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弯曲的旅行
定价:89.90元
作者:(美)丽莎兰道尔 (Lisa Randall)著者:窦旭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2130756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向爱因斯坦宣战的理论物理学大师、国际理论物理学、当今世界*的额外维度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风靡世界之作。丽莎?兰道尔“宇宙三部曲”首部重磅新书。一本书读懂神秘的额外维度,科学小白与科学大V都不可错过的年度*科普巨作。众多*科学家与科学达人挚爱推荐。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天文系杰出教授韩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双聘研究员张双南,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及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陈学雷,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科学作家万维钢,2016年雨果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等众多*科学家与科学达人挚爱推荐。湛庐文化特设“科学素养”书系专家委员会。其中,“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担任委员会主席,其他委员有的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有的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有的来自物理学界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山大学,有的来自大洋彼岸的*名校加州理工学院。这些专家学者汇集到一起,只愿把*前沿的科学成果传递给读者,将科学家的真实的科研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提要
我们了解宇宙吗?宇宙有哪些奥秘?我们生活在一个膜宇宙之上吗?
宇宙隐藏着与我们想象中完全不同的维度吗?我们将怎样证实这些维度的存在?四维世界甚至五维世界的存在,是否会颠覆传统的物理学定律?
在《弯曲的旅行》中,理论物理学大师丽莎?兰道尔以轻松愉快、浅显易懂的文风,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宇宙的隐秘之维。跟随兰道尔教授的脚步,踏上体验额外维度的探索旅程,一窥五维空间的奥秘,一直到达令人兴奋的科学*前沿!
目录
重磅赞誉
推荐序1 看不见的第五维
推荐序2 发现的激情
中文版序 宇宙的故事
引 言 宇宙中的隐秘之维
部分 三维之外
01 维度之谜
从一维到多维
《巧克力工厂》旺卡梯的秘密
二生三
有效理论,忽略细枝末节
02 额外维度究竟有多大
为什么世界看起来只有三维
有额外维度的牛顿引力定律
牛顿定律与卷曲维度
额外维度必须小到不可见吗
03 我们生活在一个膜宇宙上吗
像切片一样薄
边界膜和内嵌膜
被膜俘获
神秘的膜宇宙
04 理论物理世界的奇幻旅行
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进入物质内核
宇宙的想象力远比我们丰富
第二部分20 世纪两大革命性宇宙观
05 相对论:弯曲的时空
牛顿的万有引力王国
狭义相对论,颠覆时空观念
等效原理,广义相对论的开始
两大实验,验证广义相对论
一切源于宇宙的弯曲
弯曲的时空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奇迹总发生在不可能的地方
06 量子力学:上帝不掷骰子
没有比量子力学更离奇的了
起源:一切就像“卡路里灾难”那样
发现原子
原子的电子轨道
粒子的使命恐惧
海森伯的不确定性原理
两个重要的能量值及其在不确定性原理下的意义
玻色子和费米子
第三部分 探秘基本粒子物理
07 物质的已知基本结构
电子与无处不在的电磁场
光子,力的传递者
量子场论
反粒子与正电子,从科幻进入现实
弱力和中微子
夸克和强力
已知的基本粒子
08高能粒子加速器的惊人新发现
顶夸克,众里寻他千
标准模型的验证
09 对称:粒子获得质量的基本组织原则
化繁为简,的对称
内部对称,与空间无关
对称和力,排除虚假偏振
规范玻色子、粒子和对称
10 基本粒子的质量来源:有趣的自发对称破缺和希格斯机制
弱力谜题
希格斯场,上帝粒子的源泉
弱力对称的自发破缺
意外收获:电磁力为何如此特别
两难境地
11 大统一理论:不同尺度和能量的相互融合
从大到小
虚粒子,真实粒子鬼魅般的孪生兄弟
相互作用强度为什么会依赖于距离
大统一理论
12 等级问题:有效的涓滴理论
等级问题,大统一理论里的依赖性问题
对希格斯粒子质量的量子贡献
粒子物理的等级问题
高能量的虚粒子
13 超对称:标准模型的大飞跃
费米子和玻色子:一种不太可能的对称
超对称的发展历史
标准模型的超对称延伸
超对称与等级问题
破缺的超对称
希格斯粒子质量之谜
超对称:称量证据
第四部分弦理论,神秘膜宇宙的创世者
14 弦的律动:轰动世人的超弦革命
早期的躁动
弦是一切之源
起源:强力而非引力
高潮:超弦革命
挫折:旧制度的忍耐
尾声:挑战与机会并存
15 辅助通道:膜的狂飙突进
膜的兴起
收紧的膜与失踪的粒子
十维超弦理论与十一维超引力论的对偶性
对偶性到底是什么
16 熙熙攘攘的通道:膜宇宙
被困在膜上的粒子
逃出重围的引力子
膜宇宙真的存在吗
霍扎瓦- 威滕模型
第五部分额外维度宇宙假说
17 人迹罕至的通道:多重宇宙与隔离
我的额外维度历程
自然与隔离, 信息封锁王国
隔离,超对称的破坏者
闪光质量
18 泄露秘密的通道:四维世界的高维来客
神秘的卡鲁扎- 克莱因粒子,额外维度的印记
确定卡鲁扎- 克莱因粒子质量
实验限制
19 宽阔的通道:庞大的额外维度
大至1毫米的维度
高维引力,或将成等级问题的解
联系高维引力和低维引力
回到等级问题
寻找大的维度
高能粒子对撞机的维度探寻之旅
后续影响
20 弯曲的通道:一个五维世界
令人惊讶的弯曲几何
卷曲宇宙的伸缩
进一步发展
弯曲几何与力的统一
实验意义
一个更加离奇的可能性
五维黑洞与五维弦
尾 声
21 漫游弯曲空间王国的“爱丽丝”
去往弱力膜村
22 深远的通道:不为人知的无穷大额外维度
改变时空的引力膜
引力子的卡鲁扎-克莱因粒子伙伴
23 曲折延伸的通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四维引力的孤岛上
回 顾
当地局域化引力
第六部分弯曲的旅行
24 额外维度:你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
究竟什么是维度
之后,我们该思考什么
结语 即将被证实的宇宙真相
译者后记
作者介绍
丽莎·兰道尔
国际理论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弦理论、宇宙学专家。当今全球的额外维度物理学家。挑战爱因斯坦,9年实验首度提出第五维空间,震惊全球物理界。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位女性终身教授,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位女性理论物理学终身教授。
《时代周刊》“100位*影响力人物”之一,《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作家,并登上《时尚》杂志封面。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从拿到这本书开始,我就被它独特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仿佛预示着一段不寻常的旅程。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放下书本,陷入沉思。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别致,它没有遵循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时而平静,时而湍急,带领读者在不同的时间线和空间里穿梭。这种非线性的叙事反而让我更加投入,仿佛我就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亲身经历了那些起伏跌宕的事件。书中的人物塑造也非常成功,他们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个体。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挣扎、迷茫、痛苦,也能体会到他们的坚持、希望和爱。特别是主人公,他在面对种种困境时所展现出的韧性和智慧,让我深受感动。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中的许多“常态”,它迫使我去思考一些我从未真正关注过的问题。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既感到新奇,又有些许不安,但正是这种探索感,让阅读的过程充满了惊喜。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书名吸引的,觉得它很有意境。读下去之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它探讨的主题非常广泛,从人性的复杂性,到命运的无常,再到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几乎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许多困惑。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故事,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我喜欢这种开放式的处理方式,它让我觉得这本书是可以被反复阅读和解读的。每一次重读,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仿佛在每一次阅读中,这本书都在以一种新的面貌展现在我面前。书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对话,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智慧。我常常会停下来,把一些句子抄写下来,时不时地翻看。它就像一位智者,在用一种温和而有力的方式,与我进行着一场关于人生哲学的对话。它让我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希望的光芒存在。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相当独特的,可以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我从来没有读过一本让我如此投入的书。它的人物形象饱满而立体,仿佛就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他们的喜怒哀乐,我都能感同身受。我为他们的遭遇而揪心,为他们的成功而欢呼,为他们的失落而叹息。作者在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时,细致入微,让我能够完全理解他们的动机和选择,即使有时候他们的选择并不那么“完美”。书中的情感描写也非常细腻,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深深地被打动。我能感受到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也能体会到那些未曾说出口却又至关重要的情感。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故事,更是在体验一种人生。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写作技巧堪称一绝,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作者的语言功底非常深厚,遣词造句都极其考究,读起来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有些段落的描写,简直是画面感十足,我仿佛能听到风的呼啸,闻到泥土的芬芳,甚至感受到人物内心最细微的情绪波动。它并非那种一目了然的“爽文”,而是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其中韵味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情节上的巧妙之处,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往往在后续的章节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手法,让我惊叹不已。每次发现一个之前埋下的伏笔被巧妙地揭示,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喜悦。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有意思,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任何一本小说。每一次的转折都那么自然而然,却又出人意料,让我完全猜不到接下来的发展。它考验着我的阅读耐心,也 reward了我极致的阅读体验。它让我意识到,好的故事,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它如何被讲述。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挑战性是存在的,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收获了更大的满足感。它并不是那种可以轻松跳读的书,需要你全神贯注,才能跟上作者的思路。有时候,我会需要反复阅读某些章节,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每一次的“攻克”,都让我觉得成就感满满。它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看到了事物不同的可能性。书中的一些意象和隐喻,非常丰富,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联想能力和解读能力。我喜欢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默契”的互动,它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探索的惊喜。它不像一些故事那样,把所有东西都摆在你面前,而是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填补空白,构建自己的理解。这种互动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作者的作品,也融合了我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它成为了我个人体验的一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