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

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付垚,陈尧 著
图书标签:
  • 供水工程
  • 运行管理
  • 村镇供水
  • 水务工程
  • 农村供水
  • 给排水
  • 工程管理
  • 水处理
  • 安全饮水
  • 技术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赏心悦目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3484
商品编码:2853599230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

定价:49.00元

作者:付垚,陈尧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222534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现有村镇供水工程运行和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村镇供水工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村镇供水工程的水源保护、取水构筑物的运行与管理,净水厂工艺选择与各构筑物的运行管理、深度处理、消毒设施的运行管理、管网的运行管理及泵与泵站的运行管理等内容,系统而完整的介绍了整个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配置大量的现场调查图片,涵盖内容广,适合作为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及本科生、专科生的教学参考和辅助用书。

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水源管理与保护,取水设施的运行与管理,水处理工艺流程、混凝、沉淀、过滤、地下水处理、一体化净水设备、深度处理、消毒、调节构筑物、输配水管网及泵与泵站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水质管理与检验,应急供水。
本书适合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付垚,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1991.9~1995.7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1995.9~1998.1 重庆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市政工程硕士
1998.4至今一直在水厂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工作。从2003年至今,一直从事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与研究,2005年以来一直作为四川省的评审专家,参与四川省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工作,并担任专家组组长。近10年,负责的农村供水工程设计项目如“大邑县21个灾后重建安置点供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邛崃市南宝乡油榨乡失地农民异地安置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咨询”、“大英县寸塘口集中供水工程初设研发”等约50个。2005年,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四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模式研究及其应用”科研项目的研究,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参与中英合作“中国水行业发展”项目;负责并参与多项饮水安全保障的技术项目和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科研项目经费累计达400万以上。作为主讲老师多次参加水利部组织的全国村镇供水工程技术培训和贵州省村镇供水工程技术培训,在四川多次到各地培训讲课。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参加了水利部组织编写的《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编者在村镇供水方面积累了较多的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

文摘


序言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构思一本与《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主题无关,但内容翔实、结构严谨的图书简介。 --- 图书简介:《寰宇星图:古代天文学与世界文明的交织》 导言:仰望星空,文明之鉴 自古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便与头顶的星空紧密相连。从最初的农耕定居,到后来的航海探索,再到哲学思辨,天文学不仅是科学的萌芽,更是文化与信仰的载体。《寰宇星图:古代天文学与世界文明的交织》,并非一本单纯的天文观测指南,而是一部深入探讨古代文明如何通过理解和解释宇宙来构建自身社会结构、制定历法、指导生产和塑造世界观的宏大叙事。 本书旨在超越现代天文学的框架,聚焦于地球不同地理区域的古老文明——从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记录,到玛雅金字塔的精确对齐,再到中国古代的星占体系——他们是如何在缺乏现代工具的情况下,构建出令人惊叹的宇宙模型,以及这些模型如何渗透到其政治、宗教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部分:泥土与星辰——两河流域的宇宙秩序 本部分将焦点投向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文明摇篮。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和巴比伦人,以其对精细观测的执着,留下了数量惊人的天文记录。 楔形文字中的星象密码: 我们将详细解析那些刻在泥板上的天文观测数据。这些记录不仅包括对行星运动的系统性追踪,更揭示了他们如何发展出复杂的“视相”方法来预测天象。例如,如何利用月相变化来规划农业周期和神庙祭祀活动。 占星学的起源与制度化: 深入探讨巴比伦的占星术(Astrology)如何从简单的天气预测演变为一套复杂的、具有强大政治影响力的预兆体系。分析“七日一周”的起源及其与行星运动的关联,以及这种体系如何被统治阶层用以巩固王权和神授的合法性。我们将对比不同时期巴比伦星表的变化,展示其理论的演进路径。 历法与神权: 重点分析阴阳历的初步形态。由于河流泛滥对生存至关重要,精确的历法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技术。本书将揭示,对天象的垄断解释权,是如何将祭司阶层置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第二部分:太阳的子民——中美洲的精确对齐与时间哲学 穿越大西洋,本书将考察中美洲的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这些文明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们在没有金属工具和轮子的情况下,发展出了对时间和运动近乎偏执的精确把握。 复杂历法的精妙设计: 详细剖析玛雅的“两套系统”——260天的神圣历(Tzolkin)和365天的太阳历(Haab),以及它们如何周期性地交汇形成52年周期(Calendar Round)。我们将通过分析帕伦克和奇琴伊察遗址的建筑布局,展示这些历法数字是如何被编码进他们的城市规划和宗教仪式中的。 金字塔与天文学的融合: 分析奇琴伊察的库库尔坎金字塔在春分和秋分时,光影投射出羽蛇神下凡的奇观。这不是巧合,而是对特定天文学事件的精确工程实现。本书将论证,中美洲的天文知识是其宗教世界观的物质化体现。 金星的崇拜与战争: 玛雅人对金星的观测尤为细致,金星的周期被视为战神和军事行动的关键指标。我们将比较《德累斯顿抄本》中的金星表与其他天文记录,理解为何某些星象的出现会直接触发重大的政治或军事决策。 第三部分:龙的观测——中国古代的浑天与官署天文学 转向东方,本书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独特发展路径——高度集中的“官署天文学”体系。 天人合一与政治合法性: 阐释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核心——“天人感应”理论。皇帝作为“天子”,其统治的合法性直接取决于他对天象的顺应和记录。任何异常天象(如日食、彗星)都被视为对现世统治的警告或启示。 浑仪与简牍的记录: 详细介绍张衡等人改进的浑仪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重点解析《汉书·天文志》等史料中记载的星官划分体系——三垣二十八宿,并探讨这种基于地平坐标系的划分与西方基于黄道坐标系的差异及其影响。 历法权威的争夺: 分析中国历史上历法改革的政治意义。例如,从《太初历》到《授时历》的演变,不仅仅是天文计算的进步,更是中央政府权力再分配和思想路线斗争的体现。探讨郭守敬等科学家如何通过更精密的观测,巩固了国家的计时垄断权。 第四部分:星辰的跨文化对话与传播 最后一部分将考察古代文明间的知识交流与思想碰撞。 地中海的几何学遗产: 简要回顾古希腊托勒密的体系,分析其几何模型如何影响了随后的伊斯兰天文学,以及这些知识如何反向传入中国,与本土体系进行融合与对比。 测量的工具与观念的差异: 对比不同文明所采用的测量工具(如印度的天文台、伊斯兰的星盘),以及他们对“宇宙尺度”的不同理解。探讨地圆学说的传播路径,以及它在古代社会中接受的阻力。 结论:回望古代的宇宙图景 《寰宇星图》 最终引导读者认识到,古代天文学是多中心、多路径发展的。它不是一部进步的直线历史,而是人类试图在浩瀚宇宙中寻找自身位置的多种文化尝试。通过研究这些古老的星图,我们不仅能重现逝去的观测技术,更能理解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文明是如何将冰冷的星光转化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秩序、信仰和艺术的源泉。本书适合所有对人类文明史、科技史、哲学史感兴趣的读者。 --- (总字数:约 1550 字)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农村发展和基层治理一直颇感兴趣的读者,我最近有幸拜读了一本名为《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书。虽然书中具体内容我并未涉及,但仅凭书名,便能勾勒出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和深远意义。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国在这一细分领域学术研究和实践指导上的空白。想象一下,在广袤的中国农村,无数个村庄如同珍珠般散落在绿野田畴之中,而连接这些村庄,为村民们提供生命之源的,正是那些默默无闻却又至关重要的供水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城市的水源供给。它们关系到村民的饮水安全,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命脉,更关系到农村地区生活品质的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本书的“运行管理”四个字,更是点睛之笔。这四个字背后,是无数技术细节、管理策略、成本核算、人员培训以及应急预案的集合。它预示着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会深入到实践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为基层的水务工作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南。我深信,这本书的出版,必将为提升我国村镇供水工程的整体运行水平,保障亿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健康,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智慧;它是一盏灯,照亮了村镇供水事业前行的道路。

评分

在我的阅读清单中,一本名为《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书籍,虽然我尚未能领略其字里行间的具体论述,但其标题所揭示的主题,已然引起了我深厚的兴趣。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供水工程,作为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保障,其在村镇级别的普及与高效运转,更是关乎到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品质。我能够想象,这本书的著者,必然是对农村供水系统的复杂性有着深刻的洞察。从源头取水、水厂处理,到管网输送、用户终端,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技术挑战与管理难题。“运行管理”这四个字,更是将本书的关注点聚焦于工程的持续生命力,而非仅仅是建设完成。这意味着书中可能涵盖了设备维护的策略、水质检测的规范、水费收取与成本控制的模式、以及在极端天气或突发状况下的应急预案等诸多内容。我坚信,这本书的出版,将为我国基层水利部门和农村水务管理人员,提供一份宝贵的知识财富,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确保村镇供水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从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乡村注入坚实的基础。

评分

最近,我留意到一本新书《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尽管我还没有机会翻阅,但其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极其重要的信息,预示着它可能是一部深具实践价值的著作。当我们谈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时,农村地区的进步是不可忽视的亮点。而饮水安全,作为最基础的民生工程,其在村镇层面的实现,是衡量农村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然而,供水工程的建设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些工程持久、高效地为村民服务,则是一个更为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课题。本书的“运行管理”四个字,恰恰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在田野间的村庄,供水管道网络如同城市的动脉,默默地输送着生命的源泉。而这本书,很可能就是描绘如何让这条“动脉”健康运转的蓝图。它可能详细阐述了设备日常维护的技巧,水质监测的科学方法,水费征收的合理机制,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我坚信,这本著作的问世,将为广大的村镇供水管理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提升管理水平,保障供水安全,让“喝水”这件事,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更加可靠和安心。

评分

一本新近问世的读物,题为《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以其直观的书名,便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实践意义的专业领域。在目睹了中国城乡发展差异的不断缩小的过程中,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重要议题。而供水,作为最基本、最关键的民生保障之一,其在村镇层面的建设与管理,更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福祉。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遥远的乡村,辛勤的劳作者,不论春夏秋冬,都能方便地享受到洁净的自来水,这背后凝聚了多少智慧与汗水?“运行管理”这四个字,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它代表了一种系统性的思维,一种对工程生命周期的全程把控。这其中必然包含了对设备维护的精细化要求、对水质监测的严格标准、对运行成本的精打细算、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以及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这一领域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总结。我期待它能为那些身处一线、为村民们解决饮水难题的工程师、技术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一套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保障供水安全,最终为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注入强劲的动力。

评分

我最近接触到一本新书,名为《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其具体内容,但光是这个书名,就足以激起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当下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而安全、可靠的供水设施,无疑是这一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许多人或许会觉得供水工程只是简单的管道铺设和水泵运转,但事实远非如此。一项成功的供水工程,其背后是精密的规划、严谨的设计、科学的建设以及持续不断的运行维护。尤其是“运行管理”这四个字,它直接指向了供水工程的生命线——如何让这些设施高效、稳定、经济地运转起来,并确保水质达标,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其中涉及到的技术难题、管理艺术、成本控制、人员培训、故障排除、应急响应等方方面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它有望为全国范围内数量庞大的村镇供水工程提供一份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我设想,它能够帮助基层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供水工程的运作机制,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从而有效解决当前农村供水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喝上放心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