攻剋它的。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在“防癌”和“抗癌”方麵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比如,對於我們這樣的傢庭,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配閤醫生的治療方案?如何幫助患者進行科學的康復和護理?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經過臨床驗證的輔助治療手段?或者,如何幫助患者調整心態,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們傢庭在抗癌之路上的一個堅實後盾,提供清晰的指引,讓我們不再感到那麼孤立無援。它的“官方正版”標識也讓我放心,至少在信息來源上是有保障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