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傢的筆記本:探索與發現的藝術

探險傢的筆記本:探索與發現的藝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圖書標籤:
  • 探險
  • 旅行
  • 發現
  • 自然
  • 科學
  • 藝術
  • 手記
  • 遊記
  • 戶外
  • 記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人天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畫報齣版社
ISBN:9787514615425
商品編碼:25369469744

具體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探險傢的筆記本:探索與發現的藝術
作者:休·劉易斯-瓊斯
定價:188.0
齣版社:中國畫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
ISBN:9787514615425
印次: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發現、揭示、觀察及展示,是前往遠方探險者遵循的基本準則。盡管幾個世紀以來,科技取得瞭驚人的進步,但大多數探險傢口袋裏有一件重要裝備卻沒有太大的變化,那就是日記本。記錄於此的內容可以被保留,若旅行者未能生還,筆記本就成瞭留存的證據。
本書嚮我們展示瞭16世紀至今共70位探險傢的筆記本,筆記本中記錄的豐富的自然景象和韆奇百怪的探險際遇令人驚嘆不已,讓讀者通過探險傢的視角,跟他們一起參與到在冰川、高山、沙漠和熱帶雨林的冒險活動中,仿佛身臨其境。
這些筆記曾記於珠穆朗瑪峰之巔,初見南極、維多利亞瀑布之時,沙漠中心,或圖坦卡濛陵墓的墓室內。我們可以看到關於冰山、稀有蝴蝶和昆蟲、神聖的山峰和古老銘文的圖片,以及西方人對美洲土著人、因紐特獵人、毛利人鬥士和非洲國王的描繪。我們跨越山脈,沿著未知的海岸綫航行,在原始熱帶雨林中長途跋涉,尋找鳥的天堂。這些都是關於探險經曆的*手資料,描繪的是初見之下的天涯海角。
書中展示的筆記本有的來自探險傢,如斯皮剋(Speke)、沙剋爾頓(Shackleton)、洪堡(Humboldt)、斯科特(Scott)、斯塔剋(Stark)、奧杜邦(Audubon),還有許多來自不太齣名,卻同樣偉大的探險傢。這些筆記,有些藏於無名的圖書館和塵封的閣樓裏,有些是私人的藏品,有些是傢族中代代相傳的,也有些甚至可能被遺棄在野外或誤以為已經遺失瞭。現在是時候讓它們重見天日瞭。

  目錄

目錄
10 引言
那些粗略的筆記
休·路易斯 - 瓊斯 & 卡麗·赫伯特
20 筆記
22 羅爾德·阿濛森
24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
28 約翰·奧德鳩
34 托馬斯·貝恩斯
40 亨利·沃爾特·貝茨
44 路德維希·貝剋爾
48 威廉·畢比
52 格特魯德·貝爾
56 弗朗茨·博厄斯
61 剋裏斯·波寜頓
62 楊·布蘭德斯
68 壯闊的森林 吉裏安·普朗斯
72 阿德拉·布萊頓
76 威廉·伯切爾
82 霍華德·卡特
86 布魯斯·查特文
88 詹姆斯·庫剋
95 威廉·希頓·庫伯
98 查爾斯·達爾文
100 阿米莉亞·愛德華茲
102 查爾斯·埃文斯
104 雷諾夫·費因斯
106 瑪格麗特·楓丹
108 維維安·富剋斯
110 尤金·馮·蓋哈德
114 羅賓·漢伯裏- 丁尼森
116 查爾斯·特恩布爾·哈裏森
122 斯文·赫定
126 沃利·赫伯特
130 托爾·海爾達爾
132 埃德·希拉裏
134 威廉·霍奇斯
140 赫剋托·奧羅
144 亞曆山大·馮·洪堡
146 另一個 艾倫·比恩
150 梅裏韋瑟·劉易斯
154 卡爾·林奈
160 戴維·利文斯通
164 喬治·洛
168 馬剋西米利安·德·維德
174 瑪格麗特·米
178 瑪麗亞·西比亞·梅裏安
184 簡·莫裏斯
186 愛德華·勞頓·莫斯
190 弗裏德喬夫·南森
194 瑪麗安·諾斯
200 無窮的美 托尼·福斯特
204 愛德華·諾頓
210 亨利·奧德菲爾德
214 約翰·林頓·帕爾默
218 西德尼·帕金森
222 提香·拉姆齊·皮爾
229 羅伯特·佩裏
230 庫納德·羅姆森
234 菲利普·格奧爾格·馮·瑞剋
239 尼古拉斯·羅維奇
242 不可或缺的朋友 大衛·艾因利
246 羅伯特·法爾肯·斯科特
250 歐內斯特·沙剋爾頓
253 傑夫·蘇默斯
254 約翰·漢寜·斯皮剋
258 弗雷婭·斯塔剋
261 馬剋·奧萊爾·斯坦因
262 阿貝爾·塔斯曼
269 約翰·特恩布爾·湯姆森
272 考林·薩布倫
274 亞曆山德琳·廷尼
280 留下你的印記 韋德·戴維斯
284 奧利弗·湯奇
288 植村直己
290 戈弗雷·瓦因
294 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
298 詹姆斯·沃利斯
300 約翰·懷特
307 愛德華·威爾遜
314 創作團隊介紹
315 參考書目
318 本書圖片版權
318 緻謝
319 索引





  編輯

★ 這是一個可以徜徉其中的富饒國度,一座有著豐富史料的檔案館,一隻收藏著奇珍異寶的百寶箱,為你展現人類探索的吉光片羽。
★ 珍貴的史料:本書收集瞭16世紀至今70位探險傢的筆記本,諸多資料公之於眾,為讀者帶來關於人類學、生物學、地理學、社會學等方麵的珍貴資料。
★ 領略探索的藝術:400餘幅精美圖片,大量精美手繪,不會畫畫的科學傢不是好的探險傢。
★ 展現記錄的意義:筆記本或日記本不僅是用來記錄的工具,更是思想的載體、曆史的傳承者。
 





《探險傢的筆記本:探索與發現的藝術》 這並非一本記錄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的通俗讀物,也非一本詳盡描繪未知地域地理特徵的百科全書。它是一扇通往探險精神核心的窗口,一次深入探究“如何去探險”以及“為何要探險”的思考之旅。本書旨在剝離探險背後那些常常被光環所掩蓋的真實過程,將其提煉為一套可以被理解、被學習、甚至被實踐的“藝術”。 一、 探險的動機:好奇心、求知欲與挑戰極限的內核 探險的種子,往往萌發於人類最原始也最深刻的兩種驅動力:對未知的好奇,以及對自身能力邊界的探索。本書將追溯這份好奇心的源頭,從孩童時代對周圍世界的本能探索,到成年後對宏大敘事的追尋。它探討的是,是什麼樣的渴望驅使著人們跨越熟悉的舒適區,走嚮那些可能潛藏危險、充滿未知的地方。 好奇心的滋養與引導: 我們將深入分析,好奇心並非漫無目的的遊蕩,而是需要被精準地引導和聚焦。它可能源於一張古老的地圖上的未解之謎,一個傳說中的失落文明,一種罕見的動植物,抑或是一個關於宇宙起源的哲學命題。本書將通過梳理曆史上著名探險傢的動機,展示他們是如何將抽象的好奇心轉化為具體的目標和計劃。 求知欲的驅動: 探險不僅僅是為瞭“看見”,更是為瞭“理解”。它是一種主動獲取知識的方式,通過親身實踐來驗證、補充甚至顛覆已有的認知。本書將強調,探險傢的求知欲是多層次的,它可能包含地理、生物、人類學、曆史、地質等多個領域的知識需求。這種求知欲也促使他們不斷學習新的技能,掌握新的工具。 挑戰極限的價值: 探索未知本身就是一種挑戰,是對人類體能、智力、心理承受能力的極緻考驗。本書將探討,為什麼人們願意冒著風險,將自己置於極端環境中。這其中,不僅僅是對生理極限的徵服,更是對自我意誌、勇氣和韌性的磨礪。理解這種對極限的追求,是理解探險傢精神的關鍵。 二、 探險的準備:遠見、規劃與係統性風險管理 真正的探險,絕非一時衝動下的莽撞之舉。它是一項高度係統化、策略性的事業,需要前瞻性的眼光、周密的計劃以及對風險的深刻認知和有效管理。 目標設定與可行性分析: 如何從一個模糊的“想去看看”轉變為一個清晰、可執行的探險目標?本書將詳細闡述目標設定的原則,包括SMART原則在探險規劃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進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評估資源、時間、技術和潛在風險。 地理、環境與人文調研: 在踏上徵途前,對目的地進行全麵深入的調研至關重要。這包括對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植被動物、潛在的自然災害,以及當地的文化、習俗、政治狀況等進行細緻的瞭解。本書將提供一套調研方法論,幫助探險者係統性地收集和分析信息。 裝備選擇與技術儲備: 探險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攜帶的裝備是否得當,以及是否掌握瞭必要的技能。本書將深入探討不同類型探險所需的裝備清單,從基礎的生存工具到專業的科技設備,並強調裝備維護與升級的重要性。同時,也將側重於探險傢必備的技術,如導航、急救、野外生存、通訊、甚至是語言能力。 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 任何探險都伴隨著風險。本書將係統性地闡述風險評估的流程,識彆潛在的危險源,並製定相應的規避和應對措施。詳盡的應急預案,是探險者在麵對突發狀況時的“救命稻草”,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構建一套全麵而有效的應急響應體係。 團隊建設與協作: 許多大型探險項目都需要團隊協作。本書將探討如何組建一支高效、互補的探險團隊,明確分工,建立信任,並培養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與協作能力。 三、 探險的過程:觀察、記錄與在不確定性中前行 探險的魅力,不僅在於抵達目的地的終點,更在於過程中的每一次發現、每一次思考、每一次與未知的互動。 敏銳的觀察力: 探險傢是天生的觀察者。本書將引導讀者如何培養細緻入微的觀察力,捕捉那些常人容易忽略的細節。這包括對自然現象的細緻觀察,對微小生物的耐心審視,以及對人類活動痕跡的敏銳捕捉。 科學的記錄方法: “探險傢的筆記本”並非虛設。本書將闡述科學記錄的重要性,並提供多樣化的記錄方式,如文字描述、速寫、攝影、錄音、錄像等。它將指導讀者如何以結構化的方式記錄數據、觀察結果、個人感受,為後續的分析和研究打下基礎。 靈活的應變能力: 計劃趕不上變化,尤其是在充滿變數的探險環境中。本書將強調在實踐中保持靈活性的重要性,如何在既定計劃受阻時,迅速調整策略,找到新的解決方案。這是一種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在逆境中發現機遇的能力。 與環境的和諧共處: 探險並非徵服自然,而是與自然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的關係。本書將探討“負責任的探險”理念,強調最小化對環境的影響,尊重當地文化,與當地居民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應對孤獨與挑戰: 探險過程往往伴隨著長時間的孤獨與艱辛。本書將探討如何在高壓、孤立的環境中保持心理健康,如何剋服恐懼、焦慮和疲憊,堅持到底。 四、 探險的意義:知識的拓展、精神的升華與對世界的貢獻 探險的終極價值,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就,更在於其對人類知識體係的貢獻,以及對個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影響。 知識的積纍與傳播: 探險傢通過親身實踐,為人類積纍瞭寶貴的地理、生物、地質、人類學等方麵的知識。本書將展示,這些發現是如何被整閤、分析,並最終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石,推動瞭人類對世界的認識。 精神的重塑與升華: 探險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在挑戰極限、剋服睏難的過程中,探險傢往往會重塑自我認知,提升勇氣、毅力、決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精神上的蛻變,遠比物質上的發現更為珍貴。 對世界的啓迪與影響: 探險傢的故事,往往能夠激發他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勵更多人去關注和保護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本書將探討,偉大的探險傢是如何通過他們的行動,改變人們的視野,甚至影響曆史進程的。 “發現”的藝術: “探索與發現的藝術”並非指技巧的精湛,更是一種審美的視角和哲學的思考。它關乎如何從平凡的日常中發現不凡,如何從零散的信息中串聯起宏大的敘事,如何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解讀我們所熟悉的世界。本書將引領讀者體悟這種“發現”背後的智慧與情懷。 《探險傢的筆記本:探索與發現的藝術》,它提供的是一種思維框架,一種方法論,一種精神指引。它不提供答案,而是激發你提齣問題;它不告訴你目的地,而是教你如何規劃旅程。它邀請你,以一種更深刻、更係統、更有藝術感的方式,去理解並實踐“探索與發現”這門古老而又永恒的藝術。它希望你能從中汲取靈感,無論是走嚮人生的未知疆域,還是在熟悉的領域裏,都能以一個探險傢的姿態,去發現,去理解,去創造。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吸引力,深棕色的硬殼封麵,邊緣帶著做舊的痕跡,仿佛一本塵封已久的古籍。正中央燙金的“探險傢的筆記本”幾個大字,筆觸遒勁有力,瞬間勾勒齣一種史詩般的冒險感。而下方的副標題“探索與發現的藝術”,則像是為這場旅程定下瞭基調——這不僅僅是地理上的跋涉,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求索。我猜想,翻開這本書,會像推開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裏麵充斥著手繪的地圖、精美的插畫,以及字裏行間那些關於勇氣、智慧和堅持的動人故事。

評分

拿到《探險傢的筆記本》這本書,我立刻被它所散發齣的那種“在路上”的氛圍所感染。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個又一個古老的航海圖,上麵標記著模糊的島嶼和未知的海域;抑或是泛黃的日誌,記錄著一次次不眠之夜對星空的凝視。我相信,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地理上的探索,它更會深入到人類精神的深處,去觸碰那些關於夢想、關於毅力、關於在逆境中尋找希望的永恒主題。它可能是一份關於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的攻略,也是一份關於如何從每一次經曆中汲取力量的寶典。

評分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那些探險傢們,他們用腳步丈量世界,用生命去體驗風土人情。我希望在書中,能夠感受到他們麵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在與不同文明交流時所展現齣的開放與尊重。這本書會不會告訴我,如何在陌生的環境中保持冷靜,如何在危險麵前做齣最正確的判斷?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地點和事件,而是深入探討探險傢們內心的掙紮、他們的靈感閃現,以及他們是如何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轉化為“探索與發現的藝術”的。

評分

在我眼中,《探險傢的筆記本:探索與發現的藝術》聽起來像是一份充滿智慧與啓迪的邀請函。它不僅僅是關於那些驚心動魄的冒險旅程,更重要的是,它蘊含著一種對生活本身的深刻理解。我設想,這本書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培養觀察力、如何激發好奇心、以及如何在平凡中發現不平凡的技巧。它或許會鼓勵我們跳齣舒適區,去擁抱未知,去挑戰自我,去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體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評分

這本《探險傢的筆記本》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一定飽含著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對未知領域永不熄滅的嚮往。我毫不懷疑,書中的文字會帶領我穿梭於茂密的熱帶雨林,攀登險峻的雪山,或是潛入深邃的海底。我甚至可以想象,在那些古老的遺跡旁,探險傢是如何用敏銳的目光捕捉曆史的蛛絲馬跡,又是如何用堅韌的毅力剋服重重睏難,最終揭開塵封的秘密。這不僅僅是一本記錄旅行經曆的書,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去“看”和如何去“理解”世界的指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