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度阴山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不算序的序
王阳明家训VS曾国藩家训:中国古代家训的两种念头 / I
第一编:王阳明家训 / 1
王阳明家训:《示宪儿》 / 3
家训一:勤读书 / 6
家训二:要孝悌 / 12
家训三:学谦恭 / 17
家训四:循礼义 / 22
家训五:节饮食,戒游戏 / 27
家训六:毋说谎 / 31
家训七:毋贪利 / 34 1
家训八:毋任情 / 40
家训九:毋斗气 / 46
家训十:毋责人,但自治 / 49
家训十一:能下人,能容人 / 52
家训十二:凡做人,在心地 / 56
第二编:王阳明家书 / 61
科举无妨圣学:《寄诸用明》 / 63
尽人事,听天命:《示徐曰仁应试》 / 70
走正确的道路,把道路走正确:《示弟立志说》 / 77
真正的学习是在世俗中修行:《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 88
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 93
唯自谦才能自信:《书正宪扇・乙酉》 / 109
“脱离习气”的自我管理术:《与克彰太叔》 / 112
善是一种力量:《又与克彰太叔》 / 116
再不学,就老了:《寄诸弟・戊寅》 / 121
决定成败一在天理,二在人心:《上海日翁书》 / 125
第三编:王阳明家规 / 129
儿童教育圣经:《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 131
扩而大之的王阳明家规:《南赣乡约》 / 138
儿童学习的法则:《教约》 / 153
尽孝是尽心,而非表面的道理:《书诸阳伯卷・甲申》 / 160
对荣誉转瞬即忘就是致良知:
《读先师再报海日翁吉安起兵书序》 / 166
家长要做良人:《客座私祝》 / 174
为善就是磨练本心:《为善最乐文》 / 179
王门四规:《教条示龙场诸生》 / 184
良知人人皆有:《书诸阳伯卷・戊寅》 / 193
朋友也要讲门当户对:《姚江王氏族箴・慎交游》 / 198
厚待亲邻:《姚江王氏族箴・厚亲邻》 / 201
让人洗心革面的宝典:《告谕头巢贼》 / 205
以和为贵:《告谕庐陵父老子弟》 / 21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 这篇写给长子正宪的家书,便是王阳明著名的家训“三字经”,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女如何做人、学习、持家、立业、养生。本书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将王阳明的12条家训、24封家书,逐字逐句解读得透彻明晰,既袒露了王阳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心学功夫,也是写给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范本。

王阳明的家训和家书,大部分写于军旅途中。战场即生死场,险象环生,间不容发,王阳明却抽出时间和精力,以平静恳切的语气,事无巨细地叮嘱家族子侄辈们为人处世、读书交友的要诀,以及如何避免陋习。实际上,这一篇篇平易近人的家书,注入了阳明心学的精神内核。

王阳明家训的内容一字一句,全出于诚,用王阳明的说法,写家训的念头就是教育家人致良知,致良知就能常快乐,常快乐又能心安,便是为人处世、持家立业的真正奥秘。

用户评价

评分

##2016年8月6日读毕,这本书主要将《王阳明全集》中有关家训的内容摘而成书,先是文言,然后翻译成白话,再加上评论。对于系统理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非常有用:(1)因材施教,对什么学生要讲什么话,引导他们进入学习;(2)量力而教,根据学生的能力,不要一次教太多,使他们感觉学习不累,并且还有收获;(3)让学生自得,知不是教给的,而是领悟到的,教只不过是照亮了人的良知,所以王阳明的教学强调学生自得;(4)知行合一,老师必须品行端正;(5)事上练,才能真正做到内心静亦定、动亦定。

评分

##一、 学问、礼仪、智慧、德行 勤读书、要孝悌、要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育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能容人、凡做人在心底 二、 立志、自谦 光复自己良知,在这世俗中修行。 三、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评分

##没看前面2册,对心学这个概念不甚理解,尤其是对王阳明口中的知行合一,可能只是断章取义。对“至宪儿”这些育儿经,还是挺有感的。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评分

##简单读读 勤读书。

评分

##2016年8月6日读毕,这本书主要将《王阳明全集》中有关家训的内容摘而成书,先是文言,然后翻译成白话,再加上评论。对于系统理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非常有用:(1)因材施教,对什么学生要讲什么话,引导他们进入学习;(2)量力而教,根据学生的能力,不要一次教太多,使他们感觉学习不累,并且还有收获;(3)让学生自得,知不是教给的,而是领悟到的,教只不过是照亮了人的良知,所以王阳明的教学强调学生自得;(4)知行合一,老师必须品行端正;(5)事上练,才能真正做到内心静亦定、动亦定。

评分

##先生是真正的圣人啊,五百年后弟子遥相叩首,再拜致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