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旅行作家罗伯特‧拜伦在1933年展开了一场奇特的中东之旅。他从威尼斯出发,在塞浦路斯与友伴克里斯多夫会合,接着行经贝鲁特、耶路撒冷、巴格达和德黑兰,最后抵达奥克西安纳──阿姆河之乡,也就是形成阿富汗和俄罗斯部分边界的阿姆河的发源地。通过追寻波斯和阿富汗伊斯兰教建筑起源的过程,拜伦激发了无数旅行者和作家的灵感。本书不仅是提供娱乐的游记,还是对中东地区建筑珍宝的可贵记录。
所有旅行文学中最好、最博雅、最具娱乐性的一部书。
——简•莫里斯
任何广泛阅读过20世纪30年代旅行文学作品的人都认同,罗伯特‧拜伦的《前往阿姆河之乡》无疑是当中杰作。
——布鲁斯•查特文
“文明鉴赏家”罗伯特•拜伦追寻波斯和阿富汗古建筑起源
一场奇特而深刻的中东之旅
一部激发无数旅行者和作家灵感的珍贵作品
金莱克式的幽默笔调,略带尖酸的刻薄评论,细腻委婉的洞察力,对异土文化的热情,一度风靡英国读书界
##【No.051】作者的幸运在于他能去到那些地方,并且尚有残存的古迹供他参观。
评分##能把颠簸冗长路途中的顽强和刻苦写成具有一点英国纨绔和唯美调调,拜伦真是个狠人。那种“其实我也不太懂但是因为比较有象征意义所以我挤破头也要混进去看一眼”的作风,虽然是为Xx献身,并且对象的格调很高,但我还是觉得有点讨厌。阿姆河之乡就是奥克夏纳,Profumum Roma Oxiana,我志在必得
评分##英国作者的文笔还是承袭了有趣又刻薄的天性。这一带行程正好去过或者要去的做过功课的,所以地名也相对熟悉,书里对巴米扬大佛评价不高,只是无趣的大而无当的庞然大物,了解了一些萨珊王朝的建筑,波斯建筑在他的笔下是真美了。早期旅行即探险,真的不容易,却没有抱怨,写得如此有趣。
评分##有殖民主义的视角,但是语言和对建筑的思考都不错。不过,想好好品读至少需要:一个世界地图,一个伊朗地图,一个阿富汗地图,以及一些中亚历史知识。之前看过的纪录片波斯对理解本书有很多帮助。
评分##英国人写的游记真是太好看了。作者不仅胆大心细,而且博闻强识。
评分##还有点意思,上世纪30年代,在中亚旅行,即便是大英帝国子民,也困难重重啊。
评分##1930年代从威尼斯出发,经大马士革,前往波斯、阿富汗,前后十一月,对建筑、人物、古代和当代历史生动描述,细节丰富,然而尚不满30岁,学识、文笔不得不令人赞叹。不过,人对自己不了解,兴趣还没有那样浓厚的事务,总是难以走心吧,看的过程时常脑游四海,对作者写的人事景物,难以共鸣。以后再多了解中亚史地吧。页342-343,本次旅行后半段,作者在五月的麦马纳时,对莫尔克洛夫特1910年前探险阿富汗随身带了30册都觉得少,于是吐槽现代旅行家只知道借科学之名挥霍财物,却不肯随身带一本书。作者热爱异域旅行,又如此向学,自觉训练旅行中的观察力,活灵活现地记述旅行,真是令人汗颜。p.s.历史上蒙古、印度,以及当时英国、俄罗斯一南一北影响中亚深远。近代英国人探险频繁,给后人竟留下如此多作品参考,国人还需补课。
评分##有殖民主义的视角,但是语言和对建筑的思考都不错。不过,想好好品读至少需要:一个世界地图,一个伊朗地图,一个阿富汗地图,以及一些中亚历史知识。之前看过的纪录片波斯对理解本书有很多帮助。
评分##能把颠簸冗长路途中的顽强和刻苦写成具有一点英国纨绔和唯美调调,拜伦真是个狠人。那种“其实我也不太懂但是因为比较有象征意义所以我挤破头也要混进去看一眼”的作风,虽然是为Xx献身,并且对象的格调很高,但我还是觉得有点讨厌。阿姆河之乡就是奥克夏纳,Profumum Roma Oxiana,我志在必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