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不应追求形式,而要从感觉入手。”
《建筑的声音》是建筑大师隈研吾生涯首部作品集,收录了他近10年来32件经典作品。在他看来,建筑不只是各种建材的堆砌,而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存在,它们用声音表达自己——啪嗒啪嗒、沙啦沙啦、骨碌骨碌……隈研吾用这11种声音概括、剖析了自己近年来的代表作品——莲屋、九州艺文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等。这是超越文字定义、突破形式局限,源于感觉最原本、最直观、最诗意的表达。全彩图文让你跟随隈研吾回到建筑现场,看到建筑的同时,也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另外收录作者长篇访谈,以及32件建筑作品的所在地、竣工年份、用途、构造等大量信息。
##与其说是将建筑拟声化,不如说是用声音来描述建筑所带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是视觉、听觉甚至触觉,进而将建筑从呆板的定义、形式、主义中抽离出来,重新回归到最直观的第一感受,不论方法论的传承,倒是蛮适合想我一样的爱好者来看看热闹~~
评分##通感,从有形的建筑到无形的声音,原来是相通的。
评分##感觉法则更像是个万能的方法论
评分##对材料使用的探索一直是我欣赏隈研吾的地方,但拟声词的植入,我不太get得到,觉得略显生硬。
评分##感觉法则更像是个万能的方法论
评分##一直很想学建筑学,不过好像没那个脑子,只好欣赏一下了。隈研吾的建筑不是给普通百姓住的,所以更加接近于艺术建筑的范畴,讲究意境,以及人与建筑之间的流通感。书中没有收录前门的改造项目,好像是最近的作品,哪天要顺路去看看。
评分##外行看热闹~
评分##这不是一本研究隈研吾设计风格与创作的书,而更多是讲述他是如何以声音这个媒介去把每束光线,每个角度,甚至每根木材与钢筋混凝土概念化。虽然在我的角度来看有些拟声词并不能够完全匹配某一种感觉,但是这也的确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一种朦胧的表述去激发创作灵感。
评分##作品集了。装修工程师隈工感觉还要些年头才能拿奖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