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 刘学锴,余恕诚 9787101024494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 刘学锴,余恕诚 978710102449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学锴,余恕诚 著
图书标签:
  • 李商隐
  • 唐诗
  • 诗歌
  • 文学
  • 校注
  • 古籍
  • 中国古典文学
  • 刘学锴
  • 余恕诚
  • 唐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24494
商品编码:2920686630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2-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

定价:190.00元

作者:刘学锴,余恕诚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2-03-01

ISBN:9787101024494

字数:1343000

页码:全5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2.18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存世李商隐文之编年校注本。包括:编年文、示编年文、冯浩辑李商隐文佚句;新辑佚句等内容。
一、本书系存世李商隐言文之编年校注本。
二、徐、冯、钱诸笺注本虽有系年考登,然均分体编次,本书改分体为编年。
三、本书文字校勘,以清编《全唐文》为底本,以《文苑英药》、《唐文粹》参校,普吸取徐、冯、钱、张、岑诸家校改意见。
四、本书注释,一般按时代先后引录各家旧注,间有注家时代在前而所引书时代在后,注家时代在后而所引书时代在前者,视情况调整次序。
五、所收之文间有注家、评选者所作之评语,引录于每篇注释之后,以(某某日)标明。
六、本书所收商隐文视篇幅长短酌加分段。
七、本书校勘所用底本、校本、系年考、注释所用诸家笺注本及有研究考译著作。
八、本书卷末附录李商隐文佚篇名、李商隐文分体目录、各本序跋凡例、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存目文有所资料。

目录


凡例
目录
编年文三百三十五篇
未编年文十六篇
佚句
冯浩辑李商隐文佚句
新辑辑佚句
附录
李商隐文佚篇篇目
李商隐文分体目录
李义山文集笺注序
李义山文集笺注提要
樊南文集详注序
樊南文集详注发凡四条
樊南文集补编序(清)吴棠
樊南文集补编序(清)高锡蕃
攀南文集补编自序
樊南文集补编凡例
李商隐文集历代史书目著录
存目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面拨开迷雾,重塑晚唐诗歌巨匠的真实面貌 李商隐,晚唐时期一颗璀璨而又 enigmatic 的星辰,以其瑰丽的辞藻、深邃的意境和扑朔迷离的政治身世,长久以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与研究者的目光。然而,对其诗文的理解,历来多有争议,真伪辨析、年代考订、意义解读,种种难题如重重迷雾,笼罩在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之上。值此之际,《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横空出世,由刘学锴、余恕诚两位资深学者历时数载,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集大成、破迷局的李商隐研究巨著。这部鸿篇巨制,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文本汇编,而是对李商隐一生及其作品的一次全面、深入、系统的梳理与解读,旨在拨开笼罩在其作品之上的层层迷雾,还其一个更为真实、清晰的面貌。 “编年”之功:还原李商隐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 本书最核心的创新与贡献之一,便是其“编年”的梳理方式。历代对李商隐的生平与创作,虽不乏研究,但往往散乱,或侧重于某一时期的作品,或仅凭零星史料进行推测。刘学锴、余恕诚二位先生,则以前人研究为基础,融合最新的考古发现与史料校勘成果,将李商隐的诗文按其创作年代顺序进行排列。这一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艰巨。它要求学者不仅要熟稔李商隐的每一首诗、每一篇文,更要对晚唐政治、社会、历史有极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一篇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 通过严谨的编年,本书将李商隐的人生历程,从青年时代的初露锋芒,到中年时期的政治失意与情感纠葛,再到晚年的孤寂与悲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跟随诗人的脚步,感受其在牛李党争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体会其怀才不遇的愤懑,理解其情诗中缠绵悱恻的爱恋,更深刻地领悟其作品中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时而晦涩的复杂情感。编年体例,使得李商隐的创作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与其人生紧密相连,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诗人跌宕起伏的生命气息,使得其作品的解读,更具血肉和温度。 “校注”之核:辨真伪、正讹误、释难词,涤净历史尘埃 “校注”二字,是本书的另一项关键性工作,也是其学术价值的集中体现。李商隐的诗文,由于其流传过程中的种种原因,存在着大量的伪作、误收、错字、讹文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对李商隐作品的准确理解,也误导了历代的研究者。刘学锴、余恕诚二位先生,凭借深厚的古文献学功底,对现存的李商隐各种版本进行了细致的校勘,辨析了大量历来存疑的篇目,去伪存真。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对原文进行了精细的注释。这些注释,并非简单的字词解释,而是深入到每一个词语的用典、每一个典故的渊源、每一处景物的描绘、每一层情感的暗示。对于那些历来被认为晦涩难懂的诗句,本书的注释提供了清晰、合理的解释,使得原本令人望而却步的诗篇,变得豁然开朗。例如,对于其著名的“无题诗”,本书在编年和校勘的基础上,结合史料,对诗中人物、事件、情感进行了较为可信的推断,为读者理解这些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同时,对于一些政治讽喻诗,本书也深入考证其所指的政治事件与人物,揭示了诗歌背后的深刻寓意。 本书的校注工作,可谓是“字字看来皆辛苦”,它拂去了历史的尘埃,洗净了文本的污浊,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最为可靠、最为精炼的李商隐文本。可以说,没有本书,我们对李商隐作品的认知,仍将停留在朦胧和碎片化的状态。 全五册的体量:百科全书式的李商隐研究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的体量,也预示着其内容的丰富与全面。前几册主要收录和校注李商隐的诗文,并进行细致的注释。后续的册次,则可能包含作者们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例如对李商隐诗歌艺术特征的总结,对其思想内容的探讨,对其生平事迹的考证,以及与其他唐代诗人诗歌的比较研究等等。这种百科全书式的编排,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本校注,更是一部李商隐研究的“百科全书”。 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全面地了解李商隐的文学成就,深入地把握其作品的精髓,清晰地认识其人生的轨迹。它不仅是李商隐研究者的案头必备,更是任何对晚唐文学、唐诗感兴趣的读者,不可或缺的读物。 对学术界的意义:拨乱反正,开辟新径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的出版,对于李商隐研究的学术界而言,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系统地解决了许多困扰学界多年的难题,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严谨的考证和细致的校注,本书纠正了以往许多研究中的偏差,拨乱反正,使得对李商隐的认识更加客观和科学。 同时,本书的编年体例和深入的注释,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强调了文本与历史的互动,鼓励研究者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理解文学作品。可以说,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李商隐研究的总结,更是对其未来研究方向的引领。它将激发新一代的研究者,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创新的方法,去探索李商隐诗文的无穷魅力。 结语 《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全五册)》的问世,是刘学锴、余恕诚两位先生献给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份厚礼。它以其精湛的学术成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更为真实、更为立体的李商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鸿篇巨著,将成为今后李商隐研究不可逾越的里程碑,也必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次深入了解这位晚唐诗歌巨匠的绝佳机会,让李商隐的诗文之光,在新时代继续闪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其中承载的文字重量。封面设计得很有古韵,字体选择也显得沉稳大气,让人在第一时间就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敬意。内页的排版布局非常考究,字号大小适中,行距处理得当,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更难得的是,注释和原文的对照安排得井井有条,查找起来非常方便,这对于研究古代文献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细节之处见真章,可以看出编校者在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心血,不仅仅是内容的打磨,连同阅读体验也考虑得非常周到,这使得阅读过程本身也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单纯的学术任务。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在这个数字阅读日益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让人忍不住想要收藏。

评分

从阅读的实际感受来说,这部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石。过去的阅读体验,常常是时常需要停下来查阅各种零散的参考资料,极大地打断了思路和情感的连贯性。然而,有了这套系统的校注,大部分的疑问都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迎刃而解。这使得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上,比如他对意象的并置、对声律的把握,以及那种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语言魅力。编者们的辛勤整理,极大地降低了进入李商隐诗歌世界的门槛,但同时又提供了足够深的层次供资深研究者挖掘,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对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展现出极高的友好度。

评分

初翻阅目录,我立刻被其宏大的体系所震撼。这部“文编年校注”显然不是简单的作品汇编,它背后的梳理工作量是难以想象的。编者们显然是下了一番苦功,将李商隐的诗文按照时间脉络进行了精细的排序和考订,这种编年体的构建方式,极大地帮助读者构建起诗人创作生涯的完整图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对时代风云的微妙回应。每一篇作品后面的校注,更是点睛之笔,它们如同一个个精准的坐标点,将晦涩难懂的典故、典雅精妙的用词,乃至鲜为人知的历史背景,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使得那些过去只能靠猜测去理解的句子,如今变得清晰可辨,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

这部巨著的问世,无疑是当代古典文学整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精雕细琢的态度,而非浮于表面的快餐式整理。校注的精准度和详尽程度,尤其是对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的梳理,显示了作者团队长期、扎实的研究功力。对于任何想要严肃对待李商隐研究的人来说,这套书是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部伴读的“人文本”,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那个充满盛唐余晖与晚唐哀愁的复杂世界。可以说,它的出版,为后来的研究者省去了无数重复性的考据工作,让他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去探讨李商隐在文学史上的真正地位与贡献。

评分

作为一名对唐代文学素有兴趣的爱好者,我总觉得李商隐的诗歌有一种独特的、近乎迷离的美感,但往往苦于注释的零散和不统一。这部全集真正做到了“校注”的精髓。它的“校”字,体现了对版本异同的审慎态度,通过比对不同的抄本和刻本,力求还原文本的本来面目,这对于学术的严谨性是至关重要的。而“注”的部分,更是体现了深厚的学养,它不是简单的字面解释,而是深入到唐代社会文化肌理的剖析。尤其是一些涉及政治隐喻和个人情感纠葛的篇章,注释部分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扎实,帮助我们穿透历史的迷雾,更真切地感受到“西窗剪烛”背后的那份深沉与凄婉。读起来,仿佛有一位博学的导师,在耳边细细为你讲解每一个字背后的千言万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