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年如水

逝年如水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周有光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我的傢庭背景/ 1
祖母與常州舊傢/ 5
父親與母親/ 10
小學和中學世誼變親傢/ 18
“五卅運動”前後聖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 27
我的幾位同學/ 35
開始交女朋友跟隨孟憲承辦民眾教育/ 40
在杭州開“新聞學”課程/ 50
東北旅行簡樸而隨意的婚禮/ 57
留學日本/ 66
考入京都帝國大學/ 68
身兼兩職:進入江蘇銀行和光華大學/ 75
章乃器及救國會諸君子/ 79
夫婦互補棄傢逃難/ 86
張傢兄弟姐妹/ 90
周傢兄弟姐妹/ 95
抗戰前的上海生活/ 101
逃難:蘇州閤肥漢口/ 106
長沙辦報三峽遇險閤川團聚/ 115
從成都光華大學到重慶農本局/ 124
抗戰時期農本局的作用及貢獻/ 130
空襲重慶南溪遇盜居轉搬傢/ 134
通貨膨脹生活艱難/ 141
再進江蘇銀行四川印象/ 145
“星五聚餐會”與民主人士/ 149
見證國共閤作與許滌新等人的交往/ 152
仰光探母緬甸見聞/ 158
戰爭的持續及國際形勢的發展/ 164
金華巧遇杜立特痛失幼女小禾/ 170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各國形勢及思想武器/ 175
進入新華銀行考察西北/ 182
河西走廊的故事/ 185
在西安的生活/ 191
戰時貿易兒子被流彈所傷/ 195
美蘇對日作戰與抗戰的勝利/ 199
重返上海轉赴美英/ 203
漂洋過海眾議戰後局勢/ 206
紐約觀察/ 210
探訪親友遊曆美國/ 214
美國的交通和效率/ 223
美國的經濟/ 228
建設國傢的若乾想法/ 232
赴倫敦遊輪上的趣事渴望建設新中國/ 236
“二戰”後左傾的歐洲古羅馬的語文技術/ 241
歸國途中的見聞與思考/ 246
與愛因斯坦聊天認識範旭東設計速記符號/ 249
滯留香港撰文著書/ 253
迴到上海教書進銀行辦雜誌/ 256
不斷的運動和改造/ 262
移居北京進入“文改會”/ 267
研究製訂《漢語拼音方案》/ 271
推行《漢語拼音方案》/ 276
《漢字改革概論》與日本的文字改革運動/ 284
“反右”運動/ 291
“ 文改會”大院的變遷北京的風沙與大雨/ 294
張允和的工作經曆/ 297
從“打麻雀”到“大煉鋼鐵” / 300
人民公社化與糧荒/ 302
飢餓的時代/ 305
人民公社製度與現代經濟/ 307
“文革”開始搬進“牛棚”/ 314
“破四舊”帶來的恐慌/ 317
袁二姐與鬍仙洲的悲慘故事/ 322
奉命看批判陳毅的大字報/ 326
越南華僑陳越離奇濛冤“文改會”的批鬥會/ 329
下放寜夏平羅“五七乾校”/ 335
西大灘的“學習”與生活/ 339
在乾校種黃瓜和水稻/ 343
奇妙的芨芨草/ 347
幾件讓人難受的事/ 350
和林漢達一起看守高粱地/ 352
“白菜原理”探親十天/ 354
用《新華字典》做研究大雁糞雨的奇觀/ 357
奇怪的如廁習俗開辦造紙廠人性的“原始狀態”/ 361
和當地農民談寜夏的發展潛力/ 364
林彪死瞭尼剋鬆來瞭/ 367
迴到北京反對簡化《漢語拼音方案》/ 370
聽聞“四五”運動/ 374
唐山大地震“四人幫”垮颱/ 377
蘇州過鼕票證時代巧吃刀魚/ 381
凋敝的洞庭東山人民公社是“井田製”/ 385
“二簡草案”被廢除/ 389
“文化大革命”是曆史的倒退/ 393
身無分文赴巴黎參加ISO會議/ 395
華沙會議上的兩次發言外匯稿費需上繳/ 398
張寜和的經曆巴黎與華沙兩重天/ 400
蘇聯見聞/ 403
《漢語拼音方案》成為國際標準在中國召開國際會議/ 405
應邀去香港演講文字改革/ 408
香港的巨變及迴歸問題/ 412
到夏威夷參加華語現代化國際會議/ 416
《漢語拼音方案》在華語文化圈的影響/ 420
夏威夷土著文化中日美文化在夏威夷/ 423
在美國講學旅行探望張元和/ 428
現代化城市聖巴巴拉旅館和女服務員/ 431
在聖巴巴拉市的兩次演講/ 434
在芝加哥大學演講/ 437
討論“同音詞恐懼癥”/ 439
探望錶弟美國式傢庭生活/ 441
重訪紐約/ 443
開眼界:用電腦查書目/ 446
在聯閤國語言學學會演講用英語討論華語問題/ 448
美國大選觀察紐約黑人問題在賓大演講/ 451
看望張充和在耶魯大學演講/ 454
與《江青傳》的作者交談/ 457
尾聲/ 461
附錄窗外的大樹/ 463
人物索引/ 467
周有光年譜簡編/ 473
周有光著作一覽/ 477
周有光傢族世係錶/ 481
張允和傢族世係錶/ 483
鳴謝/ 485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是著名文化耆宿周有光先生最完整、最詳細、最權威的口述迴憶。這部百年口述從傢庭身世談起,通過作者親身經曆的大量情節故事,細述中國百年曆史的變故。內容覆蓋傢庭、教育、國傢、社會、戰爭、經濟、文化、愛情、晚年生活等重要內容。其中涉及中國曆史上有影響力的人物近200個,不僅是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傳奇麯摺命運的縮影,更是打開瞭個人命運與中國波瀾起伏的百年近現代史深深交織在一起的獨特的時間隧道,讓更多人由此洞見曆史變革的真相和脈絡。本書保持瞭周老口述時自然流暢的語言風格,通篇充滿智慧、樂觀、幽默的格調,是一部極為珍貴的傳記讀本。

用戶評價

評分

##在歷史的弘大敘事中,我們仍然期望著普通、平凡、平靜的生活。生於亂世,淡泊寧靜,天下雖大尋覓的不過是一屋一幾一沙發。(閱讀時間:2017年10月28日-29日;自評:7.8;推薦指數:★★★★)

評分

##讀完瞭前半部分,比齊大小姐樸實太多。

評分

十分平淡衝和的一本書。齣乎意料地給瞭我震聾發聵的感受。想起半年多前吧,讀到的讓我醍醐灌頂的一篇采訪: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4/10/23/magazine/old-masters-at-top-of-their-game.html?_r=0

評分

##讀完瞭前半部分,比齊大小姐樸實太多。

評分

##平淡無甚可觀,周老的書,賣點就是他的年齡。

評分

##瞭解治理國傢的是什麼人

評分

##這本書做得很精緻,厚重而大氣,符閤定位。老先生真人瑞也!

評分

##我們坐在高高的榖堆旁邊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評分

##周有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