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作品記

讀作品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洪子誠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3
讀作品記......1
《爸爸爸》:丙崽生長記......3
《〈娘子榖〉及其它》:政治詩的命運......23
《塔可夫斯基的樹》:“逆時代”詩人......48
《見證》:真僞之間和之外......60
革命樣闆戲:內部的睏境......80
《晚霞消失的時候》:曆史反思的文學方式......100
《苔花集》到《古今集》:被迫“純文學”......117
《司湯達的教訓》:
在19世紀“做一個被1935年的人閱讀的作傢”......134
《在有夢的地方做夢,或敵人……》:
教義之外的精神經驗承擔者......151
《綠化樹》:前輩,強悍然而孱弱......171
與音樂相遇......186
《〈瑪琳娜·茨維塔耶娃詩集〉序》:
當代詩中的茨維塔耶娃及其他......197
《人歌人哭大旗前》:同時代人的關懷......221
《跨域與越界》:得知自身的位置......227
《鼕夜繁星》:“這世界真好,不讓你隻活在現在”......237
《迴顧一次寫作》:前言·事情的次要方麵......244
文學史問題......255
與吳曉東對話:文學性和文學批評......257
相關性問題:當代文學與俄蘇文學......281
“作為方法”的八十年代......303
新詩史中的“兩岸”......309
“獻給無限的少數人”:大陸近年詩歌狀況......318
當代的文學製度問題......331
關於當代文學的史料......343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收入洪子誠教授新近撰寫的22篇文章和1篇訪談,分為“讀作品記”和“文學史問題”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基於個人閱讀體驗及研究經曆,選取瞭十餘部(篇)有啓發性的中外文學作品或重要文論進行討論,第二部分的文章更偏重於從文學史角度進行概括性論述,討論如文學性、俄蘇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當代的文學製度,以及當代文學史研究中的史料等問題。

用戶評價

評分

##通常講的文藝“經典”的形成,是曆史迴溯性質的,是對已誕生的文本的文學史位置所做的排列,對它們價值的確認,通過不斷的競爭來達到,是曆史過程中讀者(廣義)的復雜反應的産物。評定難以封閉 是開放、經常變動的。強調原創性和獨創性,並且是精英主義的選擇。“紀要”裏的“樣闆”則是預設的,自我確認、自我驗證、封閉、不容置疑的,可以仿效和復製,動員大眾的政治激情和政治參與。不知道把“樣闆”等同於文藝“經典”的評論傢是怎麼想的。 提齣孤獨的問題時,他們談彼特拉剋、盧梭或者尼采如何談孤獨,而不是孤獨本身,站在文化麵前而不是生活的決定性的秘密麵前。 周誌文:“這世界真好,不讓你隻活在現在。” 西班牙詩人希梅內斯的“獻給無限的少數人”。 重視史料是研究者的“職業倫理”。 一切的烏托邦都具有某種悲劇氣息。

評分

##洪老師時時反躬自省的態度一直是我所欽佩的,讀的過程中也意識到自己的巨大不足,還需努力啊!

評分

##在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背後所隱藏著的是人世間最大的真誠。在我看過的所有的作品中,洪老師的作品永遠是最真誠的,沒有之一。

評分

##高二讀,推薦給捨友,他於是喜歡上瞭洪先生。

評分

洪子誠老師真的是我最為敬佩的、非常可信的學者之一,這種“可信”是建立在一流的理解力和錶達力基礎上的,不光在於他常年保持著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尊重同行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他筆耕不輟,很有自知之明,謙遜謹慎,不妄下定論,通常隻將發現的問題和其解決的難度呈現齣來,而不是自不量力,親自操刀,讓年輕學者們看到瞭似乎還有“可說”空間的巨大可能性。

評分

##關於肖斯塔科維奇印象比較深,還有《娘子榖》。關於80年代之前的現象有得到一些解釋,如“敘述曆史的權力”之類的。還有就是《綠化樹》。 關於拉美世界的文學,想瞭解更多。

評分

##一以貫之的價值判斷與思考,雖然感覺有點老好人思想,但確實是學人典範。

評分

##通常講的文藝“經典”的形成,是曆史迴溯性質的,是對已誕生的文本的文學史位置所做的排列,對它們價值的確認,通過不斷的競爭來達到,是曆史過程中讀者(廣義)的復雜反應的産物。評定難以封閉 是開放、經常變動的。強調原創性和獨創性,並且是精英主義的選擇。“紀要”裏的“樣闆”則是預設的,自我確認、自我驗證、封閉、不容置疑的,可以仿效和復製,動員大眾的政治激情和政治參與。不知道把“樣闆”等同於文藝“經典”的評論傢是怎麼想的。 提齣孤獨的問題時,他們談彼特拉剋、盧梭或者尼采如何談孤獨,而不是孤獨本身,站在文化麵前而不是生活的決定性的秘密麵前。 周誌文:“這世界真好,不讓你隻活在現在。” 西班牙詩人希梅內斯的“獻給無限的少數人”。 重視史料是研究者的“職業倫理”。 一切的烏托邦都具有某種悲劇氣息。

評分

##高二讀,推薦給捨友,他於是喜歡上瞭洪先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