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洪子誠教授新近撰寫的22篇文章和1篇訪談,分為“讀作品記”和“文學史問題”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基於個人閱讀體驗及研究經曆,選取瞭十餘部(篇)有啓發性的中外文學作品或重要文論進行討論,第二部分的文章更偏重於從文學史角度進行概括性論述,討論如文學性、俄蘇文學與中國當代文學,當代的文學製度,以及當代文學史研究中的史料等問題。
##通常講的文藝“經典”的形成,是曆史迴溯性質的,是對已誕生的文本的文學史位置所做的排列,對它們價值的確認,通過不斷的競爭來達到,是曆史過程中讀者(廣義)的復雜反應的産物。評定難以封閉 是開放、經常變動的。強調原創性和獨創性,並且是精英主義的選擇。“紀要”裏的“樣闆”則是預設的,自我確認、自我驗證、封閉、不容置疑的,可以仿效和復製,動員大眾的政治激情和政治參與。不知道把“樣闆”等同於文藝“經典”的評論傢是怎麼想的。 提齣孤獨的問題時,他們談彼特拉剋、盧梭或者尼采如何談孤獨,而不是孤獨本身,站在文化麵前而不是生活的決定性的秘密麵前。 周誌文:“這世界真好,不讓你隻活在現在。” 西班牙詩人希梅內斯的“獻給無限的少數人”。 重視史料是研究者的“職業倫理”。 一切的烏托邦都具有某種悲劇氣息。
評分##洪老師時時反躬自省的態度一直是我所欽佩的,讀的過程中也意識到自己的巨大不足,還需努力啊!
評分##在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背後所隱藏著的是人世間最大的真誠。在我看過的所有的作品中,洪老師的作品永遠是最真誠的,沒有之一。
評分##高二讀,推薦給捨友,他於是喜歡上瞭洪先生。
評分洪子誠老師真的是我最為敬佩的、非常可信的學者之一,這種“可信”是建立在一流的理解力和錶達力基礎上的,不光在於他常年保持著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尊重同行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他筆耕不輟,很有自知之明,謙遜謹慎,不妄下定論,通常隻將發現的問題和其解決的難度呈現齣來,而不是自不量力,親自操刀,讓年輕學者們看到瞭似乎還有“可說”空間的巨大可能性。
評分##關於肖斯塔科維奇印象比較深,還有《娘子榖》。關於80年代之前的現象有得到一些解釋,如“敘述曆史的權力”之類的。還有就是《綠化樹》。 關於拉美世界的文學,想瞭解更多。
評分##一以貫之的價值判斷與思考,雖然感覺有點老好人思想,但確實是學人典範。
評分##通常講的文藝“經典”的形成,是曆史迴溯性質的,是對已誕生的文本的文學史位置所做的排列,對它們價值的確認,通過不斷的競爭來達到,是曆史過程中讀者(廣義)的復雜反應的産物。評定難以封閉 是開放、經常變動的。強調原創性和獨創性,並且是精英主義的選擇。“紀要”裏的“樣闆”則是預設的,自我確認、自我驗證、封閉、不容置疑的,可以仿效和復製,動員大眾的政治激情和政治參與。不知道把“樣闆”等同於文藝“經典”的評論傢是怎麼想的。 提齣孤獨的問題時,他們談彼特拉剋、盧梭或者尼采如何談孤獨,而不是孤獨本身,站在文化麵前而不是生活的決定性的秘密麵前。 周誌文:“這世界真好,不讓你隻活在現在。” 西班牙詩人希梅內斯的“獻給無限的少數人”。 重視史料是研究者的“職業倫理”。 一切的烏托邦都具有某種悲劇氣息。
評分##高二讀,推薦給捨友,他於是喜歡上瞭洪先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