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公眾理解科學
定價:38.00元
作者:戴維·奈特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466820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從1789年的法國革命到1914至1918年的“化學戰爭”期間,科學在文化和經濟領域變得舉足輕重,似乎無處不在,但又處境艱難。本書探索這一時期內科學是如何傳播的。從18世紀末葉至20世紀初,起初科學並未普遍視為研究世界的必要工具,*終卻變得至關重要。 更多好書詳見奇趣科學館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理解;第二章 發條世界;第三章滔滔演講;第四章 是個、修辭和袋鼠;第五章 科普圖畫;第六章 大規模科學宣傳;第七章 科學展覽;第八章 科學旅行;第九章 科學想象;第十章 科學漫談;第十一章 懸而未決的判斷;第十二章 經典物理學;第十三章 科學促進者和普及者;注釋
作者介紹
戴維·奈特是杜倫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榮譽退休教授。他的職業生涯卓著,榮膺過無數奬項,其中包括因教授“19世紀科學與宗教”課程獲得鄧普頓基金會奬、美國化學協會化學史的埃德爾斯坦奬。他近期齣版的作品有:《科學與信仰:從自然哲學到自然科學,1700-1900》(閤作編寫)、《科學與靈性:不穩定的聯係》(勞特利奇齣版社,2004)。
文摘
序言
這本《公眾理解科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它試圖打破科學與普通人之間的壁壘。我一直認為,科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解釋我們身邊的一切,從日齣日落到人體的奧秘,從星辰大海到微觀粒子。然而,現實中,很多科學知識似乎被層層專業術語和復雜的理論所包裹,讓普通人望而卻步。這本書的名字,以及它所隸屬的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讓我覺得它正努力嘗試用一種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來傳遞科學的智慧。我猜想,作者戴維·奈特,這位英國的學者,一定對科學傳播有著獨到的見解。他會不會在書中分享一些關於科學溝通的案例,分析哪些方法能夠有效地讓科學知識深入人心?又或者,他會從哲學的角度,探討科學的本質以及它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地位?我非常感興趣的是,這本書會不會討論公眾對於科學的誤解和偏見,以及如何去糾正這些認知。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公眾的支持和理解,而公眾對科學的認知水平,也直接影響著社會對科技創新的接納程度。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思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科學,甚至學會如何嚮他人解釋科學。這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渴求,更是一種對科學精神的認同和傳播的願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激發更多人對科學的興趣,讓科學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象牙塔裏。
評分“9787504668202 公眾理解科學”——這個書名,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我去探索科學與人類社會之間的復雜聯係。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的齣品,以及[英]戴維·奈特的名字,都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認為,科學的生命力在於它能夠被大眾所理解和接受。如果科學隻是少數人的專利,那麼它的價值將大打摺扣。這本書,我設想,可能會從曆史、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來審視“公眾理解科學”這個議題。例如,它是否會迴顧曆史上一些重要的科學革命,分析公眾當時的反應,以及這些反應如何影響瞭科學的走嚮?又或者,它會探討現代社會中,媒體在公眾理解科學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信息傳播的挑戰?我特彆好奇,作者戴維·奈特會如何定義“理解”。是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麵,還是更進一步,涉及到科學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洞見,幫助我理解科學是如何在公眾的認知中被構建、被解讀,甚至被誤讀的。這種理解,我認為是推動社會進步,實現科學民主化的重要基石。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來一些啓發性的思考,讓我更加珍視科學,也更加關注科學與社會之間的對話。
評分《公眾理解科學》這個書名,立即引起瞭我的注意,尤其是它由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齣版,作者是[英]戴維·奈特。這幾個關鍵詞組閤在一起,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我一直覺得,科學並非遙不可及,它就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而“公眾理解科學”,更是點明瞭科學與普通人之間的橋梁。我猜想,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的科普知識的堆砌,更可能是在探討一種更深層次的連接。也許,作者會從曆史的角度,梳理科學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與公眾互動的變遷。又或者,他會聚焦當下,分析信息爆炸時代,公眾如何獲取和篩選科學信息,以及其中存在的挑戰。我特彆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培養科學素養的啓示。我理想中的“公眾理解科學”,不僅僅是掌握科學理論,更是擁有一種批判性思維,一種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一種理性探究的精神。這本書,我希望能夠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到,科學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如何塑造我們的價值觀,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更好地與科學共同成長。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以更敏銳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科學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評分這本《公眾理解科學》的書名,讓我想到瞭很多我曾經閱讀過的科普讀物,但又似乎有著更深的含義。當得知作者是[英]戴維·奈特,並且由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齣版時,我腦海中勾勒齣一種既有西方科學嚴謹性,又兼具東方文化理解力的融閤。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什麼纔算是“公眾理解科學”?這不僅僅是掌握幾個科學名詞,瞭解一些科學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探索精神,一種對未知的好奇心。這本書,我猜想,或許會深入探討科學是如何融入我們的社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文化,以及普通民眾在科學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我好奇作者會如何描繪公眾與科學之間的動態關係。是公眾是被動接受科學成果,還是在某種程度上也參與到科學的討論和塑造中?這種相互作用,我認為是理解科學社會角色的關鍵。也許,書中會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比如某個科學發現是如何被公眾所接受或質疑的,來闡述科學傳播的挑戰和機遇。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關於科學普及的新視角,讓我明白,科學的進步不僅僅是科學傢的事情,它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理解,纔能真正造福於人類。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科學的力量,以及我們每個人在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讓我印象深刻,那串數字“9787504668202”本身就有一種數字密碼的神秘感,仿佛預示著裏麵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科學奧秘。當我知道它來自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並且作者是[英]戴維·奈特時,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又增添瞭一層跨國界、跨文化的吸引力。科學,本就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而由一位英國學者通過中文圖書呈現,這種融閤本身就極具價值。我尤其好奇,這位英國學者是如何理解並闡釋“公眾理解科學”這個概念的。在我看來,科學不僅僅是實驗室裏的公式和定律,更是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對世界的認知。這本書的名字,恰恰點齣瞭科學與普通大眾之間的橋梁,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啓發,理解科學是如何被公眾所接受,或者說,公眾是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學的。這種理解,我認為不僅僅是知識的普及,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建立,一種理性思考能力的培養。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探討一些曆史上的科學事件,通過迴顧科學發展的曆程,來展現公眾對科學態度的變遷。又或者,它會聚焦當下的一些熱門科學話題,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為讀者揭開科學的麵紗,讓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理論變得觸手可及。總之,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新窗口,讓我以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科學在社會中的角色和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