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赵萌编著的《大宗商品交割实务/大宗商品特色课程系列》在介绍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相关策略及技巧的同时,从做好增值物流服务视角出发,创新提出了大宗商品交易交割后续物流增值服务,实现商流与物流一体化管理效益优选化的实现途径及方法,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物流金融服务、供应链增值服务、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和第四方物流增值服务等。本书可作为高校金融、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金融、物流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赵萌 等 编著 赵萌,宁波大红鹰学院老师,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贸易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不错工程师、不错经济师。已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环境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宁波出版社等出版著作5部。《大宗商品交割实务》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它将交割这个看似枯燥的技术性环节,赋予了深刻的经济学含义。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交割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和市场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例如,通过标准化和例行的交割流程,大大降低了交易双方在商品品质和数量上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了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的发现。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逼仓”(short squeeze)和“逼券”(long squeeze)的分析,以及交割在这种市场现象中扮演的角色,这让我看到了交割的另一面——它不仅是商品的物理转移,更是资本博弈和市场信号传递的重要载体。书中的一些理论模型和数学推导,虽然有些专业,但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交割对市场结构和价格动态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大宗商品交割实务》,让我以为是一本侧重于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解读的指南。我之前在工作中就遇到过不少因为合同约定不清,或者对某些国际贸易术语理解有偏差而导致的交割纠纷。我特别想从书中找到关于各种常用国际贸易术语(如FOB, CIF, CFR等)在实际交割中的具体含义和操作要求,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贸易场景选择最合适的交割方式。我还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起草一份严谨的交割合同的范本,以及在发生交割问题时,如何进行有效的证据收集和法律维权。这本书的内容,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提供更多指导,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处理国际贸易交割的业务人员来说,无疑会非常有价值,也能帮助我们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风险。
评分对于《大宗商品交割实务》这本书,我个人有些遗憾,因为它在某些方面并没有达到我最初的期望。我原以为这是一本能够指导我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规避交割风险的书,比如在合同条款的拟定上,应该如何细化关于商品质量、数量、包装、运输和保险的约定,以防止日后发生争议。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处理交割延迟、货物损坏、以及第三方物流问题的实用建议和案例。但是,书中更多的是在宏观层面讨论交割的原理和重要性,对于一些具体的、操作层面的细节,比如不同类型大宗商品的特定交割流程、单证的规范化要求、以及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如区块链)来优化交割效率等,却着墨不多。这让我在面对实际的交割工作时,觉得理论的指导性有余,而操作性的指导性不足。
评分读了《大宗商品交割实务》这本书,我发现它更像是对整个大宗商品市场运作逻辑的一次深度剖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操作层面。它探讨了为什么大宗商品交割如此重要,它在大宗商品定价、风险管理以及市场流动性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交割地点的选择”和“交割时间的安排”对价格的影响分析很感兴趣,这部分内容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定势,让我意识到交割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市场力量。书中还花了大量篇幅讲解了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生产商、贸易商、金融机构、最终用户)在交割环节中的不同诉求和策略,这让我对整个大宗商品生态系统有了更宏观和更立体的认识。它不是教你怎么具体操作,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操作,以及这些操作背后的市场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大宗商品交割实务》,乍一看,还以为是本操作手册,里面会详细介绍各种大宗商品的具体交割流程、单证要求、仓储注意事项、以及在不同交易场所(比如交易所、场外市场)的交割细节。我之前对一些常见的农产品(比如玉米、大豆)和能源(比如原油、天然气)的交割流程还算了解,但对一些金属(比如铜、铝)以及其他工业品(比如铁矿石、橡胶)的交割细节就比较模糊了。我原本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工具书一样,在我遇到具体交割问题时,能快速查阅到相关信息,比如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的交割标准有什么差异?如何处理交割中的瑕疵品?如何应对交割过程中的风险?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商品,其交割流程往往更加复杂,涉及的法律法规和商业惯例也更多,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我理解其中的难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