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哥德尔 艾舍尔 巴赫
定价:98.00元
作者:侯世达,本书翻译组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6-04-01
ISBN:9787100013239
字数:
页码:105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1.140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集异璧-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三个名字的前缀。《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是在英语世界中有极高评价的科普著作。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它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本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在介绍了马丁 middot;加德纳以后,自然就不得不介绍侯世达(Douglas, R. Hofstardter)。侯世达与马丁 middot;加德纳并不完全相似。马丁 middot;加德纳没有受过科学专门训练,不被人认为是一个专业科学家。侯世达在史坦福大学取得数学学士学位,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目前是印第安纳州认知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教授。把两人联系在一起的事情是:在马丁 middot;加德纳停写《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数学游戏专栏以后,侯世达也为《科学美国人》写过专栏,同样叫座。 集异璧-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三个名字的前缀。《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是在英语世界中有极高评价的科普著作。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它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哥德尔、艾舍尔、巴赫这三个名字的了解都比较碎片化,我只知道他们是各自领域的巨匠,但具体他们的成就和思想体系,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而,《哥德尔、艾舍尔、巴赫》这本书,就如同一个充满魅力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深入到他们的智慧世界。侯世达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用类比和故事来解释复杂的概念,使得那些原本可能让人望而却步的数学定理、逻辑悖论,变得生动有趣,甚至充满哲学意味。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艾舍尔版画的解读,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图形,在侯世达的分析下,仿佛打开了新的维度,让我开始思考空间、结构和视觉认知的本质。而巴赫的赋曲,则以其精密的结构和层层递进的旋律,与哥德尔的数学逻辑产生了奇妙的呼应,这种跨越艺术和科学的联系,让我感到无比震撼。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在进行一次思维的漫游,我跟随作者的脚步,在不同的智力领域穿梭,每一次的连接和碰撞,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开始用更开放、更具探索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它沉甸甸的分量,以及封面设计所传递出的那种深邃和一丝神秘。侯世达,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而《哥德尔、艾舍尔、巴赫》这本书,更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奇迹”之一,我早就对它充满了好奇,也带着些许敬畏。我并不是一个数学家,也不是一个艺术家,甚至在哲学领域也只是一个入门级爱好者,但这本书所吸引我的,正是它跨越学科界限的魔力。那些关于递归、自指、形式系统、隐喻、意识的探讨,听起来像是高不可攀的学术概念,但在侯世达的笔下,却通过生动的故事、妙趣横生的对话,以及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艾舍尔的版画、巴赫的赋曲的精妙解读,变得触手可及,甚至引人入胜。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跳跃式的思维,仿佛在一条蜿蜒的河流中航行,时而潜入深邃的数学之海,时而攀登艺术的高峰,时而又在逻辑的迷宫中穿梭,每一次转换都带来全新的视角和震撼。这本书不只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训练,它迫使你去质疑习以为常的认知,去探索事物背后更深层的联系,去思考“理解”本身意味着什么。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对话,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心智的拓展和升华,让我忍不住想把它推荐给所有对思考本身感兴趣的朋友,即便他们可能也和我一样,并非专业背景出身。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那种由内而外的,一种对思维本身的好奇和敬畏。在接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之前,我从未想过数学的严谨、艺术的想象和音乐的结构可以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侯世达的写作,就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织工,将哥德尔的逻辑之线、艾舍尔的视觉之彩以及巴赫的音符之韵,编织成了一幅既宏大又精美的思想画卷。我尤其赞赏作者处理复杂概念的方式,他并非直接抛出冰冷的理论,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富有哲理的对话,以及对大师作品的独到解读,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智慧火花。书中关于“递归”、“自指”的反复探讨,如同贯穿整本书的旋律,让我不断地在不同的语境下重新审视这些概念,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智力实验室,与作者一同探索思维的边界,以及语言、符号和意识之间的奥秘。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一次对人类智慧的致敬。
评分这本书的精装版本,拿在手里有一种扎实而温暖的感觉,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智力艺术品。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的作品深感着迷,而《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侯世达以一种近乎舞蹈般的流畅笔触,将数学家哥德尔的形式逻辑、画家艾舍尔充满悖论的版画以及作曲家巴赫严谨而又富有情感的赋曲,融合成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致的整体。我并非科班出身,对这些领域的具体知识了解有限,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让我毫不畏惧。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对话、比喻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特别是书中那些以“蚁族”为主角的对话,简直是点睛之笔,它们用一种童趣而又深刻的方式,探讨着诸如“自我意识”、“形式系统”、“同构”等复杂概念,让我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被引向了作者的思想深处。每一次阅读,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仿佛书中隐藏着无数个等待我去挖掘的宝藏。这种“越读越有味”的体验,是我在许多其他书籍中难以寻觅的。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智力探险,让我得以窥见人类思维的边界,以及不同学科之间潜藏的深刻联系,每一次翻开,都仿佛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评分在我拿到这本书的瞬间,我就被它所传达的厚重感和神秘感所吸引。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诱惑力:《哥德尔、艾舍尔、巴赫》,这三个名字代表着不同领域的巅峰成就,而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是侯世达这位才华横溢的思想家。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关于这三位巨匠的生平或作品介绍,更是一次对“意识”、“形式系统”、“自指”等深刻哲学命题的探索。作者用一种极具创意的叙事方式,将数学的严谨逻辑、艺术的视觉悖论和音乐的结构之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以“蚂蚁”为主角的对话,它们用一种孩童般的视角,却探讨着最本质的哲学问题,比如“理解”的含义,以及机器是否能够拥有意识。这种将高深概念“平民化”的技巧,使得这本书即使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也能够读得津津有味,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这本书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质疑,去探索事物之间隐藏的联系,它像一座迷宫,邀请你去寻找其中的奥秘。
评分这本《哥德尔、艾舍尔、巴赫》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简洁却充满力量,仿佛预示着书中内容的非凡。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能够将数学的严谨、艺术的想象以及音乐的韵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了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侯世达的才华在于,他能够用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将那些最抽象、最深奥的理论,变得如此生动和易于理解。我尤其欣赏他对于“递归”和“自指”的阐述,这些概念在书中通过各种生动的例子反复出现,从数学的逻辑推理到艺术的创作手法,再到意识的自我认知,都展现出了它们惊人的普遍性和力量。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参加一场思想的盛宴,作者精心准备了各种美味佳肴,而我则是一个贪婪的食客,尽情地品味着其中的智慧和乐趣。我发现,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我去思考问题本身,去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去质疑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这种开放式的探索,让我觉得自己的思维也在不断地被拓展和深化,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攀登一座新的智力高峰,总有新的风景等待我去发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带着一种古典而又现代的美感,让人一看就觉得非同寻常。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精髓融汇贯通的作品深感好奇,而《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侯世达以一种近乎炼金术士般的智慧,将数学的逻辑之美、艺术的视觉之奇以及音乐的听觉之妙,编织成了一个既严谨又充满想象力的宏大叙事。书中对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阐释,让我第一次对形式系统的局限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对艾舍尔那些变幻莫测、自我指涉的版画的分析,则让我看到了视觉艺术中蕴含的深刻哲学;至于巴赫那如同数学般精密的赋曲,更是将逻辑与情感完美结合的典范。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些内容枯燥地呈现出来,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以及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将复杂的思想层层剥开,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够领略到其中的精妙之处。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获取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思想的探险,每一次翻页,都仿佛是在探索一个全新的维度,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头”,它的厚重感不仅仅体现在纸张的页数上,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就被它所吸引了。“哥德尔”、“艾舍尔”、“巴赫”,这三个名字代表着不同领域的极致成就,而侯世达却能将他们巧妙地联系起来,这本身就足以激起我极大的兴趣。我对于那种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在不同知识领域之间建立起联系的著作,有着天然的好奇心。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并非仅仅罗列这些大师的作品和理论,而是通过精妙的叙事和富有创意的构思,将他们的思想融会贯通,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共鸣。书中的对话体部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们以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妙和乐趣。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本身就像是在解开一个巨大的谜题,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数学、艺术和音乐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思维、结构和意识的书,它挑战着我对“理解”和“意义”的固有认知,引导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不禁感叹,原来知识的世界可以如此广阔而又迷人。
评分手捧着这本厚重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我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思想的重量。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所构建的一个宏大的思想框架,将原本看似孤立的数学、艺术和音乐领域,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方式连接起来。侯世达通过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赋曲的深入解读,揭示了隐藏在这些伟大成就背后的共同主题:递归、自指、形式系统以及隐藏在结构中的意义。我并非数学或艺术的专家,但书中通过丰富的对话、生动的比喻和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能够相对轻松地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特别是那些以“蚁族”为主角的虚构对话,它们用一种近乎寓言的方式,探讨着人工智能、意识和自我复制等深刻问题,既有趣味性,又不失思想的深度。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鼓励我去探索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去思考“理解”的本质,去挑战固有的认知模式。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对这个世界和人类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和印刷质量都相当出色,拿在手里就有一种高级感,似乎预示着里面内容的非凡。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学科界限,将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巧妙融合的著作情有独钟,《哥德尔、艾舍尔、巴赫》绝对是其中的翘楚。侯世达的才华在于,他能够以一种极其流畅且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将数学家哥德尔的严谨逻辑、艺术家艾舍尔的视觉奇观以及作曲家巴赫的音乐结构融为一体。书中对“形式系统”、“递归”、“自指”等概念的阐释,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对话,让我这个并非科班出身的读者也能领略到其中的精妙。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虚构的对话,它们以一种轻松而又充满智慧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思考关于意识、智能以及“理解”本身的深刻问题。这本书并非提供简单的知识点,而是更侧重于激发读者的思考,它鼓励你去质疑,去探索,去发现不同事物之间隐藏的联系。每次翻开这本书,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次智力的探险,总有新的惊喜和启发等待着我去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