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深层意义是进行了民间音乐的研究与传播,在这本书中,作者撰写了在世界各地的音乐旅行,还介绍了大量国内外民间音乐的起承与演变。每篇文章推荐的唱片清单,亦值得收藏。作者曾在文章中写道——22岁,我第一次接触档案唱片,是来自美国佐治亚的渔歌音乐。翻开册子、按下播放键时,我的听感和视感在文献和音轨之间模糊了边界。这就是今天希冀为听者带来的感受——"听档案,读音乐”。音乐档案,务必与生活相关 ,与记忆为伴。 本书一套四本,与国内第一本专业旅行杂志《旅行家》合作。作家专栏,一直是《旅行家》杂志最具分量、且最为重要的内容,这套书,与时下流行的或甜腻或唯美或浪漫的旅游随笔、游记、散文不同的是,这些作者和文字均具有独立的视角与观察,在当下中国人的旅游已贲张澎湃之时,是一种高调的挑衅,更是一种行走先锋的示范。愿这一套丛书能给予旅行者以思索、兴奋,以及对于世界与自我这一亘古话题源源不断的求索。
##每一张CD清单都拍照留存了。民族音乐的绝佳档案,民俗学者的历史担当。
评分##比预期好看
评分##作者在序中就提到此书是把音乐体验转化为文字。音乐变为文字无非就是把音乐和音乐人背后的故事展开来说,但是因为没有音乐的声音本身,所以这本关于“音乐”的书就显得单薄了一些。 我看网上很多读者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本书如果能附带一个光盘,把书中提到的一些音乐做一个展示就好了。不过现在都是数字时代光盘或许不太便捷,开个脑洞,在书开篇就“此书提到的相关曲目在下面网盘中,提取码:XXXX”,完美了!(笑哭)
评分##民歌和笔记两章读起来有滋味,特别是对哈萨克民歌的分析深入有料,后面的“听歌”更像是对各国民歌艺术家生平的简略介绍。期待作者能对哈萨克和蒙古两个游牧民族的民歌做更深入的比较分析。
评分##1. 加深了对民间音乐的认知。史诗将传奇文学口语化,艺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入自己的演绎。他们是说书人,根据内容文本里的情绪,去抽屉里翻找对应的曲调。而情绪其实是人类本质主题,大约叫做本如。 2.情绪中有一点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定居民族从身体动作中提炼出音乐;游牧民族模仿自然的声音,把自然力量符号化,相信万物有灵。 作者点铺的很广,也推荐了很多唱片。每篇文字都不多,不是特别深入。可以看作世界民间音乐的导论笔记,我感兴趣的是游牧民族新疆土耳其中亚的部分,作者写的也相对较多。
评分##希望早日收到塔石06????
评分##融媒体出版时代,少了珍贵的录音,文字就略显单薄。附个二维码,便能打开读者的新世界。
评分##什么时候可以过上自如购买塔石音乐档案的生活
评分##比预期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