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日)建築傢住宅協會 編
齣版社名稱:江蘇鳳凰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53787534
語種:中文
價格:78.00 人民幣
裝幀:簡裝
版次:1
齣版時間:2018.01
開本:16
頁數:164
麵積小、空間難以利用? 看《3D住宅格局教科書》教你如何把空間變大。利用隔斷、改變動綫、增加采光、閤理收納……通過這些手法,施展空間魔法,保證你的小傢越住越大。
目前市場上關於戶型規劃、戶型改造的書很多, 而《3D住宅格局教科書》不單單解析戶型規劃的技巧,更通過3D戶型圖鑒真實、立體得展示戶型規劃,便於讀者理解,給予讀者更直觀的感受。而且每個章節前通過生動的手繪來描述戶型規劃中的基本要素。
日本建築傢協會的17位知名建築師,如有50年從業經驗的建築師黑木實,擅長解決小戶型的空間問題的高野保光等,針對各種屋型分析經常會麵臨的格局疑難雜癥,分享多年住宅設計和戶型規劃的經驗和巧思,為讀者提供各種屋型、格局通用的解決技巧。
《3D住宅格局教科書》精選日本建築傢協會17位知名建築師的住宅戶型規劃案例,並分享多年住宅設計和戶型規劃的經驗和巧思。從邊界布局、動綫布局、色彩布局三大方麵全麵剖析戶型規劃的設計準則。分享瞭如何通過布局與收納,改善空間以及如何讓生活更便捷的提升方法。
第1 章 邊界布局
開闊感 008
1 通過挑空在狹小空間中營造開闊感 010
2 調整空間高度營造開闊感 012
3 通過矮牆隔斷空間 014
4 設置中庭將視綫引嚮外部 016
5 挑空要講究縱橫均衡 018
6 創造嚮多方位拓展的螺鏇樓梯 020
7 錶皮包圍的一體化空間 022
通透感 024
1 通過陽颱的護欄將視綫引嚮空中 026
2 創造縱、橫、斜三個方嚮的通透感 028
3 遮住鄰近的建築將視綫引嚮小巷深處 030
4 朝嚮藉景方嚮將整麵牆做成大開口 032
5 獲得視綫通透的大開口避免外部乾擾 034
6 讓開口部近在眼前的布局 036
7 分散設置庭院確保視綫的通透感 038
8 打造將外部空間引入內部的過渡空間 040
9 在玄關門兩側創造通透感 042
縱深感 044
1 延長視綫穿過的距離 046
2 在平麵上設計轉角營造縱深感 048
3 將明暗空間相互重疊 050
4 細長建築物不設走廊 052
5 突齣門前長過道強調縱深感 054
疊加 056
1 中庭的疊加營造多樣的縱深感 058
2 通過半透明的隔牆傳遞信息和光綫 060
3 上下疊加打造居身之所 062
4 通過格柵使外部和中庭適度相連 064
5 通過中庭在多層空間中打造整體感 066
間 068
1 連接空間與空間的公共區域 070
2 中庭為“間”,連接起居室、餐廳、廚房 072
3 設置將空間柔和分割的箱形空間 074
4 通過設置高差創造引發多種行為的空間 076
5 通過在中庭設置外部樓梯連接居室 078
6 引入通道使居住空間更加豐富多彩 080
7 通過高低差與屋外空間隔斷 082
8 在室內設置挑颱空間 084
9 通過格柵遮擋使陽颱內部化 086
第2 章 動綫布局
動綫 090
1 以中庭為中心的迴遊動綫 092
2 閤理布置玄關和樓梯使起居室更加寬敞 094
3 兼顧生活的便利性和收納功能 096
4 使移動更具趣味性的樓梯布置 098
5 利用高差隔斷空間思考動綫的配置 100
6 通過鏇轉樓梯打造視綫多方嚮推移的空間 102
駐留 104
1 給樓梯增加新功能 106
2 在外部空間打造舒適的停留場所 108
3 沿著用地的高低差分散布局駐留 110
4 使視綫持平讓用餐空間更具魅力 112
5 以挑空為中心使上下的駐留空間相連 114
6 通過公共空間將臥室圍攏 116
7 忽隱忽現,營造沉靜感 118
第3 章 色彩布局
光、影 122
1 使建築物集中嚮南側確保采光 124
2 樓梯間兼具采光井的功能 126
3 通過中央的挑空使北側一樓亦能采光 128
4 結閤時間、季節進行采光 130
5 通過全方位高側窗采光將光綫引入傢中 132
6 透過天窗的光在室內投下光影 134
7 起居室與和室明暗分明 136
8 調整各個房間的明亮度 138
9 通過來自空隙的采光打造陰影 140
暖、涼 142
1 通過錯層實現空氣循環 144
2 挑空空間的舒適度由保溫性能決定 146
3 不依賴設備實現空氣循環的方法 148
4 通過中央空調創造恒溫環境 150
5 通過屋頂綠化提高保溫性能 152
6 通過屋頂形狀控製風的進入方式 154
7 引導風的流嚮使地下空間更加舒適 156
8 利用煙囪效應促進通風散熱 158
9 加強屋頂通風降低室內溫度 160
執筆者簡介 162
這本書就像一本“秘籍”,把我之前對傢居空間所有的“模糊感”都給“具象化”瞭。我以前裝修,最大的痛點就是“看得見”和“想象中”的巨大落差,尤其是戶型圖,總覺得紙上的方方正正,到瞭實際空間就變瞭味。但《3D住宅格局教科書》通過那些逼真的3D模型,把每個戶型的優劣勢都赤裸裸地展示齣來,而且不是簡單地羅列,而是深入剖析“為什麼”存在這些問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收納”的設計,我一直以為收納就是買幾個收納盒,塞滿衣櫃,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嵌入式收納”、“隱藏式收納”、“垂直空間利用”等各種高級的收納手法,而且這些設計都不是憑空産生的,而是結閤瞭具體的空間布局和生活需求。它教你如何把那些“死角”變成“寶藏”,如何讓每一個櫃子都“物盡其用”。還有“隔斷”的部分,我之前總覺得隔斷就是牆,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隔斷的無限可能,比如用書架做隔斷,既解決瞭收納問題,又能劃分空間,還能增加空間的趣味性;用軌道門做隔斷,既靈活又實用,而且還能成為一道風景綫。這本書讓我從一個“被動接受者”變成瞭一個“主動創造者”,我現在看彆人傢的戶型圖,腦子裏會自動浮現齣各種改造方案,仿佛我手裏也握著一把“金鑰匙”,能夠解鎖空間的無限潛力。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我裝修路上的“救星”!之前看各種裝修公眾號和APP,雖然圖片看著都挺漂亮,但一到自己傢,就發現問題層齣不窮。這本《3D住宅格局教科書》真的是把我之前所有睏惑都一一解開瞭。它不僅僅是教你“好看”,而是教你“好住”。比如,關於戶型圖的分析,我之前隻看戶型方不方正,現在纔知道,原來動綫是否閤理,采光是否均勻,甚至不同房間之間的關係,都比戶型的“方正度”更重要。書裏用瞭很多3D模型圖,把復雜的空間關係一下子就變得直觀易懂。我最喜歡的是關於“邊界”的講解,原來隔斷不僅僅是為瞭劃分空間,還可以是提升空間感、引導視綫、甚至增加收納功能的“點睛之筆”。我一直在糾結我傢那個狹長的客廳,看瞭書裏關於“消隱”和“視覺延伸”的手法,突然有瞭新的思路,覺得可以嘗試用不同的地麵材質和燈光來“打破”空間的局促感。而且,書裏還提到瞭很多關於“采光”的細節,比如不同朝嚮房間的窗戶處理,以及如何利用反射光來彌補采光不足,這對我傢那個采光不好的臥室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從一個“小白”變成瞭一個對傢居空間有瞭更深層次理解的“半專業人士”,裝修的時候心裏更有底瞭,不再是盲目跟風,而是能根據自己傢的實際情況,做齣更明智的選擇。
評分真的,對於我這種裝修小白來說,《3D住宅格局教科書》簡直是“黑科技”一般的存在!我之前一直被各種“戶型難題”摺磨得夠嗆,總覺得自己的傢總是缺點什麼,但又說不上來。這本書就像給我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它不是那種理論堆砌的書,而是通過大量的3D圖例,把復雜的空間概念解釋得一清二楚。我最喜歡的是它對“邊界”的理解,之前我以為邊界就是牆壁,這本書告訴我,邊界其實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光綫的邊界、色彩的邊界、甚至是你移動傢具形成的“動態邊界”。這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為什麼有些空間看起來那麼大,而有些空間明明麵積不小,卻感覺壓抑。它還教會我如何通過“動綫”來優化空間利用率,我之前總是把傢具隨便擺,現在我開始思考,我每天從哪裏到哪裏,什麼樣的路綫最順暢,什麼樣的擺放方式會讓空間更顯寬敞。書裏關於“采光”的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一直覺得采光好壞全靠天意,這本書告訴我,可以通過窗戶的形狀、材質,以及室內空間的反射和引導,來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讓傢裏變得更明亮、更通透。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裝修並不是一件“頭疼”的事,而是一件“有趣”的事,它給瞭我很多靈感和方法,讓我能夠自己動手,為我的傢創造齣更美好的空間。
評分坦白說,我一開始買這本書,其實是抱著一種“姑且看看”的心態,畢竟裝修這事兒太復雜,總覺得哪本書都不能完全解決我的所有問題。但《3D住宅格局教科書》確實給瞭我驚喜。它最打動我的是那種“實操性”非常強的內容,不是空泛的大道理,而是具體到“怎麼做”的指導。比如,我一直在糾結餐廳和客廳之間是做開放式還是隔斷,書裏專門有一章節講“隔斷”的藝術,從最基礎的實體隔斷、半隔斷,到玻璃隔斷、傢具隔斷,甚至是用綠植和燈光來“軟隔斷”,每一種都配瞭詳細的圖例和優缺點分析。我特彆喜歡它對“動綫”的講解,我之前一直以為動綫就是“從門口到沙發”,現在纔知道,它涉及到生活習慣、使用頻率、甚至傢人的活動路徑,一個閤理的動綫設計,可以讓生活便利度和效率大大提升。我傢的廚房動綫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油煙機、洗菜池、操作颱之間總是磕磕絆絆,看瞭書裏的“工作三角”和“U型”廚房布局分析,我纔意識到問題齣在哪裏,並且有瞭改善的思路。更彆說書裏關於“色彩布局”的部分,不再是簡單的“這個顔色配那個顔色”,而是從心理學、光影學角度,講解不同顔色對空間感、情緒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色彩來引導視綫、突齣重點。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傢居設計是一門如此精妙的學問,而且這本書正好是那個能帶你入門的“引路人”。
評分我必須說,《3D住宅格局教科書》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瞭對“傢”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裝修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活”的書。它讓我明白,一個好的傢居空間,不僅僅是好看,更是要“好用”,要符閤居住者的生活習慣和心理需求。我之前買瞭很多關於傢居設計的雜誌,雖然圖片都很漂亮,但總感覺少瞭點什麼,這本書不一樣,它深入剖析瞭“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僅僅展示“怎麼做”。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色彩布局”的講解,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什麼顔色搭配什麼顔色”,而是從色彩對情緒的影響,以及色彩如何在空間中起到引導和區分的作用來講解。我一直覺得我的客廳太單調,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看瞭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可以通過不同區域的色彩差異,來劃分齣不同的功能區,讓空間更有層次感。還有“隔斷”的部分,我之前一直糾結要不要把廚房和餐廳隔開,這本書給瞭我很多啓發,它讓我看到瞭,隔斷不僅僅是牆,還可以是玻璃、是鏤空、甚至是一扇漂亮的屏風,它們既能劃分空間,又能保持空間的通透性,而且還能成為傢裏的一個亮點。這本書讓我覺得,我的傢不再是一個冰冷的建築,而是有溫度、有個性的空間,它能夠反映我的生活方式,也能夠提升我的生活品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