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英文版.原书第15版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英文版.原书第1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戴维达尔文 著
图书标签:
  • Concrete Structures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Civil Engineering
  • Reinforced Concrete
  • Concrete Design
  • Construction
  • Engineering Mechanics
  • Materials Science
  • Structural Analysis
  • Building Code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图书大厦旗舰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发行室
ISBN:9787111588774
商品编码:28098527554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英文版.原书第15版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01
作者:戴维.达尔文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79.8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111588771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本书是根据我国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和特点,由戴维?达尔文(DavidDarwin)、查尔斯W.多兰、亚瑟H.尼尔逊所著的《混凝土结构设计》(《DesignofConcretestructures》)第15版删减而成。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基本假定,梁中的受弯分析和设计,梁中的剪切和斜向受拉,黏结、锚固及延伸长度,混凝土构件的适用性,扭转分析与设计,短柱,细长柱,预应力混凝土。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大学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影印版序iii 作者简介ix 第1 章 概述1 1. 1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1 1. 2 结构类型2 1. 3 荷载8 1. 4 适用性、强度和结构安全性12 1. 5 设计依据15 1. 6 设计准则和规范16 1. 7 ACI 规范对结构安全性的规定17 1. 8 重力荷载分项组合计算18 参考文献22 习 题22 第2 章 混凝土材料24 2. 1 概述24 2. 2 水泥24 2. 3 集料25 2. 4 混凝土配制和搅拌27 2. 5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29 2. 6 质量控制30 2. 7 外加剂34 2. 8 混凝土的受压特性36 2. 9 混凝土的受拉特性42 2. 10 组合应力作用下的混凝土强度45 2. 11 混凝土收缩和温度效应46 2. 12 高强混凝土49 2. 13 混凝土中的钢筋51 2. 14 普通配筋52 2. 15 焊接钢筋网片57 2. 16 预应力钢筋58 2. 17 钢纤维60 参考文献62 习 题63 第3 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和基本假定65 3. 1 概述65 3. 2 构件和截面67 3. 3 理论、规范和实践67 3. 5 钢筋混凝土受力性能的基本假定69 3. 5 轴向受力构件的性能70 3. 6 匀质梁的受弯性能76 参考文献78 习 题78 第4 章 梁的受弯分析和设计80 4. 1 概述80 4. 2 钢筋混凝土梁的性能80 4. 3 配受拉钢筋的矩形截面梁设计90 4. 4 辅助设计104 4. 5 构造要求107 4. 6 配有受拉、受压钢筋的矩形截面梁109 4. 7 T 形截面梁118 参考文献125 习 题126 第5 章 梁中的剪切和斜向受拉130 5. 1 概述130 5. 2 匀质弹性梁的斜向受拉131 5. 3 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134 5. 4 有腹筋钢筋混凝土梁141 5. 5 ACI 规范中受剪承载力计算146 5. 6 轴力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155 5. 7 变截面梁160 5. 8 基于桁架模型的受剪承载力分析与设计161 5. 9 剪切—摩擦设计方法170 参考文献174 习 题176 第6 章 黏结、锚固及延伸长度179 6. 1 弯曲黏结的基本概念179 6. 2 黏结强度和延伸长度183 6. 3 ACI 规范对受拉钢筋延伸长度的规定187 6. 4 带弯钩受拉钢筋的锚固191 6. 5 带锚固端头的受拉钢筋锚固195 6. 6 腹筋的锚固要求199 6. 7 焊接钢筋网片200 6. 8 受压钢筋延伸长度201 目 录 vii 6. 9 钢筋束202 6. 10 梁内钢筋的截断点和弯起点202 6. 11 保证结构完整性的设计建议209 6. 12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设计实例210 6. 13 钢筋连接215 参考文献218 思考题219 第7 章 混凝土构件的适用性224 7. 1 概述224 7. 2 受弯构件的裂缝224 7. 3 ACI 规范对裂缝控制的规定227 7. 4 挠度控制230 7. 5 瞬时挠度231 7. 6 长期荷载引起的挠度234 7. 7 美国ACI 规范对挠度控制的规定236 7. 8 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挠度242 7. 9 钢筋混凝土截面弯矩与曲率的关系244 参考文献248 思考题249 第8 章 扭转分析与设计251 8. 1 概述251 8. 2 素混凝土构件的扭转252 8. 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扭转255 8. 4 剪扭构件259 8. 5 ACI 规范中对扭转设计的规定260 参考文献270 思考题270 第9 章 短柱273 9. 1 概述: 轴向受压273 9. 2 横向箍筋和螺旋箍筋276 9. 3 偏心受压矩形截面柱280 9. 4 应变协调分析和相关图281 9. 5 平衡破坏284 9. 6 分布钢筋287 9. 7 不对称配筋289 9. 8 圆柱290 9. 9 美国ACI 规范对柱的设计规定292 9. 10 辅助设计293 9. 11 双向受弯296 9. 12 荷载等值线法298 viii 目 录 9. 13 荷载倒数法299 9. 14 双向受弯柱的计算分析程序302 9. 15 柱中钢筋的连接和梁柱节点区的钢筋连接303 9. 16 柱荷载通过楼盖的传递305 参考文献305 思考题306 第10 章 细长柱310 10. 1 概述310 10. 2 轴心受压柱311 10. 3 偏心受压柱314 10. 4 美国ACI 规范对长细比影响的规定319 10. 5 美国ACI 规范对无侧移、有侧移结构的规定321 10. 6 美国ACI 规范中无侧移框架的弯矩系数增大法322 10. 7 美国ACI 规范中有侧移框架的弯矩系数增大法330 10. 8 考虑长细比影响的二阶效应分析方法336 参考文献338 思考题339 第11 章 预应力混凝土343 11. 1 概述343 11. 2 预应力效应344 11. 3 预张力的建立348 11. 4 预应力钢筋351 11. 5 预应力结构的混凝土353 11. 6 弹性弯曲分析354 11. 7 预应力混凝土的弯曲强度360 11. 8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365 11. 9 基于混凝土应力极限的受弯设计366 11. 10 截面形状选择377 11. 11 预应力钢筋束剖面图378 11. 12 基于荷载平衡法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设计380 11. 13 预应力损失385 11. 14 剪切、斜拉和腹筋389 11. 15 黏结应力、传递长度和延伸长度396 11. 16 锚固区设计397 11. 17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401 11. 18 典型C 形受弯构件的裂缝控制405 参考文献405 思考题406 附录A 辅助设计用表、图409 附录B SI 转换系数: 英制单位转换为SI 公制单位442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英文版,第15版):工程实践与前沿探索的深度融合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Principles of Concrete Structures,英文版,第15版) 是一本面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构工程师以及结构设计研究人员的权威性教材和专业参考书。本书的编写旨在系统、深入地阐述现代钢筋混凝土(RC)和预应力混凝土(PC)结构的设计、分析与施工技术,同时紧密结合国际工程实践和最新的规范要求。 本书的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涵盖了从材料科学基础到复杂结构系统抗震设计的全过程。第15版的修订,不仅继承了前几版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理论框架,更重要的是,它吸收了过去数年间混凝土结构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尤其是在高性能材料应用、结构性能化分析以及可持续性设计方面。 第一部分:材料基础与构件性能 本书首先为读者奠定了坚实的材料科学基础。混凝土材料学部分详细阐述了波特兰水泥的水化过程、骨料的选择与性能、外加剂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的关键因素。对于结构设计者而言,理解材料的内在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章深入探讨了不同环境条件(如寒冷、腐蚀性介质)对长期性能的影响。 紧接着,钢筋(Reinforcing Steel) 的特性被系统介绍。这包括不同等级钢筋的力学性能、屈服与极限拉伸行为,以及温度对钢筋性能的影响。特别地,本书强调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粘结特性,这是保证结构整体性工作的核心机制。 在材料基础之上,本书转入对构件级行为的分析。截面受弯构件的设计是核心内容之一。它详尽地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和T形梁在弯矩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推导了极限抗弯强度计算方法,并清晰地阐述了AASHTO LRFD、ACI 318等主流规范的设计流程,强调了强度设计(Strength Design)和使用极限状态(Serviceability Limit States)的综合考虑。 轴心受力和偏心受力构件的设计紧随其后。对于柱(Columns),本书详细解释了P-M相互作用图的绘制原理,并区分了受压控制区、拉伸控制区和过渡区的行为。对于偏心受弯构件,如何合理布置纵向钢筋以实现高效的受力分配,是本章的重点。 剪切与扭转分析是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本书基于剪力流理论和斜截面受剪破坏模式,系统阐述了梁和墙体抵抗剪力的机制。关于剪力抗性的计算,不仅涵盖了规范提供的简化方法,还深入探讨了剪力筋的配筋原则、最优配筋率的确定,以及在地震作用下剪跨区行为的特殊考虑。 第二部分:结构分析与极限状态设计 本部分开始将重点从单个构件扩展到整体结构体系,并引入了更先进的分析方法。 钢筋混凝土板与楼盖系统的设计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书涵盖了双向板、肋梁板(Waffle Slabs)和空心楼盖的设计。重点介绍了板的挠度控制、刚度分析,以及在简化荷载分布假设下的内力计算方法,如等效节点模型和简化剪力分配法。 基础结构设计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桥梁。浅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 的设计考虑了地基承载力、沉降控制以及抗冲切(Punching Shear)验算。对于深基础(桩基础),本书阐述了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包括端承载力和侧阻力,并介绍了群桩效应及桩-土共同作用的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 的原理与设计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第15版对预应力技术的介绍更加现代化。它详细解释了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包括即时损失和长期损失,并区分了先张法(Pre-tensioning)和后张法(Post-tensioning)的施工差异。在设计方法上,本书清晰地展示了构件在弹性阶段的应力控制,以及在极限状态下预应力钢材和普通钢筋的协同工作。 第三部分:高级主题、抗震与施工实践 随着工程对复杂性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本书的后半部分聚焦于前沿技术和实际工程挑战。 结构动力学基础与抗震设计:这是现代结构工程的必修课。本书从基本的单自由度体系开始,过渡到多自由度体系的模态分析。抗震设计部分深入阐述了性能化设计(Performance-Based Design) 的理念,解释了“强柱弱梁”、“良好延性”等抗震设计原则的物理意义。对于剪力墙和支撑框架等抗震元件,提供了详细的延性要求和配筋细节。 结构稳定性与第二阶效应:对于细长柱和高层建筑,P-Delta效应至关重要。本书详细分析了侧向刚度和变形对轴心荷载承载力的影响,并介绍了如何使用增设的系数或进行二阶分析来准确评估这种影响。 耐久性设计与结构健康监测(SHM):第15版特别关注结构的长期性能。耐久性设计部分涵盖了混凝土的渗透性、抗氯离子侵蚀性以及碳化深度控制。同时,本书介绍了新兴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如何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状态评估和早期损伤检测。 施工问题与质量控制:结构设计理论必须在施工现场得以实现。本书探讨了模板支护设计、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如温度控制、密实度要求),以及后张预应力体系的张拉与灌浆质量标准。这部分内容极大地提升了本书作为实践参考书的价值。 总结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15版)不仅仅是一本规范的复述,它是一部将深入的理论推导、严格的工程分析与最新的材料科技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著作。它致力于培养读者形成“工程师的思维”,即在满足安全和经济性的前提下,能够对不同荷载组合、材料性能和施工限制下的混凝土结构做出优化决策。本书的图表丰富、例题详尽,是结构工程领域师生和专业人士案头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英文版,原书第15版)时,我最先被它厚实的体积和严谨的排版所吸引。翻开书页,一股学术的庄重感扑面而来。我一直对混凝土的“内在生命”——它的变形和破坏机理——感到好奇。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详细讲解了混凝土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行为,比如弯曲、剪切、轴向受力等,并清晰地阐述了各种破坏模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的部分,作者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如何根据规范进行计算,如何考虑荷载组合、安全系数等关键因素。这些知识对于我准备参加专业资格考试至关重要。而且,这本书的英文表达非常精准,没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每一个术语的含义。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一边对照自己的笔记,一边在书中寻找更详实的解释,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收获颇丰。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钻研这本《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英文版,第15版),它绝对是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对于我来说,混凝土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材料,更是一种具有复杂内在机制的物质。这本书让我对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联系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混凝土的耐久性章节,它详细介绍了混凝土抵抗环境侵蚀的原理,如氯离子侵蚀、碳化等,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建筑物的长期维护和可持续性设计非常有启发。书中还涵盖了预应力混凝土和纤维增强混凝土等先进材料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混凝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的教科书,而是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大量的计算示例和设计指导。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沉浸在这本书的世界里,感受着力学之美和工程智慧的碰撞。

评分

这本书,即《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英文版,原书第15版),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混凝土世界的神奇旅程。我一直觉得,作为一名未来的工程师,理解我们脚下这些坚实基础的形成过程是多么重要。这本书为我揭示了混凝土如何从原始的胶凝材料变成现代建筑的基石。我非常赞赏它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配,更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配,每种成分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性能。此外,书中关于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章节,让我对如何让建筑物在地震中保持安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详细介绍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及相应的结构措施。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小,但信息量巨大,而且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我常常会反复阅读其中的某些章节,以确保自己真正理解了其中的精髓。我感觉自己在这本书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在塑造一种工程思维。

评分

这本《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英文版,原书第15版)简直是我近期学术生涯中的一盏明灯。我一直觉得,理解混凝土结构不仅仅是记忆公式,更重要的是领悟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和工程逻辑。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混凝土徐变和收缩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这些长期效应是如何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的,并且提供了计算这些效应的实用方法。这对于我未来在实际项目中评估结构的耐久性和进行优化设计至关重要。书中对各种加载条件下的混凝土响应分析,从静载到动载,再到疲劳载荷,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喜欢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常常引用一些经典的工程案例,让我看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现实中被应用并产生巨大影响的。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相当友好,重点突出,易于查找信息,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检索资料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沉甸甸的宝藏,我最近才开始翻阅,但已经深深着迷。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混凝土结构的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我耳边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力学、材料性质以及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将它们巧妙运用的智慧。当我第一次接触到书中关于应力-应变关系的详细阐述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无形的力如何在混凝土内部游走,理解了为什么有些设计稳如磐松,而有些则可能埋下隐患。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配合着那些精确的图表和示意图,让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数据和公式变得生动起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不同类型混凝土性能的对比分析,比如早强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等等,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对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这本书的英文表述非常专业且严谨,对于我提高专业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也大有裨益。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反复琢磨某个概念,然后尝试将其与我曾经见过的桥梁、大楼联系起来,这种学习过程非常有成就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