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为何是杰作——名画的诞生》从《圣经》中的七大经典主题,解读历代艺术大师之间的创意较量,以及名画中蕴含的丰富故事和文化内涵。
《<最后的晚餐>为何是杰作——名画的诞生》从对比中解读传世名作,揭示名画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历史上如此多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只有达• 芬奇的成为杰作?为希律王献舞换取约翰首级的莎乐美,是提香笔下被母亲利用的天真少女,还是莫罗笔下的蛇蝎美人?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里,隐藏着画家对圣经经典题材的精妙诠释!无需专业的美术知识,在对历代名作的对比分析中,轻松看懂艺术大师的巧妙构思和神来之笔。
##看多了日本艺术科普小书发现大部分可以归类到"废话文学",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其实也没说什么囧。比如本书对「最后的晚餐」的解读还不如看「达·芬奇密码」来得实在,不过可能艺术科普的本质就是摒弃猎奇视角,让艺术步入大众。这本书是根据不同宗教画母题选取了同类型的画作作欣赏,从而对该母题有更延展的认知。自己比较喜欢莫罗的「苏珊娜和长老」和「显灵」,装饰很华丽很有东方气息。(22.5.1)
评分##高阶秀尔讲述美术作品,有对于美术作品的尊重和爱。他是那种有系统眼光的学者,他具备纵向研究的美术作品能力。一幅作品在他的品评下,艺术价值就脱颖而出了。《最后的晚餐》为什么是杰作?这是许多人想问的问题。如果单单就绘画的技法上来说,那显然你就是外行了。高阶秀尔会告诉你究竟为什么。
评分##2021.12.10 和平区图书馆借阅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本来以为全书都在讲最后的晚餐这一幅作品,但其实并不是。而是为我们介绍了很多西方绘画中经典的主题,并且在这些主题中利用了不同画家的各种画作,让我们看到了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表现形式。形式还是很新颖的,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之前没有见过的作品。
评分##可贵之处是有不少同一题材画作。
评分##看多了日本艺术科普小书发现大部分可以归类到"废话文学",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其实也没说什么囧。比如本书对「最后的晚餐」的解读还不如看「达·芬奇密码」来得实在,不过可能艺术科普的本质就是摒弃猎奇视角,让艺术步入大众。这本书是根据不同宗教画母题选取了同类型的画作作欣赏,从而对该母题有更延展的认知。自己比较喜欢莫罗的「苏珊娜和长老」和「显灵」,装饰很华丽很有东方气息。(22.5.1)
评分##好书,西方绘画史里几个经典的圣经题材基本都提到了,只恨自己艺术修养太渣_(:_」∠)_
评分##以“最后的晚餐”为引,讲述圣经的故事,丹尼尔是但以理,朱迪斯是犹滴,马修是圣马太,迈克尔是米迦勒,欧美人名果然很多出自圣经,P54图的顺序错了,应为:1.创造动物;2.创造星辰;3.创造鸟与鱼。创世纪那张好评,对米的画作进行了详细的标注,三角部分的人物是以色列历代的领袖。通过提香的《圣母升天》能看出丁托列托与之的传承,二人还有个共同点:画群像和单独肖像时画风不同。王尔德在写《莎乐美》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那个让尼采和里尔克神伤的奇女子?依然喜欢丁托列托和莫罗的画风,委罗内塞的世俗气也很吸引人,乔尔乔内的《暴风雨》不是借用了圣约瑟和圣母回耶路撒冷的典故吗?怎么高阶秀尔说是亚当和夏娃?
评分##讲的很细致,从画作的故事背景,到该画家时代前后同一个故事其他画家的表现手法,到这幅作品的独到之处,以及画家的一些其他画作。除了最后的晚餐,还有其他几幅作品,了解了很多知识。结尾看应该是个什么讲座的整理,难怪如此详尽了。
评分##原本以为主体是 最后的晚餐,结果其他6个章节精彩绝伦,看完想去佛罗伦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