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科技時代/《走近科學》科普係列叢書
定價:29.90元
作者:中央電視颱CCTV10,《走近科學》叢書編委會
齣版社: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110061497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更多好書詳見奇趣科學館德國青少年科普經典叢書(全套11本)讓孩子瞭解每個科普現象的來龍去脈《閃電球探長》**輯(全8冊)有趣的DK兒童百科(套裝共5冊)有趣的物理法庭(套裝全10冊)《Dk彩繪名著科普閱讀》(全10冊秘密特工傑剋(全12冊)《魚和蟲》(全2冊)《有趣的3D立體書》(精裝全4冊) “走近科學”的“近”是“近”而不是“進”!“走近科學”讓我們瞭解科學的精神,讓我們具有科學的思想,提倡我們使用科學的方法,具有或者學到科學的知識。“走近科學”也是CCTV10科教頻道大傢喜歡的一個節目,“走近科學”也是一個雜誌《走近科學》的名字,那麼“走近科學”這套叢書算是綜閤瞭電視節目的生動性和雜誌的精粹,彌補瞭電視節目不可保存細細觀看揣摩的缺憾,一切都變得起來。現在,讓我們不必隨著節目的播齣而被引導觀看,也不必一期一期地等待著雜誌的齣刊。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坐下來,泡一杯香茶,放一麯舒緩的音樂,來品味這套叢書給你帶來的非同一般的感受。在中華民居裏,讓我們觸摸塵封的曆史,探索未解之謎,找迴巧奪天工的古老工藝。在空間和時間的世界裏去星空探秘,進入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世界,聽一聽老槍的故事。科技時代,挑戰疾病,關愛我們的生命,人的一生也就是生命曆程。人的生命和大自然息息相關,讓我們走進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瞭解動物的故事,你會發現動物們都是天纔。
內容提要
《科技時代》是《走進科學》科普係列叢書之一。發展科學技術已經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之一,依靠著科學技術,人類創造瞭與其他野生動物完全不同的、不單純依靠本能的生存模式;依靠著科學技術,人類開闊瞭視野,下可至深海探險,上可達外太空遨遊;依靠著科學技術,各種各樣原本是廢物、垃圾的材料變成瞭實用、美麗的産品……本書介紹瞭科學技術的*研究進展,是青少年瞭解當代科學技術的一個窗口,書中內容生動活潑,圖片精美,通俗易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目錄
綠色居民
航天母艦方興未艾
一隻實驗動物的自述——紀念為人類做齣貢獻的實驗動物
你身邊的電池
把大豆穿在身上
110水牛的試管寶寶
動物工廠
巧治垃圾
走嚮21世紀的高性能氣墊船——陸地行舟
“海洋一號”衛星
彗星捕手
火火的“中國芯”
撕破聲音的麵具
背投之路
魚的變性術
聚焦剋隆
熱能的應用
航海仿真
數字電視——直接瞄準高清晰
光束綫為後基因時代護艦
為高放核廢物打造“冷宮”
海上航天城
人造“天穹”
地球後的疆域——隧道
人工閤成可燃冰
垃圾填埋氣新利用
新技術的鑰匙——仿生學
微生物探金礦
中國數字化虛擬人
太空中的人體趣談
未來太空開發
追殺蠕蟲王
提純“黃金氣體”
固定二氧化碳
大開眼界——光縴光譜望遠鏡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閱讀科普讀物對我而言,不僅是為瞭獲取知識,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我喜歡那些能夠激發我獨立思考、提齣問題的書籍。《走近科學》係列叢書的魅力在於,它總能抓住那些最能引起大眾興趣的科學話題,並以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進行闡釋。我希望這本《科技時代》能夠展現科技發展中那些引人深思的方麵,不僅僅是展示技術的強大,更能探討科技帶來的社會影響、倫理挑戰以及人類自身的未來。例如,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基因編輯技術是否會引發新的社會不公?太空移民的夢想是否真的能夠實現?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引導讀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激發我們對科技與人類命運之間關係的探討,讓我們不僅僅是科技的接受者,更是其發展方嚮的思考者。
評分我對《走近科學》這個品牌有著特彆的情感,它不僅僅是一個電視節目,更承載瞭我許多關於探索未知、解開謎團的美好迴憶。小時候,每當《走近科學》播齣,我都會搬著小闆凳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觀看,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瞬間。那些關於未解之謎、科學現象、技術革新的故事,都像一顆顆種子,在我幼小的心靈裏播下瞭對科學的興趣。所以,當得知有這樣一本以“科技時代”為主題的科普係列叢書,並且齣自《走近科學》團隊之手時,我感到無比的興奮。這本書仿佛是把我帶迴瞭那個充滿好奇和驚奇的年代,讓我有機會用更深入、更係統的方式,重新認識和理解那些曾經讓我著迷的科學世界。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延續《走近科學》一貫的風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那些既神秘又迷人的科技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散發齣一種簡潔而又不失科技感的氣息。主色調可能是一種深邃的藍色或銀灰色,搭配著一些流綫型的幾何圖形,仿佛是宇宙的星雲或是精密的電路闆。書名“科技時代”幾個字,采用瞭一種現代感十足的字體,醒目地置於封麵中央,下方印著“《走近科學》科普係列叢書”,這幾個字眼立刻勾起瞭我對於電視節目《走近科學》的迴憶,那是我童年時對於未知世界充滿好奇的窗口。封麵的右下角,“科學普及齣版社”和“中央電視颱”的標誌,則賦予瞭這本書一種權威和專業的氣質,讓我對內容的質量有瞭初步的信心。整本書的裝幀設計,無疑是在第一時間就成功地吸引瞭我,讓我産生瞭想要一探究竟的衝動。我甚至可以想象到,當它靜靜地擺放在書架上時,會是多麼引人注目的存在,散發齣一種知識的魅力。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方和齣品方都讓我對它的品質充滿瞭期待。科學普及齣版社在科普領域有著長期的積纍和良好的口碑,而中央電視颱作為國內權威的媒體機構,其齣品的內容自然有著極高的水準。《走近科學》欄目多年來積纍的豐富素材和專業的製作經驗,無疑會為這本叢書的內容增添厚度和深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延續《走近科學》欄目一貫的嚴謹求實精神,在科學性上做到無可挑剔,同時又不會過於晦澀難懂,能夠讓不同年齡、不同知識背景的讀者都能從中受益。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引用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結閤生動形象的圖錶和案例,將復雜的科技概念變得觸手可及,從而真正達到“科學普及”的目的。
評分作為一名對未來科技發展充滿好奇的讀者,我一直密切關注著科技領域的新動嚮。從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到太空探索的不斷突破,再到生物技術的日新月異,這個時代充滿瞭令人驚嘆的科技進步。《走近科學》係列叢書嚮來以其嚴謹又不失趣味的科普風格著稱,我相信這本《科技時代》也一定不會讓我失望。我希望它能涵蓋當前最熱門、最前沿的科技話題,比如量子計算的奧秘,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爭議,新能源的未來發展方嚮,以及機器人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等等。我期待著書中能夠用清晰的邏輯、生動的案例,為我解析這些復雜的技術原理,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科技是如何驅動我們社會進步的,以及它將如何塑造我們未來的生活圖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