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一生爱好诗词。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代领袖,他的诗词反映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直到他去世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历程,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毛泽东诗词是他一生的政治理想、生活追求、哲学观念、思维方式、生活阅历、切身感受、思想境界、人生情致、创造才能和审美情趣的反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是毛泽东伟大人格的光辉写照,也是毛泽东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另一个爱好是书法,作为草书大家,可与他独领风骚的政治家诗人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称号齐名。清代乾隆年间举人戴炯在《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卷首《老谱序》中,对韶山曾作了一个惊人的预见:“湘之西有韶山,山峻以复,泉洁以长,茂林修竹,云气往来,中可烟火百家,田畴沃壤。循流而下至铁陂,两山相峙若门……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韶山虽不在中州往来之地,赋客骚人所不到,必将有秉山川之秀,追踪古先生其人者,为国之华,为邦之望,使人与地俱传。”这一神来之笔,仿佛天才预言。毛泽东为历史增色,为中国、为世界所景仰。今天,毛泽东与韶山真的“人与地俱传”了。收录毛主席1901年至1976年76年间所创作的诗词,并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全面审定,完整地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貌。更多的是考证事实,布列背景,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了诗词的意义与情味
本书收录毛主席1901年至1976年76年间所创作的诗词,并经中央文献研究室全面审定,完整地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风貌。更多的是考证事实,布列背景,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了诗词的意义与情味
##很详细,引经据典。以前读主席的诗词,觉得“借用”古人甚多,且口语化,本书认为主席的诗词推动了旧体诗词向现当代诗词转型。诗歌可以因史实、引用民谣、以口语入词、援用人名地名物名等而不拘于平仄,实现对平仄、声律的革新。主席诗词的独特魅力,源于他在伟大革命实践中的丰富阅历和深切感受,其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宏伟理想,无产阶级的伟大胸怀以及与广大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感。总体上,能被大众喜欢的毛泽东诗词确实好,但也很有一部分看了特别无感。
评分##毛是对事势之理体翫到极致的人,他不断向新的形势发起有力的契入并创造新的局面,决不为任何人任何事停留。就理论而言,他的行动代表理论的终结与出路(Ausgang);就历史判断而言,则有近似某种德性的独断魄力。他在时会之处挥洒其才性,尽其历史使命,同时也带来无法避免的历史折损与惩罚。毛本人显然近于不断克服自身的超人,同时也是一种不断克服自身的历史性的共同生活之道成肉身。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的气质即是二十世纪中国的气质,它自作变化,自作主宰,自察事势,同时不断挣落身上已经冷凝干硬的血肉。在这淋漓的蜕变中,因斗争或某种革命功利主义或者只是误判而牺牲的众多生命,其为历史天命乎?鲜活而循环的末人真就难逃一死吗?无论如何,当有人将他描绘为某种evil god时,他们已在贬损意图中不自觉将他奉为另一种伟人了。
评分##重新读毛泽东的诗词,虽然很多诗词以前都学过了,甚至至今会背,可这次却深深被感动了,赞叹毛泽东的大气磅礴,博学多才。尤其读到咏梅时,对比陆游的咏梅,一个顾盼自怜,一个自信豪迈。是何等的情怀生出了这些诗句!书本身注解详细,还讲解了诗词的一些知识,少一颗星是因为排版不便于阅读,注解若和诗句并排看会更好些。
评分##读完此书,确认了自己曾经会背大部分精华篇章,下决心把它们找回来。试过了,不难。到了这把年纪,需要一点雄阔坚定的心志,从他的诗词中找寻一点支撑应该是可行的方式之一。
评分一首诗的讲解包含:原文,自注自解,题解,笺注。诗文背景讲的很全,大力推荐。
评分##老人家的诗集一直是我的床头读物,沮丧不如意时不时拿出来抄一抄,总能从里面汲取到能量
评分##老人家的诗集一直是我的床头读物,沮丧不如意时不时拿出来抄一抄,总能从里面汲取到能量
评分##用三句诗词总结: 1.青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中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老年: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评分##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