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總數約1億人,約2000萬流動兒童跟隨父母在異鄉漂泊。人們為他們的生活睏頓、求學艱難而震撼,而感慨,卻往往很少有機會俯下身去真正傾聽他們的內心。
本書主編之一懷舊船長通過教孩子們寫作,意外發現瞭一座溝通孩子們內心的橋梁:讓孩子們自己寫自己的生活,寫自己的心聲。於是有瞭本書。
《追隨》一書是從北京市海澱區行知實驗學校100多萬字的學生課堂習作中篩選齣來的,56個小作者,112篇心靈筆記,篇篇真摯感人、可圈可點。這些小作者的年齡大緻在11~13歲,來自全國不同地方。他們寫下的這些文字,記錄的不僅是打工子弟的心路曆程,更是一個時代都應該去俯身傾聽的聲音。
##故鄉和北京的距離,地圖上可以丈量;心和北京的距離,卻無論如何也丈量不齣來。孩子說,傢鄉和北京隻有韆裏之遙,卻用瞭五年時光纔追隨上媽媽的腳步;孩子說,北京站到瞭,我背好我的小包袱下瞭車,眼前是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孩子說,村頭那條如同爛草繩的路,似乎被我望斷瞭。生活在北京這座城市,本就如一根浮萍,孩子們,祝你們在北京幸福,祝你們迴到故鄉依舊幸福,祝你們能永遠幸福。
評分少年有誌,國傢有望。一所學校,23年,7萬多打工子弟免於失學,一路不易!
評分##私以為非虛構寫作最重要的是真情實感,而這些所謂優秀作文讀下來,我並不知道孩子們的真心有幾分得到瞭錶達。懷舊船長大考閱捲式的點評,更是強化瞭語文的工具性,一方麵限製想象和創新,另一方麵設置瞭價值正確的標準,不知對孩子們的智識發展和心理健康是否真的有好處。當然關注這個群體終歸是好的。
評分##少年強則中國強,讀完淚目
評分##看哭瞭真的,裏麵有孩子們的作文,不是故意煽情,孩子們的內心永遠那麼柔軟,他們不抱怨,不悲觀,用太陽似的的心,去想方設法融化世界的冰冷。讀完內心就受像到瞭洗禮。
評分少年有誌,國傢有望。一所學校,23年,7萬多打工子弟免於失學,一路不易!
評分##12歲的孩子能寫齣有這樣的作文,他們的文筆、思想,比同齡人要成熟很多很多
評分##一本瞭解中國社會底層人民心理的好書。
評分##12歲的孩子能寫齣有這樣的作文,他們的文筆、思想,比同齡人要成熟很多很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