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岩土工程
  • 勘察
  • 安全规范
  • 地基
  • 地质灾害
  • 工程地质
  • 规范标准
  • 建筑工程
  • 土木工程
  • GB50585-2010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建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155801
商品编码:28026457688

具体描述

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标准编号】GB 50585-2010
【标准名称】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英文名称】Occupational safety code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
【中标分类】 >  > 
【代替标准】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起 草 人】戴一鸣 黄升平 徐张建 韩 明 高文明
【起草单位】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主编
【参编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0年5月31日
【实施日期】2010年12月1日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开本页数】32 开 / 158 页
【标准定价】33.00 元(不含运费)

本规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充分考虑岩土工程勘察主要作业工序和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因素,而规定采取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勘察、安全监督单位的意见,对各章节进行反复修改,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13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作业,特殊作业条件勘察,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检测,丁程物探,勘察设备,勘察用电和用电设备,防火、防雷、防爆、防毒、防尘和作业环境保护,勘察现场临时用房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 总 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4.1 一般规定 
4.2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4.3 地质点和勘探点测放 
5 勘探作业 
5.1 一般规定 
5.2 钻探作业 
5.3 槽探和井探 
5.4 洞探 
6 特殊作业条件勘察 
6.1 水域勘察 
6.2 特殊场地和特殊地质条件勘察 
6.3 特殊气象条件勘察 
7 室内试验 
7.1 一般规定 
7.2 试验室用电 
7.3 土、水试验 
7.4 岩石试验 
8 原位测试与检测 
8.1 一般规定 
8.2 原位测试 
8.3 岩土工程检测 
9 工程物探 
9.1 一般规定 
9.2 陆域作业 
9.3 水域作业 
9.4 人工震源 
10 勘察设备 
10.1 一般规定 
10.2 钻探设备 
10.3 勘察辅助设备 
11 勘察用电和用电设备 
11.1 一般规定 
11.2 勘察现场临时用电 
11.3 用电设备维护与使用 
12 防火、防雷、防爆、防毒、防尘和作业环境保护 
12.1 一般规定 
12.2 危险品储存和使用 
12.3 防火 
12.4 防雷 
12.5 防爆 
12.6 防毒 
12.7 防尘 
12.8 作业环境保护 
13 勘察现场临时用房 
13.1 一般规定 
13.2 住人临时用房 
13.3 非住人临时用房 
附录A 勘察作业危险源辨识和评价 
附录B 勘察机械设备防冻措施 
附录C 粉尘浓度测定技术要求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汇编》 卷首语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技术先进性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本项目汇编,旨在系统梳理和整合当前我国在土木工程、桥梁工程、超高层建筑以及特殊结构等领域内最核心、最前沿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材料应用及施工工艺标准。本汇编不仅是工程技术人员日常工作的必备参考手册,更是深化理解国家工程标准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权威工具书。我们力求在内容编排上做到逻辑清晰、覆盖面广、技术指标权威准确,确保每一项规范的引用都能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需求。 第一部分:通用结构设计理论与基础标准 本部分聚焦于所有工程结构设计必须遵循的共同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原则。 第一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与荷载标准 本章详细阐述了结构设计应遵循的极限状态设计理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使用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设计目标和可靠性指标的确定方法。重点内容包括: 1.1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系统介绍结构抗力、结构可靠性、延性设计、抗震设防等核心设计理念。 1.2 永久荷载与活荷载取值:依据国家现行标准,详细规定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恒载、均布活载、集中活载的取值范围、组合方式及其在不同结构构件上的作用模拟。 1.3 特殊荷载与环境作用:深入分析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地震作用、土壤压力、水压力等对结构体系的实际影响,包括风洞试验数据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场地类别划分对地震作用计算的影响。 1.4 荷载组合与作用效应分析:根据不同结构体系(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的要求,阐述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基本组合法则、偶然组合、特殊组合的计算流程。 第二章 结构材料性能与试验要求 本章是结构设计的基础,涵盖了结构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材料:重点阐述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同强度等级钢筋(HPB、HRB、螺纹钢)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连接性能及抗腐蚀能力指标。探讨高性能混凝土(HPC)的配合比设计和工作性测试方法。 2.2 钢结构用钢材:细致解读高强钢、耐候钢等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规范,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等关键指标,以及钢材的焊接性能评估。 2.3 砌体与木材结构材料:规定了烧结砖、混凝土砌块、木材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评定标准,以及木材的防腐、防火处理要求。 2.4 材料试验与质量控制:规范了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试块制作与养护流程、构件强度评定方法,以及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如超声波、回弹法)的应用规范。 第二部分:主要结构类型设计与深化应用 本部分着重于不同工程结构体系的具体设计方法、详图构造和施工控制要点。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深化 本章细化了现浇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与施工细则,强调截面配筋计算与构造要求的统一。 3.1 梁、板、柱的内力计算与配筋:详细介绍剪力、弯矩、轴力作用下,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的控制,以及抗剪承载力设计的深化(如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 3.2 基础结构设计: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的设计参数确定。重点解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地基反力的精确获取,以及抗冲切、抗剪验算。 3.3 现浇结构施工缝与后植钢筋:规定了不同类型结构中的施工缝留置位置、处理方式,以及结构后植钢筋的锚固长度、植筋深度和接头强度要求。 3.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阐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应力松弛计算、预应力损失计算、锚夹效应处理及耐久性设计。 第四章 钢结构设计与连接技术 本章聚焦于现代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的钢结构体系,强调连接节点的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 4.1 节点连接设计:全面规范了螺栓连接(包括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的抗剪、抗拉设计,以及焊缝连接(对接焊缝、角焊缝)的强度评定和无损检测标准。 4.2 梁、柱的强度与稳定性验算:详细阐述了受弯构件的局部稳定(腹板和翼缘的局部屈曲)验算,以及细长柱、刚架柱的整体稳定(欧拉临界力、考虑初始缺陷)分析。 4.3 高强度钢结构应用:针对Q390及以上高强钢的应用,讨论了其在提升跨度、减轻自重方面的优势及对应的设计调整。 4.4 钢结构防火与防腐保护:规范了钢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设计要求,以及涂层、包覆等防火保护措施的施工工艺。 第五章 砌体结构与组合结构设计 本部分涵盖了传统砌体结构的设计拓展,以及现代工程中常见的复杂结构形式。 5.1 砖混与钢筋砌体结构:分析了砌体结构的抗压、抗剪承载力,重点介绍了圈梁、构造柱在提高砌体结构抗震性能中的作用和配筋要求。 5.2 组合结构设计理论:探讨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如组合梁、组合墙)中的界面粘结力、协同工作效应分析,以及连接件(如剪力钉)的设计与布置。 5.3 木结构设计基础:简要介绍了工程木材(如胶合木)的力学性能,以及在屋架、垂直承重体系中的设计应用。 第三部分:特殊工程结构与抗灾设计 本部分涉及大型、复杂工程中对结构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的规范。 第六章 地震工程与结构抗震设计 本章是结构安全的关键,全面覆盖了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体系。 6.1 抗震概念设计与多遇、罕遇地震:阐述了“强柱弱梁”、“大延性”等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以及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的设计目标。 6.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详细介绍了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在不同结构类型中的应用,以及对扭转效应的处理。 6.3 抗震构造措施:规范了梁、柱端部的加密区构造、剪力墙的配筋率、连梁的设计,以及结构伸缩缝、防震缝的设置要求。 第七章 桥梁与隧道结构设计(概述性内容) 本章简要概述了土木工程中两大核心板块的结构设计要点,为结构工程师提供宏观指导。 7.1 桥梁结构设计:涉及桥梁的分类、荷载(车辆、人群、风、水流)的精确模拟,以及简支梁、连续梁、拱桥和斜拉桥的内力分析方法。强调支座、伸缩缝的设计与耐久性。 7.2 隧道结构衬砌设计:介绍隧道围岩分类(如RMR法、Q值法)、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受力分析,以及对支护结构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模拟方法。 第八章 结构检测、评估与既有结构加固 本章关注结构的服役期管理和安全性提升。 8.1 结构健康监测与评估:规定了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复核、构件损伤程度的评估标准,以及安全鉴定流程。 8.2 既有结构加固技术:详细介绍碳纤维布(CFRP)、粘钢、外包混凝土等技术在提高梁、柱承载力或延性方面的应用规范、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验收标准。 结语 本《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汇编》是集理论深度、标准权威性与工程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文献。它严格遵循现行国家标准体系,旨在帮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复杂多变的设计和施工环境中,做出最安全、最经济、最合理的结构决策。本书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具体规程(如GB 50585-2010)不作深入阐述,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在上部结构的具体设计与施工控制上,以期提供一个全面、互补的技术参考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绝对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专业书籍之一。作为一名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岩土工程师,我深知理论知识的储备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将这些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细节和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勘察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部分,这直接关系到勘察成果的可靠性,也是我工作中非常重视的环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的勘察技术,并对其优缺点、适用条件以及操作要点进行了清晰的阐述,这对于我选择和优化勘察方案非常有帮助。另外,书中对勘察报告的编制要求也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让我能够更加规范、专业地输出勘察成果,减少沟通障碍。每次阅读,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勘察成果的质量。这本书的实用性,让我感觉物超所值。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对岩土工程勘察类书籍的刻板印象。我一直觉得这类书籍要么枯燥乏味,要么晦涩难懂,但《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却做到了既严谨专业又不失可读性。它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表,将复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书中的内容涵盖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各个环节,从前期的方案制定到后期的报告编制,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详细,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作为佐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勘察方法的介绍,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勘察手段。这对于我这样需要处理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项目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此外,书中关于勘察数据分析和成果评价的部分也写得非常到位,让我能够更科学、更准确地解读勘察报告,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指导我提升专业技能的宝典,让我对岩土工程勘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也大大增强了我工作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岩土工程领域的一扇新大门!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岩土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提供扎实理论基础,又能指导实际操作的权威参考。市面上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要么过于偏重理论,要么过于浅显,难以满足我既想理解原理又想掌握技巧的需求。直到我翻开了这本《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我才找到了我真正想要的。它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了解岩土勘察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地质构造、土体性质,到复杂的勘察方法、数据处理,再到最终的报告编写,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深入浅出,逻辑清晰。特别是书中对各种勘察技术的介绍,例如钻孔、触探、原位测试等,不仅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和适用范围,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涵盖了许多关于现场施工安全的指导,这是我在其他书籍中鲜有提及的,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这部分内容尤为宝贵,能帮助我规避很多潜在的风险,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让我感觉自己每一次阅读都能学到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带来了宝贵的财富。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对工程严谨性的深刻认识。作者在编写过程中,显然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力求将最前沿的技术、最科学的方法、最可靠的经验融入其中。书中对于地质灾害的勘察和评价,以及如何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如何准确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关键。《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系统的指导。它不仅讲解了理论,还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我在面对疑难问题时,能够有章可循,不至于手足无措。这本书的体系结构非常完整,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全面认知。这对于我提升专业素养,以及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百科全书”,内容之丰富、讲解之透彻,让我叹为观止。作为一名资深的岩土工程师,我阅览过不少相关书籍,但《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对勘察技术的选择、实施和数据处理的论述,非常具有指导意义。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勘察策略,例如在软土、膨胀土、冻土等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勘察方法,这为我在处理各种棘手项目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书中对于勘察成果的解释和应用,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勘察报告的意义,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工程设计依据。这本书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还融入了大量的安全理念和管理经验,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注重工程安全和质量的从业者来说,非常有价值。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岩土工程勘察不仅仅是获取数据,更是一项需要高度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工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