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全2册 明就仁波切的禅修的方法 佛教人生智慧

现货速发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全2册 明就仁波切的禅修的方法 佛教人生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尼泊尔] 咏给·明就仁波切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3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百尺楼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49635
商品编码:25598870781
包装:平装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基本信息

作 者:(尼泊尔)咏给·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著;江翰雯 等 译

定 价:39.9

出 版 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页 数:280

装 帧:平装

ISBN:9787544349635

编辑推荐
★我们为何不快乐?怎么才能收获快乐?本书讲述融合佛法心要与科学原理的快乐之道。
★本书上市即荣登《纽约时报》、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等畅销排行榜,同时被翻译成超过 20种不同的语言。
★作者明就仁波切是当代深具国际影响力的禅修大师,被《时代周刊》《国家地理》报道:科学证明他是“世界上zui快乐的人”。
★《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影视演员李连杰、梁朝伟、曾志伟等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2002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家以为仪器坏了,被《时代周刊》杂志誉为“世界上zui快乐的人”。
享誉世界心灵导师、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在本书中,阐述了他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他首先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开快乐的秘密,后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感官知觉去做各种禅修练习,达到非比寻常的快乐。


作者简介
咏给·明就仁波切 (Yongey Mingyur Rinpoche) 当代禅修大师、心灵导师,被《时代周刊》《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世界上zui快乐的人”。
1976年生于尼泊尔,父亲是20世纪禅修大师祖古·乌金仁波切。他从小患有恐慌症,13岁借由禅修克服恐慌症,17岁被指派为闭关房上师。他经常以幽默的方式,坦然分享自己的困境。自1998年起,他开始全球巡回教学,给予数千人开示与指导,并广泛与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摇滚歌手、电影明星等各阶层人士接触和交谈。
所著不仅荣登《纽约时报》、台湾及香港等地畅销榜,还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帮助了无数对心灵修炼感兴趣的人,步上快乐的修持之道。

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实用的禅修指南,也是一本能够让人生更美好的手册。
—— 丹尼尔·戈尔曼 《EQ》作者
此书行文轻松活泼,所述故事生动幽默,更重要的是,处处有着仁波切充满智慧的慈悲话语。
——海涛法师 生命电视台台长
这本书蕴含真正的智慧,清新且明晰。明就仁波切提出了佛陀、现代神经科学与医学之间重要的关联。他毫不卖力地结合了看似迥然不同和复杂的学科,照亮了这趟旅程。
──李察?吉尔 美国影视演员
本书像一把充满智慧的钥匙,我真诚地推荐朋友们拿起这把钥匙打开你的心。
——李连杰 国际功夫明星
衷心感谢令人尊敬的咏给·明就仁波切为我这种追求心灵富足的人,提供一部这么好的书。仁波切通过自己的经历,用轻松幽默的描述,深入浅出的教导我们如何去开发我们的佛性。
——梁朝伟 影视演员
书中的阐述,引出不少生命经验的坦诚交流、学佛历程的心路写照,让我受益匪浅。而事实上,我们真正需要这样的交流和实证,来检视自身困惑不安的所在。
  ——曾志伟 影视演员

目录
第一部? 我们为何不快乐??1

第一章? ? 旅程的起点 // 3
如果有任何能够因应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可能就是佛教了。
心的交会 // 6
传承的重要性 // 8
会见我心 // 14
来自西方的亮光 // 17
第二章? ? 内在的交响乐 // 21
许多“组件”的聚集,产生了车乘的概念。
脑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25
三脑一体 // 30
不见踪影的总指挥 // 35
正 念 // 38
第三章? ? 心,脑 // 42
了悟心,即是佛。
本然心 // 43
本然的寂静 // 46
深入了解你的本然心 // 49
心、生物现象或两者兼备? // 51
做你自己 // 53
第四章? ? 空? 性 // 57
空性是万物产生的基础。
胜义谛与世俗谛 // 61
空性的禅修练习 // 66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经验 // 68
可能性所带来的自由 // 74
第五章? ? 感知的相对性 // 77
心的本质本自清净,完全语言文字、概念和思维。
互为缘起 // 7
从神经科学看主体和客体 // 82
不确定性原理的恩赐 // 86
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事件的来龙去脉 // 87
时间的蛮横 // 89
无 常 // 95

第六章? ? 天赋明性 // 98
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
本具的觉性 // 99
照亮黑暗 // 103
显相与幻相 // 105
明空一体 // 107

第七章? ? 悲? 心 // 111
无尽的慈悲自然地涌向被自我幻相所囚禁的一切有情众生。
关于悲心的生物学说 // 112
“认同”彼此的“不同” // 114

第八章? ? 我们为何不快乐? // 118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倾向于做无益的事。
情绪化的身体 // 121
性格特质与暂时的情绪状态 // 122
制约因素 // 124
烦 恼 // 125
烦恼或契机 // 133

第二部? 安住自心的方法??137

......
第三部? 快乐的心? 健康的身??229

......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我们为何不快乐?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倾向于做无益的事。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了义炬》
我在二十几个国家巡回讲学近十年之久,见识过许多怪异和奇妙的事,也听过很多怪异和奇妙的故事。有些是人们在我公开授课时提出的,有些则是在个人咨询时发生的。不过,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物质生活充裕的人所经历的痛苦程度,竟然跟物质生活贫乏的人相差无几。虽然他们的痛苦方式在某些方面跟我在印度与尼泊尔通常见到的有所不同,但痛苦的强度却明显可以感觉得到。
我开始意识到生活在富裕环境的人们这么不快乐,是在头几次拜访西方国家,友人带我参观当地的观光地标时。首次看到帝国大厦或艾菲尔铁塔的时候,这些设计师的才华,以及建筑工作人员之间高度的团队合作与决心,让我不禁为之动容。但是当我们到达观景台时,我却发现视野所及之处都被铁丝网环绕,四周也都有警卫在巡逻。我问友人为什么会有这些铁丝网和警卫。他们告诉我,安全警戒是为了预防有人从这里跳楼自杀。这真是令人感到悲哀极了,因为,能建造如此雄伟建筑的社会,竟然需要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以防止人们以这么美丽的纪念性建筑作为自杀工具。
安全警戒并没有影响我对这些美丽建筑和建筑技术的欣赏,但是参访这些地方几次之后,我终于开始明白这些安全警戒跟我观察到的其他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虽然人们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文明中,也常面带微笑,但是,他们眼中却不时流露出不满,甚至是绝望。在我的公开或私人谈话中,人们也总绕着“如何变得更好、更强”或“如何克服‘自我憎恶’”之类的问题打转。
到过的地方愈多,我就愈清楚看到,生活在高科技、高物质成就社会里的人跟生活在落后地区的人一样,也经历着痛苦、焦虑、寂寞、孤独和绝望等感受。有好几年时间,我在公开授课和私人谈话中,都会主动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以了解状况。这些交谈使我体会到,当外
在或物质发展的速度超前于内在知识的发展时,人们承受着强烈的心理矛盾冲击,却苦于没有解决烦恼的方法;而丰富的物质享受也相对地带来了各种外在的干扰源,使我们跟内在世界失去了联系。
举例来说,想一想有多少人总是拼命地在寻求刺激感?他们多么期待去光顾新开张的餐厅,开始一段新的人际关系,或者更换不同的工作。这些崭新的人、事、物确实提供了短暂的刺激,但是过了一阵子之后,这些兴奋感就又会逐渐沉寂,什么新鲜感、新朋友,或者新任务又开始变得平凡无奇了,初的快乐也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因此,他们又开始尝试新花招,比如说到海边玩,这也能让人感到爽快、满意好一阵子。阳光温暖,海水也棒极了,还可以交到一大群新朋友,也许还有刺激的新项目可以玩,像是水上摩托车或拖伞等。但是没过多久,海滩活动又开始变无聊了。同样的话题反复不休,粗粗的砂子黏在皮肤上,阳光一下子太强,一下子却又被乌云遮住,一下子又嫌海水太冷了,看来,又是该换新花招的时候了。你开始想要试试不同的海滩,或许可以到别的国家看看,我们的心于是开始自创咒语:“我要去塔希提(Tahiti)……”
然而,这些解决方法的缺点是,它们本质上都是短暂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生的结果,所以不可避免地都会有所改变。当产生并维持快乐的基本因素改变时,大部分人不是怪罪外在因素(他人、地方、气候等),就是责备自己(“我当时应该把话说好听一点或放聪明点”,或者“早知道,去别的地方不就好了”)。然而,由于这只不过是反映了我们失去自信,或者对原以为会带来快乐的事物失去信心罢了,因此,怨天尤人其实只会让我们更难找到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问题重点在于,大部分人并不了解何谓真正的“快乐”。他们发现自己创造的情境,后反而让自己跌回原本急欲消除的不满足之中。 因此,我们好能更仔细观察一下所谓的“快乐”“痛苦”,及其形成的原因。



基本信息

作 者:(尼泊尔)咏给·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著;江翰雯 等 译

定 价:39.9

出 版 社:海南出版社  

装 帧:平装

ISBN:9787544352826

内容简介
  《世界上快乐的人》无疑是一部很伟大的著作,但因为内容谈到许多脑科学知识,一些人可能觉得比较艰涩难读。本书《世界上幸运的人》则十分浅显易读,明就仁波切举了许多例子,深入浅出地一步步引导读者走进禅修的世界。
  21世纪被称为“焦虑年代”。焦虑已经是人类长期的症状。我们不安和烦恼,在解决的过程中又制造出geng多的纠葛和问题。
  此书正是一本解除焦虑的实用手册,教导大家将佛教的洞见和实修,用来解决日常遭遇的难题。书上提到的观念和方法,汇编为精要的指南,就像你买手机会附送使用手册,内容是:“di一步:请检查包装盒中是否有以下的商品……”;“第二步:请取下手机后面的电池盖”;“第三步:安装电池”。
  我们的方法是:
  di一步,“见”,……
  第二步,“修”,……
  第三步,“行”,……

作者简介
  咏给·明就仁波切 (Yongey Mingyur Rinpoche),当代禅修大师,1976年生于尼泊尔,父亲是20世纪禅修大师祖古乌金仁波切。著有《世界上快乐的人》、《世界上幸运的人》(即繁体版《你是幸运的》)等畅销书。咏给·明就仁波切从小患有恐慌症,13岁借由禅修克服恐慌症,17岁被指派为闭关房上师,是藏传佛教史上年轻的闭关上师。他不仅精通藏传佛教传统的实修训练与哲学训练,对现代科学文化也极为熟悉。至今已在全球巡回讲学近10年,并广泛与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摇滚歌手、电影明星等各阶层人士接触和交谈。

精彩书评


  ★“咏给·明就仁波切是一位伟大的伏藏发掘者,在学养与成就上,皆是无与伦比的大师。”
  ——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我随喜这本书,这是一本扣人心弦、相当实用的书,融合了藏传佛教与科学观点。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作者)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明就仁波切的慈悲、智慧与功力,也让我们能深入了解禅修的奥秘。我十分感谢作者的用心,也期待这本书能增进大家的快乐。
  ──曹兴诚(企业家,联华电子前董事长)

  ★这本书蕴含真正的智慧,清新且明晰。明就仁波切提出了佛陀、现代神经科学与医学之间重要的关联。他毫不卖力结合了看似迥然不同和复杂的学科,照亮了这趟旅程。
  ──李察·吉尔(知名影星)

目录
前言
di一部 认识自己
di一章 隧道中的光
人类存在的wei一目的,就是为了身处黑暗的可怜众生,点燃一盏明灯。
念头是认识自己的机会
跟心交朋友
问题有多猛烈,你就有多强大
恐惧不过是飘浮在心里的想法
第二章 问题就是解答
我们探索的终点,将抵达我们原先出发的地方,这是我们di一次认识这个地方。
体验我们的自心本质
痛苦是生命的基本状态
对于不安,要预先准备
什么是自然的痛苦与自己造作的痛
痛苦是存在的
认识痛苦的痛苦(苦苦)
认识变化的苦(坏苦)
认识普遍的苦(行苦)
观察呼吸的变化
第三章 观点的力量
如果不守护放逸的心,就不可能持守自己的学习。
观点会影响人的体验
所有的分别基本上都是相对的
痛苦其实源自于你的执著
面对“自我概念”的执著
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观察内心的反应
第四章 洞悉体验的本质
念头的本质,就是本初的觉性。
放下执著,痛苦就会减少
佛性具有体验一切事物的无限潜能
体验到佛的刹那
抛弃狭隘或局限的想法
盘点自己的特质和性格
第五章 观察自心的习性
一旦感知之门净化了,万事万物就会如实展现
内心习性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
我们不去对抗或压制,而是拥抱和探索
我们仍执著“恒常”的想法
单一,是很微细的谬见
独立,其实是幻相
空性具有宽广无边的潜能
看着海浪的起伏,却不影响海洋的本质
不光认识体验,同时也认识体验者
第二部 开放自心
第六章 转化的工具
我们有一部 美丽的车子,却不知如何驾驶。
阿难给我们的启示
修持的三个步骤
用心看着心
驯服你的马(身体)
调伏骑士(你的心)
第七章 专注力的修持
想要看到山的另一面,必须先看山的这一面。
步骤一:不专注在特定的地方或体验
步骤二:专注于色相
步骤三:专注于声音
步骤四:专注于身体的体验
步骤五:专注于念头
步骤六:专注于情绪
第八章 洞见的修持
在理智活动之后,直觉的心取而代之,并乍现了明晰的洞见,因而带来了许多的喜悦与欣喜。
斩断对概念的执著
觉性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
轮回是涅槃的展现
“我”并不是永恒、单一和独立的
审视所观察对象的空性
观察那颗正在体验的心
第九章 同理心的修持
人类是整体的一部 分,那整体,即是我们所说的宇宙。
认同和理解别人
di一阶段:一般的慈悲
第二阶段:无量的慈悲
第三阶段:菩提心
第三部 运用方法
第十章 以生命为道用
一切事物,都可作为禅修之用。
寻找隐藏的黄金
面对佛性的障碍
观察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第十一章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当你与困境正面交锋,会有新的发现。
方法一:专注力修持
方法二:分解再分解(观的禅修)
方法三:扩展同理心(慈悲的禅修)
交替使用不同的方法
第十二章 喜悦的智慧

在线试读

喜悦的智慧
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在克服障碍的过程中,你会得到喜悦。
——海伦 · 凯勒(Helen Keller)

脆弱与不完美的感觉之中,蕴含着了悟自身真正力量的关键。如果我们能面对生命中的烦恼和难题,就会找到内心与外在的安乐。如果我没有面对我大部分年轻时的恐慌和焦虑,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我永远不会有勇气或心力搭飞机和环游世界,并坐在一群陌生人前传达智慧。这智慧不只是来自于我的体验,也是我的指导老师们——那些真正伟大成就者的体验。
我们都是佛,只是没有认出来。文化熏陶、家庭教育、个人经历,以及靠神经元记忆库,去分辨和评估当下体验及未来希望与恐惧的基本生理倾向等等,局限了我们看待自己和周遭世界的观点。
一旦你承诺要开展自身佛性的觉察力,你一定会开始看到你每天的体验都在转变。本来会困扰你的事情,逐渐失去影响力。你会更直观、更放松和更真诚。你会开始了解障碍是成长的机会。当局限和脆弱的幻觉逐渐消失的时候,你会发现内心深处真正伟大的自己。
棒的是,当你看到自己的潜能,你也会开始认识身边每个人的潜能。佛性不是少数幸运者才能拥有的特质。真正认识佛性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如此平凡——你会知道所有生命体都有佛性,只是并非每位众生都能认出佛性就在自身中。所以,当有人对你咆哮或用其他方法伤害你,你不会紧闭心门,反而更为开敞。你知道他们不是“无聊分子”,而是如你一般想要快乐和平静的人。他们做出无聊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没有认出自己的真实本性,而且被脆弱和恐惧弄得不知所措。
你可以先从简单的发愿开始,发愿自己会修持得更好,以更大的觉察与洞见去面对一切,并且对他人更敞开你的心胸。决定你是痛苦或平静的因素,就是动机。智慧与悲心是同步进展的。当你愈专注,愈深入检视对境,会更容易生起悲心;当你为别人更敞开自心,你所有的行持就会更有智慧和更专注。
在任何时刻,你可以选择追随强化“我自己是脆弱而受限的”那些念头、情绪和感觉;或者,你可以忆持自己的真实本性是清净、无限和不会受伤的。你可以一直沉溺在无明的昏睡中,或者,你可以忆持自己一直是觉醒的。无论是哪一种选择,你都在表达真实本性的无限本性。无明、脆弱、恐惧、生气和欲望都是佛性无限潜力的表达,无论选择什么都没有对错。佛法修持的成果,纯粹就是认识所有的烦恼只不过是我们的不同选择,因为我们的真正本质是无限的。
我们选择无明是“自己的选择”,我们选择觉醒也是“自己的选择”。轮回与涅槃纯粹是不同的观点,端视我们选择要如何检视并认定我们的体验。涅槃并不神秘,轮回也没什么不好。如果你决定要根据过去经验去认定自己是有限、忧虑、脆弱或害怕,你只要了解那是你自己的选择。用不同方式去体验自己的机会,一直都在。
大体上,佛教的修行之道,提供了“熟悉”与“实用”两种选择:维持熟悉的念头和行为习性,当然会很舒适和稳定;如果要跨出舒适熟悉的领域,必须走向可怕和不熟悉的领域——那不舒服的灰色地带,就像我在闭关时的体验,你不知道是该回去熟悉但令人害怕的地方,还是直接走向纯粹只是因为不熟悉而心生恐惧的地方。
当你选择要认出自己的潜能,心中会有不确定感。好几位学生告诉我,那就像要结束一段折磨的关系。放下这段关系,会有不舍与失败的感觉。

现货速发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全2册 明就仁波切的禅修的方法 佛教人生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现货速发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全2册 明就仁波切的禅修的方法 佛教人生智慧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现货速发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全2册 明就仁波切的禅修的方法 佛教人生智慧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现货速发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全2册 明就仁波切的禅修的方法 佛教人生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现货速发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全2册 明就仁波切的禅修的方法 佛教人生智慧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