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世纪末的喧哗

1993:世纪末的喧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志忠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新版序言 怀念那个学术年代
总序一 辉煌而悲壮的历程
总序二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缘起与实现
绪言 众语喧哗的年代
一、王朔现象:路标与天平
横看成岭侧成峰
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意眼和顽主心
双刃尖刀与错位误读
二、半边风景:女性文学的散点扫描
蜀中无大将 巾帼做先锋
说我这悲欢说我这情
女性的天空
爱与美的颓败与重建 (上)
爱与美的颓败与重建 (下)
故事和讲故事
三、陕军东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西北风席卷文坛
好风凭借力,托我上青云
民族秘史和时代风情
文化之助和文化之误 (上)
文化之助和文化之误 (下)
“陕军东征”的影响
四、怜君底事到天涯:“留学生—打工文学”和“梁凤仪旋风”
“梁旋风”和“纽约风”
从“留学生文学”到“打工文学”
送你一个“淘金梦”
有凤来仪 一鸣惊人
五、世纪末回眸: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考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化激进主义
时代变迁中的光荣与梦想
海外吹来转向的风
文学对文化保守主义的回应
六、理想图式的崩溃:顾城之死及《英儿》与《废都》的比较分析
激流岛上的黑色星期五
从寻找光明到沉入黑暗
诗人之死,还是凡人之死 (上)
诗人之死,还是凡人之死 (中)
诗人之死,还是凡人之死 (下)
顾城和贾平凹——女性崇拜、庄禅思想与心灵拯救
《英儿》与《废都》的图式分析
七、文学何为,作家何为:人文精神讨论及文坛论争种种
文坛论争今何多
旷野上的呼唤
价值选择与形势判断
理想的寻绎
诗人,你为什么不愤怒
跨世纪的洗礼(结束语)
年表(1988—1995)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是一套具有现代学术眼光的文学史著作,通过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时段的透视,来把握一个时代的整体精神。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既不是传统的历史著作,也不是编年史一类的文学史讲稿,更不是随意发挥的文学史漫谈。它通过“散点”把握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深刻体现出了“文学”在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以“年份 时代特征”的方式做分册书名,言简意赅,定位敏锐而精准。以年份为“点”,写一个“点”而又能“伸缩自如”,强调重点年代,勾连“点”的来源及对后来的影响。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提倡“大文学”的概念,主要以文学作为叙述对象,同时又广泛涉猎歌曲、广告、演出等广义上的艺术形式。

用户评价

评分

##挺好,能对发展脉络有个概念,种草了一串书单

评分

##这本书读起来的感觉有点乱糟糟的,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在讲述这个年代的时候,总觉得缺少点什么,90年代在我的想象里应该是复杂的。90年代“文学失却轰动效应”并不是说没有文学了,而是引不起人们的巨大关注。90年代的文学绝对还是繁荣的,在无限怀念80年代文学的时候,我们是否是看到90年代的繁荣呢?当然,也有很多点给人以启发。

评分

##仅绪论好。

评分

##90s众声喧哗,种种浪潮此起彼伏,确实很难整体性系统化地总结把控。但又由于时间较近,不必苦心经营现场感就可以理解那些文学现象发生的缘起和接受状况。

评分

##这本书读起来的感觉有点乱糟糟的,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市场经济的作用。在讲述这个年代的时候,总觉得缺少点什么,90年代在我的想象里应该是复杂的。90年代“文学失却轰动效应”并不是说没有文学了,而是引不起人们的巨大关注。90年代的文学绝对还是繁荣的,在无限怀念80年代文学的时候,我们是否是看到90年代的繁荣呢?当然,也有很多点给人以启发。

评分

对于了解90年代的文学现象还是有帮助的,陕军东征和顾城《英儿》与贾平凹《废都》对比这两章的论述最为精彩,不过或许也会直接戳痛一些人敏感的神经。

评分

对于了解90年代的文学现象还是有帮助的,陕军东征和顾城《英儿》与贾平凹《废都》对比这两章的论述最为精彩,不过或许也会直接戳痛一些人敏感的神经。

评分

对于了解90年代的文学现象还是有帮助的,陕军东征和顾城《英儿》与贾平凹《废都》对比这两章的论述最为精彩,不过或许也会直接戳痛一些人敏感的神经。

评分

##✍????现象:对王朔的复杂态度、女性写作更有主体性and情爱缺席、陕军东征、留学生和打工文学、文化保守主义、顾城、人文精神讨论 ✍????结论:知青作家成为主体、批评去政治化、严肃文学回温、现实主义重新得到重视 ✍????重要事件和现象的梳理更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