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1257-2017液化天然气低温管道设计规范

GB/T51257-2017液化天然气低温管道设计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液化天然气
  • 低温管道
  • 管道设计
  • GB/T51257-2017
  • 规范
  • 工程标准
  • 天然气工程
  • 低温技术
  • 管道工程
  • 安全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5182022409
商品编码:27558216370

具体描述

商品信息:

GB/T51257-2017液化天然气低温管道设计规范

  • 作      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主编
  • 出版日期:2018-04 
  • 施实日期:2018-05-01
  •  版次:1    开本:大32开
  • 页/字:54页/48千字
  • 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
  • 条码:155182.0224  定价:12.00
内容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663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液化天然气低温管道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液化天然气低温管道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57—2017,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8月31日

目录:

1 总 则 

2 术 语 

3 设计条件和基准

4 管道材料

5 管道组成件 

6 管道布置

7 管道应力分析 

8 管道支吊架

9 管道施工及检验要求 

10 保冷和防腐

附录A 保冷材料技术性能 

附录B 保冷辅助材料技术性能 

附录C 金属保护层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避开了GB/T51257-2017《液化天然气低温管道设计规范》的内容: --- 《现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与应用》 作者: 张伟民, 王立新 出版社: 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22年 内容概述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地震灾害风险,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已成为结构工程领域的核心任务之一。《现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与应用》旨在为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高年级学生提供一个结合最新规范要求与前沿研究成果的权威参考。 全书结构严谨,从地震工程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它不仅详细阐述了当前主流抗震设计规范(如中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美国的ASCE 7等)背后的基本假设和目标,还重点剖析了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可行的设计措施。 第一部分:地震工程基础与结构动力学 本部分着重于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回顾了地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波的传播、场地效应以及场地的地震动输入特性。随后,系统介绍了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重点阐述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如特征周期、阻尼比的确定及其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内容深入到响应谱分析方法(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的原理,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模态组合,确保设计的保守性和经济性。 第二部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紧密结合现行的工程设计实践。它详细解读了“强柱弱梁”、“大震不倒、小震可修”的设计哲学。内容涵盖了从传统的静力等效侧移法到更精确的反应位移法等不同设计方法的适用条件和计算流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 进行了大量的篇幅介绍。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如何根据业主和规范提出的不同性能目标(如使用、生命安全、防止倒塌)来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和构件延性等级,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进行校核。这部分内容对于处理超高层、大跨度或具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复杂结构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结构体系与关键构件的抗震设计 本部分聚焦于不同结构类型在抗震设计中的具体策略和技术细节。 1. 钢筋混凝土结构(RC Structures): 详细论述了梁、柱、剪力墙和节点域的抗震构造要求,强调了延性配置和承载力等级的准确计算。着重分析了剪力墙体系的布置、连梁的抗剪设计以及核心筒的整体稳定性。 2. 钢结构体系(Steel Structures): 涵盖了梁柱连接的设计、偏心缀条屈曲约束支撑(BRB)的应用、特殊抗震系统(如伸臂桁架和Hub-and-Beam连接)的抗震性能评价。书中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钢材的延展性进行耗能设计。 3. 砌体结构与混合结构: 针对现有工程中常见的砖混结构和轻钢结构,提供了根据规范进行的抗震加固和改建的实用指南,包括如何评估其现有抗震能力及提出合理的增强方案。 第四部分:先进分析技术与前沿课题 为保持本书的前沿性,第四部分探讨了当前结构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先进技术: 近断层效应分析: 详细分析了近场地震动中P-Delta效应、脉冲效应和长周期效应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和设计调整建议。 基础与地基的相互作用(SSI): 深入探讨了地震动在土-结构界面处的传递机理,展示了如何将地基柔性纳入到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中,以更真实地模拟结构响应。 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 对橡胶隔震支座、滑动隔震支座以及粘滞阻尼器、屈服型阻尼器的机理、选型和设计参数确定进行了系统介绍,并提供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特色与价值 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其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的完美结合。作者团队结合多年工程经验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不仅解释了“如何设计”,更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样设计”。书中配有大量精选的工程实例、计算流程图和规范条文的解读,有助于读者快速掌握复杂概念,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成果。对于致力于提高我国建筑抗震水平的工程师而言,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实用参考手册和理论学习指南。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在LNG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低温管道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本书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引入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书中关于管道的结构分析、水力计算、防爆设计等方面的阐述,都体现了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水平。它不仅仅是在重复前人的经验,更是在积极探索未来LNG低温管道设计的发展方向。我注意到书中对智能化设计和数字化模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让我看到了未来设计工作的无限可能。对于希望在LNG低温管道设计领域有所建树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行业脉搏,提升设计水平,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评分

作为一名在设计院工作的年轻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指导我实际操作的权威性著作。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不仅包含了LNG低温管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范要求,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大量实际工程中的设计经验和解决方案。书中对不同类型LNG终端、储罐、船舶等配套设施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在管道敷设、支架设置、阀门选择等方面,都给出了具体且可操作的指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和安全防护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在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并提前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让我对LNG低温管道设计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问世,对于LNG低温管道设计领域来说,无疑是一股清流,给业内人士带来了一丝曙光。作为一名在LNG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工程师,我深知在实际工作中,规范的严谨性和实用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效率。这本书的出版,让我在面对复杂的低温管道设计挑战时,多了一份底气和参考。它所涵盖的那些深邃的理论知识,以及贯穿其中的精妙设计理念,都让我耳目一新。尤其是在材料选择、应力分析、连接方式等关键环节,书中提供的详尽指导和案例分析,对于指导我们如何规避潜在风险,如何优化设计方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的关注,从管道布局的合理性到绝缘层的性能要求,再到防腐蚀措施的有效性,每一个方面都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设计规范,不仅仅是规则的集合,更是经验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指明了创新和进步的方向。

评分

我是一名对LNG行业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一直想深入了解LNG低温管道的设计细节。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它的语言通俗易懂,虽然涉及专业知识,但通过详细的图示和案例分析,我能够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特别是书中关于管道的连接方式、密封要求以及保温措施的讲解,让我对LNG低温管道的复杂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安全隐患分析和应急处理的章节,它让我明白,设计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实现,更是关于生命的保障。这本书激发了我对LNG低温管道设计领域的浓厚兴趣,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为这个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庞大而精密的LNG低温管道世界。书中那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循序渐进的阐述方式,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那些复杂的技术概念。特别是关于低温管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行为模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潜在问题,书中都给出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热膨胀和收缩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补偿设计来抵消这些由温度变化带来的形变,从而保证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书中关于管道材料在极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如何选择最适合特定工况的材料,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启迪思想的读物,让我对LNG低温管道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