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不少西方探险家、学者、传教士和旅行家怀有各种目的,开始来到中国西部边疆地区。他们寻求考古发现,以西方人文科学的方法对当地的社 会和风土人情进行观察、记录。约瑟夫·洛克 Joseph F.Rock (1884 - 1962) 也是其中之一,他不仅以性格孤僻、勤于笔耕著称,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国西南边疆地区长期生活和考察、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云南的西方人。他在云南丽江纳西地区的活动、他对青海阿尼玛卿山地区的动植物学考察、他把卓尼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带去美国、他对四川木里藏族地区的探险以及民国时期和西南地区各路人马的直接接触和交往,都是轰动一时而且长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事迹。 斯蒂芬妮·萨顿编著的这本《苦行孤旅》是唯一一本用洛克的日记、书信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等一手资料写成的传记。
##很不错的人物传记。还可获知民国的内地实相。土匪、农民、军人、土司、传教士、官僚。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怀疑书名,孤旅是真的,可是他哪里苦啊!洛克与我预想中的完全不同,他几乎是近代来中国的最奢靡最讲究最能作的西方探险家了,喝咖啡吃西餐用可折叠浴盆泡澡,这都是发生在旅途中的。一边看不上中国人的种种劣根性,一边又反反复复的到西南地区采集植物和研究东巴文化,真是没见过这么拧巴的人。相比之下还是斯文赫定更符合我对探险家的幻想。这本书和之前看的顾彼得的终于联系到一块了,毕竟西方探险家就那么几个,圈子很小,大家认识很正常。最讽刺的就是,最终阻止洛克再来中国的,不是土匪土司军阀国民党,而是共产党。一直到作者70年代写这本传记的时候,仍然相信中国会有一天重新打开国门。
评分##成事者必偏执~
评分##与其说洛克热爱中国,不如说他热爱的是云南丽江,这里在他漂泊不定的时候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避世之地,让他能够研究地方的植物学、自然史与民风民俗。洛克其人性格古怪,难以打交道,对下层民众也往往抱有怒其不争的排斥心态。但他想要以丽江为家园与葬身之地的想法却是很真实的,他也留下了非常珍贵的纳西文化资料。这实在很引人唏嘘。
评分##很不错的人物传记。还可获知民国的内地实相。土匪、农民、军人、土司、传教士、官僚。
评分##作为完全依靠文字资料与他人口述整理而成的传记,相信作者对洛克一生基本事实的梳理相对准确。但由于作者以第三人称叙述而较少引用,其客观性尚有待佐证。孤傲的性格、种族的偏见、对研究的热情,以及一生的漂泊是否都能统统归因于少年丧母和家境贫寒? 这一本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已经相当细致,但若想对传主的性格成因做以分析并下定论,作者所掌握的资料可能略显单薄。
评分##艰难与梦想交织
评分有点颠覆想象,洛克傲慢 孤僻 偏执 花销奢侈,热爱中国山川却对当时当地的文化不够理解包容。但无论作为旅行家 植物学家 或是后期对人文社会的研究,都非常无畏而坚韧,也有他对待这个世界的善意方式。有机会要徒步膜拜下洛克之路。
评分##4.5星 这么大内容量如果能做成上下册或至少做轻便一些就好了,看完肩膀都快掉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