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0名0]: | 選擇與後果(精裝)|4881449 |
| 圖書定價: | 70元 |
| 圖書作者: | (美)托馬斯 C.謝林(Thomas C. Schelling) |
| 齣版社: | [1機1] 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5/10/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516392 |
| 開本: | 16開 |
| 頁數: | 291 |
| 版次: | 1-1 |
| 內容簡介 |
| 這本書寫作時間跨越瞭15年,書中談論的問題幾乎涉及瞭[0大0]眾關注的所有問題,比如,[0國0]傢安全、核恐怖主義、所得稅、人員聘用製度、有組織犯罪、碳排放與氣候變化、劫 [1機1] 、淫穢圖片市場、吸煙與健康、煙草種植業和煙草稅,醫療倫理、安樂死、救助或治療癮君子、藥物濫用與習慣性行為、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持續上漲的醫療費、生命科[0學0]和體外受精研究以及選擇後代性彆的生物醫[0學0]技術…… 書中的理論像月圓月缺的輪迴。一些曾經正確的論斷有段時間過時瞭,但現在看起來又變得很有說服力。 作者經常被邀請參加跨[0學0]科研究,雖然經濟[0學0]傢[0會0]發現“其他因素”要比經濟[0學0]更貼近主題,但顯然從經濟[0學0]角度切入[0會0]使人們更好地觀察全局。 |
| 目錄 |
叢書序一(厲以寜) 叢書序二(何帆) 前言 1[0第0]1章 經濟分析與政策倫理[0學0] 2政策倫理[0學0] 3定價中的倫理[0學0]問題 6平等與激勵的衝突 8給“無價”定價 13“更[0優0]”的方式 14逃離平等和效率的睏境 20市場倫理[0學0] 23[0第0]2章 命令與控製 24揭開黑箱的蓋子 26身份認同的問題 27普遍性睏境:內部化和分散化 28紀律和政府的支持性角色 30道德選擇和政策選擇 32不負責任還是沒有反應 34內在性與分配 35作為政府部門的企業 38規範的兩張麵孔 40[0[0唯0]0]意誌論和強製的虛[jia]兩麵性 42市場不是藉口 44[0第0]3章 為瞭剋己而進行的親密之戰 46不具備自我管理能力的消費者 49自我管理的藝術 53鮮明的案例 55管理技能與道德[0品0]行 56一些顯著的特點 59問題的[0大0]小 62一些控製的策略 67[0第0]4章 道德規範、[0法0]律以及自我控製的運用 92[0第0]5章 拯救你自己 92生與死之中的社[0會0]利益 97生計損失的經濟利益 103風險降低後的消費者利益 117結論 121[0第0]6章 死亡之際的策略關係 122一種社[0會0]契約 124促使我…… 126放任我…… 127幫助我…… 129誰 130[0第0]7章 經濟[0學0]與犯罪集團 131黑市 132敲詐勒索 133黑市壟斷 133卡特爾 134有組織犯罪服務 134對犯罪組織的激勵 135市場結構 138製度操作 139[0評0]估成本和損失 142犯罪應[0當0]是有組織的還是無組織的 143與有組織犯罪妥協 143有組織犯罪與實施之間的關係 145黑市與競爭 148[0第0]8章 有組織犯罪集團是做什麼的 152敲詐作為工具的有組織犯罪 156閤[0法0]世界中的敲詐行為 158幾個組織理論 162[0第0]9章 策略分析與社[0會0]問題 177[0第0]10章 什麼是博弈論 178[0獨0]立決定 179解決問題 182替代性解決方案 183分析的框架 184一些可分析的“動作” 187投票策略為例 190策略矩陣 194完整的矩陣 195共同決策 196或然的不確定性和數字偏好 197對“理性”的神話 199博弈、理論和社[0會0]科[0學0] 201[0第0]11章 軍備提案的[0評0]估框架 202選擇偏好配置 203分析矩陣 204兩種肯定性偏好的分析配置 205十六種排列方式 206偏好排序 206討價還價的分析矩陣:肯定性偏好對肯定性偏好配置 207與對手交易 208選擇性協議和共識 208對IFF偏好的規範 209對協議的兩個限定條件 209其他有趣的布局 213誤解 214自然聯係與戰術聯係 215談判籌碼 216絕對談判籌碼和相對談判籌碼 217IFF偏好和肯定性偏好下的談判籌碼 217談判籌碼的動 [1機1] 性內容 218談判籌碼的內部風險 219談判籌碼分析的對稱性 220[0國0]內導嚮的“談判籌碼” 220關於武器的軍備控製判斷 222附錄11A 225[0第0]12章 壓縮軍費的策略 226可分零和構件 227戰術:零和的或是非零和的 228成本和“局部[0優0]化” 230換算比率 230成本對消費者的影響 231非零和環境 232需求的靈活性:一個關於相對[0優0]勢的例證 236共同的[0評0]估能力 238牽製性威脅 240適應與成本 241適應性成本規避:再談一談相對[0優0]勢 243對方成本的計算 245[0第0]13章 誰[0會0]擁有核彈 251核恐怖的前景 253幾個關於控製的問題 256關於好消息 258[0第0]14章 關於核恐怖主義的思考 260各種因素的綜閤考量 262他們[0會0]成為恐怖主義者嗎 264利用的模式 266恐怖主義者使用核武器的策略 270對非[0國0]傢武器的防禦 272[0第0]15章 作為消費器官的[0大0]腦 287 參考文獻 292 齣版說明 |
這本書的名字,特彆是“選擇與後果”這幾個字,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生活就是由無數個選擇組成的,而每一個選擇,不管大小,都會在未來的某個節點産生相應的迴響。這本書會不會像一本哲學寓言,用看似普通的生活片段,來闡釋這個深刻的道理?比如,書中會不會描繪一個主人公,因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包郵”的誘惑,而做齣一個決定,最終卻導緻瞭一係列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在書中深入剖析“選擇”的動機,是齣於真實的需求,還是被廣告營銷所裹挾?而“後果”的部分,則更加引人遐想,它可能是物質上的損失,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失落,甚至是對人生價值觀的重塑。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我們在閱讀中體會到選擇的沉重與責任,同時也能從中找到智慧,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嚮。我甚至在想,這本書會不會觸及到一些關於“機會成本”的討論,每一次選擇的背後,都意味著放棄瞭其他的可能性。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産生瞭非常強烈的聯想,尤其是“包郵”這個詞,總能讓人立刻想到網絡購物帶來的便利與驚喜。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將“包郵”這個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商業模式,放大到一種象徵意義,它會帶來怎樣的“選擇與後果”呢?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吸引人,那種沉靜的色調和簡潔的排版,總讓我覺得裏麵蘊含著深刻的思考。我猜想,作者可能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或者是一些案例分析,來探討在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我們是如何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做齣選擇的。而且,當這些選擇一旦做齣,它們又會以何種方式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甚至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會不會有關於“免費的午餐”背後隱藏的代價的討論?亦或是關於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辨彆真僞、做齣明智消費的指導?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個睿智的朋友,引導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甚至是更廣泛的人生選擇。它或許會揭示一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從未深究的社會現象,讓我對“選擇”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包郵”這兩個字,總帶著一種近乎本能的吸引力,它仿佛代錶著一種“零成本”的快樂,一種即時滿足的誘惑。這本書的名字《選擇與後果》,卻立刻給我一種警醒的感覺。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是在探討,當“包郵”成為常態,我們是否會因此模糊瞭對“價值”和“成本”的認知?它會不會通過一些引人入勝的敘事,讓我們看到,那些被“包郵”光環所掩蓋的真實成本,可能是我們寶貴的時間、精力,甚至是對環境的潛在影響。我特彆好奇,作者會如何描繪這些“後果”,它們是顯而易見的物質損失,還是更難以察覺的精神睏擾?亦或是關於我們整個社會消費模式的巨大轉變?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麵鏡子,照齣我們消費行為中的盲點,引導我們去思考,在享受物質便利的同時,如何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做齣真正有意義的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腦海裏立刻勾勒齣一幅畫麵:一個忙碌的都市人在手機屏幕前,手指輕點,“包郵”的商品迅速加入購物車,然後,生活就此悄然改變。我一直對這種“蝴蝶效應”式的思考很感興趣,希望這本書能深入探討現代社會中,我們每一個看似微小的選擇,如何通過各種渠道,最終匯聚成影響巨大的“後果”。“包郵”作為一種極具代錶性的商業策略,它無疑極大地改變瞭人們的消費習慣,而這種改變,又會以怎樣的方式滲透到我們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甚至價值觀念中去?我期待書中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也許會從心理學、社會學,甚至是經濟學的角度,來解讀“包郵”現象背後的深層動因,以及它對個體和社會産生的深遠影響。這本書或許能讓我意識到,每一個“包郵”的背後,都隱藏著精心設計的營銷策略,而我們,則需要以更清醒的頭腦,去麵對這些誘惑,做齣真正符閤自己需求的選擇。
評分“包郵”這個詞,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各種購物平颱的促銷信息,以及由此引發的衝動消費。而《選擇與後果》這個副標題,則又將我的思緒拉迴到更深層麵的反思。我猜測,這本書的核心可能在於揭示過度便利的消費背後隱藏的復雜邏輯。它會不會像一部社會觀察報告,深入剖析現代社會中,消費者在“包郵”的誘惑下,是如何一步步陷入消費陷阱的?而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消費行為,又會對我們的社會、經濟,甚至是個人心理産生怎樣的長遠影響?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真實的案例,讓我們看到,當“包郵”帶來的便利成為常態,我們可能會失去對價值的判斷能力,對稀缺性産生漠視,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將過多的資源浪費在不必要的商品上。這本書或許能提醒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需要警惕其潛在的負麵效應,學會做齣更負責任、更有意義的選擇,從而避免掉入“包郵”的陷阱,承擔不必要的後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