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日期:
2017/5/1
开本:16开
ISBN:
978-7-5136-4633-8
页数:297
字数:
350千字
书名:
建设工程合同
读者对象
大众
本书不是一味的理论分析,而是大篇幅的对比分析相关施工工程合同,详尽、切实地帮助了读者在实践中对文本的选择使用。
"谢华宁,男,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导师,教授,主要研究专业方向——商法。主要作品有:《合同法释义与实用指南》《合同法教学案例》《合同法教程》等。
目录
第一章建设工程合同概述1
第一节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与特征1
一、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与范围1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特征5
三、建设工程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关系9
第二节建设工程合同的分类10
一、依工程建设阶段的分类10
二、按承包方式的分类12
三、法院民事案件案由的分类12
四、按承包人所处的地位的分类14
五、按照承包工程计价方式分类14
第三节案例分析17第二章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21
第一节建设工程合同订立的特点21
一、建设工程合同订立的程序21
二、建设工程合同订立的方式21
三、建设工程合同的缔约主体及其资格23
第二节建设工程合同招投标行为的法律性质25
一、建设工程合同招标的法律性质25
二、关于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问题27
三、由中标通知书引发的法律责任问题30
四、结论31
第三节案例分析32
第三章建设工程合同条款36
第一节建设工程合同条款概述36
一、建设工程合同条款的特征37二、关于交易习惯条款40
第二节合同文本中的合同条款43
一、《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43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的合同条款46
第三节《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FIDIC 99红皮书
重要条款的比较50
一、合同条款的适用范围50
二、合同条款的制定者51
三、合同文本的选择52四、合同条款中工程师的地位52
五、工期条款55
六、质量条款62
第四节案例分析68
第四章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72
第一节合同效力的基本理论72
一、合同效力的基本含义72
二、合同效力相对性原则 76
三、合同关系中的第三人78
四、第三人履行80
五、第三人受益合同之建设工程合同82
六、合同的生效84
七、违反合同生效要件的法律后果91
八、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与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对合同效力的影响93
第二节法律规定应当招标而直接发包的合同效力94
一、招标投标法律规定及其分析94
二、案例分析98
第三节“四证”对建设工程合同效力的影响110
一、关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法律规定110
二、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签订的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111
三、未办理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111
四、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112
五、各地法院的审判观点及评析112
六、案例分析115
第四节承包人的资质与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119
一、承包人资质的相关规定119
二、合同主体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效力问题121
三、承包人资质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分析121
四、对我国资质管理制度的评价122
五、案例分析123
第五节挂靠与内部承包合同的效力126
一、挂靠的概念及类型126
二、挂靠与内部承包128
三、挂靠合同法律后果的责任承担128
四、案例分析130
第六节“黑白合同”及其效力137
一、“黑白合同”形成的原因138
二、“黑白合同”的现状139
三、“黑白合同”的表现形式139
四、建设工程合同实质性内容的范围界定140
五、“黑白合同”的效力141
六、“黑白合同”与合同变更142
七、“黑白合同”效力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143八、案例分析145
第七节垫资承包合同的效力148
一、垫资承包的概念148
二、垫资承包合同的效力分析148
三、案例分析150第八节建设工程合同转包的法律效力152
一、建设工程合同转包的现状分析152
二、建设工程合同转包的类型153
三、建设工程合同转包的特征154
四、建设工程合同转包的效力分析155
五、案例分析156
第九节建设工程合同分包的法律效力159
一、合法分包与违法分包159
二、指定分包161
三、分包合同的责任承担162
四、案例分析163
第五章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若干法律问题166
第一节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部的法律地位166
一、工程项目部的法律地位166
二、项目经理的职权167
第二节工程项目经理的表见代理问题169
一、工程项目经理授权性质169
二、代理的类型169
三、项目经理的行为与表见代理171
四、相对人无过失且善意之要件的分析173
五、地方法院对表见代理认定的意见174
六、案例分析175
第三节建设工程实际施工人的若干法律问题177
一、实际施工人的概念177
二、实际施工人的界定178
三、实际施工人权利保护问题179
四、案例分析182
第四节建设工程合同履行抗辩权的行使186
一、合同履行抗辩权的一般理论186
二、承包人的抗辩权行使188
三、发包人的抗辩权行使189
四、案例分析190
第五节建设工程合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193
一、情势变更的基本理论193
二、情势变更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96
三、建设工程合同中情势变更的类型化分析198
四、关于各地调价文件与情势变更的关系200
五、固定价格合同下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202
六、案例分析203
第六节建设工程合同的解除204
一、合同解除的一般理论204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解除208
三、案例分析214
第六章建设工程合同的担保220
第一节建设工程合同的担保制度220
一、工程保证担保制度220
二、建设工程担保类型221
三、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工程担保的约定224
四、我国目前工程担保的实践情况226
第二节承包人对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228
一、建设工程价款的优先受偿权的理论228
二、优先受偿权的性质230
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条件232
四、行使优先权的主体问题232
五、行使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几个疑难问题235
六、案例分析238
第七章工程价款决算与支付242
第一节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的决算与支付243
一、工程预付款的支付243
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244
第二节工程竣工结算与支付246
一、工程竣工结算概述246
二、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关系247
三、工程竣工结算款的支付247
四、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工程款结算与支付249
五、工程造价鉴定250
六、案例分析254
第八章建设工程合同索赔与争议解决259
第一节建设工程合同索赔259
一、工程索赔概述259
二、索赔产生的成因261
三、承包人工程索赔的情形262
四、发包人索赔的情形274
五、工程索赔的程序280
六、案例分析282
第二节建设工程合同争议解决285
一、建设工程合同争议的特点285
二、建设工程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286
三、案例分析293
参考文献297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在传统民法上,建设工程合同属承揽合同之一种,德国、日本、法国及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均将对建设工程合同的规定纳入承揽合同中。
建设工程合同是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合同,纯粹的理论分析将使文章的价值大打折扣,作者了解到了建设工程合同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的重要,在书中大篇幅地对FIDIC红皮书和我国九部委颁发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这三个国际和国内被广泛使用的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这有助于读者在实践中对相关文本的选择使用。 " 徐礼章 原国家计委顾问
我对这本书的“承揽合同关系”和“依工程建设阶段的分类”这两个点特别感兴趣。在我看来,工程项目往往涉及多方主体,复杂的工序和技术要求,这使得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比一般的服务合同更加复杂。将建设工程合同类比为承揽合同,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比如工作成果的交付、对质量的责任、以及价款的支付等。但是,工程项目的规模和风险又远超一般承揽,所以我很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尤其是在风险分担、合同变更、工期索赔等方面。而“依工程建设阶段的分类”这一点,则是我最实用性的需求。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合同管理要求,比如在前期勘察设计阶段,合同可能侧重于技术方案的确定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在施工阶段,合同则更关注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我理解不同阶段合同的核心要素和管理要点,那将对我实际工作中合同的制定、审查和管理大有裨益。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而不是空泛的理论。
评分我一直对工程建设的整个流程充满好奇,尤其是在合同层面。这本书的书名提到了“建设工程合同概述概念与特征”以及“依工程建设阶段的分类”,这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法律书籍,而是能带我了解工程项目从头到尾是如何通过合同来规范和推进的。我非常想知道,在项目的初期,比如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合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到了设计阶段,合同又有哪些侧重点?而到了施工阶段,合同的管理又是如何更加细致和复杂的?这本书如果能将合同内容与工程建设的实际流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分阶段的解读,那对我来说将会是一份非常实用的指南。我之前参与过一次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过程,其中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细节如果不注意,后续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在不同的工程建设阶段,合同的重点、风险点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如何变化的,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风险预判和合同管理。这本书的“正版现货”也让我觉得,它是一本经过审核、质量有保障的书籍。
评分这本书我找了很久,一直在纠结是买一本基础理论的书,还是直接上手实践。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感觉它正好介于两者之间,既有理论的深度,又点出了“建设工程合同”这个核心,而且还提到了“承揽合同关系”和“工程建设阶段的分类”,这让我觉得它应该能帮我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我特别关心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签合同,尤其是对工程这种复杂的东西,往往只是看个大概,但关键的法律概念和合同应有的特征不弄清楚,后续出问题就很难处理。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个清晰的梳理,让我明白建设工程合同到底是什么,它和其他合同有什么本质区别,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例如,合同的生效要件、合同的主要条款、以及如何规避常见的合同风险等等。此外,“依工程建设阶段的分类”这一点也非常实用,因为不同阶段的合同内容和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每个阶段的风险点和管理重点都不同。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那将非常有价值。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小型的装修项目,虽然不是建设工程,但合同上的很多问题也让我头疼,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共通的道理,学到一些处理合同纠纷的方法。
评分购买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它“建设工程合同”这个核心主题,以及“概念与特征”的梳理。作为一名在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普通技术人员,我深切体会到合同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合同的理解都停留在字面意思,对于合同背后蕴含的法律概念和法律精神了解得不够深入。这本书如果能详细解释建设工程合同的本质属性,比如它的双务性、有偿性、诺成性等特征,并且分析这些特征对合同履行和争议解决可能产生的影响,那就太有帮助了。我尤其关心“概念与特征”这部分,因为很多法律条文看起来很复杂,如果能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来支撑,会更容易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来解释这些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堆砌一堆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合同是如何约束各方的,以及在出现合同纠纷时,应该如何根据合同的特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本书的“新书”也意味着内容可能比较新,能反映当前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朴实的,没有花里胡哨的图画,书名也直接点明了内容,这一点我挺喜欢。我最期待的是书中关于“承揽合同关系”的阐述。在我理解中,建设工程合同很多时候确实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承揽合同,即发包方委托承包方完成一项建设工程,承包方按照约定完成工程并交付,发包方支付价款。但工程的复杂性、涉及的金额巨大,以及法律法规的特殊性,又使得建设工程合同和一般的承揽合同存在显著差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看到对这种特殊性的深入分析,比如在风险承担、工程变更、工期延误、质量瑕疵等方面的处理,是否能借鉴承揽合同的一般原则,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很多合同纠纷的根源在于对合同性质认识不清,导致适用法律法规出现偏差。如果这本书能清晰地界定建设工程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异同,并给出具体的案例分析,那将非常有启发性。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合同纠纷,就是因为对工程变更的界定和价款调整方式存在争议,如果当时对合同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或许就能避免很多麻烦。这本书提到的“概述概念与特征”,应该能帮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