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遭遇比起來,很多自詡“熱愛自由之人”的經曆微不足道。米塞斯流離失所,目睹國傢杯納粹占領,自己的書被焚毀,論文被竊,最後被趕齣待瞭六年的避難所。
1940年,米塞斯移居美國。在旅途中,他開始撰寫這本迴憶錄。此書不僅深入記述瞭米塞斯前三分之二的人生經 曆,也成為熱愛自由之人在專製暴政時期的道德和精神指引。他用奧地利官員經濟顧問的視角描述瞭自己的時代。他反對國傢主義和通貨膨脹,試圖阻攔歐洲的乾預政策。他論及教學和研討會、腐敗的政客和中央銀行傢,直至遍布學術界和公共領域的集權霸道。在奧地利即將追隨德國陷入通脹深淵之際,他力挽狂瀾,拯救國傢於水火。
憤怒是此書的靈感之源。米塞斯是執著於真理的偉大思想傢,他從未放棄在觀念領域戰鬥。對他來說,敵人就是壞的思想;而令他遺憾的,並非過於好鬥,而是過於妥協。
##差點意思,如果加上對當時各種思潮、爭論的描述就好瞭。
評分##米塞斯的文筆乾癟,太一闆一眼,相比之下學識相當(甚至略低)的哈耶剋行文流暢,這或許是哈耶剋名氣更大的最重要原因吧。雖然題為“迴憶錄”,米塞斯的“迴憶”占比不大,更多篇幅放在瞭對個人思想的闡釋和對兩次大戰期間奧地利政治經濟形勢的點評。建議對奧地利學派理念有基本瞭解後再讀此書。
評分##讀第一遍,看大師如何罵人。
評分##讀第一遍,看大師如何罵人。
評分##看大師如何罵人。“令他遺憾的,並非過於好鬥,而是過於妥協。”
評分##做一個學者很難 更難的是在艱難時刻依舊選擇做一個正直而真誠的學者;雖然是經濟學門外漢 但米塞斯的這本迴憶錄卻給我打開通嚮奧地利學派的大門 尤其是閱讀門格爾著作的契機;自由至上主義 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是在年初讀金錢暗流關於美國政治對科赫傢族企業的描述得知的 而其根源則在20世紀初的奧地利 米氏正是這種思想的堅定代言人;奧地利學派經濟學關注的是人的行為而非經濟數字;當時歐洲的沙龍講座文化是學術培養的溫床 在自由的氛圍下拋除一切身份門第的障礙 自由地討論問題 交換見解 這纔是最好的打破學術與世俗之間的溝壑的最佳平颱與方式 而沒有好奇心與求知欲死守大學的學究式閉門造車是不會産生真學問的;參照米氏自身的求學經曆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學者首先必須掌握學科的通史 在此之上纔是專業訓練 嚴肅著作的閱讀與思考寫作
評分##翻過 汪宇兄齣品
評分##反實證主義 先驗的這點略怪
評分##“不要嚮邪惡低頭,鼓起更大的勇氣,繼續與之對抗”,進擊的米塞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