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记述有关中国情况的最早的一部阿拉伯文著作。我国史学家范文澜、白寿彝在他们的著作中也引用过游记史料。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学家刘半农与其女刘小蕙,于1927年由法文版转译成中文。本书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了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人情,文内提到了中国国土辽阔,人民勤劳,京城长安的繁华,丝绸和陶瓷工艺精湛,文化发达以及尊重穆斯林的风俗习惯等等。本书译者,曾为加强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起过历史的桥梁作用,值得我们钦佩和纪念。
##中国人的丝绸之薄,穿五层丝衣以为是两层——这个细节很眼熟啊,忘了哪本中文书里看过,不会就是出自这里吧? 都说中国自以为天朝上国,这阿拉伯人来了还不是坚持全世界五个王,阿拉伯的最大,哎,那是你丫没赶上大唐盛世,想当年,要不是一百年前恒罗斯,唉…… 可怜绿洲尽绿化,佛陀封藏敦煌窟。 很喜欢正文中译名后即括号外语原文,一目了然。虽然小书一本,足见译者大家风范,刘半农先生不愧是语言学家,女儿也是家学渊源,注释详细,仅仅是一个“哩”字,即使最后老老实实说此处不知何意,还是先认认真真注明法文写法,英文写法,源出意大利,本意如何。
评分##中国最早的海洋贸易的记录。
评分##11/24 厦大图书馆 读隋唐五代史指阅时看到论文使用了这本的史料,就找来看看。整本书还是算蛮有趣的,算是在“魔幻主义”与“史料记录”的中间点,其实我在想这样的史料如何应用在研究中,可以一次来写一个小札记了。 很多光怪陆离的内容,实际上都有事实的支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的真实性以此支撑,很多耳传与空想纯属建立与对对方文化不了解的情况下,这和现在欧美人看中国是一样的。我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Hanfu是广州,Humdan是西安,Madu是成都。
评分##很有趣的一本伊斯兰视角的中国游记,对于中印的风俗对比尤其有趣
评分##很有趣的一本伊斯兰视角的中国游记,对于中印的风俗对比尤其有趣
评分##中国人的丝绸之薄,穿五层丝衣以为是两层——这个细节很眼熟啊,忘了哪本中文书里看过,不会就是出自这里吧? 都说中国自以为天朝上国,这阿拉伯人来了还不是坚持全世界五个王,阿拉伯的最大,哎,那是你丫没赶上大唐盛世,想当年,要不是一百年前恒罗斯,唉…… 可怜绿洲尽绿化,佛陀封藏敦煌窟。 很喜欢正文中译名后即括号外语原文,一目了然。虽然小书一本,足见译者大家风范,刘半农先生不愧是语言学家,女儿也是家学渊源,注释详细,仅仅是一个“哩”字,即使最后老老实实说此处不知何意,还是先认认真真注明法文写法,英文写法,源出意大利,本意如何。
评分##从此地再开船,就到一个海,名叫涨海(Canhay);再往前,就到中国门。这些门都是海面上浮出来的山,每一门是两座山,中间留出一个空档,海船就从空档里通过去。要是阿拉允许,海船就可以平平安安地通过贡都尔·夫拉特(Cundur-fulat)港,那么,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到中国了,其中用以通过各个门的时间是七天。通过各个门之后,海船就在中国河道的淡水中行走,由此走去,就到了抛锚地方,地名叫做汉府(Hanfu,即广州)。全中国各处,都有大小河道供给淡水;各处都有兵队和整齐的街市。
评分##这家伙到的哪个中国?观察的角度决定观察的结果,还是他根本没来过?
评分##这家伙到的哪个中国?观察的角度决定观察的结果,还是他根本没来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